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九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讲义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九 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讲义

第9讲金属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数码记忆]钠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2)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3)( 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2Na+O2===Na2O2(×)(4)(2013·大纲全国卷)确定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的操作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5)(2012·福建高考)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钠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Na2O、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
(2)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不是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而是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反应。
(3)1 mol Na2O2与足量的CO2(或H2O)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生成0.5 mol O2。
(4)一定量的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
(5)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HCO-3+H+===H2O+CO2↑。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最佳方法是()A.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溶解速率B.分别取少量加入到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C.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HCl溶液观察有无气体生成D.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C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解析]A项,Na2CO3、NaHCO3均易溶于水,因此通过观察溶解速率不能鉴别Na2CO3、NaHCO3;B项,Na2CO3、NaHCO3均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项,Na2CO3、NaHCO3均与盐酸反应生成CO2;D项,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NaHCO3与CaCl2不反应。
高三化学 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精讲 通用版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精讲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金属及其化合物1. 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金属的通性、冶炼的一般原理、金属的活动顺序;2. 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合金的概念;3. 理解IA、II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Fe(II)、Fe(III)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4. 掌握钠和镁、Fe和Al的化学性质。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金属的有关知识:(1)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①氢以前的金属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的氢。
②氢以后的金属不能跟非氧化性酸反应,只能与强氧化性酸(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产物①除活泼金属(K、Ca、Na、Ba等),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后面的金属也可以和前面金属元素的高价阳离子发生非置换反应。
如2Fe3++Cu=2Fe2++ Cu2+(3)判断金属与H2O反应的产物①K、Ca、Na遇冷水迅速反应生成碱和H2。
②Mg在冷水中缓慢反应,在沸水中能较快反应生成碱和H2。
③Al在冷水中不反应,在沸水中微弱反应生成碱和H2。
④Fe能在红热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H2。
如:3Fe+4H2O(气)=Fe3O4+4H2。
⑤氢以后金属不与H2O反应。
(4)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5)判断电解时阳离子放电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相反Ag+>Fe3+>Hg2+ >Cu2+> Pb2+>Sn2+>Fe2+>Zn2+> (H+)>Al3+>Mg2+>Na+>Ca2+>K+(6)判断硝酸盐受热分解产物①K→Na:硝酸盐→亚硝酸盐+O2↑②Mg→Cu:硝酸盐→氧化物+NO2↑+O2↑③Hg→Ag:硝酸盐→金属单质+NO2+O2↑(7)判断金属冶炼方法①K→Al:电解法。
②Zn→Cu:还原法。
高中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九讲 铁、铜及其化合物讲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铁、铜及其化合物[江苏考纲要求]———————————————————————————————————— 1.理解并能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3.认识化学在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4.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认识常见无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基础—自热身]1.铁的单质 (1)原子结构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
(2)物理性质铁是银白色金属,熔、沸点高,抗腐蚀性强,能被磁铁吸引,具有金属的通性。
(3)化学性质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③与酸的反应铁的单质、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稀HNO 3Fe 不足Fe +4HNO 3===Fe(NO 3)3+NO↑+2H 2O Fe 过量3Fe +8HNO 3===3Fe(NO 3)2+2NO↑+4H 2O浓HNO 3、浓H 2SO 4常温下钝化④与某些盐溶液CuSO 4、FeCl 3的反应与Cu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Cu 2+===Fe 2++Cu 。
与Fe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 3++Fe===3Fe 2+。
2.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 2O 3 Fe 3O 4 俗名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溶解性 不溶于水铁的化合价 +2+3+2、+3 与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2H +===Fe 2++H 2OFe 2O 3+6H +===2Fe3++3H 2OFe 3O 4+8H +=== Fe 2++2Fe 3++4H 2O3.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与盐酸反应 Fe(OH)2+2H +===Fe 2++2H 2OFe(OH)3+3H +===Fe 3++3H 2O 受热分解—2Fe(OH)3=====△Fe 2O 3+3H 2O 制法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如NaOH 溶液)反应:Fe 2++2OH -===Fe(OH)2↓可溶性铁盐与碱(如NaOH 溶液)反应:Fe 3++3OH -=== Fe(OH)3↓二者的关系空气中,Fe(OH)2能够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 2+2H 2O===4Fe(OH)3[知能深化—扫盲点]提能点一 Fe 与稀HNO 3反应产物的判断 (1)当稀HNO 3过量时反应原理:Fe +4HNO 3===Fe(NO 3)3+NO↑+2H 2O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 3+,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考点明方向满怀信心正能量设问方式①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性质与用途[例]2022·全国卷Ⅱ,1,2022·江苏卷,32022·江苏卷,9②金属的冶炼及与金属有关的工艺流程[例]2022·江苏卷,16③金属离子检验及性质探究[例]2022·江苏卷,6,2022·北京卷,11知识点网络线引领复习曙光现释疑难研热点建模思维站高端考点一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
2.考向:选择题主要是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Ⅱ卷主要结合具体工艺流程及实验探究,考查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
同时,兼顾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及化工工艺等知识。
方法点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12457__。
