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基本技术
组织学知识点

组织学复习提纲一.组织学绪论1.组织①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②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2.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最常用)①取材和固定②脱水和包埋③切片和染色(1)切片:5~10μm厚(2)染色:HE染色法(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最常用;苏木素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基质着红色)3.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术、扫描电镜术二.上皮组织1.构成: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2.特点:①排列紧密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③无血管(营养物质透过基膜渗入上皮细胞间隙)④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5. 内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3.分类: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腺上皮(构成腺体)、感觉上皮(视网膜)4.被覆上皮:①单层扁平上皮:(1)特点:细胞呈梭形,核扁圆,居中(2)功能: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摩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3 ) 分布: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外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其他-----肺泡、肾小囊②单层立方上皮:(1)特点: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圆居中(2)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③单层柱状上皮:(1)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状(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2)分布:胃、肠、胆囊、子宫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特点:由柱状、梭形、锥形和杯状细胞构成,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
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基膜厚(2)分布:呼吸道此类上皮有重要保护功能⑤复层扁平上皮:(1)特点:扁平细胞层(表层)、多边细胞层(中层)、矮柱状细胞(基底层,有强大分裂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2)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门(未角化)(3)功能:主要具有保护作用,能耐受机械和化学刺激,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阻挡细菌和异物的侵入⑥变移上皮:(1)特点:细胞层数及表层细胞的形状随所在器官的功能状况变化而变化空虚的膀胱-上皮厚,细胞层数增多,细胞呈大的立方形。
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

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经典组织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和组织学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组织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但是一些经典的组织学技术仍然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下面将对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进行介绍。
一、石蜡切片技术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将组织切成非常薄的切片,使得组织的形态结构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石蜡切片技术的步骤大致如下:首先将组织固定、脱水处理,然后将组织浸入蜡中进行渗透处理,最后将渗透好的组织切出薄片。
石蜡切片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生物安全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组织形态学研究、诊断和治疗。
二、冰冻切片技术冰冻切片技术是一种较新的组织学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迅速冷冻,然后切成薄片。
与石蜡切片技术相比,冰冻切片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组织微观结构和细胞内的亚细胞结构信息,尤其适合于一些对生物体很敏感的组织,如神经组织。
冰冻切片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某些特殊的生命科学领域,如蛋白质晶体学和冷冻电镜技术等。
三、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技术是组织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也是组织学技术学习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灯光和透镜将显微镜下的物体放大,并且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识别和分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光学显微镜技术在诊断学、细胞学、解剖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四、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基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的组织学技术,将特定抗原标记着色分析。
通过在组织或细胞上添加合适的抗体,对该抗原特定位置进行标记,从而在显微镜下较为清晰地观察到抗原的位置、形态和分布情况,是现代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领域。
