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面点成型工艺
《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标准

《中式面点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15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在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点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面点制作原料选择、面团、馅心、成形、熟制等工艺流程,掌握各类面点制作的核心技能,从而达到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根据烹饪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以面点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面点制作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教师讲解面点理论知识和演示面点制作过程为辅助,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为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面点制作为目的,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本课程教学要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面点基本理论、面点风味流派、、面点面团原理、面点馅心知识、面点制作手法、面点成熟成型方法、筵席面点设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教师演示、实训操练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将面点操作手法、水调面团、发酵面团、油酥面团的制作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宾馆饭店面点间操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
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面点的基本理论,掌握面点制作原料的选择、鉴别和管理,掌握面点制作车间设施、设备、工具的布局并能使用和管理相关设备和工具,掌握面点加工基本技法,熟悉基本面点品种、典型面点品种的设计、加工及风味特色的调制。
初级西式面点师教案的大纲

初级西式面点师教案大纲第一章:西式面点基本概念与术语1.1 介绍西式面点的定义、特点和分类1.2 讲解西式面点的制作工具和设备1.3 阐述西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1.4 介绍西式面点常用的原料和辅料第二章:面团制作技巧2.1 讲解面团的概念和作用2.2 介绍常用的面团制作方法2.3 演示面团制作过程,讲解操作要点2.4 分析面团制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三章:西式面点成型与装饰3.1 介绍西式面点成型的方法与技巧3.2 讲解西式面点装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演示西式面点成型和装饰的步骤,讲解操作要点3.4 分析西式面点成型和装饰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西式面点烘烤与熟制4.1 介绍西式面点的烘烤方法和技巧4.2 讲解西式面点的熟制原理和时间控制4.3 演示西式面点烘烤和熟制的步骤,讲解操作要点4.4 分析西式面点烘烤和熟制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五章:西式面点实例制作5.1 介绍西式面点的经典品种及特点5.2 讲解西式面点实例制作的方法和步骤5.3 演示西式面点实例制作过程,讲解操作要点5.4 分析西式面点实例制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六章:西式面点馅料制作6.1 介绍西式面点馅料的分类及特点6.2 讲解西式面点馅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6.3 演示西式面点馅料制作过程,讲解操作要点6.4 分析西式面点馅料制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七章:西式面点的组合与包装7.1 介绍西式面点的组合方法和技巧7.2 讲解西式面点的包装材料和工具选择7.3 演示西式面点组合与包装的步骤,讲解操作要点7.4 分析西式面点的组合与包装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八章:西式面点的摆盘与展示8.1 介绍西式面点摆盘的原则和方法8.2 讲解西式面点展示的技巧和创意8.3 演示西式面点摆盘与展示的步骤,讲解操作要点8.4 分析西式面点的摆盘与展示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九章:西式面点的保存与运输9.1 介绍西式面点的保存方法与期限9.2 讲解西式面点的运输注意事项和保温措施9.3 分析西式面点的保存与运输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十章:西式面点创业与经营10.1 介绍西式面点创业的市场调研和定位10.2 讲解西式面点店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10.3 分析西式面点创业与经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西式面点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难点解析:西式面点与中式面点的区别,理解并掌握西式面点的分类。
