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论述题--因果关系类

合集下载

《生物统计学-2019》复习题

《生物统计学-2019》复习题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因果关系),(平行关系)2.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一 c (X X)2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J ------------------- )n 14.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的认为不会发生)5.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一个变量X确定,Y是随着X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则X称为(自变量),丫称为(因变量)ADCAA BABCB DADBB ADBCB1、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A、总体平均数B、自变量C、依变量D、样本平均数2、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A、产品合格数B、抽样的样品数C、病人的治愈数D、产品的合格率3、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12B、10C、8D、24、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变异B、同一C、集中D、分布5、方差分析适合于,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两组以上B、两组C、一组D、任何6、在t检验时,如果t = t o. 01 ,此差异是:A、显著水平B、极显著水平C、无显著差异D、没法判断7、生物统计中t检验常用来检验A、两均数差异比较B、两个数差异比较C、两总体差异比较D、多组数据差异比较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性的代表值。

A、变异性B、集中性C、差异性D、独立性9、在假设检验中,是以为前提。

A、肯定假设B、备择假设C、无效假设D、有效假设10、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A、统一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完全性原则D、重复性原则11、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事件。

A、不可能事件B、必然事件C、小概率事件D、随机事件12、下列属于大样本的是A、40B、30C、20D、1013、一组数据有9个样本,其样本标准差是0.96,该组数据的标本标准误(差)是A、0.11B、8.64C、2.88D、0.3214、在假设检验中,计算的统计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 因果关系),(平行关系 )2.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1)(2--=∑n X X S )4.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的认为不会发生 )5.在标准正态分布中,P (-1≤u ≤1)=(0。

6826 ) (已知随机变量1的临界值为0.1587)6.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一个变量X 确定,Y 是随着X 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则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依变量)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A 、总体平均数B 、自变量C 、依变量D 、样本平均数2、 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A 、产品合格数B 、抽样的样品数C 、病人的治愈数D 、产品的合格率3、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 、12B 、10C 、8D 、2 4、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 、变异B 、同一C 、集中D 、分布5、方差分析适合于,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两组以上B、两组C、一组D、任何,此差异是:6、在t 检验时,如果t = t0、01A、显著水平B、极显著水平C、无显著差异D、没法判断7、生物统计中t检验常用来检验A、两均数差异比较B、两个数差异比较C、两总体差异比较D、多组数据差异比较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性的代表值。

A、变异性B、集中性C、差异性D、独立性9、在假设检验中,是以为前提。

A、肯定假设B、备择假设C、原假设D、有效假设10、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A、统一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完全性原则D、重复性原则11、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事件。

A、不可能事件B、必然事件C、小概率事件D、随机事件12、下列属于大样本的是A、40B、30C、20D、1013、一组数据有9个样本,其样本标准差是0.96,该组数据的标本标准误(差)是A、0.11B、8.64C、2.88D、0.3214、在假设检验中,计算的统计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

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

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1.第二段主要讲述了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研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进一步分析发现,睡眠不足还会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

4.研究还发现,睡眠不足与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5.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

6.这些研究数据表明,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7.有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劳、精神压力增加,甚至影响个人的情绪稳定。

8.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认知能力障碍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

9.大量研究数据支持了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睡眠不足会使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10.研究显示,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荷尔蒙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和代谢异常。

11.保持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12.研究认为,睡眠不足也会降低大脑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增加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13.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导致易感染各种疾病。

14.睡眠不足还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生理问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15.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睡眠不足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需引起重视。

16.研究显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各种生理机能的平衡,提升免疫力。

17.睡眠不足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8.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代谢物积累,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19.研究结果还表明,睡眠不足可能会加快大脑衰老的速度,增加患认知障碍疾病的可能。

20.科学合理的作息安排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1.第二段主要讲述了失业率的上升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因果关系。

22.作者指出经济衰退往往会导致失业率上升。

23.经济持续不景气意味着企业裁员,从而增加了失业人数。

论述类文本十大错误

论述类文本十大错误

设题误区一:X围(概念)不清。

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原文: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

选项:“草原之路”是路上丝绸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的(概念缩小)原文:苏文提出,在《窦娥冤》中,X驴儿与窦娥“都没有提出而且无法提出现代司法要求的可靠的直接证据”……选项:苏文认为X驴儿与窦娥都无法提出可靠的直接证据,二人的话究竟谁的可信,只能根据人之常情和一般的逻辑判断来确定。

(X 围扩大)解题技巧提示: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

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某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高考例题]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2010年全国I卷)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试题第5题C项)解析:“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

解题技巧提示: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将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设题误区三:X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

[高考例题]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专题07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

专题07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

专题07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答题技巧地理因果关系是指不同地理事物或地理原理之间存在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内在关联。

很多地理试题的题干与选项之间互为因果,其中以成因类和影响类试题最为典型。

解答地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综合思维的严谨性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

【解答因果型选择题应注意三点】:①认清题干和选项能否构成因果关系;②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因”还是“果”,弄清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③弄清原因类型,如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

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①答非所问者;②叙述错误者;③因果颠倒者。

【答题技巧】解答该类试题时要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及题目提供信息,熟练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运用直选法、逻辑推理法或逆向思维法得出结论。