五、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基因或RNA等核酸分子的组织学技术。
利用标记着色质和探针的互动,把探针寡核苷酸序列与样品中的核酸混合,然后目视观察其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分布和数量来检测其在样品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的过程。
组织学技术 PPT课件

。
组织学切片标本制作技术简介
制作光镜组织学标本最常用的方法 是石蜡包埋切片法,即用石蜡把组织块包 起来,使组织变硬,便于切薄。其主要 步骤如下:
2019/11/25
宁夏医科大学组胚(研究生课程)
4
1.取材、固定
取材一般在动物死后2小时以内取。 将取下的新鲜的组织块迅速投入固定液 中进行固定。固定液的种类很多,常用 的有:福尔马林、酒精、丙酮及一些混 合固定液。固定的目的在于使组织中的 蛋白质迅速凝固,以停止其死亡前的变 化,从而保持标本的结构接近于其生前 的正常状态。
2019/11/25
宁夏医科大学组胚(研究生课程)
25
(三)固定方法
• 1.浸入法(Immersion method)将组织在常温下浸泡在 固定液内,必要时可在低温( 4℃ )环境下进行(乙醚不
可入冰箱!!!大火烧毁整个北大药学院;也不得以低碳
经济为由回收酒精!!!大火烧毁整个重医大基础学院), 固定时间可根据抗原的稳定性以及固定液性质而定,一般在 2-12h之间。
2019/11/25
宁夏医科大学组胚(研究生课程)
11
2019/11/25
宁夏医科大学组胚(研究生课程)
12
一、组织标本的取材
• 1. 来源: 组织标本主要取之于活组织检查标 本、手术切除标本、动物模型标本以及尸体解 剖标本等。前三者均为新鲜组织,后者是机体 死亡2h以上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溶, 其抗原可能有变性消失,严重弥散现象,因此, 尸检组织应尽快固定处理,以免影响免疫组化 标记效果。但有些较稳定性抗原,如HBsAg、 HBcAg等在尸检标本中,抗原显示仍较好。
检验科中的组织学技术与应用

检验科中的组织学技术与应用组织学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负责研究和分析生物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在检验科中,组织学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病理学家准确诊断疾病,并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中常用的组织学技术及其应用。
一、标本制备技术标本制备技术是组织学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它包括组织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组织固定是将取得的生物组织用特定的液体处理,使其保持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常用的固定液体包括福尔马林、乙酸铅、酒精等。
切片则是将固定的组织切成极薄的切片,常用的切片仪有旋转切片机、冰冻切片机等。
最后,染色是为了使组织的细胞和结构能够在显微镜下更加清晰可见,惯用的染色剂有血液和病理学上常用的染色剂。
二、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仪器,它通过调节光源、焦距和放大倍数等参数,使得显微镜能够放大组织样本并显示其细胞、结构和组织学特征。
在检验科中,光学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病理改变的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医生可以判断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改变,从而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是通过检测抗原-抗体反应来判断组织样本中特定蛋白的存在和表达水平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某些肿瘤的分化程度、特异性和预后。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染色方法来显示抗体与抗原相结合的位置和程度。
常用的免疫组化技术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等。
四、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通过标记DNA或RNA的方法来检测组织样本中某个特定序列的存在和表达水平的技术。
在病理学中,原位杂交技术常用于检测病毒感染、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等。
它通过引入与待检测序列互补的标记探针,将待检测序列与标记探针结合,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定信号。
五、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电子束而不是光束来观察组织和细胞的技术。
相比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使得医生可以观察到更精细的组织结构。
组织学与细胞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学与细胞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
组织学和细胞学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这些技术,医学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织学和细胞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组织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组织学技术是指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技术手段。
组织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
1. 组织切片组织切片是组织学技术中最基础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切成非常薄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组织切片主要有两种方法:手工切片和机器切片。
手工切片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操作难度大,不易控制,但是其切片质量高,适用于研究微小的组织结构。
机器切片则是通过自动切片机进行操作,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切片质量和手工切片相比稍微逊色一些。
2. 组织染色组织染色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功能,将染料染色在组织中的某个结构或化学成分。
常用的组织染色方法有普鲁士蓝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等。
