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适能 (217p)
健康体适能改ppt课件

女性(%) 14-16.9 17-19.9 20-23.9 24-26.9 27-29.9 30或以上
身体体态评估
上交叉综合症
身体表现
• 上交叉综合症的特征为圆肩
和头前倾。
• 常见于经常久坐或长进行超
负荷训练计划的会员。
存在问题
• 深层颈屈肌和斜方肌中下
部拉长。
• 胸小肌和胸锁乳突肌缩短。
下交叉综合症
• 目心标率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x60%~80%+静态
提升有氧机能的好处
•从事有氧运动时必须充份供给氧气因此,对于体内供氧系 统,也将造成某种程度的刺激,因而提高其机能。
• 1. 心脏功能更优异 • 2. 肺功能正常 • 3. 没有贫血 • 4.骨骼肌的微血管、肌血球素、红肌多 • 5. 血流的分配适当
• 颈围:颈与斜方肌交接处,皮尺垂直放置。
• 肩围:肩峰下三横指处,绕肩一周。
•
胸围:将皮尺置于腋下,以乳头为基准线进行测 量。
• 腰围:以双侧髂骨上方为基准线,绕腹一周。
• 臀围:以臀峰为基准线,绕臀一周。
• 大腿围:以胯骨至膝关节中部为基准点绕腿一周。
• 小腿围:目测小腿最粗部位为测量点绕小腿一周。
• 肌耐力:特定时间内完成较多重复次数,肌肉群达到疲劳
肌力及肌耐力的意义
• 适应较大工作负荷 • 减缓疲劳及肌肉酸痛的出现 • 降低受伤机率
肌力及肌耐力训练指导(ACSM)
训练目标
训练方式
肌力训练
1~6次(较大重量)
健美/肌肉训练 8~12次(中等重量)
肌耐力训练 15次以上(轻重量)
为什么要加强肌力及肌耐力
心肺耐力(有氧适能)
定义
健康体适能

控制饮食、适宜运动与长寿
衰老理论之一:自由基损伤学说
1、减少产生
2、提高抗氧化系统的功能
3、外源性抗氧化剂补充
什么是心血管适能
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呼吸与血液循环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运动的能力,又称心血管耐力或有氧适能。
6.速度
短时间快速位移的能力。
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
(一)遗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素
作为内因的遗传因素起作用是决定性的
(二)环境因素
①每星期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
②每日三餐的时间要有规律,不吃零食;
③每天要吃早餐;
④保证每晚7-8h的睡眠;
⑤不吸烟;
⑥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⑦保持适当的体重。
提高体适能和增进健康
体成分
身体脂肪的含量
代谢性体适能
血糖、血脂、胰岛素、骨密度等
竞技体适能
1.灵敏性
迅速、准确地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各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2.平衡性
人体在静态或动态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3.协调性
人体在运动中流畅、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4.爆发力
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力量的能力。
5.反应时
是指人体接受刺激至对刺激发生反应之间所需的时间
肌肉耐力(Muscular Endurance)
柔韧性(Flexibility)
体适能的评价
心肺耐力
运送氧气和养料到达全身组织细胞,并带走细胞代谢废物的能力。
肌力
一块肌肉收缩能力的大小。
肌耐力
能够从事
活动的最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一、体适能的理论基础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诠释有许多,如它是身体适应能力,是心脏、血管、肺脏与肌肉效率运作的能力,是指能完成每天的活动而不致过度疲劳,且尚有足够体能应付紧急状况(林正常)。
体适能是指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指呼吸、循环、心脏、肌肉、骨骼、神经等有效率地执行其机能,发挥其功能的能力;而体适能又分竞技体适能(sport-related phy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两类。
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体适能(motor fitness),这种体适能是运动员追求卓越、超越颠峰,所必备的,其内容包括动作技巧、心肺耐力、身体组成、协调性、敏捷性、反应时间等相关因子;而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及享受休闲活动所需的体适能,而且也受身体活动习惯的影响(Hastad & Lacy, 1998;吕香珠)。
杨忠祥认为体适能亦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有良好体适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应付自如,也才能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方进隆认为体适能为所有活动的基础,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必要活动,它也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成长。
阐述体适能是由身体几种不同特质体能所组成,而这些体能与从事日常生活或身体活动的质量或能力有关,因对象和需求不同,又可以分为:(一)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适能)往往是体能状况优异者或运动员所追求的体能,(二)健康体适能,是与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与增进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的体能,然竞技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有相同的诠释;健康体适能则包括有: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与身体组成,其解释如下:1.有氧适能:又可称为心肺适能,指身体肺部吸入氧气,心肺循环系统携带、运送氧气和肌肉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的能力。
2.肌肉适能:肌肉所具有的功能与特质,如从事某一负荷或活动的最大肌力或长久反复收缩的肌耐力。
健康体适能课程教学大纲

