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

合集下载

牛的外貌鉴定、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

牛的外貌鉴定、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

通过 对 牛 的体 尺测 量 和体 重 估测 的学 习 ,掌 握 估测 、 测 量 的基 本 方 法和 要领 , 为评 价 牛 的生 长发 育 情况扣 下 基 础 。材 料用 具 应准 备牛 、 测杖 、 圆形 触 测
器、 卷尺 、 记 录表 。 测 量 方 法步 骤 : ① 体尺 测量 一 般 乳 牛测 量 体 高 、
眄 畜 禽 饲 养
牛 的外 貌 鉴 定 、 体 尺 测 量 及 体 重 估 测
王永 智 ( 宁夏 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 畜牧兽医站 宁夏 中卫 7 5 5 2 1 2 )
1 外 貌 鉴 定
牛 的外 部 形态 。因为体质 和外 貌是 一致 的 , 故 可
通 过 体 型 外貌 测 知牛 的品 种纯 度 、 生 产性 能 、 健 康 状
后 到 牛 的后 面观 测 后 躯 的发 育 情 况 , 尻宽 、 乳房 、 尾 及 后 肢 的肢势 等 。靠 近牛 体 , 用 手触 摸 皮 肤 的厚 度 、 弹性、 皮下 组织 、 骨骼结构 , 乳腺发 育 、 乳 头 弛 张 程 度、 乳 静 脉 的粗细 、 弯 曲及 乳 井 的大 小 等 。 同时 对 体
高、 尻角 、 尻长 、 乳 房 的 高度 、 深度 、 宽 度 和 乳 头 长 等
进行 测 量 。
宽指数 、 体躯指数 、 尻宽指数 、 管 围指数 、 肢长指数 。 体长 指数 为体 斜 长 / 体高 , 说 明长 和高 的相 对发 育 程 度。 胸 宽 指数 为胸 宽 / 胸深, 说 明胸 部宽 、 深 的相对 发 育程度 。体躯指数 为胸围 / 体斜长 ,说 明牛躯干是 “ 粗 短 ”还 是 “ 修 长 ”。尻 宽指 数 为 坐 骨 端 宽 / 腰 角 宽, 反 映尻 部 的发 育程度 。 管 围指 数为 管 围 / 体高 , 反

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牛的体型外貌体尺及其鉴别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宜过分发达。
肉用牛同样要求发育良好的乳房,以便有足够的奶汁哺育犊牛。
(十二)生殖器官:公牛应有发育良好的睾丸,副睾发育良好。
(十三)后肢:奶牛要求大腿四周肌肉适当的薄,以便容纳庞大的乳房。
肉牛要求大腿厚实而丰满,是多肉的象征。
一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长头
头长/体斜长<26%→短头
最大额宽/头长>47%
最小额宽/头长<37—40%正常
(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30%,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
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
1.前望:头短额阔,面宽,角细。胸宽而深,耆甲平广,肋骨十分弯曲,构成“矩形”。
2.侧望:颈短而宽,胸、尻深厚,前胸突出,股后平直构成“矩形”。
3.上望:鬐甲宽厚,背腰和尻部广阔,构成“矩形”。
4.后望:尻部平宽,两腿深厚,同样构成“矩形”。
★局部来看,与产肉性能最关重要的有耆甲、背腰、前胸和尻等部位,其中尤以尻部为最重要。
体质结实、结构均匀、体躯宽深,发育良好,皮肤粗厚,毛细短、光亮、头型良好,公牛有雄相,母牛俊秀
30
30


前躯
公牛鬐甲高而宽,母牛较低但宽。胸部宽深,肋弯扩张,肩长而斜
20
15
中躯
背腰平直、宽广,长短适中,接合良好,公牛腹部成圆筒形,母牛腹大不下垂
15
15
后躯
尻宽、长,不过斜,肌肉丰满,公牛睾丸两侧对称,大小适中,附睾发育良好,母牛乳房呈球形,发育良好,乳头较长,排列整齐

(完整word版)实验 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

(完整word版)实验 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

实验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牛的体表部位名称,了解不同用途牛的外貌特点差异,并通过外貌鉴别其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状况,为外貌评分、生产性能鉴定及牛的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学会估测体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状况、经济用途密切相关。