通过不同的染色反应,可以使细胞和组织的不同结构和成分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功能。
3. 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是组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其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
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而电子显微镜则是用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
显微镜的应用可以让组织学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细胞学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学技术是对单个细胞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技术手段。
细胞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包括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原位杂交、PCR等。
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将细胞从生物组织或体液中取出,通过特定培养基和条件,使其在体外生长和繁殖的技术。
组织学

绪论一、组织学及其意义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细胞:构成机体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器官:由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构成,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系统:由一些结构连续、功能相关的器官结合而成,完成连续的生理活动。
二、组织学研究内容微细结构: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特殊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进行观察。
--人眼分辨率:0.2mm(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为0.2 µm(微米)--电子显微镜: 分辨率为0.2nm(纳米)--普通细胞大小(以血细胞为例):红细胞约8µm 白细胞约10~20 µm三、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一)光学显微镜技术(Light microscopy, LM)--应用普通光镜观察组织切片(tissue section)是组织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可获得有关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许多信息。
--光镜的放大作用由其光学部分实现,后者主要由聚光镜、物镜和目镜组成。
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一)光学显微镜技术1. 普通光镜组织切片标本的制备方法生物组织和器官不能直接在光镜下观察,制备能使光线透过、微细结构清晰可辨的组织切片是组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切片、染色等步骤,常用石蜡切片、HE染色。
1. 普通光镜组织切片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取材与固定;脱水、透明与包埋;切片与染色;封固等步骤。
(1) 石蜡切片的制备取材与固定: 新鲜、快速,洗涤后投入甲醛、乙醇等固定剂使蛋白凝固脱水、透明包埋: 乙醇逐级脱水,二甲苯透明,浸入石蜡切片与染色: 切片机切成5~10 µm切片捞于载玻片上,烤干,此时为石蜡切片,脱蜡后染色(HE 染色)封固: 切片脱水、透明,滴加中性树胶,覆以盖玻片(2) HE染色:苏木精(Hematoxylin, H)和伊红(Eosin, E)。
组织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重点知识总结组织学的定义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组织结构、组织形态、组织构成和组织发生发展的科学。
组织类型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一个或多个紧密排列的细胞层构成的。
常见的上皮组织有:单层扁平上皮、立方体上皮、柱状上皮和多层上皮等。
上皮组织常见于体表和各种器官的表面、内脏囊腔和内分泌器官、内皮组织和肾小球等。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主要由细胞外基质构成。
细胞外基质有两种形态,即软骨样基质和胶原纤维样基质。
结缔组织分为:松散结缔组织、紧密结缔组织、软骨和骨。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肌连接于骨骼上,支持体重和运动。
平滑肌组织构成脏器的肌层。
心肌组织是心脏的主要成分,可以自主收缩。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元负责信息传递与处理,神经胶质细胞支持和维护神经元。
组织的结构组织由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分泌物三部分构成。
其中细胞是组织的基本单位,细胞外基质填充细胞之间的空隙。
分泌物是一些有特定功能的物质,如酶和激素等。
组织的生长和发展细胞增生、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是组织生长和发展的三个主要过程。
细胞增生可以增加组织的总体积和数量,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凋亡可以排除老化和异常细胞。
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激素、压力和环境等。
组织损伤和修复组织受到损伤时,会发生修复。
组织修复的主要过程包括:炎症、增生和再生。
以上是组织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相信对您的学习会有所助益。
组织学基本技术PPT

• 组织学简介 • 组织结构分析 • 组织文化研究 • 组织变革与发展 • 组织学应用与实践
01
组织学简介
组织学的定义和目的
组织学定义
组织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生物 体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细 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 功能。
组织学目的
组织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生 物体的微观结构和功能,来理解 生物体的正常和异常生理状态, 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03
