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诊断和治疗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59
常见不良反应
唑类外用药及特比萘芬软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刺痛或其他局部刺激症状,偶见瘙痒等过敏反 应。 口服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
60
湿疹
内 因: 慢性炎症性疾病 胃肠道疾患、寄生虫感染 代谢、内分泌疾病 精神、神经因素
外 因: 气候、季节、环境、饮食、职业 遗传体质:“湿疹素质” 发病机制:主要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皮损特点:多形性 对称性 渗出性 瘙痒性 境界不清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病情,对 于正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二)体检 由于皮肤位于体表,看得见,摸得 着,因此皮肤科医生更应注重望诊及触诊。通过 检查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皮损的分布
其次是皮损的排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皮损的类型
.
7
常见皮损类型
.
8
常见皮损类型
.
9
常见皮损类型
.
10

传 染 性 湿 疹 样 皮 炎
自身敏感性湿疹
婴儿湿疹
手部湿疹
鉴 别:手
乳房湿疹
阴囊湿疹
泛 发 性 湿 疹
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可能诱发加重本病的因素,查找致敏物。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H1、H2受体拮抗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 抗生素的使用: 辅助药物:VitC、VitB、钙剂、硫代硫酸钠等 局部用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原则和药物剂型 物理治疗:用于慢性湿疹。冷冻、激光、浅层X线、 同位素、PUVA。
.
18
.
19
三、稳
(一)注意鉴别诊断,对病情复杂的病例,要多 思考,多分析。 (二)注意对合并症、伴发疾病的治疗 皮肤科 医生要有整体观念,不要注意了皮肤而忽略了整 体。 (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四)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调整 用药。

《皮肤病科普》课件

《皮肤病科普》课件

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皮肤病相关知 识,提高防护意识。
对于已患皮肤病的患者,家庭成 员应积极配合治疗,提供心理支
持。
家庭中如有宠物,应注意宠物的 卫生和防护,以防交叉感染。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避免含有酒精和香料的化妆品 。
根据皮肤类型选择护肤品,如 干性皮肤选用滋润型产品,油 性皮肤选用控油型产品。
注意护肤品成分,避免过敏源 。
避免接触过敏源
了解自己的过敏源, 尽量避免接触。
避免饲养可能引起过 敏的宠物。
注意室内卫生,保持 空气流通,减少尘螨 和霉菌滋生。
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可能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菌增多、炎症和荷 尔蒙变化。症状可能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洁面产品、外用皮肤炎症, 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鳞屑 。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 括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症状 可能包括皮肤上的红色斑块、鳞屑和 瘙痒。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使用药 物、光疗和生物疗法。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涂抹药膏、药水等,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 症状。
注射药物
针对严重或顽固性皮肤病,可采用注射药物 进行治疗。
口服药物
通过口服药物,对全身性皮肤病进行治疗。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根据皮肤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 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光疗与激光治疗
UVB光疗
用于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 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PUVA光疗
结合使用光敏剂和长波紫外线照射, 治疗某些皮肤病。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精确治 疗,如脉冲染料激光、点阵激光等。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指导
日常管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和摩擦;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教育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皮肤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护理皮肤;鼓 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继发感染风险降低措施
免疫学检查
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等 免疫学指标,以辅助诊断免疫相关性 皮肤病。
生化检查
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药物使用注 意事项。
影像学检查应用
X线检查
对于累及骨骼的皮肤病,如骨肿瘤、 骨结核等,可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骨 质破坏情况。
超声检查
对于皮肤囊肿、血管瘤等浅表肿物, 可进行超声检查以了解肿真菌等病原体感 染引起。
内在因素
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因素导 致皮肤病发生。
外在因素
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 物性等因素刺激或损伤皮肤。
社会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等情绪因素可能影 响皮肤健康。
皮肤病对生活质量影响
身体健康
皮肤病可能导致疼痛、瘙痒、 皮肤破损等症状,影响身体健
康。
心理健康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皮肤病概述 • 常见皮肤病介绍 • 诊断方法与流程 • 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皮肤病概述
皮肤与皮肤病定义
皮肤
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排泄等功能 。
皮肤病
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类型。
04