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现场及电话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V,实作考核)
使用教材:
教学参考资料:
课程简介: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人体适应生活、运动与外在环境的综合能力,拥有良好体适能除了可胜任日常工作外,更可以应付突发的紧急情况能力,而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由五大要素构成,包括肌力、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与身体组成,良好的健康体适能水平不仅可提升运动表现,更能达到慢性疾病之预防。
2
健康体适能
进步状况
综合
实训
18
期末补考
2
综合
实训
合计:
28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形式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无故缺课扣五分、早退扣3分、请假扣1分
20%
身体素质
30公里校园跑、立定跳远
40%
期末考核
健康体适能成绩与进步状况
40%
大纲编写时间:2018/3/30
系(部)审查意见:
。
系(部)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期初健康体适能检测
2
健康体适能评估的意义与结果说明
综合
实训
6
改善心肺适能的方法(一)
2
健走的技巧与好处
综合
实训
7
改善肌肉适能的方法(一)
2
徒手-肌力运动
综合
实训
8
改善柔软度的方法(一)
2
伸展运动
综合
实训
9
改善心肺功能的方法(二)
2
校园慢跑与健走
健康体适能内容及意义

健康体适能内容及意义健康体适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锻炼和训练,使身体各项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能力。
健康体适能包括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能力。
它对于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体适能对于心肺功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心肺功能是指心脏和肺部在运动过程中供氧供血的能力。
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提高氧气的摄取量,增加肺活量,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从而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健康体适能对于肌肉力量的增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肌肉力量是指肌肉组织发力的能力。
通过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的质量和数量,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爆发力,增强肌肉对外界压力和负荷的承受能力,从而保护关节和骨骼,预防运动损伤。
健康体适能还涉及到肌肉耐力的提升。
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
通过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如长跑、游泳等,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持久力和耐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需求。
除此之外,健康体适能还与灵敏度和柔韧性有关。
灵敏度是指身体对于运动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进行高频率的快速动作训练,如跳绳、拳击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增强运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柔韧性是指肌肉和关节的可伸展性和活动范围。
通过进行伸展运动,如瑜伽、拉伸等,可以增加肌肉的柔软性,改善身体的姿势和体态,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健康体适能对于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锻炼和训练,可以提高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能力,使身体各项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发展健康体适能,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改善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体适能 (217p)

何謂「運動處方」
•當一個人生病時,去看醫生,醫生針 對病情開立處方,病人再依處方領藥服 用,這是「醫師處方」。
•當一個人的體適能不足,危及健康時, 必須由專業人員根據每一個人的體適能 缺乏狀況及目的,設計一套適合個人需 要的運動計劃,以有效改善體適能危機, 促進身體健康,這套運動計劃內容就是 所謂的「運動處方」。
健康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of Health)
指導老師:陳正奇
體適能的五大要素
•(1)心肺耐力 •(2)肌力 •(3)肌耐力 •(4)柔軟度 •(5)身體組成
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是指人的肺臟與心臟,從空氣 中攜帶氧氣,並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 加以利用的能力。因此心肺耐力可以說 是個人的心臟、肺臟、血管與組織細胞 有氧能力的指標。
減反增,運動是消耗熱量的主要方式,運動不足等於 消耗熱量不足,身體自然發胖。 •4.內分泌異常:內分泌異常致代謝障礙時,身體也會 發胖。 •5.情緒或壓力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安或不滿, 藉由吃的方式來平衡此類情緒,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6.食慾亢進疾病:調節食慾的中樞神經發生障礙,使 食慾異常增加。
減肥妙方
•1.控制飲食:透過飲食的控制,使身體能獲得基本的營 養與熱量,以維持身 體機能的健全。
•2.適度運動:藉由運動來增加熱量消耗及提高基礎代謝 率,使熱量消耗大於攝取熱量,身體變會將體內多餘的 脂肪分解以提供所需熱量,減肥遂指日可待。《注意: 節食減肥大多流失蛋白質而非想除掉的脂肪。》
•3.行為改變法:一些不自覺的習慣極可能就是肥胖的主 因,例如:看電影或電視時總會順便吃點零食、飲料; 喜歡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如不改變壞習慣減肥就不易 成功。
健康体适能培训课件(供参考)

