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
“新基建”——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新基建”——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20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到新基建,国家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
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来看,“新基建”包括7大产业方向: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
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列入“新基建”的产业方向中,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设施,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充电桩市场的发展情况,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新基建”——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报告》从八大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新基建”概念、充电桩概况、充电桩市场发展环境PEST 分析、充电桩市场推广情况、充电桩市场发展现状、充电桩企业及运营商、充电桩企业发展前景以及充电桩上市企业汇总一览。
以下为报告详情:PART1:“新基建”概念“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
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以来,中央密集部署新基建。
从2月3日到3月4日,30天时间内,中央层面至少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平均不到一周就提一次,使得“新基建”一度成为热词。
PART2:充电桩概述充电桩市场产业链涉及到的主体包括充电桩设备生产商、充电运营商、新能。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调研报告

电动汽车充电桩工程调研报告编制单位:2016年2月26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充电市场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充电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开展。
为了促进产业开展,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根底设施建立规划“与“充电根底设施建立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充换电站数量到达1.2万个,充电桩到达450万个。
通过对我市汽车充电桩进展调研,情况如下:一、什么是充电桩充电桩是电动力车的电站,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
每个充电桩都装有充电插头,充电桩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车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桩采用的是交、直流供电方式,需要特制的充电卡刷卡使用,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展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二、我国充电桩开展历史2006年,比亚迪在总部建成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2008年,市奥运会期间建立了国第一个集中式充电站,可满足50辆纯电动大巴车的动力电池充电需求。
2009年10月,市电力公司投资建成漕溪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国第一座具有商业运营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2009年底,首科集团在健翔桥建立完成了国第一个包含完整智能微网的纯电动乘用车示充电站。
2009年12月31日,南方电网投产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在建成投运,建立规模为2个充电站、134 个充电桩〔栓〕。
2010年3月31日,国家电网公司南湖充电站建成投运,是我国首座国家电网典型设计充电站,可同时为10台电动汽车按快充和慢充两种方式进展充电作业。
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预计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预计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新基建东风来袭充电桩行业将迎来阳春?一场新冠肺炎,成为了2020年全球金融市场上最大的黑天鹅。
在各国股市纷纷遭遇重挫的背景下,新基建板块反而成为了A股市场中的香饽饽,行情大热。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俨然在一夜之间站在了风口之上。
有业内人士预测称,未来十年,中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行列,预计将激发万亿元级别的市场。
新基建的东风来袭,能否让饱受盈利之困的充电桩行业迎来阳春?未来,充电桩行业的市场规模能否被成功激发?其想象空间有多大?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近期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
1、充电桩行业站上新基建风口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上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的进度。
实际上,“新基建”并非一个新概念,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此次“新基建”概念被重新提及,有关部门则对其所包含的领域进行了详尽规划。
具体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新基建”风口来袭,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灵敏。
截至3月5日收盘,新基建板块涨幅居前,充电桩板块更是上涨3.52%。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以实际行动发起对新基建项目的投入。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20逾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新基建俨然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新基建究竟“新”在哪?为何能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广发证券认为,从狭义上来讲,新基建指的是那些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的领域,而从广义上来讲,它所剑指的领域应该是那些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行业,也就是所谓的“补短板”领域。
2020年充电桩行业深度报告

2020年充电桩⾏业深度报告导语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2020 年 4 ⽉,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 54.7 万个,同⽐去年增加约 15 万个,对应充电站近 4 万个。
但是和我国约 400 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处于⾼位(7:1 以上)。
PS:我们运营的备⽤号⾏研资本(ID:report18)为很多⽼朋友提供了另⼀处空间,欢迎⼤家同时关注!来源:中信建投⼀、能量补充,新能源汽车核⼼需求1、使⽤便捷性,“红线”根据国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T 3730.1—2001),汽车是由动⼒驱动,具有 4 个或 4 个以上车轮的⾮轨道承载的车辆。
基于便捷、舒适的交通需求,⽤户(及社会)对汽车的关注点涉及多⽅⾯易量化和不易量化的内容。
使⽤便捷性是绝⼤多数情况下⽤户对汽车的接受底线和核⼼需求,可简明体现为汽车在某⼯况/⼯况组合下运⾏的⾏驶时间和充能时间,及对应的⾏驶路程。
不考虑路的影响⽽只从车的⾓度出发,⾏驶路程越长(对应续航能⼒)/⾏驶速度越快(对应动⼒性能),单次充能时间越短/充能时间占总时间的⽐例越⼩(对应充能能⼒),可认为整车的使⽤便捷性越⾼;在充能不便的条件下,单次充能的⾏驶路程越长,整车的使⽤便捷性越⾼。
2、电车 VS 油车续航差距减⼩,能量补充问题凸显汽车的续航能⼒、动⼒性能和充能时间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储能(及配套动⼒)系统的本质理化属性。
这已为长逾百年的汽车进化史所证实。
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起步时间相近。
前者以戴姆勒、本茨等⼈对内燃机的发明和车⽤为标志,后者以特鲁夫对动⼒电池(铅酸电池)的车⽤为标志。
和早期的燃油汽车相⽐,电动车具备诸多优势:环境影响低、驾驶平顺、⼏乎⽆噪⾳、操作简单,动⼒性⽅⾯也率先实现了超过 100km/h 的最⾼时速。
20 世纪初叶,美国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完全可以和燃油汽车分庭抗礼。
但是,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能时间相⽐于燃油有本质差距,且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更强,体现到产品上的结果是彼时电动车的使⽤便捷性潜⼒远不及燃油车。
充电桩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充电桩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提供电能充电的设备,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本报告的目的是研究充电桩的可行性,探讨充电桩的市场前景、投资回报、技术难点以及风险控制,为投资者、政府或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前景分析1.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政策的扶持,电动汽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销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交通工具。
2.充电桩需求量大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据统计,每辆电动汽车至少需要一个充电桩,而且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加剧,充电桩的需求量将会快速增长。
3.政策扶持力度大为了鼓励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减免过路费等,这将进一步刺激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市场的增长。
4.市场竞争激烈充电桩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厂商都在争相进入这个市场。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企业充电桩等,各种类型的充电桩都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三、投资回报分析1.投资规模充电桩的投资规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运营管理等方面。
根据规模不同,投资金额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充电桩站的投资约在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2.盈利模式充电桩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充电费用收入、广告收入、服务费用收入等,其中充电费用是主要的盈利来源。
根据充电桩的不同类型和服务内容,盈利模式也会有所区别。
3.投资回报期充电桩的投资回报期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管理费用、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规模的不同,投资回报期通常在3年到5年之间。
四、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1.电网供电能力充电桩的使用需要电网供电支持,但电网供电的能力有限,且存在着短板。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采用分时段充电、配电优化、新能源接入等措施。
2.充电桩互联互通充电桩管理系统需要实现互联互通,但由于各厂商产品的技术标准不同,导致充电桩互联互通困难。
2016-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预测

