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特点及技术方案分析(标准版)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技术方案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技术方案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烟气净化系统的建设是一次性投资和持续性运行投入均较高的环保项目,约占整个垃圾发电厂工程造价的1/3。
因此,如何结合资源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切合实际的烟气净化技术十分重要。
只有选择合适的烟气净化技术,才能用最小的投资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规定的要求,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几种工艺的比较目前,国内外垃圾焚烧行业的烟气净化工艺有多种方案,主要为脱酸系统和除尘系统的不同组合。
1.1脱酸系统比较垃圾焚烧中产生的酸性气体有HCl、SO等,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概括起来2可分湿法、半干法、干法三种。
它们对HCl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8%、90%、80%,对SO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5%、80%~90%、75%,对吸收剂消耗过量系数为21、2、3。
显然,湿式洗涤法对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较好。
但由于湿式洗涤法存在污水处理问题,其系统的投资费用约为半干法系统的1.75倍,同时其操作和维修费用也相应增加。
干式脱酸法投资与半干法接近,但对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较差。
半干法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烟气中的余热,使吸收剂中的水分蒸发,净化反应产物以干态固体的形式排出,避免了湿法净化技术的缺点。
其净化过程是将烟气从较高温度降到设定温度,并喷入碱性吸收剂,使之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反应,且同时得到干燥的盐类产物,再用除尘器加以回收。
将碱性吸收剂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进行充分的传质传热,不但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可将反应生成物得到干燥,最终得到易处理的干粉状生成物。
半干法工艺较成熟,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较低。
其优点为:净化效率高,流程简单,设备少;生成物易处理,无二次污染;控制系统温湿度,可避免设备腐蚀;不结垢、不堵塞;对负荷波动适应性好,吸收剂用量可按烟气中污染物浓度进行调节;操作方便,维修量小;水耗量少,占地面积小。
半干法脱酸已具有良好的应用实践,国内外焚烧厂业绩表明其可靠性高,性能良好。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标准的分析报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标准的分析1前言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均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或欧盟1992标准。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及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国内已有部分筹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执行EU2000/76/EC (欧盟2000)标准。
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标准GB18485-2001 、欧盟1992标准、EU2000/76/EC 见表1。
注:目前国内已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均未设置专门的脱氮装置,烟气中的NOx排放浓度2烟气最高黑度时间,在任何1h内累计不得超过5min。
3GB18485-2001 中HCI、HF、SOX、NOX、CO 为小时均值,而欧盟1992、EU2000/76/EC为日均值。
其余污染物均为测定均值。
2焚烧厂常用的烟气处理工艺描述垃圾焚烧厂烟气处理工艺主要是对酸性气体(HCI,HF,SOx )、氮氧化物(NOx )、颗粒物、有机物(包括二恶英)及重金属等进行控制。
2.1 NOx去除工艺一般可控制在300~400mg/Nm3 ,能够达到GB18485-2001 中400mg/Nm3的排放限值,但达不到EU2000/76/EC 中200mg/Nm3的排放限值,必须设置专门的脱氮设施。
NOx去除工艺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
SCR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NOx被还原成N2,为达到SCR法还原反应所需的200 C的温度,烟气在进入催化脱氮器前需加热。
SCR法可将NOx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Nm3以下。
SNCR是以NH4OH (氨水)或(NH2)2CO (尿素)作为还原剂,将其喷入焚烧炉内。
NOx在高温下被还原为N2和H2O oSNCR法可将NOx排放浓度控制在200mg/Nm3以下。
与SNCR法相比,SCR法脱氮效果更好,但需要消耗昂贵的催化剂,加热还需耗用大量热能,处理成本远大于SNCR法。
烟气脱白技术方案

烟气脱白技术方案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包括了一些有色气体。
有色气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有色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烟气脱白技术应运而生。
