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钢架常见设计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门式钢架设计问题

门式钢架设计问题

1、山墙抗风柱与刚架连接应位于屋面支撑刚性系杆节点处。

2、刚性系杆,柔性系杆?? ?刚性系杆:既承受拉力,有可承受拉力,长细比控制到180,也可控制到200;柔性系杆只承受拉力,长细比可控制到400.3、伸缩缝?000000000000000004、屋盖横向支撑宜设在温度区间端部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开间。

当端部支撑设在第二个开间时,在第一个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置刚性系杆。

?5、柱间支撑的间距应根据房屋纵向间距、受力情况和安装条件确定。

当无吊车时宜取30~45m;当有吊车时宜设在温度区段中部,或当温度区段较长时宜设在三分点处,且间距不宜大于60m。

?6、当建筑物宽度大于60m时,在内柱列宜适当增加柱间支撑。

?7、当房屋高度相对于柱间距较大时,柱间支撑宜分层设置。

?8、在刚架转折处(单跨房屋边往柱顶和屋脊,以及多跨房屋某些中间柱柱顶和屋脊)应沿房屋全长设置刚性系杆。

??9、由支撑斜杆等组成的水平衍架,其直腹杆宜按刚性系杆考虑。

?10、在设有带驾驶室且起重量大于15t 桥式吊车的跨间。

11、屋面受荷水平投影面积>60m2.12、斜拉条的设置与檩条的倾倒方向有很大关系,什么地方该设斜拉条,什么地方可以不设,就我个人理解在这里分 ? 析一下:斜拉条,直拉条及撑杆组成了稳定的结构传力体系,主要承受拉条产生的拉力;对C型檩条,开口向上布 ? 置的情况,在竖向恒载及活载作用下,由于存在平行屋面向下的分力,所以拉条承受了平行屋面向下的拉力,此时 ? ,只在屋脊处设置拉条即可;在风吸力作用下,风力是垂直屋面作用的,此时的拉条不能提供侧向支承,不承受拉 ?力所以可以不需布置斜拉条;当在檩条下部1/3高度处也布置拉条以防止檩条在风吸力作用下失稳,此时的拉条是承 ?受檩条失稳所产生的次拉力,由于拉力方向不定,所以需在屋脊及屋缘处布置斜拉条;由此,对C型檩条,在风吸力 ?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只在屋脊处布置斜拉条。

对Z型檩条,由于其形心主轴与屋面有一定角度,所以拉条在恒载及活 ?载作用下承受向下的拉力,在风吸力作用下产生向上的拉力,所以Z檩条在屋脊及屋缘处一定要布置斜拉条。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3.1 基本设计规定常见问题
l 3.1.7 在房屋的温度区段内,未设置能 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
改进措施
l
结构布置时,在温度区段内应使结构成
为能保持空间稳定的独立体系,按《门式刚
架规程》CECS 102第4.5.1条第1款设置支撑
体系。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置抗风柱,然后根据抗风柱柱顶位置布置屋 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节点及支撑杆件;因 为刚架斜梁允许在任意位置布置屋面横向水 平支撑的节点,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交叉斜 杆为柔性拉杆,与刚架斜梁的连接较为简单, 可以不必等间距布置,这是门式刚架与普通 屋架不同之处。
l 在抗风柱与刚架斜梁连接处,刚架斜梁下 翼缘应设隅撑。如图3.2.4所示。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l 图3.2.7 檩条间拉条布置示意图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3.3 设计计算常见问题
l 3.3.1 刚架梁、柱高强度螺栓连接节 点的端板,不满足最小厚度16mm的要求。
改进措施
l 原因分析: 刚架梁、柱连接节点通常
假定按刚性连接节点设计,要保证连接节 点与计算模型相符,传力可靠,除满足计 算要求外,必须严格控制端板厚度不小于 16mm,以保证端板有足够的刚度。
中、轻级,即工作级别A1~A5桥式 吊车,吨位大、刹车力大、荷载大、
影响大。
· 适用于环境侵蚀作用为弱侵蚀性类 和中等侵蚀性类(即相对湿度> 75…%),更适合于无侵蚀性介质
地区,系指一般城市的商业区和住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3.1 基本设计规定常见问题
3.1.6 钢柱脚未采用混凝土包裹防护
商品化供应。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是目前建筑领域中一种高效、节能的结构形式,采用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快速建设和灵活改造的需求。

