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循环小数2 沪教版
沪教版五级上册《循环小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数学教案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学生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知道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3.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4.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5.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给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学会判断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和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谈话导入)
今天有多位老师来听同学们上课,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
(鼓掌)刚才同学们的鼓掌很不整齐,下面同学们按照||的节奏再来一次,(学生有节奏的鼓掌),这一次为什么拍得这么整齐呢?(学生发言)如果像这样一直拍下去,可以拍多少次呢?(无数次)那我们刚才是不是拍了无数次?(不是)可以怎么说?(有限次)无数次也可以怎么说?(无限次)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以及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方法;3.掌握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规律;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
教学难点:1.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2.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作业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提问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什么是小数?我们已经学过有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那么什么是循环小数呢?2. 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首先,循环小数的定义是指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方法是在循环部分上方加上一条横线。
例如:$0.\\overline{6}$表示循环小数6。
3. 示例与练习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观察循环小数表示形式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4. 总结与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对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第二课时: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提问引入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相转化:循环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如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或将分数转化为循环小数?2. 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
首先,找出循环部分的数值,记为a;然后,将循环部分的数值除以一个与循环部分有相同位数的9的倍数,得到的结果即为分数形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 循环小数丨沪教版(2015秋) (2)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2.认识循环节,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3.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知道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4.在猜想、验证过程中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培养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难点: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
课前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道智力测试题,有兴趣去看看吗?智力测试:在山的王国里,岩石的父亲大山共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叫山顶,第二个孩子叫山腰,第三个孩子叫什么?(山脚,山足;你怎么想的?你是在有规律的想,想得有道理。
)(岩石;你怎么想的?你抓住了关键的信息,没有被表面的规律迷惑了双眼,你的智力是很棒的。
智力很棒的还有谁?)呵呵,看来岩石的父亲给孩子取名有点不讲道理(不讲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讲道理的事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接下来是?一年四季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这种重复现象,省略号在这里可以简写为3点,读作等等)一周七天: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接下来是?一周七天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我国农历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接下来是?十二生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通过师生交流,感知一年四季、一周七天、十二生肖都是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称之为循环现象,也叫周期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循环小数(板书)。
教学过程:一、了解学情,激活经验:你听说过说循环小数吗?那你认为怎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述各自心中的循环小数)别急,我们带着自己心中的标准,来判断这些小数是循环小数吗。
请关注大屏幕:3.777 (3.777…)4.1919…17.0675…(17.0675675…) 88888…预设交流要点:(1)不是,虽然小数部分7重复出现,但3个7以后断掉了,循环小数的位数应该是不会完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2 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2(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小数2”,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乘除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能够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小数乘除运算的法则: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小数乘除运算的规则,特别是小数点的位置处理。
2.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需要学会灵活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举例说明小数乘除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小数乘除运算的意义。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运算的规则。
5. 应用: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除运算的规则和实际应用。
板书设计1. 小数的乘除运算2.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3.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小数乘除运算的规则。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 拓展练习:研究小数乘除运算的简便方法,提高运算速度。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的乘除运算规则,能够运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循环小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循环小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循环小数;3.能够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4.能够应用循环小数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分数如何转化为循环小数;3.循环小数如何转化为分数。
教学难点1.标记循环节的方法;2.变化循环小数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循环小数指的是无限不循环的十进制小数数字,其数字序列有规律地重复。
例如,0.333333...,0.234567567567...。
2. 将分数转为循环小数以$7\\div13$为例,首先将7除以13,得到商数0,将0后面填写上小数点作为被除数的整数部分。
然后将7乘以10,得到70,将70除以13,得到商数5和余数5,将商数5填写在小数点后面,将余数5放到下一行的被除数的个位上。
依次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余数为0或形成了一个重复的数列为止。
过程如下所示:0.70÷13=5 (5)50÷13=3 (11)110÷13=8 (6)60÷13=4 (8)80÷13=6 (2)20÷13=1 (7)70÷13=5 (5)因此,$7\\div13=0.\\overline{538461}$,即$7\\div13$的循环小数是$0.\\overline{538461}$。
3. 将循环小数转为分数以$0.\\overline{375}$为例,假设该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有3位,我们可以用如下的算式表示:$$ x=0.\\overline{375}\\\\ 1000x=375.\\overline{375}\\\\ 1000x-x=375.\\overline{375}-0.\\overline{375}\\\\ 999x=375\\\\x=\\frac{375}{999}=\\frac{125}{333} $$因此,$0.\\overline{375}$转化为分数的结果为$\\frac{125}{333}$。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五上《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五上《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除法”中第六课时第27页。