1.4.5.3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面点熟制技艺

面点熟制技艺面点熟制技艺面点熟制技艺,是面点制作工艺最关键的一道工艺。
面点熟制工艺能否较好地体现,直接影响着成品菜肴的质量。
所以,运用好面点熟制技艺和把握好面点熟制技艺的技术关,是每位面点师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做好面点制品的基础。
一般来说,面点制熟主要分为六种,即炸制、烤制、煎制、烙制、蒸制、煮制。
面点制熟与其他菜肴的制熟有许多相通之处,是对对成形的生坯,借助不同的加热方式,使其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的或是化学的变化,成为色、香、味、形俱全的面点成品。
这样的面点美食,食之,回味无穷,念之,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一、制熟的作用与标准1.制熟的作用制熟,是把面点的生坏,经过相应的加热方式使面点成熟。
食用这样的面点制品,既利于消化,也利于吸收。
当然,不仅要把面点制熟,而且还要使其色泽、口味和整个成品的形态达到最佳的状态。
(1)面点制品的质量任何一种面点,在和面、制皮、包馅、成形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诸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情况,就形成了面点的质量和特色。
然而,面点熟制技艺质量的好坏,需要通过制熟这个环节,才能体现出来。
制熟不达标,就会影响口味,也就无法体现出面点的质量。
如果面点做得半生不熟,松软与酥脆不合理,就会产生焦煳现象,也就破坏了面点自有的营养价值。
所以,在对面点进行制熟时,一定要掌握好要领,这样才能保证面点的质量,也才能食用到美味可口的面食。
面点(2)面点制品的色泽与形态面点制品的色泽与形态的形成,都是经过制熟工艺来具体决定的。
制熟技艺良好的面点,色泽诱人、形态美观。
如炸制品,具有色泽金黄,组织松脆的特点;蒸制品,具有光润洁白,体大酥松的特点等。
相反,制熟技艺不良的面点,色泽暗淡,形态不完美。
如入蒸笼中蒸出来的馒头没有光泽,灰白干瘪;烙制的大饼,色泽发黑;煮熟的饺子,不具备完整的形,有裂口,甚至馅露在锅里;煮制的面条,不利落,粘连在一起等。
从上述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制熟技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面点的色泽与形态。
面点的工艺流程

面点的工艺流程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面点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
面点的制作工艺流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1. 面粉的筛选和混合
首先,制作面点的第一步是选择好质量优良的面粉。
面粉需要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石头。
然后进行不同种类面粉的混合,根据面点的种类和口感需求来确定比例。
2. 揉面
将面粉和适量的水混合,然后用手或者面团机搅拌揉面,直至面团光滑柔软为止。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因为揉面的力道和时间会影响面点的口感和质地。
3. 醒面
揉好的面团需要进行醒发,让面筋得以放松和休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酵和制作出松软的面点。
醒面的时间根据面团的大小和温度来决定,通常需要半小时到数小时。
4. 制作面点
醒发好的面团可以进一步制作成各种面点,比如馒头、饺子、馄饨、面条等。
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擀面、切割、包馅、折叠等步骤,每一种面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要求。
5. 烹饪
最后一步是将制作好的面点进行烹饪。
不同种类的面点可以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炸,甚至可以直接烤制。
烹饪的时间和火候也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面点的口感和味道。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我们可以看到,面点的制作并不简单,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制作和烹饪,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面点。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品尝到地道的美味面点,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体验面点制作的乐趣。
面点工作流程