(1)牛的外貌可鉴别生产性能,一般外形良好的牛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2)外貌可鉴别健康状况、年龄和性别,健康牛胸宽深,背腰平直,骨骼结实,眼耳灵活,精神好。

(3)外貌上的优缺点,可作为选种选配的依据。

(4)外貌可表现出品种特征及遗传性,任何牛都有其品种特征,从各部位的形状和毛色可区别不同的品种,还可区别其品种的纯度及遗传的稳定性。

三、实验要求(1)掌握牛的保定方法,了解不同经济用途的牛的外貌特点。

(2)熟悉牛体表部位名称,掌握体尺测量部位、体尺测量方法及体型指数计算和分析方法。

(3)掌握称量牛体重和根据体尺估测体重的方法,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在牛场选择不同类型的实验牛各1头,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VCD播放设备和软件,牛体外貌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等材料,卷尺、圆形测定器、测杖等测量器具。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牛的保定方法1.拴系以缰绳拴牛需打结,绳结常用活结和猪蹄结。

活结应系在横木栏上,再结一单结;如是垂木栏,则要用猪蹄结,打结后再打一单结,或在猪蹄结上套个圈,这样不易下滑。

2.戴笼头科学管理的牛要求戴笼头,笼头一般有皮笼头和麻绳笼头两种。

3.穿鼻环公牛在8个月至1岁时开始穿鼻环,以便于控制。

(二)牛的外貌认识(1)牛体大致可分为四大部位:头颈部、前躯部、中躯部和后躯部头颈部:包括头和颈两部分,在躯体的最前端,它以髫甲和肩端的连线与躯干分界。

头部是品种的象征,也是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表现。

牛的头部形态因品种、性别而有长短、宽窄、轻重、粗细之分,不同经济用途的牛,头颈部的形态要求不同。

一、体质外貌及其各部位特征 奶牛生产的目标是高产、稳产、健康

一、体质外貌及其各部位特征 奶牛生产的目标是高产、稳产、健康
(一)体表部位名称及各部位特征 奶牛的整体特征为:全身清瘦,皮薄骨细,血管外露,棱角突出,被毛细
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中躯较长,后躯和 乳房十分发达,从侧望、前望、上望均呈“楔行”。
各部位的具体特征为: 1. 头颈部
在体躯的最前端,它以鬐甲和肩端的连线与躯干分界,包括头部和颈部。 (1)头部 头部是以头骨为其解剖基础的体表部位,并以枕骨脊为界与颈 部相连。头部有长短、宽窄、轻重、粗细之分,表现出明显的品种特征。 奶牛头一般较清秀、狭长、轮廓清晰,头面血管十分显露。 鉴定头部要注意其大小、形状以及头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同时要观察鼻镜、 眼、耳、额等部位特征,母牛不得有凶相。 眼要圆大、明亮、有神、机敏、温顺(母牛)。眼睛细小无神而呆滞或眼球 暴露凶相的均不可取。 嘴要宽阔、口裂要深,界线要明显,上下唇应整齐、坚强,下颚发达,这是 采食能力强的象征。鼻镜宜宽广,鼻粱正直,鼻孔粗大。 耳宜大小适中,薄而灵活,耳上的毛细血管明显,分泌物丰富,内侧呈橘黄 色更佳。 额宜宽阔,以示胸部发育良好。 (2)颈部 颈部是以七个颈椎为其解剖基础的体表部位。奶牛的颈宜薄、 长而平直,两侧纵行皱褶多。同时要注意头与颈、颈与肩的连接要自然,结合处 不宜有明显凹陷。 2. 前躯 前躯包括鬐甲、前肢和胸部三部分。 (1)鬐甲 鬐甲是以第二至第六各背椎棘突与肩胛软骨为其解剖基础的体 表部位,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鬐 甲有长短、窄宽、高低、尖和分岔之 分。 牛体营养欠佳,肌肉不发达,弱体质时会形成尖鬐 甲;背椎棘突发育不良、 胸部两侧韧带松弛引起体躯下垂、胸部过度发育时都会形成岔鬐 甲(双鬐 甲)。 奶牛鬐 甲宜长平而较狭,多与背线呈水平状态。 (2)前肢 前肢包括肩部、臂和下前肢三部分。 肩部:肩部是以肩胛骨为其解剖基础的体表部位,它的形态取决于肩胛骨的 长短、宽窄、着生状态以及附着肌肉的丰富程度。肩有狭长肩、短立肩、广长斜 肩、肥肩和羽状肩等不同类型。肩部狭而长、肌肉欠丰富为狭长肩;肩部短而直