烟气脱白技术是一种将有色气体从废气中去除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有色气体的排放,并提高环境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白技术方案。
烟气脱白技术方案需要选用适当的脱白剂。
脱白剂是指一种能够与有色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其转化为无色物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脱白剂包括活性炭、氧化剂等。
在选择脱白剂时,需要考虑其脱白效果、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烟气脱白技术方案需要合理设计脱白装置。
脱白装置是指将脱白剂与废气进行接触反应,使有色气体与脱白剂发生反应并转化为无色物质的设备。
脱白装置的设计应考虑到废气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因素,以及脱白剂的投入方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然后,烟气脱白技术方案需要进行脱白效果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与控制是指通过检测脱白后的废气中有色气体的浓度,来评估脱白效果的好坏,并及时调整脱白装置的操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脱白效果。
监测与控制可以采用传感器、仪器设备等手段,通过实时监测废气中有色气体的浓度,以及调整脱白装置的操作参数来实现。
烟气脱白技术方案需要对脱白后的废气进行处理。
脱白后的废气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有害物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确保废气达到排放标准。
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吸附、催化、洗涤等。
根据废气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废气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烟气脱白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效减少有色气体排放的方法。
通过选用适当的脱白剂,合理设计脱白装置,进行脱白效果的监测与控制,并对脱白后的废气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对有色气体的有效去除。
这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应该广泛应用烟气脱白技术,减少有色气体的排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焚烧烟气消白改造方案

焚烧烟气消白改造方案一、烟气消白原理:烟囱白烟是由于烟气中水蒸气凝结造成的烟羽呈白色。
这个在所有湿法烟气处理工艺中没有采取彻底消白设计都存在的问题。
白烟的长度和烟气温度、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都相关。
一般估算,在饱和状态下,45℃湿烟气要加热到70℃可以消白,50℃湿烟气加热到90℃可以消白,55℃的湿烟气要加热到110℃可以消白。
我们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行业烟气湿法洗涤采用的是绝热洗涤。
一般夏天湿烟气在70-72℃,冬季在60-65℃。
这个温度下即使烟气加热到140℃都不能彻底消白。
做到彻底消白主要是要把烟气湿度降下来。
主要手段是通过使洗涤的循环碱液降温来达到降低洗涤液温度再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的方法。
降低洗涤液温度二种方法,一种是用水冷却洗涤液,一种是直接给洗涤液淋洒降温。
采用换热器方案因为循环水和洗涤液温差的缘故,降温效果不如直接给洗涤液淋洒降温。
我们采用专门的污水型凉水塔给洗涤循环液进行淋洒降温,即将循环液达到了理想的温度,又避免了常规凉水塔漂水污染的问题。
在夏季能控制烟气温度在50-55℃,冬季控制在35-40℃。
这样能够做到彻底消白。
二、现有工程状况现有焚烧装置烟气湿法洗涤采用的是二级湿法洗涤的工艺。
烟气顺流依次通过第一级洗涤、第二级洗涤净化后去排放,洗涤水分开循环,各自通过地沟明排至室外地下循环碱液池。
回流到碱液池的碱液根据运行参数补入适当碱及水,通过设置在地下的泵房将循环碱液再次打入一、二级洗涤塔中洗涤焚烧烟气。
构成一个闭路循环。
因为整个洗涤过程处理洗涤水自流排放过程及设备外皮和空气接触的过程中自然降温外,没有强制降温措施。
整体洗涤过程近似于绝热吸收。
烟气排放温度较高,湿含量在30-35%左右。
三、烟气消白技术方案1、工艺方案现有1#系统一二级洗涤的循环水量分别为400m³/h,2#系统是烟气排放按照夏天最高的50℃的烟气排放温度进行计算,取此温度下烟气湿含量12%计算。
洗涤塔进水温度按照最后一级的进水温度45℃。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特点及技术方案分析(最新版)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特点及技术方案分析(最新版)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特点及技术方案分析(最新版)摘要:详细阐述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的特点,根据烟气净化工艺对脱白的常规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对今后新建垃圾发电项目及现有项目技术改造的烟气脱白工艺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引言在我国火电、钢铁、建材、水泥等行业的烟气净化工艺中大多使用了湿法脱酸工艺,从湿法处理系统出来的饱和湿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中又含有溶解性盐、粉尘等污染物。
水蒸气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在烟气温度降低过程中,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和污染物凝结形成湿烟羽,出现烟囱冒白烟、灰烟的情况,视觉效果比较差,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影响。