面点工作流程面点制作是一门细致、繁琐的工艺艺术。
成功制作出美味面点的关键在于流程的规范和细节的精益求精。
下面将介绍一下面点的工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制作面点之前,必须先规划好整个制作过程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面粉、盐、水、调料等。
同时,要准备好制作面点所需的器具和设备,如切面刀、擀面杖、发面盆、操作台、烤盘等。
要保证所有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
2. 和面和面是面点制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制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环节。
一般来说,和面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方式。
干法:把面粉、盐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团;湿法:先水、盐和面粉和匀,再分几次加水,揉成稍硬的面团,醒发一段时间后再揉至表皮柔韧成扁圆形。
无论是哪种方式,揉面的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要根据面粉品质、环境温度等因素加以掌握。
揉好面后,要放入保鲜膜中,在室温下醒发半个小时左右。
3. 精心制作制作面点是一门细节极富的艺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一点点的用心和精细,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面点。
下面是制作步骤:3.1. 选择适当的面点形状,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菜谱的要求,将面团擀平。
3.2. 在制作饺子和包子等面点时,要注意制作面皮的厚薄和大小,面皮要达到一定的薄度才能让馅料更好地被包裹在里面。
同时,要按照要求将馅料加工成适当大小的馅球。
3.3. 在制作炸饼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好炸饼面团的大小和厚薄,放入油锅中炸制到表面金黄即可。
3.4. 在制作蛋糕等甜点时,需要注意掌握好烤制的温度和时间,要在烤制的过程中全程观察,及时调整烤箱内部的温度和位置。
4. 烘焙制作出的面点,需要进行烘焙或者蒸煮等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口感。
4.1. 烘焙:将制作好的面点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按照菜谱规定的温度烤制,烤制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烤焦或者烤嫩。
4.2. 蒸煮:将制作好的面点放入蒸锅中,按照菜谱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烹饪。
5. 上桌烘焙或蒸煮的面点,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佐以美食调料,如酱油、醋、麻油、芝麻酱等,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和菜肴一起享用。
面点制作工艺操作规程

面点制作工艺操作规程一、概述面点是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制作面点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制作出口感鲜美、色香味俱佳的面食。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点制作的操作规程,包括材料准备、面团制作、面点加工与烹饪等方面。
二、材料准备1. 面粉的选择:根据所制作的面点种类不同,选择适宜的面粉,如制作馒头宜选用普通面粉,制作饺子宜选用高筋面粉。
2. 水的选择:要选用干净、饮用水,以确保制作面团的卫生。
3. 酵母的使用:根据面点制作所需时间,选择适当的酵母,如即食酵母、酵母粉等。
4. 其他辅料的准备:根据面点种类的不同,准备相应的调味料、配料等。
三、面团制作1. 面团的配比:根据制作的面点种类和口感要求,合理配比面粉和水,一般以5:3的比例为宜。
2. 揉面的技巧:将面粉和水充分混合后,用手揉搓成面团,注意过程中的揉搓力度要均匀,以免影响面团的发酵和口感。
3. 面团的发酵:将揉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根据面团种类和所需口感不同而定,一般为1-2小时。
四、面点加工1. 面团分割: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剂子,根据不同种类的面点制作要求,调整大小。
2. 面点成型:根据面点的种类和形状,进行相应的成型操作,如包饺子、擀面条等。
3. 面点的摆盘:将成型好的面点摆放在容器或蒸锅内,注意间隔和摆放的整齐美观。
五、面点烹饪1. 蒸:根据不同的面点种类,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火候进行蒸煮,以确保面点熟透、口感鲜美。
2. 煮:如制作面条、热干面等,要注意水的温度和面品的煮制时间,以保持面条的软硬适中。
3. 炸:对于油炸类面点,要掌握好油温和炸制时间,保证面点外酥里嫩、口感更佳。
4. 烤:如烤饼、馒头等,要注意火候和烤制时间,以确保面点熟透,色香味俱佳。