实验-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

实验-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

实验-牛的外貌部位的认识及体重估测实验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牛的体表部位名称,了解不同用途牛的外貌特点差异,并通过外貌鉴别其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状况,为外貌评分、生产性能鉴定及牛的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学会估测体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状况、经济用途密切相关。

(1)牛的外貌可鉴别生产性能,一般外形良好的牛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2)外貌可鉴别健康状况、年龄和性别,健康牛胸宽深,背腰平直,骨骼结实,眼耳灵活,精神好。

(3)外貌上的优缺点,可作为选种选配的依据。

(4)外貌可表现出品种特征及遗传性,任何牛都有其品种特征,从各部位的形状和毛色可区别不同的品种,还可区别其品种的纯度及遗传的稳定性。

三、实验要求(1)掌握牛的保定方法,了解不同经济用途的牛的外貌特点。

(2)熟悉牛体表部位名称,掌握体尺测量部位、体尺测量方法及体型指数计算和分析方法。

(3)掌握称量牛体重和根据体尺估测体重的方法,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在牛场选择不同类型的实验牛各1头,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VCD播放设备和软件,牛体外貌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等材料,卷尺、圆形测定器、测杖等测量器具。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一)牛的保定方法1.拴系以缰绳拴牛需打结,绳结常用活结和猪蹄结。

活结应系在横木栏上,再结一单结;如是垂木栏,则要用猪蹄结,打结后再打一单结,或在猪蹄结上套个圈,这样不易下滑。

2.戴笼头科学管理的牛要求戴笼头,笼头一般有皮笼头和麻绳笼头两种。

3.穿鼻环公牛在8个月至1岁时开始穿鼻环,以便于控制。

(二)牛的外貌认识(1)牛体大致可分为四大部位:头颈部、前躯部、中躯部和后躯部头颈部:包括头和颈两部分,在躯体的最前端,它以髫甲和肩端的连线与躯干分界。

头部是品种的象征,也是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表现。

牛的头部形态因品种、性别而有长短、宽窄、轻重、粗细之分,不同经济用途的牛,头颈部的形态要求不同。

牛

二、牛的外貌鉴定方法(一)体尺测量常用的体尺测量指标有:1.体高从鬐甲的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用测杖量)。

2.体斜长从肩端开始沿着体表到坐骨结节角的距离(用卷尺量)。

3.体直长从肩端到坐骨结节角的水平距离(用测杖量)。

4.胸围肩胛后缘处胸部的垂直周径(用卷尺量)。

5.管围前肢管部上1/3最小处的周径(用卷尺量)。

6.十字部宽左右腰角间的距离(用卡尺量)。

(二)活体重量估测1.肉牛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0800体重(kg)=2.5(体直长×胸围(m))/1002.奶牛和乳肉兼用牛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87.53.水牛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0+50体重(kg)=胸围(cm)2×体斜长(cm)/127004.黄牛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1420(三)奶牛体型的线性评定奶牛体型的线性评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貌评定技术,它是将奶牛体型的特点进行数量化处理的一种鉴定方法。

该法针对每个性状,按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范围,定出该性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用线性的尺度进行评分。

由于线性评分的数量化,缩小了鉴定员之间的差异。

评定的性状有必评性状和可评性状:必评性状有:体高、体深、尻角度、髋宽、后肢侧视、蹄角度、前乳房附着、后乳房高、乳房悬垂、乳房深度、乳头分布和乳头长度等12项。

可评性状有:体强度、清秀度、后乳房宽等三项及各省市区奶牛协会,根据地区特点自行增加的其他性状。

评定的方法有:性状评分、部位和整体评分等。

1.性状评分对照标准进行评分。

必评性状皆采用50分制,在性状表现生物学两极间,按实际情况对照上述奶牛体型线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如:乳房深度根据乳房底部与飞节的相对位置评分,高于飞节5厘米评25分,高于飞节15厘米以上评45~50分,低于飞节5厘米以下评1~5分,每变化1厘米,变化2个线性分。

