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古代诗词曲鉴赏答题指导
古代诗词鉴赏做题技巧

芳树无人花自落,眷山一路鸟空啼。
03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2005年全国卷I)
04
春行即兴 李 华
01
宜阳城下草萎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02
示例: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反问:加强语气。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01
参考答案:
02
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人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01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02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诗的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放笔婉约、简练生动等。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11
示例:
参考答案: 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
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
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易丢分。
为使考生在备考中训练有素,高考临场发挥得好,下面根据近几年高考鉴赏题问答类型。
归纳成几种模式,作操作性指导:(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 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2)句意型题设问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仔细研究:仔细研究汉代古典诗歌,能更加细致地鉴赏易辨解其文本结构及部分表达手法,这也是进行古诗鉴赏时必须要做的工作。
仔细研读诗歌,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背景色彩和作者的风格,更可以帮助理解诗词中的深刻含义。
2、把握古诗词特征:把握古诗词特征对于了解诗词文本结构和表达手法尤为重要。
古诗词特有的多层次押韵,使诗词在文学上拥有了独特的性质,其表现手法有任何形式的现代文学都不可比拟。
3、多依靠比较:对于学习鉴赏古典诗歌,比较有用的方法就是学会从不同的作品之间比较分析,从中不断逻辑思考,扩充自己自身的思维,把握古诗词的特征,收集相关素材,从古典诗歌中学习到文学上的技巧知识和人文手段,获取作者的思想。
4、从形象中思索:汉代古典诗歌里常常有描述自然现象的形象,情真意深,宛若诗情画意,从中可以看出人文手段的深度与广度的表现。
理解这些常见的描写,再从形象中发现其中的内涵,将满足古诗鉴赏的要求。
5、善用符号解读:古典诗歌中往往有着不同深刻的符号,隐含着诗词里所深化的论述,那么要想充分挖掘诗词的精髓,深化本质的内涵,就必须精准解读其隐含的符号,将符号的意义与其背景色彩融汇,进行有效的鉴赏。
6、对照互文:汉诗宋词常有上下句、前后句形成“互文”的风格,这也是现代文学手法中比较特殊的手法。
学习鉴赏古典诗歌时,可以从把握两句之间的呼应关系,并且总结明确前句与后句之间的对比,理解其内涵关系,进行有效的文学思索,以及获得自身对诗歌文本深度领悟的过程。
7、积累案例:鉴赏古典诗歌时,可以深入研究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累积案例,从中考察诗人的思想,了解作者的特点,积累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在这基础上做一定的思考、分析、比较。
这样不仅能增加文学钻研素质,更重要的是,能清晰,针对性地把握诗歌。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一、分析形象型1、提问格式: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1) 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2) 形象蕴涵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 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1) 概括塑造了什么形象。
2) 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 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早梅XXX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XXX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XXX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XXX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1. 引言1.1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是学习古诗文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考试或比赛中,面对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不能武断或随意。
以下是几点关于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的建议:1. 熟悉常见的古代诗歌形式和题材,掌握常用的评价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在阅读古诗文时,要注重整体把握,掌握诗歌的背景、作者和主题等重要信息。
3. 注意细节,如诗歌的结构、韵律、语言运用等,这些都是鉴赏题目的考点。
4. 要具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诗歌,领会其意境和情感。
5. 及时总结归纳,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完整的鉴赏思路和观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都能够在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中游刃有余,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要诀能够对大家在古诗文的学习和应试中有所帮助。
2. 正文2.1 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鉴赏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还能增进对古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们对生活、情感、自然的独特感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风貌。
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蕴和情感表达,可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引领人们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境界。
古代诗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语言文学的熏陶和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鉴赏古代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欣赏的活动,更是一种对心灵的滋养和熏陶,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
2.2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包括诗歌的体裁、题材、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
诗歌的体裁是指诗歌的形式分类,主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其他特定形式的诗歌,如律诗、绝句、词等。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鉴赏古代诗歌“四步”解题法

鉴赏古代诗歌“四步”解题法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炼总结出鉴赏古典诗词“四步”解题法,为考生理解诗词本体,进入鉴赏层面,作出满意的答案提供一条符合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地理解答题思路以及具体的答题操作要领。
第一步:读诗文,明确本体信息这里所说的本体信息,不僅仅指诗文的内容,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要关注在考试题目区域内出现的任何信息,如诗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这些都是明示信息,有用信息,可能给考生提供帮助,应如获至宝。
这一点粗枝大叶的考生尤其要注意。
从“诗题”中可以获知诗歌的题材,主题及诗人的情感等信息。
如2007年全国卷||鉴赏王维的诗《新晴野望》从题目可知题材是田园诗,调动平时的积累推知,田园诗表现的主题大致有三种:一是“农家乐”,表现农家忙于耕种,夺取丰收的希望;二是“悯农”,同情农民的辛苦生活;三是“羡农”表现在官场的孤单,苦闷,羡慕农家闲逸,描写心灵的回归。
那么,哪种主题符合王诗的内容呢?再进一步依据诗文推定,诗文描写了雨后新晴,风调雨顺,农家倾家出动,忙于耕作,画面清新,平和而生气勃勃。
因此,推知王诗的主题是第一种“农家乐”。
另外,诗下注释不放过,有的诗下注释了一个典故,如果要1/ 5考查表达技巧,这就暗示考生此诗“用典”。
命题者在诗后加注,是为考生准确地理解内容提供了线索,明确了这些,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一步解读诗文了。
第二步:挖题眼,透视暗示信息“题眼”指的是问答题问的是什么。
这好像不是问题,但再追问一句,究竟问的是什么,恐怕被考者就有些动摇,不大肯定了。
而不大肯定,态度含糊,答题时必然含糊其词。
下面就阮籍的《咏怀》加以解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问题是:请从表达技巧角度说说诗中为什么要写“孤鸿”“翔鸟”,诗人借此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读完题干后,挖掘题干中的问点即题眼,明确考查目标。
此题要回答出“表达技巧”“心情”以及“孤鸿”“翔鸟”的深曲涵蕴。
古诗词鉴赏分析技巧型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分析技巧型答题技巧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图片表达技巧)图片。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2、解答分析: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语文月刊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