02
提升组织绩效
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等方式提高绩效。
增强竞争优势
使组织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 势,提高市场份额。
04
05
组织学应用与实践
组织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组织结构优化
通过分析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 找出瓶颈和低效环节,进行优化 重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
运用组织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人 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 管理,提升员工能力和组织绩效。
结构性变革
涉及组织的结构、组织文化和内部流程的 改变。
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要点一
环境压力
市场竞争、技术进步、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推动组织变革 。
要点二
组织目标
实现长期发展、提高绩效、增强竞争力等内部目标驱使组 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 个人动机:员工对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和福利待遇的需求 也是推动组织变革的重要力量。
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组织文化的影响
组织文化对组织的成员和组织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影响着成员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和职业发 展,同时也影响着组织的战略制定、决策和组织绩效。
组织文化的作用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凝聚力和归属感,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 ,组织文化还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变革和危机,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片:用于具有一定硬度的组织,例如肝、肾等
涂片: 用于液态组织,如血液,精液和唾液。
铺片: 用于很薄的组织,如肠系膜。
磨片: 用于很坚硬的组织,如骨和牙。
石蜡切片制作步骤
石蜡切片的制备
(一)取材
注意事项:
材料愈新鲜愈好,动作要迅速、准确,防止组织发 生变形、自溶; 取材所用的刀和剪要锐利,避免损伤组织; 取材部位要恰当、准确,易于说明问题; 所取组织块大小要恰当,便于固定液的渗透。组织
通过化学反应,将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显示出来,借
助显微镜观察,确定检测物质的分布、含量。
2. 标记物种类
荧光染料:例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达明(TMRITC),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酶类: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用光镜或电镜观察。 胶体金:多用于电镜观察。
抗原
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根据标记不同分: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酶标技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包括PAP
法、ABC法、 SABC法等。与免疫荧光技术比较, 其优点定位准确、对比度好,染色标本可长期保 存,适合光镜、电镜研究。
荧光标记免疫组织化学
直接法
间接法
免疫组织化学(荧光素标记)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vWF阳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二、组织学技术简介
显微镜技术
组织化学术
图像分析术 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
显微镜技术
16 世 纪 末 , 荷 兰 的 眼 镜 商 詹 森 ( Zaccharias Janssen ) 和 他 的 儿 子 把几块镜片放进了一 个圆筒中,结果发现 通过圆筒看到附近的 物体出奇的大,这就 是现在的显微镜和望 远镜的前身。
铺片:将需要观察的薄片组织用手工的方法直接铺于
载玻片上,然后经过固定、染色等程序制成的标本。例 如蛙的肠系膜铺片,大白鼠的皮下组织铺片等。
磨片:骨,牙齿等组织,不经脱钙和切片,直接在磨
石上用手工磨成大约 50微米左右的薄片,然后再进行染
色封固在载玻片上的标本。
消化分离:将组织分离成小块,然后利用相应的化学
合适的固定液。
3. 固定液的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6-10倍。 4. 固定时间:在保存组织形态结构的同时,尽可 能较好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 5. 固定温度:低温可以保持好的结构。
高效、方便、快捷的全自动形态检测平台!
(三)染色
HE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组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二
部分构成:
①光学部分:包括聚
光镜、物镜和目镜;
②机械部分:包括镜
臂、载物台等。
尼康E-600光学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由光源、滤片系 统和显微镜三部分构成。光 源为高压汞灯,用以产生波 长短、能量高的紫外光。 原理:紫外光激发标本中的
荧光物质,使之产生各种不
同颜色的荧光,通过观察荧 光的分布与强弱来测定被检
显微镜技术
根据光源不同,显微镜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
类。前者以可见光为光源,后者则以电子束为光源。
—、光学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
(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
(五)相差显微镜 (七)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四)暗视野显微镜
(六)偏光显微镜 (八)倒置显微镜
尼康E-600光学显微镜
组织标本制作的方法
组织切片法
非组织切片法
组织切片法:利用化学试剂将组织经过一系列的 固定(fixation)、脱水、透明后,再利用石蜡或火棉
胶和明胶等支持物渗透进组织内部,使组织保持
