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宽带城域网的基本结构共68页
城域网现网主要设备介绍

产品概述
Quidway® NetEngine 40E 业务路由器
Quidway® NetEngine 40E业务路由器(简称NE40E)是 华为公司推出的NE40增强型高端网络产品,主要应用在 IP骨干网、IP城域网以及各种大型IP网络的边缘位置,可 提供线速10G接口和高密度以太网接口,满足高密度业务 接入和高性能业务处理的要求。 NE40E基于分布式的网络处理器硬件转发和无阻塞交换技 术,具备优异的扩展能力,全面支持IPv6。NE40E融合核 心路由器强大的IP业务处理能力和三层以太交换能力,可 提供更丰富的业务、更灵活的组网 。
24
Redback SE800 宽带接入 服务器 功能方面
支持BRAS 的基本功能,满足用户拨号接入和专线接入的 需求; 支持各种认证方式; 支持各种用户IP 地址的分配方式;能和Radius 服务器配 合完成用户认证、计费等功能。 支持VLAN 堆叠功能。 满足动态路由需求、QOS 需求、支持L2TP VPN( LAC/LNS)及MPLS VPN。 组播支持IGMP、V2/V3、PIM-SM 等协议。
8
产品规格(6)
Quidway® NetEngine 5000E 系列核心路由器
可靠性
主控模块提供 1:1备份,交换网模块3+1备份,系 统电源和风扇冗余备份,支持自约束持续路由 (SCSR)和不间断转发 所有组件可热插拔;提供快速路由收敛和MPLS快速 重路由(FRR)功能
9
组网应用(1)
Quidway® NetEngine 5000E 系列核心路由器
产品规格(2)
Quidway® NetEngine 40E 业务路由器
输入电源DC:-36~-72V 满负荷功耗小于3000W IPv6
PPT6-1广电宽带网络概况

谢谢
2.网络结构组成
• 二级光链路一般是指分前端到光
节点之间的光路,一般采用星状
拓扑结构,条件好的地方可以采 用环状、网状结构实现路由冗余 备份。
2.网络结构组成
• 用户分配网一般指光节
点到用户家中的同轴电
缆分配网络,一般采用 树状结构。
3.光进铜退的趋势
铜资源越来越紧缺,铜价不断上
涨;光纤原材料为二氧化硅,取
之不竭,光网络越来越便宜。
业务对带宽的提速成为迫切的要
求;铜缆带宽的局限,而光纤的 超宽带使光纤取代铜线成为必然 之选 “光进铜退”节省资源,符合未
来发展。
4.网络的双向传输技术
广电网络应支持上行和下行两个
方向的信号传输
单向结构的HFC网络无法实现交
互式业务
HFC网络双向改造并实现宽带的 数据接入正在进行
发展起来的。
• HFC是Hybird Fiber Coax的缩写,意思是混 合的光纤同轴网 • 通常由一个总前端和若干 分前端、一级和二级光链 路干线、用户分配网三大 部分组成。
2.网络结构组成
• 一级光链路一般是指总前端之间、
总前端和分前端之间或者分前端
之间的光路,一般采用环状、网 状结构实现路由冗余备份,在光 链路物理连接上仍采用星状结构 方式;
《广电网络工程综合实训》 课程
广电宽带网络概况
目 录
01 02 03 04 05 06
广电网络的现状
网络结构组成 光进铜退的趋势 网络的双向传输技术
广电网络的业务拓展 网络的IP化
1. 广电网络的现状
目前,广电网络基本是
为适合广播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输的
2.宽带IP城域网组网技术

POS方案 (2)POS方案
PoS,即IP/PPP/HDLC over SDH/ , / / / SONET。这种组网技术适用于经营 业 。 这种组网技术适用于经营IP业 务的ISP、以IP业务量为主的电信网或在 务的 、 业务量为主的电信网或在 电信骨干网疏导高速数据流。 电信骨干网疏导高速数据流。 PPP按 RFC l661的要求实现读协议封装 、 的要求实现读协议封装、 按 的要求实现读协议封装 错误控制和链路初始化控制, 错误控制和链路初始化控制 , 把 IP分组 分组 封装以后, 封装以后, 再按RFCl662的要求形成 再按 的要求形成HDLC的帧以便 的帧以便 的要求形成 定界,然后把该帧交给SDH/SONET处 定界 , 然后把该帧交给 / 处 理后进行传输。 理后进行传输。
(6) TDM业务层面 : DDN、PSTN等传统 业务层面: 业务层面 、 等传统 业务网的建设; 业务网的建设; (7) 其他类业务层面:如ATM、会议电视 其他类业务层面: 、 多媒体呼叫中心等: 网、多媒体呼叫中心等: (8) 支撑层面:信令、同步; 支撑层面:信令、同步; (9) 管理层面 : 各种网元的管理和用户管 管理层面: 理: (10) 网络互联层面:和其他运营商之间 网络互联层面: 的网络互联互通。 的网络互联互通。
采用 采用ATM技术组建 城域网, 能充分利 技术组建IP城域网 技术组建 城域网, 技术的优点, 用ATM技术的优点,灵活组网。 技术的优点 灵活组网。 传统电信运营商在组建城域网时大多都 采用IP 采用 over ATM网络的技术 。 网络的技术
相对IP技术来说, 相对IP技术来说, IP技术来说 采用ATM承载IP业务存在的缺点 ATM承载IP业务存在的缺点: 采用ATM承载IP业务存在的缺点:
2章广电宽带城域网广播信道技术小结(陈柏年)