皮肤病症状诊断PPT课件

皮肤病症状诊断PPT课件
26
27
斑块 结节
28
结节 肿块
29
水疱:是内含液体,高出皮面 的限局性、腔隙性损害。小 疱 大疱 血疱
30
31
水疱 血疱
32
小疱 大疱
33
脓疱:为内含脓液、高出皮面 的限局性、腔隙性损害,可由 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脓 液可粘稠或稀薄,周围常有红 晕。
34
35
脓疱
36
脓疱 脓湖
42
43
鳞屑
44
浸渍: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所 致,表现为皮肤变白变软。
45
46
糜烂: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 而露出的 湿润面。
47
48
溃疡: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 缺损 。
49
50
溃疡
51
裂隙:也称皲裂,系线条状 的皮肤裂隙,通常深达真皮。
52
53
裂隙
54
表皮抓破:也称抓痕,为搔抓 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到真皮 浅层的缺损,呈线状或断续的 线状。
18
斑块:为扁平,隆起的浅表性 损害,直径大于lcm,多为丘 疹扩大或融合而成。
19
20
21
斑块
22
风团:为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 的略隆起损害,常伴剧痒,发作 急,扩大快,一般经数小时即消 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23
24
风团
25
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限局、 实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深 达真皮或皮下组织,需触诊方 可查出。结节直径大于2cm— 3cm者称肿块。
皮肤病、性病的症状与诊断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皮肤病症状诊断课件

皮肤病症状诊断课件

01 06
05
神经性皮肤病:由神经功 能障碍引起的皮肤病,如 神经性皮炎等
非感染性皮肤病:由遗传、 免疫、内分泌等非感染因
素引起的皮肤病
02 03
04
过敏性皮肤 病:由过敏 原引起的皮 肤病,如湿 疹、荨麻疹 等
物理性皮肤病:由物理因 素引起的皮肤病,如晒伤、
冻伤等
常见皮肤病
01
痤疮:青少年常见,表现 为粉刺、丘疹、脓疱等
忽视饮食:饮食对皮肤健康有很大影响,应 注重营养均衡
谢谢
3 感染因素:细菌、真菌、病毒 等微生物感染可能导致皮肤病
4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 能导致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等
皮肤病症状诊断
诊断方法
01
观察皮肤症状: 如红肿、瘙痒、
皮疹等
02
询问病史:了 解患者病史、
过敏史等
03
皮肤检查:使 用皮肤镜、显 微镜等设备进
行皮肤检查
04
皮肤活检:必 要时进行皮肤 活检,进行病
02
湿疹:常见于儿童,表现 为红斑、丘疹、水疱等
03
银屑病:表现为红斑、鳞 屑、瘙痒等
04
荨麻疹:表现为风团、瘙 痒等
05
带状疱疹:表现为红斑、 水疱、疼痛等
06
皮肤癣:表现为红斑、鳞 屑、瘙痒等
皮肤病的病因
1
遗传因素:部分皮肤病具有遗 传性,如鱼鳞病、雀斑等
2
环境因素:紫外线、污染、气 候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皮肤病
皮肤病症状诊断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皮 肤 病 基 础 知 识 02 皮 肤 病 症 状 诊 断 03 皮 肤 病 治 疗 方 法 04 皮 肤 病 预 防 措 施

皮肤科疾病PPTPPT课件

皮肤科疾病PPTPPT课件
效果。
贴敷治疗
将药物制成贴剂或敷料, 直接贴在患处,如创可
贴等。
内服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组胺药
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抗生素
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如 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免疫调节剂
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如雷公藤 多苷、环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用 于治疗各种皮肤病。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放松心情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有助于皮肤健康。
运动减压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促 进血液循环,有益于皮肤健康。
寻求支持
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向亲朋 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和帮助。
05 皮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科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银屑病、湿 疹等常见皮肤疾病的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详细描述
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 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 心理治疗等。
痤疮
总结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 通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囊肿 等。
详细描述
痤疮的病因包括皮脂过多、毛囊内细 菌增多和毛囊口角化异常等。治疗痤 疮的方法包括使用减少皮脂的药物、 外用消炎药和激光治疗等。
治疗技术
除了药物治疗外,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 和皮肤移植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手
段。
皮肤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皮肤病