试验一、牛品种识别试验报告

试验一、牛品种识别试验报告
重公牛为644kg,母牛为365kg。 最大挽力为体重的55%。肉用性能:18月龄 平均屠宰率为57%,净肉率为49%;该牛皮 薄骨细,肉质细致,大理石花纹明显。有 抗结核病和抗焦虫病的特性。但耐寒力较 差。
晋南牛(公)
晋南牛(母)
四.晋南牛
1、产地
原产于山西省南部汾河流域。
南阳牛(公)
南阳牛(母)
二.南阳牛
1、产地
原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
2、外貌及品种特征
毛色以黄色最多,面部、腹下、四肢下部 毛色较浅。结构紧凑,属大型役肉兼用品 种。公牛以萝卜头角为多,母牛角细;背 腰平直,颈短厚而多皱;鬐甲较高,公牛 肩峰隆起8—9cm,前胸较发达。
3、生产性能 • 成年体重公牛为980kg,母牛为478kg。南
娟姗牛(公)
娟姗牛(母)
十二、娟姗牛
1、产地
原产英国英吉利海峡的娟姗岛,并因此得名。
2、外貌特征
娟姗牛毛色以褐色为主,但深浅不一,在腹 下,四肢内侧,眼圈及口轮为淡毛色,而 鼻镜、副蹄、尾帚呈黑色。体质紧凑,骨 骼细致,颈细长,颈垂发达,乳房形态好, 乳静脉发达。
3、生产性能
娟姗牛体格小,成年公牛活重平均为650— 700kg,母牛360—400kg,。一般产奶量 3000多kg,含脂率5—7%。娟姗牛的牛乳中 干物质含量为各种乳用品种之冠,牛乳色 黄,风味佳。 因为其耐热性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培育 乳用牛的一个良好亲本。
2、外貌及品种特征
晋南牛属于我国大型役肉兼用品种。毛色枣 红,鼻镜、蹄壳粉红。公牛额宽、顺风角, 颈较短粗、垂皮发达,肩峰不明显;胸部 发达,臀端较窄;母牛乳房发育较差,乳 头小。具有役用牛体形特征。
3、生产性能
成年体重公牛607kg,母牛340kg。该牛役用 能力好,最大挽力平均为体重的55%;一般 育肥条件下,24月龄屠宰率为58%,育肥期 日增重782g;强度育肥屠宰率和育肥期日 增重分别可达63%和960g。表现了良好的肉 用性能。