设计意图:《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较多,要学习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和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概念多,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我先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循环的概念,接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先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观察、分析、理解、概括,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培养他们不断反思的习惯,在协作小组集体探究活动,体验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1、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体会计算器的作用,在借助计算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1、首先采用聊天的形式引入,问学生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提问:这个愿望可能实现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2、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采用聊天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循环”的含义,从而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的铺垫。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除法计算,认识循环小数。
2、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商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能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3、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2.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并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会正确的比较两个或几个数的大小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在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不断进行着的?(如:四季、一个星期的七天的排列顺序、一年12个月的排序……)2、师:我们所说地这么多的现象都有什么共同点?(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循环”。
(板书:循环)问:在我们数学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循环”的现象呢?二、新课探索:探究一:初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1. 出示:1÷3= 11.56÷6= 13.7÷11=师:选择一题算算结果。
1. 分析1) (针对第1题)师:计算结果是多少呢?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老师我发现这道题总是除不尽,商中的3总是不断重复出现。
)你怎么知道小数部分每一位的数字都是3?问:那么商的小数部分有多少个“3”呢?在横式中可以怎样表示商呢?余数还要写吗?为什么?(在横式中的商用省略号表示:1÷3=0.333…)2) (针对第二题)师:这道题的商又有什么特点?你怎么知道小数部分从千分位之后的每一位的数字都是6?在横式中可以怎样表示商呢?横式中的商中“…”表示呢?这里的“…”表示省略了什么呢?3) (针对第三题)师:如果这道题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为什么?3. 得到循环小数的概念1) 师:以上三道除法的商有什么特点?(商的数位无限,商中有重复的数字出现、……)2) 像0.3333…,1.2454545…,1.9266…,这样的小数我们就叫它循环小数。
(完整课题:循环小数)谁能试着说说看什么叫做循环小数?(请两、三位学生回答)师:说得是否完整呢?请大家看看书上27页小熊猫是怎么介绍的?学生看书自学(板书: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循环小数 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循环小数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以及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能够识别循环小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
2. 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四季更替、潮涨潮落等,引导学生发现循环的特点,进而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循环小数的应用实例,如购物找零、测量长度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循环小数接力”游戏,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和简写方法。
5. 总结提升:通过黑板演示,总结循环小数的性质和简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循环小数2. 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 性质:循环小数的位数无限,但重复的数字有限。
4. 简写方法:在循环的数字上方加上一条横线,表示循环。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循环小数,若是,请用简写法表示。
2. 提高题:计算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并比较与原值的大小。
3. 拓展题:探讨循环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简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用近似值表示除法中是循环小数的商。
2. 使学生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学会判断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感知“循环”:
师:同学们你们一个星期七天里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
师:大家都知道星期日之后是星期一、随后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接着又是星期日,星期一…始终重复是出现的。
(板书:重复出现)
师:会不会星期五之后不是星期六呢?会不会星期天以后还是星期天呢?不会,是依次不断出现的。
(板书:依次不断)。
师:像一个星期七天总是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循环。
(板书:循环)
2.联想:
师: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循环现象吗?谁能举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白天与黑夜,十二生肖等)
3 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数学里的循环现象。
二.探究
1.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一根长6米的铁棒重11.56千克,1m这样的铁
棒
重多少千克?
算式怎样立?板书:11.56÷6=
(2)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计算出最后的结果。
指名板演唱。
(3)师:你们除好了没有?你们有什么发现?或商有什么特点?(除不尽,商中还会从千分位后会重复出现一个数字6。
)提示:商中还会
重复出现一个…数字是几?
(4)师:最后的结果可以使用1.926666……来表示。
(5)介绍:1.9266…的小数部分从千分位起“6”这个数字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像这
样小数的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叫作?循环小数。
(板书:循环小数)
2.再练一练:
师:再练一练,用竖式计算1÷3、13.7÷11,看看它们的商又有什么特点?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1÷3、13.7÷11。
(2)发现:
1÷3=0.3333…(商是多少?)
13.7÷11=1.2454545…
3.归纳;
像0.333…、1.2454545…、1.92666…这些小数,我们叫什么?什么是循环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三.循环小数的简便读写法
1.认识循环节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循环小数,可是怎么用简便的方法来记这些循环小数呢?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7页,自己看书,了解一下什么是循环节。
师:书看好了没有?那么什么是循环小数?
出示:在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我们叫作循环节。
板书:循环节
师:在0.333…中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一个?(3)3就是这数的?循环节。
在“1.2454545……”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几个? (45)
在“1.926926……”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几个? (926)
2. 简便写法与读法
师:循环小数的一般写法是把循环节写出两遍或三遍,然后写上省略号。
不过这样写比较麻烦。
简便的写法就是,我们一起读一下:如果小数部分某位起一个数字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的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小数部分某位起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就在这几个数字的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师:如0.333…可以怎样写? 0.3·自己写一写读作:零点三,三循环。
如1.24545…可以怎样写?1.24·5·,读作:一点二四五,四五循环。
再如1.926926…可以怎样写?1. 9·26·,读作:一点九二六,九二六循环。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是循环小数的指出循环节,并用简便方法表示出来,且读一读。
(27页)
师: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为什么?(提示:小数部分的数
字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吗?
从哪位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4.55()4. 5· 1.6·2·()1.6222
2.35·()2.53· 0.69()0.68·
1.1·2·()1.1·02·0.7·07·()0.7·0·
3. 请你当医生(判断对与错)。
1)9.666是循环小数。
()
2)56÷44=1.2727… 用循环小数表示为1.2·7·()
3)1.290290…这是个循环小数可以用简便方法表示为1.2·9·0· ( )
4)2.0·5·四舍五入保留三位小数是2.050 。
()
4. 跳一跳摘到果子(动脑筋):
(1)3.7.04.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是()。
100÷3=33 (1)
(2)3.70.4.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是()。
(100-1)÷2=45 (1)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循环小数?通过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
在商是循环小数的式子后面打“√”,如果商是循环小数,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进
行表示。
(1)1÷37 ()
(2)14.44÷5 ()
(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