六、面点保存1. 凉拌类:如凉皮、凉面等,需注意避免暴晒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防面点变硬。
2. 蒸煮类:如包子、馒头等,要放置在通风处晾凉,然后放入密封袋中冷冻保存。
1.4.5.5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发酵面制品

发酵面制品发酵面制品发酵面制品,是以面粉原料为主的加工食品。
发酵面制品的制作,主要借助于面粉、水、酵母三者揉制面成的成品。
发酵面制品的加热方式以蒸、烙为主,制作出来的面点制品有包子、馒头、花卷、饼类、糕类、麻花、油条、油饼等。
其中,麻花、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所使用的发酵面团为矾碱盐面团,矾碱盐面团制品的适用对象以油炸为主。
一、馒头类馒头,又称“馍”。
在北方,人们主要以馒头为主食,是北方人民日常食用的可口食物。
馒头,分为酵面馒头、戗面馒头、肉丁馒头、开花馒头。
1.酵面馒头是用发酵后的面团加碱,经过手工揉匀,去掉酸味后,搓条,下剂,成形,入蒸笼中蒸熟即可食用的一种馒头。
材料:面粉1000克、酵母粉5克、水600克。
制法:取一容器,放入700克的面粉、700克的酵母粉,加入适量水调制成面团,静放发酵40分钟;待酵发好后,把剩下的面粉洒在面案上,把发酵后的面团放在洒有铺面的面案上进行揉搓,揉制的动作要精细,直到把铺面全部揉光为止。
上述用面粉调制面团发酵的时间较长,制作出来的面团具有柔软宜人的特点。
当然,若是急需使用发酵面团,也可多加面粉、水和碱,用手工一直揉下去,直到揉成面团不用发酵为止,以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发酵面团,人们将其称为“急酵”面。
制作发面馒头的关键,除了要把面团发酵进行适当的处理外,还需要加入一定的碱,以起到去酸增甜的作用。
在为发面馒头进行加热时,一定要用大火急气,最好是一次蒸透,使馒头达到熟制层面。
但是,蒸制发面馒头时,蒸制的时间不可太长。
目前,制作的发面馒头大多为100克一个,形状大多是圆形的,也有的发面馒头是刀切砖形或是压花纹形。
若是不想食用大型的发面馒头,也可制成每50克一个的小馒头。
比如,南方的蛋形馒头。
发面馒头具有色白、可口、暄软的特点。
2.硬面馒头要用戗面来调制硬面面团,并且要把面团揉匀饧透,以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馒头又称为戗面馒头。
硬面馒头具有面香浓郁,筋道有咬劲,咬时掉干渣的特点。
《面点工艺学》教案

《面点工艺学》教案第一章:面点概述1.1 面点的定义与分类1.2 面点制作的基本工具与设备1.3 面点的起源与发展1.4 面点的营养价值与作用第二章:面点原料2.1 面粉的种类与选用2.2 水的质量与处理2.3 面点常用添加剂的作用与用法2.4 面点原料的配比与和面技巧第三章:面点成型工艺3.1 搓、揉、捏、按成型技法3.2 切割、折叠、卷包成型技法3.3 模具成型技法3.4 面点造型的创新与设计第四章:面点熟制工艺4.1 蒸的面点熟制工艺4.2 煮的面点熟制工艺4.3 炸的面点熟制工艺4.4 烤的面点熟制工艺4.5 面点的熟制技巧与火候控制第五章:面点实例制作5.1 馒头、花卷的制作5.2 包子、饺子、汤圆的制作5.3 饼、酥、糕点的制作5.4 地方特色面点的制作5.5 面点组合与搭配第六章:馅料制作与调味6.1 馅料的种类与制作方法6.2 馅料的调味与口感搭配6.3 常用调味品的作用与用法6.4 馅料与面点的搭配技巧第七章:面点的保存与鉴赏7.1 面点的保鲜方法与储存条件7.2 面点的食用方式与搭配7.3 面点的品鉴标准与技巧7.4 面点的美味与健康第八章:食品安全与卫生8.1 面点制作中的食品安全知识8.2 面点制作环境的卫生要求8.3 面点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8.4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九章:面点工艺的创新与发展9.1 面点工艺创新的必要性9.2 面点工艺创新的途径与方法9.3 现代面点工艺技术的应用9.4 面点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十章:面点制作综合训练10.1 面点制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训练10.2 面点成品的质量评价与改进10.3 面点制作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面点制作综合实践与作品展示10.5 面点制作训练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面点的定义与分类解析:面点的定义需准确理解,包括各类面点的分类及特点,如馒头、包子、饺子等,需要掌握其区别与联系。
重点环节2:面点原料的选择与处理解析:对面点原料的选择要注重其质量与特性,对面粉的种类、水的处理、添加剂的用法等需要深入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的成型技术,是在具体面点的要求下,利用制作好的面团,通过多种方法将其制作成多样的半成品或成品的一种操作技术。
同时,成型技术是面点制作中技术性非常高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美观,还需要一定的艺术性。
通过形态变化,成型技术可以丰富面点的样式和品种,体现出面点的特色。
如龙须面、船点等面点,就是以独特的成型手法而享誉全国。
面点的形态有很多,成型的方法也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卷、包、捏、切、按、叠、剪、模具成型、滚沾、镶嵌等多种方式。
一、卷的制法
卷是面点成形中的一种常见的做法,有“双卷”和“单卷”之分。
