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西湖文化简介

谢谢观赏
易北河谷就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这警示我们,申
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不能将文化遗产当成“摇钱 树”、“提款机”,坚决不干竭泽而渔、焚琴煮鹤的蠢 事。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文化遗 产观,在保护和开发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加强保 护工作放在第一位,力戒重蹈一些世界遗产过度开发和 过度商业化的覆辙。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 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著称。每 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 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 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 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 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辩的石 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 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 断,故称断桥。
全是开放式的,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进出,
这样的世界遗产,全世界也不多。欧洲有几 处开放式古遗址,但面积小,客流量远远小 于西湖景观。 开放式的西湖景观该如何保护?在保护的同 时,又将如何更好地“还湖于民”?也许, 西湖的保护与发展,将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 一个全新的样本。
原因分析
1。定位准确。西湖申遗定位:西湖,是世界遗产中独一无二的“湖”“文化景观”。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 麓,濒临外西湖。凭临湖水,登楼 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西湖的浩淼, 洗涤烦躁的心境,是她的神韵所在。 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 水可望。古今皆有赞叹平湖秋月的 诗词传世,也有平湖秋月的相关乐 曲。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 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 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 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 荷”。
措施
• 第一,加强科学规划,把握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 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始终将保护自然遗产放在第一位, 确立全面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的目标, 履行好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 • 第二,开展全面整治工作,拆除与世界自然遗产要求 不符的各类建筑,同时改造社区房屋,新添各类生态 环保监测点,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 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审批 开发项目,确保投资项目不影响景区环境保护工作。 做好景区绿化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 • 第四,切实加强对景区群众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 围,提高景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杭州西湖分析报告

杭州西湖分析报告1. 简介杭州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
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
本篇报告旨在对杭州西湖进行综合分析,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2. 地理位置和景点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总面积约6.39平方公里。
西湖由若干湖泊组成,包括西湖本湖、南湖、西溪湿地等。
西湖周边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其中包括苏堤、白堤、灵隐寺、雷峰塔等。
3. 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风景区,杭州西湖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近年来,杭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水质监测、保护湿地等,以确保西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4. 历史文化价值杭州西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西湖就被诗人、文人墨客赞美为“人间天堂”。
西湖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许多著名的诗词和故事都与西湖有着紧密的联系。
5. 经济影响与旅游业杭州西湖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西湖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旅游和休闲资源。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西湖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湖泊水质管理、限制游客数量、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西湖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 资源利用与保护杭州西湖作为一个自然景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西湖的自然资源开展旅游、研究等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西湖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8. 结论综上所述,杭州西湖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价值。
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在保护和管理西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维护西湖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风雅之乡杭州西湖的文化底蕴

风雅之乡杭州西湖的文化底蕴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文化底蕴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片美丽的湖泊周围,有许多古建筑、文化景点和传统艺术,展示了杭州丰富的文化底蕴。
首先,西湖周边的古建筑是杭州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峰塔、宝石山、岳王庙等。
雷峰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它建于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宝石山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圣地,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佛教文化遗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岳王庙是为了纪念古代忠臣岳飞而建的,庙内有许多与岳飞相关的文物和故事,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场所。
其次,西湖周边的文化景点也是杭州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著名的是断桥和苏堤。
断桥是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曾经是连接西湖两岸的重要通道。
苏堤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堤岸,沿途有许多古树和花草,是游客散步和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这些文化景点不仅展示了杭州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杭州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此外,西湖周边的传统艺术也是杭州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著名的是杭州的丝绸和茶文化。
杭州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产地之一,丝绸制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杭州的茶文化也非常丰富,西湖龙井茶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被誉为“中国茶艺的瑰宝”。
在西湖周边的茶园和茶馆,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龙井茶,了解茶文化的魅力。
总之,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建筑、文化景点和传统艺术都展示了杭州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无论是欣赏古建筑的壮丽,还是游览文化景点的美景,亦或是品尝茶文化的醇香,都能感受到杭州西湖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杭州西湖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
旅游景点西湖发展历史论文