⑴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 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 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 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宇轩图书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⑤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 (3)分析角度: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 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宇轩图书
2.赏析名句型 (1)常考题型:请赏析某名句的妙处。 (2)解题思路 ①理解把握名句的内涵。明确句子的要点是写景 还是抒情,以及所写的景或所抒的情的具体情况。 ②明确名句表达上的特点。包括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有什么好处,或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字眼,具体、 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什么。
宇轩图书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歌所写的时间、事件,甚至 诗人的姿态,从“滞、辞家”等词可以看出诗人的身 份——羁旅行役之人,从“怅”“恐”等字眼可以看 出诗人的情感,总结以上所有要点,可把握诗歌基本 内容:秋日,诗人望见西下的“微阳”和天边的晚霞 而触动了满腹思念家乡亲人而惆怅孤寂的情感。仔细 品析,会发现“念”“下”“入”“不敢”“恐”等 字眼有丰富的表意,或传情或写景,值得品味。
宇轩图书
4.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 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 关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积极 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边塞诗便发展起来,形 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 昌龄。
宇轩图书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 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 《少年行》 《关山月》 《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定; 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 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 痛。
宇轩图书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 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 发的是哪一类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 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宇轩图书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 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就特别多, 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 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 (1)形式标志: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月、雁、笛、柳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 喻传情。
宇轩图书
2.确切把握诗歌情感 (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 的是什么。 (2)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 背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宇轩图书
(5)要注意避免因对诗人的生活背景、经历和思想 倾向不够了解,对诗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 解不深入,导致对情感的理解过于肤浅,或把握情感 出现偏差的情况。
宇轩图书
(3)分析角度: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 体味艺术特点。
宇轩图书
6.送别诗 古人特别看重离别之事。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 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 绪就成为古代文人的一个永恒主题。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古代诗词曲鉴赏题型和解题思路 1.内容情感型 (1)常考题型:这首诗或某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宇轩图书
(2)解题思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 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 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宇轩图书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 思念。 (3)分析角度: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 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 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 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3.品味赏析关键词语 诗歌中的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等一般有丰富的含 义, 品味时要重点理解。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 “闹”字把诗人感受到的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在欣赏诗词时也应重点分析。如“无 言独上西楼”中的“独”字,就写出了主人公孑然一 身、孤独憔悴的形象。表示色彩的词一般表现心情,增
宇轩图书
四、古代诗词曲鉴赏答题指导
宇轩图书
(一)古代诗词曲内容分类及鉴赏要点 1.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或事迹。如杜牧的 《赤壁》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 。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 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 古”“咏怀”等。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2)基本主题 ①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 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 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是表达对游宦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 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 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 往。
宇轩图书
2.咏物诗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 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借景抒情、象征、动 静结合、对比对照等表现手法,如虞世南的《蝉》 。
宇轩图书
(1)形式标志 ①以物象为题。 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 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 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 (物我合一的结合 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 托什么志。
宇轩图书
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红”“绿”“蓝”等 字,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表达了 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
宇轩图书
如下面这首诗。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宇轩图书
3.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 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宇轩图书
(1)内容特点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黑暗官场,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3)分析角度: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融 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二)读懂古代诗词曲的方法 1.准确掌握诗歌基本内容 (1)阅读标题。标题有时具有揭示主要内容、交代 写作目的、指出吟咏对象、点明主要情思的作用。 (2)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风格、 思想个性等也有利于我们提炼诗歌的基本内容。 (3)阅读文本。了解诗歌的构思脉络、描述对象、 思想情感之后,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