12022·全国卷Ⅱ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22022·全国卷Ⅱ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32022·江苏卷Na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42022·江苏卷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52022·江苏卷CaO能与水反应,所以可用作食品干燥剂62022·江苏卷Al2O3是两性氧化物,所以可用作耐高温材料72022·天津卷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82022·全国卷Ⅰ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原因是金属铝的熔点较低92022·海南卷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102022·全国卷Ⅱ将氯化铝溶液滴入到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112022·天津卷为了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可将固体加热至恒重122022·四川卷根据铁比铜活泼,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溶液腐蚀铜刻制印刷电路板突破点拨记住常见物质的用途,而且关键点是:该用途所对应的物质的性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课件PPT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15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4)Al2O3 和 稀 硫 酸 的 反 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
基
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
试
忆
(5)Al(OH)3 和 NaOH 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提
能
专
训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8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
(10)NaHCO3 溶 液 与 过 量 澄 清 石 灰 水 混 合 :
础
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
试 做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
础
记
试
忆
做
真
题
热 点 盘
第10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
点
提
能
专
训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3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
础
记
试
忆
做
真
题
基础记忆 思维对接
热
点 盘
实现一二轮无缝对接
点
提
能
专
训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4页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1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实用资料

钠 、镁、铝、 铁分别与空气或 氧气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知识清单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5、金属与水的反应:(现象与反应式)
(1)钠与水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反应式:3Fe+4H2O 高温 Fe3O4+4H2 。
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
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 总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
②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 2 HCl = FeCl2+2H2O
④铁的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离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
二价铁离子的检验:(转化为Fe3+再检验) 离子方程式: Fe2+ + Cl2 = Fe3++2Cl- ;
在一定条件下Fe、Fe2+、Fe3+之间 会相互转化。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的氢氧化物
1、金属基础知识:
况吗?
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铜 ,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铁 ,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三种金属,按含量由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分别是: 铝、铁、钙 。
2、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个,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电子 而成为金属离子 。
知识清单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3.实验现象强化记忆 (1)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和乙醇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和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在盛有水和煤油的烧杯中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10)NaHCO3 溶 液 与 过 量 澄 清 石 灰 水 混 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NaHCO3 溶 液 与 少 量 澄 清 石 灰 水 混 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电解熔融氯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电解饱和食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向 饱 和 食 盐 水 中 通 入 NH3 与 CO2 气 体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Na2O2 与 SO2 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 一 小 块 Na 放 入 FeCl3 溶 液 中 , 有 什 么 现 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水滴入用脱脂棉包住的 Na2O2 中,有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_《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含例题及解答)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
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钠、铝、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2.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3.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要点诠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在空气中的反应易被氧化常温下能被氧化加热时能被氧化难被氧化跟水的反应剧烈反应加热或与水蒸气反应不能与水反应能置换出稀酸(盐酸、硫酸)中的氢不能与稀酸(盐酸、硫酸)反应跟酸的反应剧烈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减弱跟硝酸、浓硫酸反应溶于王水跟盐溶液的反应与水先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跟强碱溶液反应Al、Zn等金属能跟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要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关系总结1.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2.溶解度:Na2CO3>NaHCO3。
3.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一般温度下Na2CO3不分解)。
4.其固体跟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Na2CO3<NaHCO3。
5.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NaHCO3的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与现象分别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CO2↑+H2O+NaCl。
现象:开始无气体产生,盐酸滴加一定量后(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才开始产生气体。
NaHCO3溶液:NaHCO3+HCl=CO2↑+H2O+Na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金属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数码记忆]钠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2) 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3)( 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2Na+O2===Na2O2(×)(4)(2013·大纲全国卷)确定NaCl溶液中混有Na2CO3的操作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5)(2012·福建高考)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钠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Na2O、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