在点心的制作中,无论单卷还是双卷,首先的工作都是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或撒盐或铺馅或刷油,以起分层的作用,再按制品的不同需求卷起来。
卷好后是双筒,还是单筒,一般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最后用刀切成面剂需要的样式,即制成了制品的生坯。
“双卷”的制作方式很简单,一般是将擀好的面皮从两头向中间卷起,这样的卷剂为双筒。
此法用于制作如意卷、四喜卷、蝴蝶卷、鸳鸯卷等。
“单卷”的制作方式:将擀好的面皮从一端卷向另一端成为一个圆筒状。
此法用于制作花卷、蛋卷。
二、包的制法
是将馅心装进坯皮内使制品成型的一种方式。
它分为无缝包法、卷边包法、捏边包法和提褶包法等几种。
1.捏边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手托住一张制好的面皮,将馅心放在面皮上面,然后再用手指面皮对折,把面皮边沿捏成褶即成。
常用于蒸饺等品种的制作。
2.无缝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左手托住制好的面团,然后将馅心上在面团中央的孔内,再用手指将四周的面皮收拢至无缝。
此法的关键就在于收口时手能不能把开口收好,收口时要用力收平、收紧。
由于此法简单,常用于肉包、菜包、汤圆等的制作。
3.卷边包法
操作方式为:在两张制好的面皮中间夹上馅,然后将面皮的边捏实,不能露馅,有的品种还需要捏上边花,以示美观。
常用于酥盒、酥饺类等品种的制作。
4.提褶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手托住一张制好的面团,然后将馅心放在面团上面,再用手指捏住面团的边沿,一边提褶一边收拢一边转动,直到封口为止。
此法要求成型好的生坯的褶子以
不少于18褶,最好是24褶为佳,纹路要清晰要稍直。
此法的技术难度较大,主要用于小笼包等品种的制作。
三、捏的制法
捏是在以包为基础并加入其他动作来完成的一种综合性成形方式。
捏的难度不大,技术要求强,捏出来的点心造型多样、优雅,具有较高的可观性,这类点心一般用于中高档筵席。
如,中式面点中常见的木鱼饺、冠顶饺、四喜饺以及西式面点中常见的以面食为原料而制成的各种小动物等,都是使用捏的手法来制作的。
捏的手法不同,捏又可分为挤捏,木鱼饺就是双手挤捏而成。
推捏,月牙饺就是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推捏而成。
叠捏,将圆皮先叠成三边形,翻身后加馅再捏,就是冠顶饺。
扭捏,青菜饺就是先包馅后上拢,再按一个方向把每边扭捏到另一相邻的边上去而成型的,另外还有褶捏、花捏等多种多样的捏法,一句话用手做的成形都是捏。
捏主要讲究的是外形。
捏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捏得像不像样,尤其是面点中的各种动物、花卉、鸟类等,不仅捏得要像色彩还要搭配得宜,更重要的是形态真实。
四、切的制法
是借助工具将半成品或成品分离成形的一种方式,一般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种。
手工切适于小批量制作,如,小刀面等;机械切适用于大批量制造,特点是劳动强度小、速度快。
其制品的韧性和咬劲远不如手工制作的质量好。
但是其效率高多用于北方的面条刀切面和南方的糕点等品种的制作。
五、按的制法
是指将制品生坯用手压圆按扁的一种成型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手掌和手掌根部按;另一种是用几个或一个手指来按。
按的方法非常简单,比擀的速度快,但是也要求制品的外形圆而切平整、大小适中、馅心分布均匀、手法轻快。
一般多用于形体较小的包馅品种如馅饼、烧饼,包好馅后,用手一按即成。
六、叠的制法
叠是将坯皮重叠成一定的形状弧形、扇形等,然后再经一些步骤制成生坯的一种间接成型的方式。
叠的时候,为了增加口感往往要加上少许佐料,如葱花、盐或火腿末等;为了让分层明确往往还要刷上少许的油。
一般用于酒席上常见的莲花酥、猪蹄卷、荷叶夹、兰花酥等品种的制作。
七、剪的制法
是用剪刀在面点制品上修剪出各种花纹与形状。
例如,苏式船点中的很多面点,就必须在原料成型的基础上,再通过修剪的方式才能得到精美的外观;寿席中常见的点心中寿桃包的两片叶片,也可在成熟后用剪刀修剪而制成。
八、模具的成型
是指利用食品模具压印制作成型的方式。
模具又叫模子,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如,花卉、飞禽、走兽、鱼类等。
模具成型操作简单,只要熟悉使用方法,新人也能作出形态逼真的面点,并且制作出的面点规格还一致。
在使用模具时,必须事先将模子抹上熟油,以防粘连,不论是先成熟后压模成型还是先入模后成熟,都必须这样操作,不然模具中黏结上,会对后续加工的成品的外观造成不良的影响。
九、滚沾制法
其操作方法是:先将馅料沾水,再将馅料放入盛有面粉的簸箕内来回颠簸,使其均匀,再沾水,再来回滚动沾上面粉,如此反复多次即成生坯。
经常见到适用在元宵、藕粉圆子、炸麻团等品种的制作中。
十、镶嵌制法
其操作方式为:将辅助材料直接嵌入生坯或半成品上。
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面点,避免了原先面点色彩和形态单调的缺点,而是使成品更加美观,尤其是镶上不同的颜色,不仅促使色泽更加艳丽,而且也能避免单一。
镶嵌物可随意摆放或是也可精心设计,更多的是拼摆成有图案的几何造型。
一般常用于米糕、枣饼、百果年糕、松子茶糕、果子面包、八宝饭等品种的制作。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基础成型方式外,通常还有一些独特的方式,如抹法、搓法、挤注法、抻法、摊法、削法、擀法、拨法、钳花法等,也可以使面点看起来更加多样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