然而,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解决。

一、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设计疑难问题1、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采用钢材框架结构,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强度和刚度等参数,以确保整个房屋的抗风、抗震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结构的布局和拼接方式,以保证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热工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热工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性、保温性等参数,以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和舒适。

同时,还要注意窗户、门的隔热性能,避免热量的大量损失。

3、防火设计:由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采用的是钢结构,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防火墙的设置和材料的选择,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施工疑难问题1、基础施工: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基础需要考虑钢结构的重量和承重能力,以确保整个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技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材料搭配: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采用多种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搭配,避免出现矛盾和影响整个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施工技术: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施工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钢结构加工和安装技术,如激光切割、自动化焊接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的操作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设计和施工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力量和质量控制,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问题,推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可持续发展。

门式钢架常见设计问题解答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钢架常见设计问题解答及其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结构布置时,在温度区段内应使结构成 为能保持空间稳定的独立体系,按《门式刚 架规程》CECS 102第4.5.1条第1款设置支撑 体系。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3.2.1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与柱间支撑未 布置在同一跨间内。
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布置在同一跨间内的屋面
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同门式刚架一道 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可承受和传 递房屋纵向的各种荷载和作用,又方便于 门式刚架结构的施工安装。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第4.5.2条第1款的规定,在房屋温度区段的 第一开间相应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竖腹杆位 置布置满足受压杆件长细比要求和受压(压 弯)杆件承载力要求的刚性系杆。
如图3.2.2所示。
图3.2.2 门式刚架端开间屋面刚性系杆布置示意图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显然,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构体系。 因此,按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设计的房屋, 不应随意将刚架立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 因为钢材和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在材性、 刚度和承载力方面有很大差别,不能简单 代换,而且在柱顶,钢结构的斜梁与钢筋 混凝土的柱是两种不同材性的构件,很难 实现刚接。所以随意将门式刚架立柱改为 钢筋混凝土柱会导致结构严重不安全。
3.3 设计计算常见问题
3.3.4 未复核柱脚底部水平剪力能否由 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承受,当摩 擦力不足时,应设柱脚抗剪键。
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第7.2.20条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于承受柱 脚底部的水平剪力。此水平剪力可由柱脚底 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可取 0.4)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3.3 设计计算常见问题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1钢柱脚未采用混凝土包裹防护1.2、支撑体系常见问题1.2.1在房屋的温度区段内,未设置能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问题。

1.2.2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与柱间支撑未布置在同一跨间内问题。

1.2.3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温度区段端部第二开间,而在第一开间相应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竖腹杆位置未布置纵向刚性系杆问题。

1.2.4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竖腹杆未按刚性压杆设计问题。

1.2.5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未与抗风柱布置相应协调问题。

1.2.6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采用圆钢时,未设张紧装置;当设有桥式吊车时,柱间支撑未采用型钢支撑问题。

1.2.8在刚架转折处(边柱柱顶和屋脊、多跨房屋中间柱柱顶),未沿房屋纵向全长设置刚性系杆问题。

1.2.9压型钢板薄壁型钢檩条屋面,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未合理设置拉条、斜拉条及撑杆体系问题。

1.3、设计计算常见问题1.3.1 刚架梁、柱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的端板,不满足最小厚度16mm的要求问题。

1.3.2 柱脚锚栓的直径,不满足不小于24mm的要求,且未设置双螺帽问题。

1.3.3 未复核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问题。

1.3.4 未复核柱脚底部水平剪力能否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承受,当摩擦力不足时,应设柱脚抗剪键的问题。