第2章广电宽带城域网广播信道技术小结一、广播信道1、基本特征:宽带广播信号(包括视频、音频及数据)的传输和分配信道。
2、组成部分:前端系统、传输干线、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和用户终端。
3、开展业务:模拟电视广播业务、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和数据广播业务。
4、信号来源:①卫星传送信号,②经光缆、电缆或微波传送信号。
③开路收转信号。
④自办节目信号。
5、频率规划:上行5~65;过渡带65~87 MHz;调频广播(FM)、数据广播业务87~108MHz;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和数据业务111~958MHz,共分为A、B、C、D、E五个频段。
二、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指标(一)影响广播信道信号处理和传输的两个基本因素1、信号的失真程度:衡量输出信号波形偏离输入信号波形的程度。
线性失真描述指标有幅频特性,色/亮度时延差;非线性失真描述指标有互调IM,组合三次差拍CTB,交调CM,微分增益DG,微分相位DP,交流声HM等。
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主要区别:线性失真不会产生输入端所没有的新的频率分量;非线性失真肯定产生输入端所没有的新的频率分量。
2、信号的噪声含量:系统输出信号中所含噪声的多少。
描述指标有载噪比CNR,信噪比SNR,噪声系数F等。
(二)主要公式✓等效噪声带宽: f = 5.75MHz✓基础热噪声电平:No = 20lg Uno = 2.4dBμV✓基础热噪声功率谱密度:n0=-65.2[dBμV/Hz ]✓噪声系数:F = 输入载噪比/ 输出载噪比= CNR I / CNR o✓噪声系数分贝表示:F(dB)= 10lgF= CNR I(dB)-CNR o(dB)✓信噪比:SNR(dB)= 10lg(图像信号峰值功率/噪声有效功率)= 20lg(图像信号电压峰峰值/噪声电压有效值)[dB]✓信噪比与载噪比关系:SNR(dB)= CNR(dB)-6.4dB✓载噪比:CNRo(dB)= CNR I(dB)-F(dB)= V I(dBμV)-F(dB)-2.4 [dB] (三)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参数归纳(四)系统指标的叠加和分配1、指标叠加规律归纳2、三大指标计算归纳三、前端系统(一)完整的有线电视前端三个组成部分1、模拟前端部分:主要完成模拟广播电视各类信号源的接收和下行模拟电视信号和调频声音广播信号的加工处理,并将各路信号混合成复合RF信号送给传输干线。
宽带IP城域网介绍_图文

核心层
IBGP路由协议 业务接入控制层
23
EBGP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
一级核心 层
二级核心 层
层次结构
业务接入控制
层
24
层次结构--互联网业务(PPPoE拨号)
目标客户: 政企互联网专线客户和家庭互
联网客户; 接入方式: 家庭用户通过PON或者L2网络接 入城域网第一平面; 拨号的政企互联网专线客户通过 PON网络接入城域网第一平面;
部署策略: 全网支持MPLS (二层、三层
)技术,以及全程全网的QoS策略 ;
27
层次结构--ITV业务
目标客户: IPTV软终端和硬终端客户;
接入方式: 硬终端用户通过宽带接入网接
入城域网第二平面; 软终端用户通过宽带接入网接
入城域网第一平面;
部署策略: 第二平面和CN2之间运行PIM-SM、
4、无线接入方式;
802.11s
WLAN
AP 模式
Infrastructure
小范围室内覆盖
大范围热区覆盖
802.11b
11Mbps
802.11a/g
54Mbps802.ຫໍສະໝຸດ 1n300Mbps安全
WEP
802.11i
自主管理
小规模网络
WAPI 轻量级管理
大规模网络
20
层次结构
21
层次结构
22
层次结构
IP城域网一般是由通信运营商或者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 以城域为范围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
IP城域网是以IP技术为基础的,集数据、语音、视频各位业务 为一体的高带宽、多业务接入的通信网络。
3
基本概念
广电宽带城域网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图 1 一 3 有线电视系统的物理模型
1.3.2 有线电视系统分类
返回首页
有线电视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用户数量可分为 A 类系统( 10 万户以上的系统)和 B 类系 统( 10 万户以下的系统)。 按干线传输方式可分为 全电缆系统、光缆与电缆混合系统、微波与 电缆混合系统、卫星电视分配系统等。 按照是否利用相邻频道可分为 邻频传输系统与非邻频传输系统。 ✓其中非邻频传输系统可按工作频段分为 VHF系统、 UHF 系统和全频 道系统。 ✓邻频传输系统按最高工作频率又可分为 300MHz 系统、 450MHz 系 统、 55OMHz 系统、 750MHz 系统、 1000MHz 系统等。 按信号传输方向可分为 单向系统与双向系统之分。
1 . 3 . 3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返回首页
这里所谓的传统有线电视系统,是指采用邻频传输方 式,只传送模拟电视节目的单向有线电视系统。这种系统 在我国极为普及,分布面广,至今仍大量存在。图 1 一 4 是这类系统基本组成的示意性框图。
返回首页
图 1 一 4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返回首页
第二阶段: 在 MATV 系统的接收端插入了录像节目播放功能的所谓闭路电 视 ( CCTV , Closed Circult Television )系统。
第三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在干线传输突破后的城域网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 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阶段。
返回首页
1—2节 我国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层次结构
1 . 3 . 3 传统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
返回首页
大型有线电视系统的前端不止一个: ➢本地前端(相当于主前端)是指其中直接与系统干线或与作干线用 的短距离传输线路相连的前端。 ➢远地前端(相当于本地前端的信号源前端)是指经过长距离地面或 卫星传输把信号传递给本地前端的前端。 ➢中心前端(相当于分前端)是指设置于服务区域的中心,其输人来 自本地前端及其他可能信号源的辅助前端。一般说来,一个有线电视 系统只有一个本地前端,但却可能有多个远地前端和多个中心前端。
广电城域网建设概述