• “心脏病”专挑心功能差的人;
• “脑梗”专挑血管弹性差的人;
• “肝胆病”专挑饮食无度的人;
• “骨骼关节病”专挑骨质差的人;
• “糖尿病”专挑代谢能力差的人;
• “高血压”专挑不健康性肥胖的人;
• “各类炎症”专挑酸性体质的人。
△
定义-WHO健康标准
精力充沛,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 乐观、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 善于休息,睡眠好。 ➢ 应变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 ➢ 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 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 头发光泽,无头屑。 ➢ 肌肉丰富,皮肤富有弹性。
因人而异 脂肪重量
13~20%
矿物质
体液
体重的45~70%
蛋白质 5~6 %
14~19%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35~45%
19~23%
体脂百分数 FAT%
腰臀比 WHR 鸭梨型 苹果型
△
健康体适能-骨骼适能
骨密度测试 骨质疏松评价报告 脊柱测试 胸椎/腰椎评价报告 骨折风险评估 运动处方指导 营养处方指导 干预康复指导
背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罪魁祸 首”
15~20%
10~15%
20~25%
50~55%
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环境状况 医疗卫生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戒人们:“大约在2015
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疾 病将成为头号杀手”
背景-健康上的“杀手”----“衰退”
• “高血脂”专挑懒着不动的人;
资料来源:流行病学第四版及全国卫生统计年报
背景-1998年分析数据
体适能-ppt课件-PPT文档资料