1.3.5 檩条和墙梁设计计算时,未按《门式刚架规程》的附录A计算风荷载,也未考虑风吸力的不利影响的问题。

1.3.6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的刚架立柱随意改为钢筋混凝土柱,仍按门式刚架结构体系进行设计,会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

1.3.7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抗风柱及刚架结构连接节点(含柱脚连接节点及支撑构件连接节点)无计算书的问题。

1.4.1 檩条与刚架斜梁上翼缘连接处设置单板檩托未加焊加劲肋的问题。

1.4.2 位于坡屋面坡顶的屋脊双檩,未用型钢或圆钢相互连接的问题。

1.4.3 在刚架斜梁下翼缘受压区和柱内侧翼缘受压区未设置保证其稳定的隅撑的问题。

门式刚架设计施工小问题

门式刚架设计施工小问题

(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施工常见小问题一、如果有天沟,系杆不能设计到紧贴着柱顶的部位,否则将可能导致无法安装落水管。

另外天沟落水管和系杆以及柱间支撑的位置一定要考虑好,否则要么碰到系杆,要么碰到柱间支撑。

二、水平支撑上花篮螺栓位置的布置要合理,不要过于偏离主梁,应该考虑方便安装为主。

否则工人在安装时必须探出身子来拧紧花篮螺栓或者用爬梯上去,要么等檩条安装结束后爬上檩条拧紧花篮螺栓这样非常不安全。

另外也要考虑一下隅撑的布置位置,不要在布置水平支撑时与隅撑打架。

三、不要片面地在檩条的拉条孔上考虑“受拉边、受压边”等因素,打出上下边距不等的孔眼,因为安装时是很容易装反的,结果反而不利。

四、门窗等的包角板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施工中你无法保证板件位于压型板的波峰还是波谷。

五、做大型工程时,深化图编号一定要考虑到生产、发货、安装的便捷。

六、对甲方提供的“荷载等数据”一定要了解其真正的意思,因为甲方往往不太懂这些太专业的东东。

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前期工作做好了,后续工作就好开展的多了。

七、高强螺栓的位置要合理,要考虑扭断器及扭矩扳手的施工空间,不要在安装时,因为空间太小,扭断器及扭矩扳手无法就位等,导致高强螺栓梅花头无法拧断或高强螺栓无法拧紧。

曾经碰到过有的设计连套筒的位置都不给。

八、高强螺栓连接板如果有可能,尽量采用上下对称的螺栓布置方法。

曾经有中接点上面4个下面6个,车间工人搭装不小心将一部分搞反了,在现场对不起来。

九、轻钢结构如果有维护砖墙,一定要提前与建设单位及土建施工单位对接好,因为这涉及到土建和钢结构两个方面的问题,因为土建的砖墙很可能搞不平直,可彩钢板的泛水又不可能做得忽大忽小,结果是彩钢板与砖墙的缝隙忽大忽小,彩钢板与砖墙的泛水处理时很难搞好,让建设单位有心里准备。

十、地脚螺栓一般都是土建单位埋,钢结构厂家出图,他们有时能把地脚螺栓的位置转了90度,等复查时,已经来不及了;还有尺寸偏差给你来个偏移50~100mm也不希奇。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首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问题主要集中在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两个方面。

由于门式刚架的主梁和副梁之间的支撑刚度较小,容易发生整体稳定性问题。

此外,由于房屋自重较小,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弹塑性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手段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设计方案。

而结构的优化则主要涉及材料的选择和梁柱节点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其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首先是如何保证结构的准确度和施工质量。

由于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构件制作精度要求较高,施工中需加强对焊接工艺和节点连接的控制,确保构件之间的协调和施工质量的稳定。

其次是如何解决难以进行大型模块化施工的问题。

传统的大型模块化施工方式可能无法适应轻型房屋钢结构的特点,因此需要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采用现场拼装或模块化拼装的方式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由于轻型房屋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剧烈变化的影响,如氧化、腐蚀和风荷载等,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其次是结构的隔热和隔声问题。

轻型房屋钢结构对热和声音的隔离性能较差,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强隔热层和隔声层的设置,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使用管理来解决。

