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总复习课)教案新厂初中王雅琴复习目标知识技能:记住能源、化学材料与化学肥料的基本知识。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练习——归纳——练习重点四种内容解题方法难点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请学生回答三大化石燃料的种类。

回答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技巧:(1)当前世界主要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用碳棒(石墨)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例1】(2009·河北模拟)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如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请回答:(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请回答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请你分别各举一例: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____________;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______________。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规律总结】化石燃料的蕴藏量越来越少,开发新能源可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

并要学会从环保角度分析开发新能源的好处,培养节能意识。

回答一边解题一边体会解题方法二、化学材料方法技巧:(1)塑料一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天然的(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和合成的(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第四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教案1(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教案1(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1节化学与能源【学习目标】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比较常见的化学能源,认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学会制备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学习重点】1.几种常见的能源比较,培养节能习惯,感悟开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2.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课前准备】[知识准备]调查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物质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准备相关媒体、素材。

【课堂学习】引入:[交流讨论]:逾演逾烈的“电荒”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电荒”产生的深层原因,感悟能源、材料、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师生对话:[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板书)[交流讨论]:化石燃料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的重大问题。

[师生对话]:解读中国节能标志,培养学生能源的忧患意识,讨论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的办法,形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师生对话[讨论交流]:化学电源的优点:电池是把转化成的一种装置,电池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的能源。

(板书)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演示实验]:铜锌原电池实验[观察与思考]: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能转变成能。

[师生对话]:介绍几种新型的电池,指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燃料电池等资料。

[讨论交流]:电池的缺点:,应该如何处理。

活动探究[情境创设]实验室一般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请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并整理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并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师生交流讨论]略[动手实验]:强调安全性,动手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

[讨论交流]:目前氢能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的问题[练习实践]1.自然界中的太阳能贮存光合作用。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
过程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并思考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其他方面。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2.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
-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其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5.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对社会的贡献。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对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化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化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了解尚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提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电池、塑料等。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化学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化学视角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本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学习本主题,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保护水资源活动和化石燃料储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内容标准分析】本主题涉及面很广,涉及初中教材许多单元的内容,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主题对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

本主题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都有联系,能帮助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到化学物质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也要看到处理、使用化学物质不当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如:“水污染”“白色污染”。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新发展,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

具体标准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分布范围如下表所示。

【教学策略分析】本主题的复习靠单纯的讲解和阅读是不行的,本主题的内容大多未涉及较深的学科知识,复习时要重视学习情景创设和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比一比、赛一赛、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和辩论等活动,进行有效的复习。

复习时要注意从化学视角研究资源、能源、环境和营养保健问题,避免与其他学科的有关内容雷同。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的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能主动交流和讨论,表达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一)化学与能源燃烧的条件物质是可燃物缺一不可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爆 炸 条 件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煤能 源与资源其他燃料:氢气,乙醇,甲醇等绿色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江西 中考命题规律分析、序号考点内容考查年份题号分值题型考点一燃烧与灭火2015 12 3 选择填充题2014 7 2 单项选择题考点二燃料燃烧与环2013 8 2 单项选择题境2013 22 7 实验与探究题巩固练习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的灭火原理的是()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深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补充氧气 .增加可燃物.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升高细铁丝的温度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 、. 、 . 、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反应 属于置换反应 工业上常用反应 生产食盐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使用 :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只有 .只有 .只有 .只有( 江西, 分)小煜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车用燃料,于是他对汽油中添加乙醇的目的进行了如下研究.【猜想】猜想 :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猜想 :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增强汽车的动力.【设计与实验】实验步骤在两个蒸发皿中各加入 冷水,控制相同燃烧条件,分别用乙醇和汽油作为燃料进行加热,记录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现象:用乙醇加热耗时 ;用汽油加热耗时 .结论:猜想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实验 停止加热后,取下蒸发皿,观察蒸发皿的底部现象:用乙醇加热的蒸发皿底部只有极少量炭黑,而用汽油加热的蒸发皿底部有大量炭黑结论: (可仿照上格填写)【分析与讨论】( )实验 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要控制的条件是 (填序号);.水的始温度必须相同 .加热开始计时点必须相同 .燃具产生火焰的大小必须相同 .蒸发皿的大小必须相同( )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管等部件易出现积碳,使用乙醇汽油后,这些部件产生的积炭量将 ;( )目前乙醇汽油中乙醇的添加量约为 ,可一定程度节省石油资源.结合实验 的结论分析,如果乙醇的添加量过大,会使汽车动力 (填 增强 、 减弱 或 不变 )( 天津, 分)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 形试管的 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个支管同时伸人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 )能燃烧的是 (填 、 、或 )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温度降低.氧气耗尽.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人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二)、化学与材料无机材料:金属,合金,陶瓷,水泥等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有机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1.化学与材料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2.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B.各种塑料在自然界都不能降解C.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D.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2)下列物质中,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A、棉花B、羊毛C、晴纶D、尼龙(3)(2015年江西)《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化学与社会发展》word教案 (4)