目前,许多省市的火电或其他行业地方标准中都将白烟的排放列入了控制指标中[1]。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国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对白烟的控制无相关要求,地方规范也无相关参考标准。
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白技术路线主要参考火电行业,各技术路线的适用性无系统性总结。
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对各种烟气脱白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对类似项目的脱白工艺选择给出了建议。
1垃圾发电行业烟气脱白特点烟气脱白技术主要受工艺流程条件、余热资源、投资要求等因素影响。
虽然各行业的烟气脱白工艺都各不相同,但考虑到节能和投资方面的因素,烟气脱白常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3种: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烟气先冷凝再加热技术,这3种技术路线及组合方案也延伸出了许多种脱白工艺流程[2]。
燃煤电厂烟气脱白可行性分析

燃煤电厂烟气脱白可行性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能源消耗大幅增加。
而燃煤发电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占全球总发电量的41%。
然而,燃煤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二氧化碳,燃煤电厂还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硫化物、氢氟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对燃煤电厂的烟气进行脱白处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烟气脱白技术概述烟气脱白技术是为了减少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氧化还原颜色。
目前主流的脱白技术有湿法脱白和干法脱白两种。
1. 湿法脱白技术湿法脱白技术包括吸收法、氧化法和还原法三种。
其中吸收法是利用水或其他溶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发生反应,产生硫酸或硫酸盐,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氧化法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然后再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而还原法则是利用还原剂还原烟气中的三氧化硫为二氧化硫,从而减少氧化还原反应而获得的颜色。
2. 干法脱白技术干法脱白技术则是利用粉末状物质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而实现。
常用的粉末状物质有活性炭、硅土和活性氧化铝等。
二、烟气脱白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目前烟气脱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工业、冶金工业和电力工业等领域。
湿法脱白技术具有高效、后处理方便、脱白效果稳定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型燃煤电厂;干法脱白技术则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投资成本。
从技术可行性上来说,对燃煤电厂的烟气进行脱白,无疑是可行的。
2. 经济可行性烟气脱白技术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成本、耗材成本和操作费用等。
对于湿法脱白技术,设备成本和耗材成本相对较高,但后处理方便,因此总体经济效益较好;干法脱白技术则具有低成本和较好的维护性能,但是需要更频繁的更换吸附剂。
综合来看,对于大型燃煤电厂而言,湿法脱白技术更具优势。
3. 社会可行性燃煤电厂是城市的主要供电来源之一,其排放物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顺应有重要影响。
脱白烟气的排放,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能获得社会的支持。
焚烧厂烟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方案

焚烧厂烟气除尘改造及脱硫脱硝工程技术
方案
背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焚烧厂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
为
了保护环境,需要对焚烧厂进行烟气除尘改造,同时实施脱硫脱硝,以达到国家标准。
改造措施
1. 烟气除尘改造
采用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烟气除尘。
静
电除尘器适用于去除细颗粒物,而布袋除尘器则适用于去除粗颗粒
物和微粒。
2. 脱硫
采用湿法脱硫技术进行脱硫处理。
将烟气和石灰石浆液进行反应,产生硫酸钙沉淀物,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
3. 脱硝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进行脱硝。
将氨水和烟气进
行接触,通过反应将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水,以达到脱
硝的目的。
改造效果
改造后的焚烧厂排放的烟气浓度满足国家标准,减少了对环境
的污染。
实施脱硝脱硫措施,也降低了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量,保护了环境。
总结
焚烧厂是一个重要的废弃物处理单位,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加
强对其排放的烟气的治理。
烟气除尘改造和脱硫脱硝技术是目前较
为成熟的治理方法,将其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囱冒烟现象的研究