旅游景点西湖发展历史论文西湖位于中国杭州市西北部,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西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灵感之地,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西湖的美丽景色和悠久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据史书记载,西湖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杭州是浙江省的重要城市,西湖一带已有建筑和园林。
隋唐时期,西湖成为名胜之地,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诗篇和作品。
宋朝时期,西湖更是被誉为“人间天堂”,成为了宫廷贵族和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湖的景观和建筑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造。
在明清时期,西湖的园林建设更是达到了巅峰,许多著名的园林和建筑如雷锋塔、岳飞庙、苏堤等相继建成。
这些建筑和景观都成为了西湖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近现代,西湖的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开始对西湖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开发,修建了许多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使西湖的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
如今,西湖已成为了杭州市乃至整个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总的来说,西湖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园林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西湖作为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其美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为杭州的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西湖可以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其美丽。
除了自然风光,西湖还有许多与历史和文化相关的景点和活动。
在西湖周围,游客可以参观雷峰塔、岳庙、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
此外,来西湖旅游的游客还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湖光山色,体验水乡风情。
西湖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投入和管理,杭州市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湖景区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和举办文化活动,西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保护西湖及周边生态环境,促进了西湖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包括历史积淀、独特景观、传统风俗、精神文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风貌、特色、风俗、精神文化、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古都文化的魅力。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首先体现在历史积淀方面。
古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城市的发展演变和历史记忆。
北京作为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的建筑、古迹、文物等都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遗产,呈现出历史的变迁和沧桑。
古都的历史积淀不仅是城市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这些历史遗迹和文物,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还体现在独特景观方面。
古都的建筑风格、城市布局、自然风光等都呈现出独特的景观特色,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
西安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景点都展现出了古都的独特景观和历史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古都的独特景观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更是当地文化的生动表现,通过这些景观,人们可以感受到古都的古老韵味和文化底蕴。
古都文化的内涵特征还体现在传统风俗方面。
古都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地,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习俗和传统活动,杭州的西湖龙井茶、成都的火锅文化、苏州的园林艺术等都代表了当地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特色。
古都的传统风俗不仅是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民俗文化的载体,通过参与和体验这些传统风俗,人们可以感受到古都的魅力和人文气息。
古都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古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对古都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都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符号,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城市的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
古都文化是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城市精神征文演讲:西湖以外的杭州

城市精神征文演讲:西湖以外的杭州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今天由我给大家做演讲,主题是“西湖以外的杭州——从城市精神引出的思考”。
众所周知,杭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史称“良渚文化”。
秦时设县治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有许多头衔:浙江省省会城市,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人居奖”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及“绿化城市”,等等。
最近杭州西湖申遗成功。
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积淀。
杭州老城区三面环山,依江傍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遍布全城,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当然,前几天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和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被枪毙了,很好的诠释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称谓。
然而,无论历史多么悠久,当代的桂冠如何叠加,杭州依然脱不了一个“小”字,这小字怎么解释呢?一是地域小,市区面积仅683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杭州市区的面积为倒数第二;二是人口之少,市区人口仅150万余人。
所以在以前可以说是“精致、和谐”。
XX年后,杭州“跨江而治”,扩大了市区的行政区域,吸收了“萧山和余杭”。
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使杭州的发展有了新的空间。
XX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城市发展战略。
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和“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建格局。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时而生。
什么是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说白了,城市精神就是市民的核心价值观。
那么城市精神有什么作用呢?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
艺术与美,美丽西湖的文化内涵——演讲稿

艺术与美,美丽西湖的文化内涵——演讲稿: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艺术与美,美丽西湖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深远而且博大精深的。
今天,我们将从艺术角度,来分析西湖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我们来看看艺术与美的关系。
艺术是表现美的形式和创作力量,而美则是艺术的生命源泉。
深入探究艺术与美的关系,可以发现,艺术是美的创造者和传递者,而美则是艺术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艺术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而美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
艺术的目的在于传达并唤起内在的美感体验,而西湖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样如此。
那么,什么样的美学价值被西湖体现了呢?首先是自然美。
西湖绵延不绝,宛如一曲长歌,把浙江省杭州市的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最大的魅力在于深情地表现了一种自然的美感体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谐和宁静,传递着一种安静、清新、净化的情操。
西湖的美,既是大自然赋予的,更是人类对大自然赋予的内涵加以提炼和呈现。
其次是人文美。
西湖景区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如“借钱喝酒”、西湖十景等历史遗迹已经悠然显露在我们面前,其中有些场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例如“三潭印月”是西湖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诗人繁花似锦的诗意。
从这个角度看,西湖的风景不仅仅是物质的美,更重要的是提供的人文品质和一种美妙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实际上是经过厚积薄发的,也是蕴含了我们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最后是艺术美。
西湖画派流传于明清时期,以描绘西湖景色为主,风靡世界,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流派。
其作品在细节处理上极为考究,笔墨流畅自然,色彩饱满真实,表现出西湖独具的魅力。
艺术美不仅源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融合,同时还在于作者的感性把握和创意表达,提炼了出西湖独特的审美价值。
作为艺术与自然的集大成者,《美丽西湖》这一形象表达了自然和人文的美妙结合。
这个形象兼具情感和审美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性体验。
王老师总结的文化热点、模拟题及解析