《化学与社会发展》word教案 (4)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9.1能源的综合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常见的能源,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

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用探究性实验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气体的制备有一定基础。

2、教学重点:⑴制备H2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及氢能源的优点;⑵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成,燃烧化石燃料的缺点,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⑶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

3、教学难点: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4、课型:交流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三、化学电池【学生交流】能源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资源,常见的能源有哪些?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化学电源,常见的是电池。

【学生交流】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优点是什么?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既减少大气污染,又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观察与思考】观察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交流与讨论】废旧电池如何处理?【练习】1、能源的贮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下图是一种贮存太阳能的方集。

(1)请根据图示说明太阳能依次转化成哪些形式的能量。

(2)你能设计出其他方案将太阳能贮存起来吗?【讨论】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形式。

利用太阳能得到电池,这是将太阳能转变成了电能;再用电能来使水分解产生氢能;将氢气贮存后,可用于发电或燃烧,从而又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当然,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在供暖,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主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课件
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
第18课时┃ 归类(ɡuī lèi)示例
[解析] (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100 ℃,但 实验时烧瓶内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所以沸点大于 100 ℃。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实验中火柴是可燃物, 放置在空气中,所以从铜管喷出的高温水蒸气所起的作用 是给火柴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3)若火柴靠近蒸汽 不能燃烧,肯定是燃烧的三个条件至少缺少一个,分析已 有可燃物——火柴、水蒸气提供的温度,只能是氧气这一 条件未满足。
主题 四 (zhǔtí)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8课时 燃烧和灭火 第19课时 燃料、能源和环境(huánjìng) 第20课时 化学与健康 有机合成材料
第一页,共六十一页。
主题四 化学 与社会发展 (huàxué)
第二页,共六十一页。
第18课时┃ 燃烧(ránshāo)和灭火
第第1188课课时时 燃燃烧烧和和灭灭火火
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________开__窗__通__风__(t_ōn_g _fē_ng_)、__严__禁__烟__火___________。
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
第18课时(kèshí)┃ 归类示例
(2)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常填充氢气球来点缀节日 的气氛,但其遇到明火时也易发生爆炸,写出氢气爆炸的 化学方程式:____2_H__2_+__O_2_=_点=_=_燃=_=_2_H__2_O__________。
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第18课时┃ 归类(ɡuī lèi)示例
[方法点拨]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 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同 的灭火方法可能利用的灭火原理相同,在学习中要注意 进行归类。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

课题:化学与能源开发课型:新授授课班级:05级23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了解使用化学能电源比燃烧化石燃料具有更多的优点;过程与方法1、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知道乱扔废弃电池会污染环境,2、了解回收、处理废弃电池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2、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对能源的认识难点:电池的原理突破措施: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教具:投影仪、稀硫酸、碳棒、锌片、电流计、导线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认识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了解使用化学能电源比燃烧化石燃料具有更多的优点;过程与方法3、了解几种常见的电池,知道乱扔废弃电池会污染环境,4、了解回收、处理废弃电池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2、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对能源的认识难点:电池的原理突破措施: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教具:投影仪、稀硫酸、碳棒、锌片、电流计、导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二、导入新课(1~):人类发展离不开能源,而现在人类可利用的能源日渐减少我们需要研究开发新能源,这是本世纪我们的重要课题三、出示目标(1~):(投影)四、讲授新课(17~):一、氢气的制取让学生回忆从含氢化合物中制取氢气的方法回忆、书写方程式、交流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二、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在所回忆的方法中分析、比较、选取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交流、讨论、比较、分析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作判断指导学生讨论:(1)如何检验气密性(2)如何验纯(3)夹紧导气管上的夹子时,试管中的硫酸的液面为什么会下降?讨论参与讨论,激发积极性,活跃思维,锻炼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氢气并验纯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氢气的制取和验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氢气的贮存、运输、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讨论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三、氢能源大屏幕展示对氢能源的认识交流、分析活动天地:总结氢能优点1、用水作原料来制取,有广泛的来源;2、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多;3、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