试验乳牛的体尺测定与外貌鉴定

试验乳牛的体尺测定与外貌鉴定

实验二、乳牛的体尺测定与外貌鉴定实验目的:通过体尺测定检查牛的个体生长发育状况;通过外貌鉴定评分,为选种提供依据。

实验内容:一、体尺测定:(一)体尺1、头长——由枕骨脊至鼻竟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2、额的最大宽度——即眼眶的最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3、鬐甲高(体高)——自鬐甲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4、背高——最后一个脊椎骨结节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5、荐骨部高(尻高)——由荐椎骨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6、胸深——沿肩胛骨后面作一垂线,测其由鬐甲至胸骨间的距离,(测杖或圆形测定器)7、胸宽——肩胛骨后缘体躯垂直切面的最大宽度(测杖或圆形测定器)8、腰角宽——后躯的最大宽度(圆形测定器)9、髋宽(臀宽)——左右两臀角(髋骨关节)的宽度(圆形测定器)10、坐骨宽——左右坐骨结节最外隆凸间的宽度(圆形测定器)11、体斜长——由肱骨前突起的最前点(即肩端)到坐骨结节最后两隆突间的距离(测杖或卷尺)12、尻长——由腰角的前隆突到坐骨结节最后隆突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13、胸围——在肩胛骨后角(即肩胛软骨后角)处作一垂线,用卷尺围绕一周测量之14、前管围——前掌骨(管骨)上1/3处周径(即管骨最细处)(卷尺)15、十字部高——由两腰角间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二)体尺指数1、体长指数体斜长————х100鬐甲高2、胸宽指数胸宽————х100胸深3、体躯指数胸围————х100体斜长4、尻宽指数坐骨宽————х100腰角宽5、胸围指数胸围————х100鬐甲高二、外貌鉴定中国荷斯坦牛母牛外貌评分鉴别表母牛等级标准:特等:85分;一等:80分;二等:75分;三等:70分三、产奶性能的测定前乳房指数(%)=(两个前乳区奶量/总奶量)х100品种不同,前乳房指数不同,原西德荷斯坦奶牛初胎为44%,成年牛为43%(可用4个乳罐的挤奶机或手工分别挤奶称量)四、作业:1、测定15项体尺,并计算5个体尺指数2、对奶牛进行外貌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牛的体表部位名称,了解不同用途牛的外貌特点差异,并通过外貌鉴别其生产性能与生长发育状况,为外貌评分、生产性能鉴定及牛的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学会估测体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与生长发育状况、经济用途密切相关。

(1)牛的外貌可鉴别生产性能,一般外形良好的牛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2)外貌可鉴别健康状况、年龄与性别,健康牛胸宽深,背腰平直,骨骼结实,眼耳灵活,精神好。

(3)外貌上的优缺点,可作为选种选配的依据。

(4)外貌可表现出品种特征及遗传性,任何牛都有其品种特征,从各部位的形状与毛色可区别不同的品种,还可区别其品种的纯度及遗传的稳定性。

三、实验要求(1)掌握牛的保定方法,了解不同经济用途的牛的外貌特点。

(2)熟悉牛体表部位名称,掌握体尺测量部位、体尺测量方法及体型指数计算与分析方法。

(3)掌握称量牛体重与根据体尺估测体重的方法,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在牛场选择不同类型的实验牛各1头,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VCD播放设备与软件,牛体外貌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等材料,卷尺、圆形测定器、测杖等测量器具。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一)牛的保定方法1.拴系以缰绳拴牛需打结,绳结常用活结与猪蹄结。

活结应系在横木栏上,再结一单结;如就是垂木栏,则要用猪蹄结,打结后再打一单结,或在猪蹄结上套个圈,这样不易下滑。

2.戴笼头科学管理的牛要求戴笼头,笼头一般有皮笼头与麻绳笼头两种。

3.穿鼻环公牛在8个月至1岁时开始穿鼻环,以便于控制。

(二)牛的外貌认识(1)牛体大致可分为四大部位:头颈部、前躯部、中躯部与后躯部头颈部:包括头与颈两部分,在躯体的最前端,它以髫甲与肩端的连线与躯干分界。

头部就是品种的象征,也就是生产性能与健康状况的表现。

牛的头部形态因品种、性别而有长短、宽窄、轻重、粗细之分,不同经济用途的牛,头颈部的形态要求不同。

公牛的头粗大,母牛的头略清秀。

乳用牛的头部清秀、较长,颈细长。

肉用牛的头部宽阔,颈粗短。

役用牛头稍宽、重大,长短适中;颈结实粗壮、长短适中。

前躯部:就是在颈后、肩胛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前,包括髻甲、前肢、胸等主要部位。