2016-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规模预测目前充电桩市场在快速演化,有很多不确定性,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及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充电桩行业的洗牌会加速。
那些希望通过充换电补贴渡过发展初期的企业,都将面临出局的危险。
2016上半年8省16市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已出台截止到6月份,已经有8个省16个市出台了有关2016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实施规划的政策,覆盖了湖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苏、福建、甘肃及云南8个省,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运城、泸州、哈尔滨、西安、潍坊、衡水、郑州、石家庄、惠州、无锡及杭州16个市。
在建设目标、预留规划、电费标准、服务费标准、补贴等方面,除了北京、上海,其他省市几乎都没能完全覆盖。
此外,已经出台建设规划政策的省市大多数并没有发布执行方案;虽然中央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有补贴规划,但在一些省市的政策里,并未提及补贴。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中央采取桩站适度先行的建设战略。
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
政策不断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力度不断增加,利好政策频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其相关产业都迎来快速发展,充电桩行业尤其明显。
纵观2016年各类数据,可看出政府对新能源行业扶持力度依然很大,充电桩产业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一部分,也将在较长内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我国充电桩市场即将迎来发展的高峰阶段,2016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
各路资本自然不会坐等这么大的蛋糕被他人瓜分,都想要在这场充电桩市场的争夺战中占得先机。
2015年年末及2016年年初,各个充电桩企业纷纷发布2016年发展战略,甚至是2020年的发展目标,加快圈地步伐。
充电桩可行性研究报告

充电桩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充电桩的建设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充电桩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未来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目前,充电桩市场主要分为家用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两大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充电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家用充电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
充电桩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包括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
目前,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充电需求。
同时,充电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够保障用户的充电安全。
四、成本效益分析。
充电桩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益,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方面。
目前,充电桩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充电桩的建设成本逐渐降低。
同时,充电桩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能够保障充电桩的长期稳健运营。
五、政策环境分析。
充电桩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政策环境,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等方面。
目前,国家对于充电桩的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为充电桩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地方政策也在不断出台,为充电桩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六、市场竞争分析。
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需要进行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充电桩市场主要由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主导,市场竞争激烈。
同时,新兴的充电桩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七、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充电桩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高,成本效益较好,政策环境良好,市场竞争激烈。
因此,充电桩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于未来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八、建议。
针对充电桩的建设,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充电桩建设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充电桩的技术水平,促进充电桩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0年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政府官网、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20.6 iResearch Inc.
03
2016、17年共有20余家企业获 得融资,融资额超10亿人民 币。企业的共享充电、智能充电 平台等多元化模式开始涌现,建 设进程明显加快
02
大量资本从2015年开始涌 入,参与企业十余家,总融 资额达上亿元人民币;获投 企业多为主机厂及制造商
04
由于不断扩张导致的盈利问题凸显,企 业经营状况不及预期,仅特来电一家在 2019年宣布盈利,多家企业退出充电 桩市场。资本热度随之减退
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 开篇摘要
充电桩市场:2020年充电桩纳入新基建,窗口期缩短,充电桩行业有望迎来关键发展阶段。 驱动因素:充电桩政策及补贴逐渐向运营端转移;运营及盈利能力的提高将带动企业获得新 一轮融资;而充电桩投建数量的决定性因素将由补贴转向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投建规模:新基建助力,建设速度有望加快,预计2025年投资建设规模将达187.6亿元。
2016年1月1日新国 标实施,大规模投资 建设进入高潮,市场 竞争加剧,部分玩家 出局
新玩家纷纷入局, 部分企业首次迈 过盈亏平衡线
5 市场需求驱动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助力充电桩行业加速发展
自2015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保有量持续升高。其中纯电动汽车车主为充电桩主要使用群体,纯电动汽 车的销量自2015年开始保持在80%左右。充电桩为纯电动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但建设乏力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 首要问题。因此,车企会更加重视充电桩的建设与推广,建立完整生态,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