皮肤病讲课PPT课件

皮肤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皮肤病治疗药物包括抗炎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光疗和激光治疗
光疗是利用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线的照射来治疗皮肤病的方法。
激光治疗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皮肤进行精确治疗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 可靠等优点。
皮肤病的分类:皮肤病 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 按照病因分类,包括感 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 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 病等。
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皮肤瘙痒:皮肤 病常见的症状之 一,可出现在全 身或局部,有时 伴有皮疹。
皮疹:皮肤病的 常见症状之一, 表现为皮肤上的 红色斑块、丘疹、 水疱等,可伴有 瘙痒或疼痛。
银屑病
定义:银屑病是一种 慢性皮肤病,以皮肤 上出现红色丘疹、斑 块和银白色鳞屑为特 征
病因:目前尚不完全 清楚,可能与遗传、 免疫、环境等因素有 关
症状:皮肤上出现红 色斑块,表面有银白 色鳞屑,可伴有瘙痒、 疼痛等症状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光疗、激 光治疗等,需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和辅导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认知和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和应对能力。 对于严重的皮肤病患者,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降低自杀风险,提高生存率。 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促进医患沟通,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
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如花粉、动物皮毛等
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化 妆品、护肤品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 尘螨、霉菌等过敏原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以内服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香附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洗法,如用白 僵蚕、白附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患处,以缓解色斑症状。针灸也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03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HAPTER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时 ,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长期使用 。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经 验,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 疗效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 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 性。
注意事项
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 上的疾病,包括各种皮肤炎症、 感染、肿瘤等。
分类
中医将皮肤病分为疮、痈、疽、 疹、癣、痒等几大类,根据不同 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
外因
外感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 、燥情志内伤 等内因所致,如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等。
05 皮肤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建议
CHAPTER
皮肤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
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等。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食用过 多的油腻、辛辣食物,以及易致过敏的食物。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和建议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前 ,应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和使用药物。
04 针灸和拔罐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收敛、清洁,主用于湿敷。 2、粉剂:干燥粉沫状药物,
干燥、保护、散热。 3、洗剂:不溶性药粉+水
同上,但粘附性强,不用毛发部位。
.
22
4、油剂:药物+油
保护、润滑、吸湿。
5、乳剂:油+水乳化而成
保护、润滑、渗透性好、易清洗。
6、软膏:药物+油脂基质
保护、润滑、渗透性好、软化痂皮。
7、糊剂:药物( 25-50%粉末状)+油脂基质
大剂量:泼尼松60mg/ d 以上 较严重患者。
.
15
超大剂量:冲击疗法。
用于: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SLE累及肾脑、
严重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用法:足量、早期、晨7-9时顿服。