业 务 内 容
上 行 业 务 过 渡 带 广 播 业 务
J
在 I O网络 结 构 模 型 中 , S 城域 网 主要 涉 及 到 网络
层 、 据链 路 层 和物 理 层 。 比局 域 网多 一个 网络 层 。 数 广 电城 域 网位 于城 市 的 市 区部 分 , 网络 层 上位 在
受 卜 一 F R
带
窄
电
窄
敬 荸 垂
l换 。 交 机 。路
、
I
l I 端 一
,
调 制 接接 分转 复换 口与
调 制
解 ] ●申 调 U 。 l -话 ’ 接转 分 接 复与 口换
调器
- —一 ‘ 广—
I_ 电 端 话
服务 的作 用 。如 计算 机 联 网 、 tre 接 入 、 据 通 信 、 I en t n 数 智 能化 物 业 管理 等 综 合 信 息服 务 。因此 , 电城 域 网 广
是在 体 现 广 电 特色 的前 提 下 , 密结 合 现 代 数 字通 信 紧 技术 和 数 字 网络 技 术 而形 成 的 网络 体 系 。
广 电城 域 网除传 输 各 种 形式 的声 音 和 电视 广播 外 , 如 数 字 音 频 广 播 ( AB 、 字 视 频 广 播 ( VB) 立 体 电 D )数 D 、 视 、 清 晰度 电视 ( D V) , 将 开展 带 有 广 播 电视 高 H T 等 还 特 色 的社 会 服务 。 如广 播式 服务 有 : 业频 道 ( 种教 专 各 育 、 乐 、 闻等 ) 准 视频 点 播 ( V D) 图文 电视 、 娱 新 、 N O 、 数 据广播 、 多媒 体 广 播 ( 电子 报 刊 、 市行 情 、 门 网 站 、 股 热 可 以利 用 广 播 电视 的 大 容 量 、 宽频 带 、 向 和 智 能 化 双 ( 即国 家信 息 化 基础 设 施 的一 部 分 )担 负 起社 会 信 息
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的结构图

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的结构图广电网在层次上分为国家级干线网、省级干线网、地市网和用户网,其中地市级用户网负责本地用户接入网(主要是HFC 网)的运行管理维护以及对用户的直接管理。
广电本地综合业务网络的典型网络结构由以下3部分组成;综合业务(数据、视频、话音)、前端设备、接入网(传输+分配)。
广电总局根据有线电视HFC 网发展特征而制订的体制标准有两个传输平台,一个是广播传输平台(A 平台),一个是数据传输平台(B 平台)。
HFC 接入网以其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网络模式,同时也是多媒体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方案之一。
全国有线电视传输网以传送广播电视信号为主,网络结构上是一个分级的SDH/DWDM 传输网。
目前国家干线的联网基本完成,见图(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结构图)。
我国绝大多数省已经建设省级传输干线(见图,辽宁广电骨干传输网),部分地市也已建成SDH/DWDM 传输网,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干线传输网络基本形成。
各地市的双向HFC 接入网也正在建设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托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利用PC/Cable Modem 或TV/STB 组合实现宽带接入提供视频、话音、数据等信号融合的数字媒体信息服务。
能够适应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在现有有线电视网络环境下,融合互联网的传输特点,使之逐步适应宽带数字综合业务的要求,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国家级干线网按区域划为三环一线;既第一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方向区域环网;既第二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区域环网;第三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区域环网;线状干线是以北京为起点的东北线。
乌鲁木齐 徐州南京福州二、三期间网络节点 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的结构图昌图西丰清原新宾旅顺口拔鱼圈辽宁广电骨干传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