肌力
•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在肌肉骨骼系 统负荷的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 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也可认为是肌 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为绝对肌力
•
管耐肌
肌
耐力肉 力包工肌 。括作肉
耐 力
两的耐
个能力
方力是
面,指
,即人
即对体
肌抗长
肉疲时
耐劳间
力的进
和能行
心力持
灵敏性—抛纸团
•
测试方法:放两纸团于1.5米处,跑去捡取第一个纸团, 然后返回原处。 •
合格标准:5秒内完成为合格。
爆发力-立定跳远测试
• 测试方法:脚尖位于线后站立,尽力向前跳, 不能助跑或垫步。 • 合格标准:男性≥身高+15cm为合格,女性≥ 身高为合格。
平衡能力-单脚平衡测试
• 测试方法:单脚站立,脚跟离地,双臂和另一腿向前伸。 • 合格标准:能坚持10秒为合格
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关系?
• 健康体适能是运动体适能的基础,运动体适能是健康体 适能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
年级 评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小学五 身高体重测试 六年级 台阶测试,50*8往返跑
身体成分 心肺耐力
50跑,立定跳远,
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 握力指数 肺活量
心肺耐力 柔韧性
身体组成--皮褶测试
• 身体组成--皮褶测试 • 测试方法:测定受试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试者捏起
受试者右侧肱三头肌(肩锋与肘后鹰嘴突之间中点,皮 褶走向与臂平行)。测定其厚度。 • 合格标准: 男:≤1.5为合格 女:≤2.5为合格
柔韧性—体前屈测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耐力
• 肌耐力是指肌肉維持使用某一程度肌 力時,所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 數。例:半蹲、搬桌椅。
體適能的重要性
•(1)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 生活或讀書。
•(2)促進健康和發育。 •(3)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4)提供歡樂活潑的生活方式。 •(5)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習
柔軟度
•柔軟度是指人體各關節所能伸展活動 的最大範圍。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易 罹患五十肩,就是因為肩關節的柔軟 度變差的緣故。
•柔軟度差的人,因全身各關節活動範 圍減少,使動作僵硬,肌肉容易扭(拉) 傷,更易引起腰背酸痛疾病,年長者 即是最明顯的例子。
爆發力
•肌力是指肌肉對抗阻力時所發出的 力量,一般指肌肉在一次作用(收縮) 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例:舉重。
減肥妙方
•1.控制飲食:透過飲食的控制,使身體能獲得基本的營 養與熱量,以維持身 體機能的健全。
•2.適度運動:藉由運動來增加熱量消耗及提高基礎代謝 率,使熱量消耗大於攝取熱量,身體變會將體內多餘的 脂肪分解以提供所需熱量,減肥遂指日可待。《注意: 節食減肥大多流失蛋白質而非想除掉的脂肪。》
•3.行為改變法:一些不自覺的習慣極可能就是肥胖的主 因,例如:看電影或電視時總會順便吃點零食、飲料; 喜歡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如不組織與運動 二、骨骼、關節系統與運動 三、肌肉系統與運動 四、呼吸系統與運動 五、循環系統與運動 六、皮膚與運動 七、消化系統與運動 八、神經系統與運動 九、血液及身體酸鹼平衡與運動
•2.運動強度:指做運動時的激烈程度, 如心跳數多少次、喘的程度等。
•3.運動持續時間:指每次連續運動的時 間長短,如快走30分鐘。
•4.運動頻率:指每星期運動幾天,如每 週運動3天。
肥胖的原因
•1.遺傳:父母親肥胖者,其子女較易發胖。 •2.吃(喝)太多:攝食過多的熱量,造成脂肪囤積。 •3.運動不足:現今人類活動機會減少,食物攝取又不
健康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of Health)
指導老師:陳正奇
健康體適能概論
彩色的人生 =均衡的飲食 +規律的運動 +良好的生活習慣
何謂健康體適能
指具備 •(1)身體機能正常,不生病, •(2)能勝任日常工作, •(3)可以應付突發的緊急情況, •(4)能享受休閒娛樂生活的身體能力。
•B.身體質量指數(BMI): BMI=體重(公斤) ÷ [身高 (公尺)×身高(公尺)]
•BMI在18.5~24.9均屬正常, •凡BMI達 25以上即過重,若達 30 以上即屬肥胖。
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計算BMI】=體重(kg)/身高(mⅩm)
.正常範圍:18.5≦BMI < 24 .體重過重:24≦BMI < 27 .輕度肥胖:27≦BMI < 30 .中度肥胖:30≦BMI < 35 .重度肥胖:BMI≧35
成人理想體重範圍
身高(公分)
理想體重範圍(公斤)
166 51.0-66.0 167 51.5-67.0 168 52.0-68.0
169 53.0-68.5 170 53.5-69.0 171 54.0-70.0
172 54.5-71.0 173 55.0-72.0 174 56.0-72.5
175 56.5-73.5 176 57.0-74.0 177 58.0-75.0
178 58.5-76.0 179 59.0-77.0 180 60.0-77.5
181 60.5-78.5 182 61.0-79.5 183 62.0-80.0
184 62.5-81.0 185 63.0-82.0 186 64.0-83.0
運動處方四大基本要素
•1.運動項目:指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如慢跑、游泳、籃球等。
•減肥不要急著快速見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方為上 策。同時注意每週減輕的體重以不超過0.9公斤為宜。
何謂「運動處方」
•當一個人生病時,去看醫生,醫生針 對病情開立處方,病人再依處方領藥服 用,這是「醫師處方」。
•當一個人的體適能不足,危及健康時, 必須由專業人員根據每一個人的體適能 缺乏狀況及目的,設計一套適合個人需 要的運動計劃,以有效改善體適能危機, 促進身體健康,這套運動計劃內容就是 所謂的「運動處方」。
減反增,運動是消耗熱量的主要方式,運動不足等於 消耗熱量不足,身體自然發胖。 •4.內分泌異常:內分泌異常致代謝障礙時,身體也會 發胖。 •5.情緒或壓力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安或不滿, 藉由吃的方式來平衡此類情緒,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6.食慾亢進疾病:調節食慾的中樞神經發生障礙,使 食慾異常增加。
慣。
體適能如何檢測
•心肺耐力男1600M 女800M •肌力立定跳遠 •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 •身體組成身體質量指數BMI
胖嗎?算算就知道!
•A.標準體重:(行政院衛生署訂定) •男生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80]×0.7 •女生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70]×0.6 •凡實際體重超出標準體重 20% 以上時即為肥胖。 •若低於標準體重 20% 以上時即為消瘦。
.體重不足:BMI ≦18
腰臀圍比
男0.95女0.80以下為最佳狀態。
理想體重
行政院衛生署公佈國人標準體重的設定 理想體重(男)=(身高cm-80)*0.7
(女)=(身高cm-70)*0.6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成人理想體重範圍
身高(公分)
理想體重範圍(公斤)
145 39.0-50.5 146 39.0-50.5 147 40.0-52.0 148 40.5-52.5 149 41.0-53.0 150 41.5-54.0 151 42.0-55.0 152 42.5-55.5 153 43.0-56.0 154 43.5-57.0 155 44.5-57.5 156 45.0-58.0 157 45.5-59.0 158 46.0-60.0 159 46.5-60.5 160 47.0-61.5 161 48.0-62.0 162 48.5-63.0 163 49.0-64.0 164 49.5-64.5 165 50.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