从这些部位可以瞧出其生长发育情况与生产性能。

健康牛的髫甲宽广、结实,当早期营养不良时,会出现双髻甲与尖髻甲,这在役用牛就是最大的缺点。

胸部就是心肺所在,就是健康状况的表现,胸宽深,表示心肺发达。

中躯部:就是臂之后、腰角与大腿之前的中部躯段,包括背、腰、肋部、腹四部位,该部位容纳消化器官。

肋骨开阔,背腰宽深,说明消化系统发育良好。

牛的背腰要求宽广、平直,同时肩背、背腰、腰荐结合良好,肋部窄小与凹背、凸背都就是发育不良的表现。

后躯部:就是从腰角的前缘与中躯分界,就是以荐骨与后肢诸骨为解剖基础的体表部位,为体躯的后端,包括尻、臀、后肢、乳房与生殖器官等部位。

一般生产性能好的牛其后躯均宽阔,尻部长、宽、方。

短、窄、尖、斜尻都属严重缺陷。

只有役用牛的尻,一般要求稍稍倾斜。

(2)牛体外貌部位的认识见图3-1。

(3)外貌观察:古代伯乐相马,宁戚相牛,也就是这种方法。

观察牛外貌前,让牛自然站在宽广的场地,鉴别者站在离牛5~8m远处环视一周,分别从前面、右侧、后面、左侧观察,了解牛的总体轮廓及外貌特点。

瞧牛体各部位发育就是否匀称,从前面瞧头部及品种特征、前肢肢势、胸腹的宽度、肋骨的开张度,再从右侧瞧髻甲的形态、胸的深度、尻的倾斜度、乳房发育状况、各部位结合就是否良好,从后面瞧体躯容积、后躯发育情况,最后从左边补充观察,瞧左右两侧发育就是否对称。

奶牛的外貌特点要求:头轻而稍长,轮廓清晰,颈长而薄,髻甲略尖,不宜丰满,胸、腹宽深,背腰长宽且直,后躯与乳房发达,皮薄骨细,被毛软而密,皮肤弹性好,前望、侧望、上望均呈“楔形”。

肉牛的外貌特点要求:头宽而短,眼距宽,颈短宽、多肉,但颈不能太短,髻甲宽圆,胸宽深、肋弯,背腰宽平,腹不宜过大,背腹线平行,尻部长宽多肉,全身肌肉丰满,前望、侧望、上望与后望均呈“矩形”,整体似圆筒状。

役用牛的外貌特点要求:头宽、长短适中,颈粗壮,皮薄骨粗,肌肉结实,髫甲高、长、丰圆结实有力,肩应长而较倾斜,胸深、宽,背腰宽广、平直、肌肉发达,尻长宽,略斜,四肢健壮,筋腱分明,蹄大而圆,总之前躯强大,而后躯结实呈“倒梯形”。

所谓“前山高一寸,力气使不尽”,役用牛行走时后蹄落地超过前蹄,这样步伐大,行走快。

种公牛的外貌特征要求:体躯高大雄壮,颈粗壮,髻甲宽广,胸深而宽,腹部充实、不宜过大,中躯呈圆筒状,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而对称。

(4)外貌鉴别时应注意区分:①狭长肩、短立肩、广长斜肩、瘦肩、肥肩与松弛肩;②尖髫甲、宽髻甲、双髻甲、正常髻甲;③长而平的背腰、凹背、凸背;④卷腹、发育良好的腹、垂腹;⑤高尻、尖斜尻、发育良好的尻;⑥X型腿、H型腿与O型腿。

(三)体尺测量与体型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牛体尺的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数依目的而定,为了检查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测量部位可有5个(髻甲高,体长,胸围,胸宽,管围)至8个(另加尻高,胸深,腰角宽);在牛的育种登记簿上规定的测量部位为13—15个。

测量方法见图3-2与表3-1。

表3-1 牛体尺测量的项目与主要部位名称测量部位测量用具体高又称髻甲高,为髫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测杖体直长肩胛前缘(肱骨突)与坐骨结节间的水平距离测杖体斜长由肩端(即肱骨突)前端至同侧坐骨结节后缘间的测杖或卷尺(需注明) 距离。

测家畜体长则用测术量取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估测牛的体重时,则用卷尺测量头长额顶(角间线)至鼻镜上缘间的距离卷尺或圆形测定器额大宽两眼眶的最远点的距离圆形测定器胸深沿着肩胛骨后缘,从髫甲至胸骨间的垂直距离测杖胸宽两肩胛后缘胸部最宽处的距离测杖或圆形测定器卷尺胸围肩胛骨后缘围体躯的周径,松紧度以能插入食指与中指为准背高最后一个胸椎棘突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测杖腰高又称十字部高,两腰角的中央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测杖腰角宽两腰角外缘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管围前肢掌骨上l/3处(最细处)的周径卷尺荐骨高又称尻高,为荐骨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测杖臀长又称尻长,为腰角前缘至坐骨结节间的水平距离测杖或圆形测定器髋宽两臀角外缘的最宽距离圆形测定器坐骨宽两坐骨结节外缘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2.体型指数的计算与分析体型指数就是指牛体某部位体尺对另一部位体尺的百分比,可以显示出两个部位间的相互关系,就是整理与分析体尺材料的一种方法,反映各部位相对发育程度、体型特征及生产性能,瞧该牛的发育就是否匀称与符合其生产类型、品种等的特征。