关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烟囱冒烟现象的研究垃圾焚烧发电厂烟囱排放出来的是经过净化后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烟气,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与自然界空气的组成物质基本相同,但是因为垃圾成分存在差异,尾气中各类组分的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有色烟羽的排放破坏了景观,影响了视觉感受,也给厂内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正常运行过程中,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一般是无色无味的,所以我们一般看不到烟囱“冒烟”,现将垃圾焚烧厂烟囱冒烟的原因汇总如下。
1:氨逃逸形成“白烟”垃圾焚烧厂一般采用SNCR系统进行脱硝,SNCR技术是在不采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向炉膛800~1000℃的温度区域均匀喷入氨水或者尿素溶液,其脱硝效率一般在50%左右。
SNCR系统的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存在较大的氨逃逸,即没有和NOx反应的氨逃逸到空气中。
逃逸的氨与烟气中的氯化氢合成氯化铵,不但会堵塞和腐蚀烟道,还会导致烟囱排放白烟,严重影响垃圾发电厂的环境友好性和公众认可度。
烟气中HCL来源于含氯的塑料,HCL在低于温度120℃的区域,易于NH3发生化合反应,形成白色氯化铵废物,其反应机理如下:NH3+HCL→NH4CL(S)含一定浓度的HCL和NH3的烟气排出烟囱后,因大气的冷却作用,烟温迅速降至反应温度,造成烟囱出口冒白烟的现象。
该白烟现象不属于焚烧厂违章排放范畴,是垃圾焚烧厂脱硝减排的附属产物,也当前脱硝工艺的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得越低,氨水/尿素过量投入的可能性就越大,产生此白烟的概率也就越大。
若判断为氨水/尿素溶液喷入过量导致烟囱“冒白烟”,应在保证NO x排放合格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氨水/尿素溶液流量。
2:水蒸气形成的“白雾”因为原始垃圾里面含水量较高,且垃圾焚烧后的尾气处理工艺中的半干式反应塔会喷量石灰浆溶液和冷却水,一部分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汽随着烟气最终从烟囱排出,所以烟气里面有远高于自然界空气中比例的水蒸气,垃圾焚烧厂烟气含水率一般在20%左右,在烟囱出口高度和大气温度合适时,这一部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在夜晚和清晨环境温度较低时(冬季尤为明显),一部分水蒸汽与大气接触遇冷凝结成无数个小雾滴,当废气从烟囱排除后,若其扩散速度小于废气中水蒸汽的冷凝速度时,形成“白雾”,表观上看上去为“白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特点及技术方案分析(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特点及技术方案
分析(标准版)
摘要:详细阐述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的特点,根据烟气净化工艺对脱白的常规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对今后新建垃圾发电项目及现有项目技术改造的烟气脱白工艺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引言
在我国火电、钢铁、建材、水泥等行业的烟气净化工艺中大多使用了湿法脱酸工艺,从湿法处理系统出来的饱和湿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中又含有溶解性盐、粉尘等污染物。
水蒸气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在烟气温度降低过程中,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和污染物凝结形成湿烟羽,出现烟囱冒白烟、灰烟的情况,视觉效果比较差,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影响。
目前,许多省市的火电或其
他行业地方标准中都将白烟的排放列入了控制指标中[1]。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国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对白烟的控制无相关要求,地方规范也无相关参考标准。
垃圾焚烧发电烟气脱白技术路线主要参考火电行业,各技术路线的适用性无系统性总结。
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对各种烟气脱白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对类似项目的脱白工艺选择给出了建议。
1垃圾发电行业烟气脱白特点
烟气脱白技术主要受工艺流程条件、余热资源、投资要求等因素影响。
虽然各行业的烟气脱白工艺都各不相同,但考虑到节能和投资方面的因素,烟气脱白常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3种:烟气加热技术、烟气冷凝技术、烟气先冷凝再加热技术,这3种技术路线及组合方案也延伸出了许多种脱白工艺流程[2]。
垃圾发电和火电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大部分垃圾发电厂鉴于环保要求,选址通常距离居民区较远,在各项污染物排放达标的情况下,白烟对居民的视觉影响并不大,影响人群数量较少,没
有设置烟气脱白的必要性。
二是参考火电厂脱白工艺,无论采用加热还是冷凝后再加热的方法,所需的蒸汽和电能消耗较大,而垃圾发电厂由于垃圾热值较低,产生的蒸汽或发电量与燃煤电厂相比太小,不适合耗费大量蒸汽或电能再加热烟气。
因此,垃圾电厂烟气脱白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有:投资运营成本和技术实用性。
除热源以外,垃圾发电烟气脱白方案主要受烟气净化工艺的影响。
下面将对比介绍烟气净化工艺及配套烟气脱白的工艺技术路线。
2垃圾发电行业烟气净化工艺及烟气脱白技术方案
2.1常规烟气净化工艺
为满足现行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要求,垃圾发电烟气净化的常规工艺为“SNCR(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除尘”。