一定的硬度,并包埋 (embedding) 成块,然后依靠 切片机 (microtome) 将包埋好的组织块切成以微米 计的薄片,再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染色得到的供显 微镜下观察的标本的方法。包括:石蜡切片、火
ABC法:一抗+生物
素化二抗+abc复合物
S-P 法 : 一 抗 + 生 物
素化二抗+ HRP 标记的 链霉卵白素
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大肠肌动蛋白——actin阳性
4. 免疫组化技术的注意事项:
组织固定愈新鲜愈好。固定液多用4%多聚 甲醛,固定时间不宜过长。
组织脱水必需彻底。 切片必需完整,平展,无气泡、皱褶。 切片贴附必需牢固:载玻片需做特殊处理。 切片脱蜡彻底。
组织学基本技术
内容提纲
组织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组织学技术简介 组织标本的制备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术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一、组织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1. 组织学(Histology)概念
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 研究内容
是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
机体进行研究。
荧光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胶体金 免疫组织化学原理模式图
3. 免疫组化技术的种类
根据染色步骤分:
直接法:直接标记第一抗体。该法简单,特异
性强,但敏感性较差。
间接法:不标记第一抗体,标记第二抗体。该
法敏感性较高。
特殊的间接法: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均不标记,
而是用酶标记与第二抗体结合的物质。该法敏感 性高。包括PAP法、ABC法、 SABC法等。
喷 镀
干 燥
脱 水
三、显微组织标本的制备
显微组织标本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例如:切片法
(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涂片法、铺片法、
磨片法等。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石蜡切片法。
三、显微组织标本的制备
组织制片的意义和目的
组织标本制作的方法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程序 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程序
组织制片的意义和目的
物质。
研究内容:观察组织、细胞 中有自发荧光或经荧光染料
染色或标记的结构。
尼康E800荧光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组成和普通显
微镜一样,不同处物镜与照 明系统颠倒,前者在载物台 之上,后者在载物台之下。 研究内容:观察细胞培养中 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变 化情况。 倒置相差显微镜:具有相差 物镜,使活细胞的不同结构 出现显著的明暗反差,并具 有立体感。 莱卡倒置显微镜
复合固定液 AF(乙醇-甲醛)固定液 Bouin固定液 Carnoy固定液 Zenker固定液
固定方法
浸透固定:将组织切成小块,直接 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灌注固定:一般采用心脏灌注固定。
固定更加迅速、均匀。
尤其适用神经组织。
固定注意事项
1. 及时固定:最好动物死后半小时内固定,一般 不超过2小时。 2. 固定液选择:根据组织的特点、染色方法选择
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特殊染色:硝酸银染色、醛复红染色、甲苯胺
蓝染色等。
神经元
H.E染色
镀银染色
HE染色
苏木精 碱性染料 将嗜碱性物质染成蓝色
伊红
酸性染料
将嗜酸性物质染成红色
多数细胞的细胞质 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细 胞质中的核糖体 (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
嗜碱性 嗜酸性
细胞爬片制作
将处理好的盖玻片放入接种了细胞的 培养瓶或六孔板内。
棉胶切片、明胶切片,冰冻切片。
非组织切片法
组织不经过切片手续制成的观察标本的方法为非 组织切片法。包括:涂片、压片、铺片、磨片、 消化分离、活体标本、整装标本、血管注射标本。 涂片:将所采的血液或骨髓样品涂抹于载玻片上 经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后的标本。
压片:先将组织处理成小块物质,然后经化学药 品软化和染色,再用盖玻片压封于载玻片上的标 本。例如运动终板等。
PAS反应:确定组织或细胞中有无多糖存在的 一种方法。反应产物呈紫红色。
Feulgen反应:显示DNA,呈红色。
甲基绿-派若宁反应:同时显示DNA核RNA,DNA
呈蓝绿色,RNA呈红色。
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
苏丹红染色:脂类物质呈红色。 冰冻切片对脂类物质保持较好。
酶类:在适当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催化特异
的大小以1X1X0.3cm为宜,厚度一般不超过0.5cm。
(二)固定
目的:使组织内的蛋白质迅速凝固或
沉淀,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腐败,尽
量保持组织的原有结构和化学组成。
固定液的种类
单纯固定液 4%中性甲醛:用 PH7.2-7.4的PBS配制,配制后 密封、 4℃ 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适用 HE染色和免疫组化。 4%多聚甲醛:用PH7.2-7.4的PBS配制。 乙醇混合固定液
二、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结构
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步骤
取材(约1mm3)
双重固定 (双醛固定液和四氧化锇)
树脂包埋 脱 水
超薄切片
重金属染色
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标本制备步骤
取材(直径约0.3cm)
双重固定 (双醛固定液和四氧化锇)
电镜扫描观察
藏于盛满固定剂的透明容器中。另一种是将发育至某一阶
段的鸡胚整体取出,经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后封固于
载玻片上的标本。
血管注射标本:一种是将有色物质注射进血管,用酸或
硷将血管周围的组织腐蚀后做成的整体封藏的血管标本。 另一种是将有色物质注射进血管后,经一系列制片技术处
理后封固于载玻片上供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
四、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