不同经济用途、品种、年龄、性别的牛,体型指数常不同,见表3-2。

表3-2 体型指数的计算与说明的含义% 指数名称计算公式(×100) 指数说明的含义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体长与体高的相对发育体躯指数胸围/体长躯干围度与长度的相对发育程度胸宽指数胸宽/胸深胸部宽、深的相对发育胸围指数胸围/体高役牛役用能力的大小管围指数管围/体高体躯骨骼的相对发育情况尻宽指数坐骨端宽/腰角宽反映尻部发育就是否匀称,尻宽指数越大,奶牛泌乳系统越发达产肉指数后腿围/体高后肢肌肉的发育程度,对肉牛具有重要意义,与净肉率关系较大肢长指数(体高一胸深)/体高牛四肢的相对长度尻高指数尻高/体高前后躯在高度上的相对发育头长指数头长/体高头部的相对发育额宽指数额大宽/头长头部宽与长的相对发育(四)牛的体重估测(1)牛的体重测定,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地磅称量,获得牛的实际重量,有条件的应进行实际称重。

在没有称量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测量牛的体尺,用计算公式来估计牛的体重。

(2)原理:牛体可被视为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利用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r2πH)可以近似计算出牛体的体积。

体积乘以牛体的比重,即为牛的体重。

(3)方法:①确定被测的牛只,了解被测牛只基本情况,如日常管理水平、妊娠与否等。

②在测定日的晨饲及饮水前(挤奶后),用体尺测量工具对被测牛只进行体尺的测定。

对体直长与体斜长的测定应分别用测杖与卷尺测量。

③为保证测定资料的准确性,每头牛最好连续2天测定,详细做好记录,计算连续2天测定结果之间的误差,如果超过3%,在第3天还应再测定一次,取两次比较接近的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④根据被测牛只的经济类型、品种、年龄与膘情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测公式,用所测体尺数据计算被测牛的体重,并与实际称重结果相对比,计算估测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5%。

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用哪个估重公式,都应事先进行校正,对公式中的常数(系数),要作必要的修正,以求其准确。

估测牛体重的常用公式: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90肉用牛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0 800水牛体重估测公式之一: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100水牛体重估测公式之二: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0+50黄牛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估测系数,估测系数=实际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估测系数就是事先从同类牛群中选出有代表性的6头牛,实称其重量,再与体尺测量的结果比较而得出。

(五)注意事项(1)外貌识别前,要将牛保定好,动作要柔与,不可激怒牛,以免被牛伤害。

(2)外貌鉴别时,除要全面观察外貌,必要时还要用手触摸,了解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被毛、乳房发育情况,观察行走肢势动作协调性。

(3)体尺测量时,会有误差,要求牛体保持自然站立姿势,肢势端正,左右两侧的前后肢均应在同一直线上,动作迅速,每个项目测量2次,取平均值。

(4)估测体重时,要考虑估测牛只的经济类型、品种、年龄与膘情等具体情况。

在实践中,不论采用哪个估重公式,都应事先进行校正,对估测系数做必要的修正。

六、作业(1)将实验牛体尺测量结果、根据体尺测定结果计算的各项体型指数与体重测定结果分别填入表3-3至表3-5,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每个学生完成一头牛的全部数据资料的测量、记录与分析工作,完成实验报告。

表3-3 牛体尺测量记录表kg,cm牛号性别品种估测体重体高体直长体斜长胸围胸深胸宽管围背高腰高腰角宽荐骨高表3-4 牛体型指数记录表牛号性别品种年龄体尺指数值体长指数体躯指数胸宽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尻宽指数腿围指数肢长指数尻高指数头长指数额宽指数表3-5 牛体型指数记录表牛号品种年龄体尺指数值误差原因称重估重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