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登记表
中小学心理危机排查和干预工作表格

附件2:中小学心理危机排查重点关注对象1.来自重点疫区的中小学生。
是否存在被同伴贴标签甚至学生欺凌的现象?2.家属去世或家属患有新冠肺炎的学生。
是否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或其他负面影响?3.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
是否存在比较明显的紧张、焦虑等情绪?4.初高中毕业班学生。
不少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反映居家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面对紧张的中高考时,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学习焦虑?5.各类精神疾病的学生,特别是抑郁症患者。
是否已通知并建议家长转介至专科医院接受相关治疗?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初高中学生。
是否存在严重的焦虑情绪或心理困扰?7.明显性格偏差或人格障碍的的学生。
是否已受到足够的关注,关怀措施是否落实?8.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
延迟开学期间,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亲子冲突,影响如何?离异、重组、留守等特殊家庭学生,是否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关怀措施是否落实?附件3:中小学生心理异常的10大信号中小学生自杀行为从有无计划维度上划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冲动型和计划型两类。
冲动型自杀行为,具有很强的内隐性,但也有强烈的性格色彩,具有冲动性和偏激人格的中小学生在遇到重大应激事件时容易采取歇斯底里的方式采取自杀行为。
计划型自杀行为,往往会有一个准备与告别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否有计划,中小学生在采取自杀行为前一般会在生理(如睡眠、食欲等)、心理(认知和情感)或行为等层面出现一些异常信号,各中小学校应提醒全体师生及家长关注与警觉:1.在平时学习生活、个人日记或个人网络空间中,通过言语或文字流露出想要自杀的念头,讨论自杀或死亡的途径,如:我不想活了;我想跳楼;我想消失等等。
2.网上寻找或与同学朋友谈论自杀的方式,如查询如何死、网购自杀药物或器具、与同学谈论自杀方式等等;3.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表现出远离亲友、密闭自我等行为;4.丧失兴趣,觉得很绝望,表现出无助、没有任何希望等情绪;5.情绪表现非常痛苦,情绪变化非常快;6.生活方式突然改变,比如增加了不良嗜好等;7.性格突然巨大改变,如平和突然变得暴躁,平时活泼突然变得沉默等;8.开始写遗书或处理重要物品,把重要的东西收拾起来,或送给别人;9.自我伤害行为加剧。
儿童心理危机排查汇总表

儿童心理危机排查汇总表编号 | 儿童姓名 | 年龄 | 性别 | 排查日期 | 排查人员 | 结果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说明:说明:请在以上表格中填写相应的信息。
编号:儿童的唯一标识号。
儿童姓名:该儿童的姓名。
年龄:该儿童的年龄。
性别:该儿童的性别。
排查日期:进行心理危机排查的日期。
排查人员:进行心理危机排查的人员姓名。
结果:填写心理危机排查的结果。
完成以上填写后,你将得到一份儿童心理危机排查汇总表。
你可以根据儿童的编号,将具体的信息填写在表格中,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记录每个儿童的心理危机情况。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附:高危学生情况记录表)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附: 高危学生情况记录表)
一、学校心理老师认真分析和评估来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遇以下情况应做好转介工作:
(一)对心理老师阻抗,不愿接受进一步咨询的来访学生应介绍其去寻求其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二)心理异常情况较为严重,到达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应及时转介去专业医疗机构。
(学校心理咨询主要以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为主)二、转介和危机干预工作主要流程:
(一)对来访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给予转介到其他机构的建议,征求来访者的意见。
(二)介绍适合来访学生具体情况的机构,提出建议。
(三)如问题较为严重,涉及到伤害自己或者他人,属危机干预领域,那么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上报政教处,进行备案。
并与班主任一起通知该生监护人,详尽分析学生情况, 给出转介去专业医疗机构就医的建议。
学校各方面将配合医院做好该生的治疗工作。
(四)如监护人或学生本人坚决拒绝就医,视情况严重
程度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高危学生情况记录
家庭住址寄住住址
主要表现:
初步分析:
转介情况:。
学生会心理部门工作计划表

学生会心理部门工作计划表
一、目标设定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缓解焦虑、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心理讲座、团队建设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定期开展心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心理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
三、危机干预与预防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加强心理预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加强心理预防工作,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自测活动:通过自测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
四、部门组织与人员管理
建立健全部门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部门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和管理,提
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
五、宣传与推广
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推广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宣传活动、讲座等形式,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学生身体、心理和行为异常情况排查处置备案表

学生身体、心理和行为异常情况排查处置备案表
学校:班级: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①②③参照《通知》中排查对象:特异体质和特定疾病类学生、心理异常类学生和行为异常类学生三大类中相对应的情况等填写。
④主要填写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老师通过课堂表现、课间观察、家访得知、学生反映等方式得知该生的情况,填写时要有时间、地点及事件发生过程。
⑤主要填写学校安排某教师在何时、用什么方式与家长沟通,沟通内容和达成的共识及遇到的问题。
⑥主要填写学校层面针对该生异常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何种效果:做到“一生一案”保证措施切实有效。
⑦主要填写针对该生学校如何落实责任,确保相应岗位担任对应职责。
此表为内部资料,按照密件管理办法由学校妥善保存;出现身心异常学生伤害事故时此表作为是否落实工作的追责问责依据。
内容过多可另附页填写,相关印证资料一并装档封存。
心理干预案例记录表(辅导员用)

心理干预案例记录表(辅导员用)基本信息学生信息-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干预人员信息-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干预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案例描述问题表现- 学生心理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 - 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发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分析- 学生个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 家庭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干预措施初步干预- 干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干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干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1. 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评估- 学生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后续计划- 继续干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进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 保护学生隐私:____________________- 遵守干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合相关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备注-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以上内容,以便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情况进行全面记录。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全套档案表格材料汇总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全套档案表格材料汇总我校心理辅导站于年月日至月日对我校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并向您汇报普查情况。
该普查包括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包含了8个方面的100个测验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
若分数超过65分,则表明被试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需要身边人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90项症状自评量表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我们将根据普查结果,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表格4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登记表学生姓名:性别:年级:班级:联系紧急联系人:与学生关系:联系危机预警信号:危机发生时间:危机发生地点:危机发生原因:危机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备注:我们制定了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登记表,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该表格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危机预警信号、危机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处理措施和结果等内容。
我们将根据该表格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
该测验旨在从多个角度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包括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
如果总分超过160分,则表明被试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该量表仅根据最近一周的感觉,结果仅反映短期内的心理健康状态。
如果能给予重视和正向关注,则相对容易进行调整。
在该测试中,共有多名学生参加,其中有效测试为份。
心理预警预备名单中列出了一些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的MHT总分≥65或SCL-90总分≥或SCL-90因子分≥。
班主任需要对这些学生多加积极关注和肯定鼓励,并将需要重点关注对象的基本情况填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登记表中,并及时上报给学校心理辅导中心。
如果有必要,可以推荐这些学生做心理辅导。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测验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心理问题诊断的依据,请班主任注意对学生保密。
学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的工作纪要

学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的工作纪要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率,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
本纪要旨在总结和梳理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方面的主要措施和经验,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学生科长、心理教师等为成员。
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协助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
三、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疾病预防等教育活动。
通过讲座、课程、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2. 危机干预: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小组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针对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协同家长及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干预。
3. 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包括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
心理教师要定期回访,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确保咨询效果。
4.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开展心理学科研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5.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家长学校等活动,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家校共育。
6.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与氛围营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爱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流程1. 信息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收集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相关信息。
2. 风险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学生心理风险,确定重点关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