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观与矛盾分析法总结(精华版)

合集下载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矛盾客观性的认识误区:(1)人们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的问题。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矛盾,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

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因而,决定了我们只能承认矛盾,并敢于揭露矛盾。

(2)解决矛盾就是取消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解决的是某一具体矛盾,当这一矛盾解决后,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是不可能取消矛盾的。

(3)有矛盾就是坏事。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认为有矛盾是坏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

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存在着对应: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是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③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理论依据。

(2)发展中国特色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含义: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意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原理世界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世界观: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二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坚持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我工作方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6.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世界观: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精选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精选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精选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1、对立统一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反对]否认转化的条件性,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成是任意的。

3、矛盾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还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这就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反对]: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片面地看问题,一点论。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刀切”、“一风吹”。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这就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

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2)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它包含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 方法论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二)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包含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二)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 方法论(1)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2)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的历史的统一。

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一) 原理内容(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二) 方法论(1)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的观点。

它认为社会上一切事物都是双重性的,并且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即事物之间都同时存在着“两个相反的面”:即既是A又是非A,既有一种又有另一种。

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既有前提又有后果。

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社会现实都可以简化为两个矛盾的概念:一个是“现实矛盾”,即涉及到现实上的实质性问题,即社会生活存在的对立冲突;而另一种是“理论矛盾”,涉及到学术性的概念认识,即这一对立冲突可能与一般认识上的认知相冲突。

从这种视角看,社会生活中只有这两种矛盾,由它们构成了全部的社会现实,因此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观点。

矛盾观强调对一切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发展”的考察,指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联合着相反的另一方,这种现象就会从一个方面到另一个方面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不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中,这一观点被用在所有的领域,像自然界、社会组织和历史事件等,即被认为这些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并且由于它们之间相互矛盾,而产生了变化和发展。

此外,矛盾观还强调矛盾发展体系的著会及把握,即找出矛盾内部的发展规律,来分析这些事态的发展,进而处理问题,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因此,矛盾观被看做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思考方式,而且它表明社会现实是多重方面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弄清问题的矛盾方面,以便更好地处理这些社会问题。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专题一、研究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

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都可以统一到矛盾的观点上来。

3、从学生情况来看,此专题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难点,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特殊性的三个层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等。

二、知识的储备(基本原理及方法论)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两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认识秩序(特殊—普遍—特殊);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典型,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5、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考查方式及答题方法(一)单选题(略)(二)主观题【题型特点】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矛盾观知识的归纳

矛盾观知识的归纳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
解析 A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 呆!”,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C、D与题意 不符。 答案 B
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 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 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 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 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 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 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 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 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 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 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 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误区5: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评析】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不能
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 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 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 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特别提示] 把握联系观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 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只有进入矛盾统一 体的内部,两个事物才存在着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 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整体功能并非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 有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有序结合,才能使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矛盾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

矛盾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

矛盾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分析问题的矛盾和矛盾的内在联系,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矛盾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在科学研究、管理决策、工程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对矛盾分析方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矛盾的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具有一定的特点:一是普遍性,即矛盾是无所不在的;二是特殊性,即各个矛盾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形式;三是对立性,即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二、矛盾的主要形式1. 实质矛盾和表观矛盾实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的根本对立。

表观矛盾是实质矛盾在表面上的反映,是由于实质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各种矛盾表现。

2. 绝对矛盾和相对矛盾绝对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双方的矛盾对立是绝对的、不可调和的。

相对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双方的矛盾对立是相对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办法调和的。

3. 积极矛盾和消极矛盾积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双方的矛盾对立对事物的发展是促进的。

消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双方的矛盾对立对事物的发展是阻碍的。

三、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1. 矛盾的分析矛盾分析的第一步是对矛盾进行明确和界定,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明确矛盾的内容、性质和规律。

2.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分析的第二步是对矛盾进行对立统一的分析,找出矛盾的双重性和对立双方的相互联系,分析其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3. 矛盾的对策矛盾分析的第三步是对矛盾进行对策的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措施和方法,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1. 科学研究矛盾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科学问题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矛盾的一致双重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2. 管理决策矛盾分析方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组织内部存在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矛盾的实质和特点,提出解决矛盾的措施和方法,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 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精品课件
(1) 坚持一分为二、全面观点 看问题
(2)坚持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 中看到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 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 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 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 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 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五、主次矛 盾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1)普遍 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2)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1)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 个性的的历史的统一。 (2)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 特殊” 的认识顺序。
(3)我们理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 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
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二者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1)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 方面,抓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2)要求我们把握主要方面的同时,也 要看到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 (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 矛盾 特殊 性原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
其特点。它包含三种情形:
(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
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
面各有其特殊性。
精品课件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观
矛盾分析法
四、矛盾普 遍性与特殊 性关系原理
转化。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 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
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3)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1)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 矛盾。 (2)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 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矛盾观与矛盾分析方法总结
矛盾观
矛盾分析法
一、 矛盾 对立 统一 原理
二、 矛盾 普遍 性原

(1)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 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对斗争性是指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同一性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3)同 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制约;(4)矛 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