副作用:1 感染、2 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3
向心性肥胖、多毛、萎缩纹、4 水电解质
紊乱、 5 骨质疏松、 6兴奋心肌、神经。
既往史:有无类似的疾病史和相关疾病,
药物 食物过敏史 。
个人史:社会经历(如出生地、久居地、文化
程度等)、职业、 习惯与个人嗜好 (如饮食史)、不洁性交史。
月经生育史: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
月经周期(天)
家族史:主要是指直系亲属,特别要注意有无遗传性(血
友病、白化病)、家族性( 、糖尿病、精神病)、
伊曲康唑)、丙烯胺类(特比
萘芬)、碘化钾。
.
17
6、维甲酸类药:抗皮肤角化异常药。 7、免疫抑制剂:CTX、MTX、硫唑嘌呤、
环孢菌素A。
8、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
因子。
9、其他:氯喹、氨苯砜、维生素类、钙剂、
雷公藤。
.
18
皮肤外用药物
一、外用药物的性能 1、清洁剂:NS、3%硼酸、液化体石蜡。 2、保护剂:滑石粉、炉甘石洗剂。 3、止痒剂:1%苯酚、麝香草酚。 4、抗菌剂:红霉素软膏、1%氯洁霉素、
胞核残留。
.
5
4、角化不良:指棘层及颗粒层个别或小群
角质形成细胞提前异常角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颗粒层增厚:指颗粒层的厚度增加,胞
浆内透明角质颗粒粗大色深。
6、棘层肥厚:指表皮棘细胞层增厚,常伴
有表皮突的延伸或增宽。
7、棘层松解:指棘细胞间失去连接而呈松
解状态,形成裂隙、水疱或大疱。
.
6
8、乳头瘤样增生:指真皮乳头不规则向上
.
12
H1受体拮抗剂: 第二代: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阿司
咪唑,咪唑斯丁。 优点:吸收快,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仅有
轻度嗜睡作用,抗胆碱作用小,作 用时间长。 适应症:瘙痒性皮肤病。
.
13
H2受体拮抗剂: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作用:对抗组胺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胃 液分泌。
适应症: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征等。 副作用:头痛、眩晕、长期可引起转氨酶升
高、阳痿、精子减少等。
.
14
2、糖皮质激素:
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毒、抗休克。
适应症:1 过敏性疾病、2 自身免疫性疾病、
3 严重性疾病。
原则:据疾病及个体情况决定剂量和疗程。
小剂量:泼尼松30mg/ d 较轻病症:接触性皮炎、多
形红斑、急性荨麻疹等。
中剂量:泼尼松30-60mg/ d 自身免疫性疾病。
.
8
皮肤病的治疗
包括:内用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
中西医(刺络、换肤术、自血疗法)
.
9
.
10
.
11
一、内用药物
1、抗组胺药:
H1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定、
酮替芬、多虑平。
适应症:瘙痒性皮肤病。
副作用: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抗胆
碱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者慎用。
增生,使表皮呈不规则波浪状起伏,
伴表皮轻度增厚。
9、疣状增生:指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
厚、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四种病
理同时存在,如山峰林立。
10、表皮水肿:分为表皮细胞内水肿及细胞
间水肿。
.
7
11、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指基底细胞液化或 化破碎,使原来基底细胞的栅状排 列发生紊乱,甚至消失。
12、色素脱失:基底细胞及黑素细胞损伤后, 黑素从这些细胞中脱落到真皮上部, 或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游离在细胞 间隙中。
润滑、 保护、吸湿,但渗透性不强。
.
23
8、硬膏:药物+粘着性基质+褙被材料 软化角质、促渗透吸收、简便、清洁。
9、酊剂(醑剂):不挥发(挥发)药物+乙醇 杀菌、止痒、消炎。
10、涂膜剂:高分子成膜材料+挥发性溶剂+药物。 促渗透作用。
传染性疾病等。
.
1
二、体格检查:全身检查+ 皮肤专科检查: 视诊:部位---数量---分布---排列---大小---
形 状---颜色---性质---边界---表面— -内容物---基底 触诊:轮廓---深浅---活动度---硬度---压 痛 ---弹性---波动---淋巴结
.
2
压诊:用玻片按压皮肤10—20秒。 皮肤划痕征::用钝器划压皮肤时, 在1-3分钟内如局部出现条状风团, 则称皮肤划痕征阳性,见于某些 荨麻疹患者。
0.1% 雷佛奴尔。
.
19
5、抗真菌剂:酮康唑、氟康唑、联苯苄唑
软膏、丙烯胺类(特比萘芬)乳膏。
6、抗病毒:阿昔洛韦乳膏、疱疹净、足叶
草酯。
7、杀虫剂:5-10%硫磺、2%甲硝唑。
8、角质促成剂:3%水杨酸、3%硫磺。
9、角质剥脱剂:10%水水杨酸、10%硫磺。
10、收敛剂:2%明矾、0. 2%硝酸银。
.
20
11、腐蚀剂:30%三氯醋酸、10%乳酸。 12、外用细胞毒性药物:5%5-Fu脲嘧啶软膏。 13、遮光剂:10%氧化锌、5%二氧化钛。 14、脱色剂:3%氢醌、20%壬二酸。 15、糖皮质激素类:可的松、氟氢松、地米、
倍他米松、曲安奈德、糠酸莫咪松。
.
21
二、外用药物剂型: 1、溶液:药物+水
可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的病情。
长期外用: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或
沉着。激素性皮. 炎或痤疮。
16
3、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结核药、磺胺类。
4、抗病毒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干扰素、
干扰素诱导剂。
5、抗真菌药:灰黄霉素、两性霉素、5-胞嘧
啶、唑类(酮康唑、氟康唑、
.
3
三、实验室检查 1、组织病理; 2、免疫病理; 3、真菌检查; 4、WOOD’s灯检查; 5、斑帖试验; 6、性病检查。
.
4
皮肤的组织病理
表皮的组织病理变化
1、角化过度:指角质层过度增厚。分角质形成过
多或贮留堆积。
2、角质栓:指在扩大的毛囊或汗管开口处角质显
著增多,形成栓塞。
3、角化不全:指角化过程不完全,角质层内有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