余热锅炉出口的烟气(约190℃)进入半干反应塔,进行第一步脱酸处理。
消石灰通过制浆系统制成石灰浆,经过旋转雾化器与冷却水一同喷射在反应塔内。
进入反应塔的烟气与高度雾化的石灰浆液接触,释放热量使水组分蒸发降低烟温,部分反应产生的飞灰(固相)与未反应的石灰
在反应塔底部排除,大部分飞灰与烟气一起进入布袋除尘器排除。
在半干反应塔和布袋除尘器之间的烟道内分别设置活性碳喷射系统及干粉(消石灰或氢氧化钠)喷射系统。
活性碳用于吸附重金属、二噁英、呋喃、TOC等。
喷入的消石灰干粉与烟气充分混合可辅助除去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未反应的物料在除尘器内继续与污染物进行反应。
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前段工艺的反应产物(氯化钙、亚硫酸钙、硫酸钙等)与吸附污染物的活性炭及烟尘在通过滤袋时被分离出来。
烟气离开布袋除尘器后,通过引风机增压送至烟囱排入大气,烟囱出口排放温度为130~150℃[3]。
根据项目实际运行经验,通过常规烟气净化工艺处理后的烟气,水蒸气含量和含尘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烟气温度处于较高水平,对白烟的产生作用有限,正常项目冬季或阴雨天气会有可见的白烟,但视觉上的影响并不明显。
因此,新建及改造工程中不用考虑半干法+干法工艺对白烟产生的影响,不必设置烟气脱白装置。
但是如果地方标准或环保部门对白烟有特殊要求需要脱白,那么从工艺和经济角度考虑可选择进一步提高烟气温度和降低含尘度。
由于目前运
行的项目含尘度都能满足国家标准,且增加过滤面积在改造中的难度较大,所以提高烟气温度是最可行的方式。
在布袋除尘器后端增加一套SGH(蒸汽-烟气换热器)或电加热器是提高烟气温度最可行的办法。
(1)电加热:采用电加热方法将空气提高至所需求的温度,再将热空气送入烟道中与烟气混合,提升烟温。
其主要设备为风道式电加热器,功率较大,具体根据加热器进出口烟温确定。
电加热工艺的缺点是耗电量太大,大幅度提高了厂用电率,优点是设备简单,占地较小。
(2)蒸汽加热:布袋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直接利用SGH(蒸汽-烟气换热器),提升烟温至所需温度。
SGH的缺点是设备较复杂,占地较大,优点是可利用部分低品质蒸汽。
2.2带湿法脱酸系统的烟气净化工艺
为满足越来越高的地方环保要求,部分项目使用了湿法脱酸工艺及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工艺,布袋除尘器出口的烟气再进入SCR反应器和湿法反应器中进行脱硝和脱酸,然后排入大气。
完整工艺为SNCR(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除尘+湿法脱酸+SCR脱硝。
根据环保要求的不同,有的项目只增加了湿法工艺,多数项目在增加湿法的同时也增加了SCR脱硝系统,湿法工艺和SCR工艺的前后顺序会有变化[4]。
湿法工艺对烟气含水量的影响巨大,也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脱白的主要研究对象。
湿法处理系统出口排放温度约60℃,烟气湿度大,直接排到大气极易产生白烟。
部分项目使用烟气直接加热方案,采用“GGH(烟气-烟气换热器)+SGH(蒸汽-烟气换热器)工艺”来提高烟气温度,出口烟气可先用GGH(烟气-烟气换热器)与湿法处理系统入口高温烟气换热,提高烟气温度,然后再通过SGH(蒸汽-烟气换热器)和蒸汽换热进一步提升烟气温度。
但从本质上来讲,该方法只提高了烟气温度,并未减少烟气中的水分,湿度依然较大,因此需要提升至更高的温度来减少白烟产生。
为此,部分项目使用了先冷凝再加热技术,在湿法处理系统出口设置换热器,继续降低烟气温度至45℃左右,在此过程中大量冷凝水析出,烟气中含水率大幅度降低,然后再通过“GGH(烟气-烟气换热器)+SGH(蒸汽-烟
气换热器)工艺”提高烟气温度,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白烟的产生。
此系统在解决白烟产生的问题上有较好的效果,但缺点是设备较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对空间高度的要求比较高,且由于使用人为降温和人为升温的方式,人力成本太高,同时由于烟道较为复杂,阻力较大,也大大增加了引风机的耗电量。
3结语
本文参考火电领域在烟气脱白经验,从经济、可靠的角度出发,针对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烟气脱白提出了两种技术框架设计思路:一是针对白烟视觉观感不太严重,实际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的项目,建议不设置脱白设施(主要针对使用半干法+干法脱酸工艺的项目)。
二是针对白烟视觉观感严重,实际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的项目,可以增加烟气再加热或冷凝再加热等设施,利用电厂产生的低品质蒸汽或较少电能,采用成熟技术或新技术协同治理的技术路线(主要针对使用湿法脱酸的项目),在考虑了经济投资、运行费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白烟排放。
本文针对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烟气脱白需求提出了以上建议,
以减少设计及改造风险,促进烟气脱白系统在垃圾发电厂的有效应用,对垃圾发电厂烟气脱白工程的实践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部分地区推动垃圾发电烟气脱白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巩梦丹,尹华强.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展望[J].热电技术,2013(2):1-4.
[2]孙杰,白希尧,巴占忠,等.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2(2):31-36.
[3]刘宝宣,翟力新,卜亚明,等.炉排型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工艺优化[J].中国环保产业,2016(5):31-36.
[4]赵联淼,龚燊.中国生活垃圾气化处理技术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18(5):110-116.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