①直选法: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

多考查基础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的选项再选择。

②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逆向思维法:即由结论推已知,亦称倒推法。

一、由“果”溯“因”成因类试题通常表现为题干为“果”选项为“因”;“果”为已知,“因”为未知。

利用因果关系采用“由果溯因法”进行解题。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我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是“果”,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和我国基本国情采用“由果溯因法”推理分析可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

单选的选择题往往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要认真审视排除其它选项。

在组合型的问答中则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答案组合。

(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

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生物统计学附试验设计》课程试卷B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附试验设计》课程试卷B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附试验设计》课程考试试卷(B)一、判断题(6分×4=24分)以下命题均来自回归分析一章,请指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1.根据多元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各自变量对依变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

2.假设存在X和Y两个变量,如果能根据X的数值推算Y,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3.设中学生的身高Y(米)和年龄X(岁)的回归方程为Y=0.5+0.06X,则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0.5米。

4.曲线方程形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散点图的形式。

二、简答题(7分×5=35分)1.什么是随机单位组(或者称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单位组设计适合于什么样的试验单位?2.为什么不能用t-检验替代方差分析?3.什么是标准化回归方程?4.什么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否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为什么?5.科研项目的选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5分×2=30分)1.选择效应指标的时候有哪些基本要求?2.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种类型的错误分别是什么;并阐述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显著水平(α)的选择标准。

四、试验分析题(11分×1=11分)1.分别测定了10只大耳白家兔、11只青紫蓝家兔在停食18小时后正常血糖值如下,问该两个品种家兔的正常血糖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单位:kg)采用R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如下:首先输入数据:> x<-c(57,120,101,137,119,117,104,73,53,68)> y<-c(89,36,82,50,39,32,57,82,96,31,88)然后进行方差齐次性分析和正态检验(过程省略),均符合要求。

> t.test(x,y,alternative="two.sided",paired=F ALSE,var.equal=TRUE,conf.level=0.95)所得结果如下:Two Sample t-testdata: x and yt = 2.7179, df = 19, p-value = 0.01365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difference in means is not equal to 0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7.564314 58.235686sample estimates:mean of x mean of y94.9 62.0请问:1)本实验所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属于t检验的哪一类?2)请根据所得结果,按照试验目的要求得出结论。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与答案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与答案
15、在X2检验中,当自由度为时,需要对在X2检验的连续性进行矫正。
A、1B、2C、3D、4
16、已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是0.81,那么此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是。B
A、0.6561B、0.9C、0.59D、0.81
17、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
A、总体平均数B、自变量C、依变量D、样本平均数
18、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是
A、9、1和8B、1、8和9C、8、1和9D、9、8和1
17、观测、测定中由于偶然因素如微气流、微小的温度变化、仪器的轻微振动等所引起的误差称为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疏失误差D、统计误差
18、下列那种措施是减少统计误差的主要方法。
A、提高准确度B、提高精确度C、减少样本容量D、增加样本容量
19、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是
3、参数:从总体中计算所得的用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称为参数。
4、概率事件原理: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地认为该事件不会出现,称为“小概率事件原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述均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提出假设:H0:x=x0(没有显著的差异);HA:x≠x0(间有显著的差异);其中H0为原假设,HA为备选假设。------------------------------------------------------ --------2分
第二步:根据题和需要,选取a值(a=0.05或者a=0.01)----------- ----------4分
第三步:利用Excel自带公式或数据分析库计算概率值。-----------------8分
第四步:根据第三的计算结果,对题中的问题进行推断。----------------10分

因果测试题及答案

因果测试题及答案

因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因果关系的例子?A. 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

B. 因为太阳升起,所以天亮了。

C. 因为考试,所以学生紧张。

D. 因为喜欢,所以讨厌。

2. 因果关系中的“因”指的是什么?A. 事件的结果B. 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C. 事件的背景D. 事件的预测3. 在逻辑推理中,因果关系通常用来:A. 描述事实B. 描述可能性C. 描述必然性D. 描述偶然性二、填空题4. 因果关系中的“果”是指_________。

5. 如果一个事件是另一个事件的直接结果,那么这两个事件之间存在_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解释什么是因果关系,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论述题7. 论述在科学研究中,如何确定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二、填空题4. 事件的结果5. 因果关系三、简答题6. 因果关系是指一个事件(因)直接导致另一个事件(果)发生的关系。

例如,因为按下开关,所以灯亮了。

四、论述题7. 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或统计分析来验证。

首先,需要观察两个事件是否同时发生,然后通过控制变量法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

例如,如果发现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科学家会通过实验来确定吸烟是否真的导致肺癌,如通过动物实验或长期的人群研究。

通过这样的方法,科学家可以得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一个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 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答案
• 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 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 造成的
针对训练-2
针对训练-2
答案
(2)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被利用(1分);胰岛B细胞功能不足 者胰岛素分泌不足(1分);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 (1分)。
• 高考题是踩点得分。 • 这个空3分,只写一句话,能心安么。
论述题解题思路
1.物质含量变化:来源-去路-结果
2.因果关系类:原因-变化-结果
3.嵌套类:原因- 变化——来源 -去路 - 结 果
2.因果关系类
原因 →
问题起点
变化
逻辑关系
→ 结果
问题终点
描述事实——分析本质——得出结论
典例-1
典例-1
原因 →
问题起点
变化
逻辑关系
→ 结果
问题终点
针对训练-1
(2016新课标Ⅰ)30.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 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 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 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 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 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训练-3
回答下列问题: (1)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 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_ 和___ 。
(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 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 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 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