只有充分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才能确保钢结构房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精品】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精品】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钢结构厂房设计应注意问题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8.9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8。

9.1梁、柱拼接节点一般按刚接节点计算,但往往由于端部封板较簿而导致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故应严格控制封板厚,以保证端板有足够刚度.18.9.2有的设计斜梁与柱按刚接计算而实际工程则把钢柱省去,把斜梁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或砖柱上,造成工程事故,设计时应注意把节点构造表达清楚,节点构造一定要与计算相符。

18。

9.3多跨门式刚架中柱按摇摆柱设计,而实际工程却把中柱和斜梁焊死致使计算简图与实际构造不符,造成工程事故。

18。

9。

4檩条设计常忽略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导致大风吸力作用下很容易失稳破坏,设计时应注意验算檩条截面在风吸力作用下是否满足要求。

18。

9.5有的工程在门式刚架斜梁拼接时,把翼缘和腹板的拼接接头放在同一截面上,造成工隐患,设计拼接接头时翼缘接头和腹板接头一定要错开。

18。

9.6有的单位檩条设计时只简单要求镀锌,没有提出镀锌方法镀锌量,故施工单位用电镀,造成工程尚未完成,檩条已生锈,设计时要提出宜采用热镀锌带钢压制而成的翼缘,并提出镀锌量要求。

18.9.7隅撑的位置和檩条(或墙梁)和拉条的设置是保证整体稳定的重要措施,有的工程设计把它们取消,可能造成工程隐患。

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设隅撑时,应采取有效的可靠措施保证梁柱翼缘不出现曲屈。

18。

9.8柱脚底板下如采用剪力键,或有空隙,在安装完成时,一定要用灌浆料填实,注意底板设计时一定要有灌浆孔。

18。

9。

9檩条和屋面金属板要根据支承条件和荷载情况进行选用,不应任意减薄檩条和屋面板的厚度。

18。

9.10为节省檩条和墙梁而采取连续构件。

但其塔接长度不少单位没有经过试验确定,而塔接长度和连接难于满足连续梁的条件。

在设计时,要强调若采用连续的檩条和墙梁,其塔接长度要经试验确定,也应注意在温度变化和支座不均匀沉降下可能出现的隐患。

18.9。

11不少单位为了省钢材和省人工,将檩条和墙梁用钢板支托的侧向肋取消,这将影响檩条的抗扭刚度和墙梁受力的可靠性.设计时应在图纸标明支座的具体做法,总说明应强调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
布置在同一跨间内的屋面
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同门式刚架一道 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可承受和传 递房屋纵向的各种荷载和作用,又方便于 门式刚架结构的施工安装。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第4.5.1条第2款和第4.5.2条第1款的规定, 宜将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同时布置 在房屋温度区段端部第一开间或第二开间, 在布置柱间支撑的开间,宜同时布置屋面横 向水平支撑,如图3.2.1所示。 当无法布置 在同一跨间时,可布置在相邻跨间,有一定 搭接区,但这种情况在温度区段内只能是个 别的,否则应对整个支撑系统重新合理布置。
性压杆才能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传递端墙
的荷载或作用。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第4.5.2条第 6款和第4.5.3条的规定,将屋
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竖腹杆按压杆设计;
当檩条位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节点处拟
由其兼作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竖腹杆时,檩 条应满足对压弯杆件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 必要时应加强。如图3.2.1所示。
钢柱脚用混凝土进行包裹列为强制性条文。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8.9.3条
(强制性条文)规定,对柱脚在地面以下部 分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包裹(保护层 厚度不应小于50mm),包裹的混凝土应高出 地面不小于150mm。 当柱脚底面在地面以上 时,柱脚高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00mm。
3.1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 及其改进措施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张运田 教授级高工
3.1
基本设计规定常见问题
3.1.6 钢柱脚未采用混凝土包裹防护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 许多事例表明地面以下的钢
柱脚若不用混凝土包裹,柱脚处由于积水使
钢材严重锈蚀,对结构存在着安全隐患,
因此《钢结构规范》GB50017对地面以下的
和连接松弛等缺陷,不设张紧装置就不能保
证支撑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对门式刚架房屋 的整体稳定性和整体刚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当有吊车时,柱间支撑改而采用型刚支撑, 也是为了保证门式刚架房屋的纵向刚度。
改进措施:
采用圆钢支撑时,应按《门
式刚架规程》CECS102和《薄壁型钢规范》
GB50018第9.2.2条的要求设置张紧装置。有 吊车时,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支撑;在8度及 以上地震区或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控制时,门 式刚架房屋的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 亦应采用型钢支撑。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3.2.6 在刚架转折处(边柱柱顶和屋脊、 多跨房屋中间柱柱顶),未沿房屋纵向全 长设置刚性系杆。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
在刚架转折处设置刚性系
杆,除了承受压力和传递纵向水平力外, 在安装过程中可增加刚架的侧向刚度,保 证结构安全。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第4.5.2条第5款的规定,在刚架的边柱柱顶
和屋脊处及多跨房屋适当位置的中间柱柱顶
处,均沿房屋全长设置通长的刚性系杆;不
宜由加强的檩条代替刚架转折处的刚性系杆,
如图3.2.1所示。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压型钢板薄壁型钢檩条屋面,当
3.2.7
檩条跨度大于4m时,未合理设置拉条、斜 拉条及撑杆体系。
改 进 措 施
Z型钢和卷边槽钢檩条,由于其重心高,
弱轴抗弯能力差。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
应设置拉条、斜拉条及撑杆体系,以提高
其侧向刚度与承载力,减少其在安装和使
用阶段的侧向变形和扭转。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基本设计规定常见问题
3.1.7 在房屋的温度区段内,未设置能 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
改 进 措 施