◆文化热点●一、理论导入1.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五个闪光的关键词✓关键词一: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决定》第二部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全会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
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总纲领。
《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摘要: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独特的古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西湖素来是杭州城市的标志,其申遗成功将会对杭州的古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述西湖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阐述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保护﹑发扬和利用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西湖申遗杭州古都文化保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歌颂西湖那时也许未必会想到现今的西湖会成为世界的湖泊。
如今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处湖泊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更突显出了它在杭州这座城市中的灵魂地位。
而杭州的古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着,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扬和利用好这种精髓文化,毫无疑问,西湖的保护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传承有着长久的意义。
一﹑西湖的地位和作用
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城市湖泊,位于杭州市的西方,有着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因此闻名中外,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
北宋的文豪苏轼不仅称颂过西湖秀丽旖旎的风景,也曾感叹过西湖在杭州这座古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以人的眉目来比喻西湖,足以说明西湖自古时开始就已然在杭州城中占据着灵魂的地位。
纵观杭州的建城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杭州是因湖而兴,以湖为魂的。
事实上,早在4700多年前,就早已有了人类在杭州这块地带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但这些却并没有使当时的杭州兴旺繁盛起来,而据史书记载,在秦朝时,当时的西湖还远没有现在的规模,那时的西湖还只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因此在秦朝之前,西湖还不称其为西湖,也至多只有一个海湾的规模,虽不能肯定的说西湖是形成杭州城的唯一原因,但也可以说是,在西湖没有形成之前,尽管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活,也并不能将当时的杭州发展成一个足够强大的古城。
而历史上杭州的兴盛,是始于隋唐的。
隋朝统治时间虽短,却对杭州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废钱唐郡,设置杭州,这是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二是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州治迁至凤凰山麓的沿江重要渡口柳浦〔今杭州江干一带〕;三是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极大的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受运河之利,杭州商业日趋繁荣,在南宋时达到城市发展的顶峰。
由于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不断疏浚和美化西湖,使百姓可以直接饮用西湖的水,而西湖的风光也愈加秀丽,自此之后,杭州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兴盛。
人口也越来越多。
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在杭州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既是杭州的灵魂和根须,占着中心地位,也同时对于杭州城市的兴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间接上促进了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强大的辐射影响力,非寻常的湖泊可以比拟。
二﹑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在历史上曾先后有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定都于此。
所谓古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遗存最为富集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古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各民族灿烂文化的直接见证和世世代代的
集体记忆。
杭州的古都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
古都不仅是个“时间”概念。
古都对于人类正像记忆对于每一个人一样。
它告诉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么做的。
每一个古都都存留着每一个王朝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同时也会留下丰富的历史遗存,这些都是古都文化重要的价值。
杭州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这些鲜明的城市性质,是由杭州的古都文化形成的。
杭州自古文风炽盛,代表着中华文化传统的陶瓷文化﹑印刷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都在杭州留下丰富的遗存。
在杭州,先后有277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遗存有不少在国内独具特色,如历史悠久的良渚文化遗址群;我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六和塔;号称东南第一山的中国最著名佛寺之一–灵隐寺;我国明代江南民居典型实例–岳官巷吴宅……而杭州老城区至今还较为集中的保存着一些古城氛围浓厚的传统街区,分布着众多宅﹑堂和名人故居,这些建筑与充满古风的传统街巷以及古老的民俗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杭州这种独树一帜的古都文化氛围,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而仅仅在西湖这一风景区中,就有1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湖不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杭州先民不断创造经营的结果,它是孕育杭州历史文化的温床,其本身也是一个珍贵的文物。
它为今日的杭州留下了城湖合璧,天人合一的独特城市古都文化。
西湖是杭州城的灵魂,不仅地位上占据着中心,在杭州的古都文化中,它也拥有重要的价值,对古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令人震撼的。
三﹑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为数不多的几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彰显了西湖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西湖曾获得一系列荣誉,西湖综保工程被联合国评为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湖西综保工程荣获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西湖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一,西湖风景名胜区跻身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杭州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桂冠,唯一的缺憾就是西湖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西湖申遗成功,弥补了这个唯一的缺憾。
众所周知,杭州是著名的文化古都,而又如上面所简述的那样,西湖占据着杭州的中心地位,并且对杭州城的发展兴盛起了不可动摇的作用,因此,西湖的成功申遗,将会对杭州古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都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的精神﹑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近年来,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文化软实力被各个城市所重视。
杭州良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与杭州的历史文化传统分不开,强大的古都文化孕育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深深熔铸在杭州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继承和保护城市自然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古都文化保护是城市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之一。
西湖的成功申遗,代表着杭州对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得到了国际的认证,不仅仅对于西湖进一步的发展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于杭州古都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有着重要的作用。
西湖作为杭州的地标性代表,有着双重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说古都文化蕴育出了西湖,杭州古都文化独有的淡雅秀丽的风味,促使西湖不断在这个特色上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西湖浑然的自然风韵孕育出了杭州这种淡雅的古都文化。
西湖申遗的成功,有利于引起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的重视,从而带出对古都文化的发扬和保护。
在古都文化的保护中,应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求科学求发展。
古都文化保护涉及到每一个公民,涉及到各行各业。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应该提高认识,以求古都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在制度的层次上确保城市的历史文化地
位,加强古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规划与立法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切实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应切实加强古都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整体风貌的保存;最重要的一点是,应重点加强西湖﹑良渚文化遗址等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者有可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总而言之,西湖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古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湖申遗的成功,给了杭州古都文化的保护一个良好的起点,在未来,不断践行西湖的保护过程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杭州古都文化也能够在不断带动下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不断使杭州这座古都越来越充满清丽淡雅的风韵,西湖也能更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钱春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瞻望及预防问题探析.新西部下半月,2008〔2〕[2]王国平.保护西湖,申报“世遗”.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6〕
[3]周乾松.杭州古都文化保护与利用的探讨.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4]俞宸亭.杭州古都文化保护的路在何方.蓝天园林,2007〔4〕
[5]杭州.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