(2)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不是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而是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反应。
(3)1 mol Na2O2与足量的CO2(或H2O)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生成0.5 mol O2。
(4)一定量的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
(5)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HCO-3+H+===H2O+CO2↑。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最佳方法是()A.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溶解速率B.分别取少量加入到石灰水中,观察有无沉淀生成C.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HCl溶液观察有无气体生成D.分别取少量溶于水后,滴入C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解析]A项,Na2CO3、NaHCO3均易溶于水,因此通过观察溶解速率不能鉴别Na2CO3、NaHCO3;B项,Na2CO3、NaHCO3均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项,Na2CO3、NaHCO3均与盐酸反应生成CO2;D项,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NaHCO3与CaCl2不反应。
[答案] D————————[探规寻律]———————————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方法1.CaCl2或BaCl2溶液法分别向两种待检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或BaCl2)的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是NaHCO3溶液。
2.滴加盐酸法分别向两种待检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开始即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溶液。
3.指示剂法分别向少量同浓度两种待检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成深红色的是Na2CO3溶液,而变成浅红色的是NaHCO3溶液,或测量同浓度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pH大者为Na2CO3溶液。
注意: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原因是二者均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
[演练1](2013·南昌高三调研测试)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解析:选A方形钠变成小球是固体熔化的原因,A项错误。
[演练2](2012·北京高考)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2-3+2H2O解析:选B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钠被氧化生成Na2O,4Na+O2===2Na2O,A项错误;由于Ag2S溶解度比AgCl的溶解度小,故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能实现沉淀的转化,白色沉淀变成黑色,B项正确;Na2O2放臵在潮湿的空气中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和2Na2O2+2H2O===4NaOH+O2↑,C项错误;由于澄清石灰水过量,其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D项错误。
铝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海南高考)明矾的化学式为Al2(SO4)3·12H2O(×)(2)(2013·大纲全国卷)明矾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2-4===2BaSO4↓+Al(OH)3↓(×)(3)(2013·重庆高考)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4)(2013·江苏高考)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5)(2012·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2.“铝”的转化关系的应用(1)判断离子共存:Al3+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大量共存,AlO-2只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与显酸性的物质大量共存,所以Al3+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
(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①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②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现象为:开始生成沉淀立即溶解,后产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
(3)分离提纯:①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②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2012·安徽高考)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滴入NaOH溶液,起始时生成Fe(OH)3沉淀,因此起始时不会生成Al(OH)3沉淀,A、B项错误;当滴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后才能生成Al(OH)3沉淀,当Al3+全部沉淀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OH)3沉淀全部溶解,故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探规寻律]———————————————铝盐与强碱溶液反应图像题解题流程——————————————————————————————————————[演练1](2013·开封模拟)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解析:选D双羟基铝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属于纯净物而不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该物质与酸反应产生CO2气体而膨胀,因此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演练2]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不正确的是( )A.向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Ba(OH)2、NaAlO2混合液加入0.1 mol/L稀硫酸B.向1 L含有0.1 mol/L AlCl3和0.3 mol/L NH4Cl的混合液中加入0.1 mol/L NaOH溶液C.向烧碱溶液滴加明矾溶液D.向AlCl3溶液滴加过量氨水解析:选C A项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Ba(OH)2、NaAlO2混合液中含Ba2+:0.1 mol,OH-:0.2 mol,AlO-2:0.1 mol。
当加入1 L 0.1 mol/L H2SO4时,H+与OH-的物质的量相等,只产生BaSO4沉淀;当加入 1.5 L 0.1 mol/L H2SO4时,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当加入3 L 0.1 mol/L H2SO4时,发生反应:Al(OH)3+3H+===Al3++3H 2O ,A 正确。
B 项铝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比铵根离子强,先进行反应,生成1摩尔氢氧化铝需要3摩尔氢氧根离子,溶解1摩尔氢氧化铝只需要1摩尔氢氧根离子,正确。
C 项生成1摩尔偏铝酸根离子需要1摩尔铝离子,消耗1摩尔偏铝酸根离子却只需要1/3摩尔铝离子,C 错。
D 项Al(OH)3沉淀不能溶解于氨水,D 正确。
铁、铜及其化合物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2013·江苏高考)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 2+(√)(2)(2013·海南高考)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 4·7H 2O 。
(√)(3)(2013·课标全国卷Ⅱ)浓盐酸与铁屑的反应:2Fe +6H +===2Fe 3++3H 2↑(×)(4)(2013·大纲全国卷)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3===3Fe 3++NO ↑+3H 2O(×)(5)(2013·广东高考)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成红色,说明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二、必备知识掌握牢 1.“铁三角”转化关系2.“铁三角”的应用 (1)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Fe 3+不共存S 2-、I -、SO 2-3 ②Fe 2+不共存NO -3(H +)、ClO -、MnO -4(H +) ③Fe 3+、Fe 2+不共存HCO -3、CO 2-3 (2)除杂。
3.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三、常考题型要明了[典例] (2013·青岛模拟)铜、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与过量氯气反应得固体A ,用稀盐酸溶解A ,然后加试剂调节溶液的pH 后得溶液B ,溶液B 经系列操作可得氯化铜晶体,请回答:(1)固体A 用稀盐酸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溶液B 中是否存在Fe 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元素在高价态时常表现氧化性,若在酸性CuS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 2SO 3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则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