结构布置时,在温度区段内应使结构成 为能保持空间稳定的独立体系,按《门式刚
架规程》CECS 102第4.5.1条第1款设置支撑
体系。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3.2.1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与柱间支撑未 布置在同一跨间内。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3.2.4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未与抗 风柱布置相应协调。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
节点布置在抗风柱处,可以使抗风柱柱顶 的反力直接传递,避免刚架斜梁受扭。
改进措施:
首先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布
置抗风柱,然后根据抗风柱柱顶位置布置屋 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节点及支撑杆件;因 为刚架斜梁允许在任意位置布置屋面横向水 平支撑的节点,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交叉斜 杆为柔性拉杆,与刚架斜梁的连接较为简单, 可以不必等间距布置,这是门式刚架与普通 屋架不同之处。

图3.2.1 门式刚架支撑布置示意图

图3.2.1 门式刚架支撑布置示意图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温
3.2.2
度区段端部第二开间,而在第一开间相应 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竖腹杆位置未布置纵 向刚性系杆。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
房屋端墙(山墙)的风荷载或
地震作用要靠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传递给房屋

在抗风柱与刚架斜梁连接处,刚架斜梁下 翼缘应设隅撑。如图3.2.4所示。
图3.2.4
抗风柱连接节点示意图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
3.2.5
采用圆钢时,未设张紧装置;当设有桥 式吊车时,柱间支撑未采用型钢支撑。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圆钢支撑侧向刚度小,安装时
会因自重而下垂,再加上圆钢支撑初始弯曲
如图3.2.2所示。

图3.2.2
门式刚架端开间屋面刚性系杆布置示意图
3.2

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3.2.3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竖腹杆未按 刚性压杆设计。
改 进 措 施
原因分析: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计算
简图为简支于有柱间支撑柱列的门式刚架
柱顶的水平桁架,其交叉斜腹杆系柔性系
杆,只能承受拉力,竖腹杆必须设计成刚
纵向柱间支撑。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第
二开间时,第一开间仅布置未按压弯杆件验
算和加强的檩条,不足以传递端墙的风荷载
或地震作用。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102
第4.5.2条第1款的规定,在房屋温度区段的 第一开间相应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竖腹杆位 置布置满足受压杆件长细比要求和受压(压 弯)杆件承载力要求的刚性系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