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计算书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docx

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docx

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实例).docx一: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用于指导相关工程计算和施工。

本文将详细阐述挖孔桩计算的步骤和相关参数的确定。

二:背景介绍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地基或承载结构。

在选择合适的挖孔桩设计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包括桩的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的确定。

三:挖孔桩计算方法3.1 桩直径的确定根据工程的载荷要求、地基地质情况和挖孔桩的类型,确定合适的桩直径。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来确定桩直径。

3.2 桩长度的确定桩长度的确定涉及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计算。

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地基地质情况,使用相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来确定桩的长度。

3.3 桩间距的确定桩间距的确定需要考虑挖孔桩的相互影响和整体承载能力。

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挖孔桩的类型,确定合适的桩间距。

四:挖孔桩计算实例以某工程为例,详细介绍挖孔桩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参数的确定。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计算表格、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承载力:地基或结构所能承担的荷载或应力的能力。

6.2 挖孔桩: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加固承载结构或地基。

6.3 相互影响:挖孔桩之间相互作用,对桩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二: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人工的挖孔桩计算方法,用于指导相关工程计算和施工。

本文将详细阐述挖孔桩计算的步骤和相关参数的确定。

二:背景介绍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地基或承载结构。

在选择合适的挖孔桩设计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包括桩的直径、长度、间距等参数的确定。

三:挖孔桩计算方法3.1 桩直径的确定根据工程的载荷要求、地基地质情况和挖孔桩的类型,确定合适的桩直径。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来确定桩直径。

3.2 桩长度的确定桩长度的确定涉及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计算。

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地基地质情况,使用相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来确定桩的长度。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知识讲解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知识讲解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5、《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人工打孔桩荷载示意图1、水平荷载1)主动土压力系数K a1=tan2(45°- φ1/2)= tan2(45-12/2)=0.656;K a2=tan2(45°- φ2/2)= tan2(45-12/2)=0.656;K a3=tan2(45°- φ3/2)= tan2(45-18/2)=0.528;K a4=tan2(45°- φ4/2)= tan2(45-18/2)=0.528;K a5=tan2(45°- φ5/2)= tan2(45-30/2)=0.333;2)土压力、地下水产生的水平荷载第1层土:0 ~ 3mH1'=∑γ0h0/γ1=0/19=0m;Pak1上=γ1H1'K a1-2c1K a10.5=19×0×0.656-2×10×0.81=-16.199kN/m2;Pak1下=[γ1(h1+H1)]K a1-2c1K a10.5=(19×(3+0))×0.656-2×10×0.81=21.193kN/m2;第2层土:3 ~ 4.5mH2'=∑γ1h1/γ2=57/19=3m;Pak2上=γ2H2'K a2-2c2K a20.5=19×3×0.656-2×10×0.81=21.193kN/m2;Pak2下=[γ2(h2+H2)]K a2-2c2K a20.5=(19×(1.5+3))×0.656-2×10×0.81=39.889kN/m2;第3层土:4.5 ~ 5.5mH3'=∑γ2h2/γ3=85.5/21=4.071m;Pak3上=γ3H3'K a3-2c3K a30.5=21×4.071×0.528-2×15×0.727=23.34kN/m2;Pak3下=[γ3(h3+H3)]K a3-2c3K a30.5=(21×(1+4.071))×0.528-2×15×0.727=34.428kN/m2;第4层土:5.5 ~ 8.5mH4'=∑γ3h3/γ4=106.5/21=5.071m;Pak4上=γ4H4'K a4-2c4K a40.5=21×5.071×0.528-2×16×0.727=32.975kN/m2;Pak4下=[γ4(h4+H4)]K a4-2c4K a40.5=(21×(3+5.071))×0.528-2×16×0.727=66.239kN/m2;第5层土:8.5 ~ 9mH5'=∑γ4h4/γ5=169.5/23=7.37m;Pak5上=γ5H5'K a5-2c5K a50.5=23×7.37×0.333-2×30×0.577=21.823kN/m2;Pak5下=[γ5(h5+H5)]K a5-2c5K a50.5=(23×(0.5+7.37))×0.333-2×30×0.577=25.653kN/m2;护壁压力计算值取最不利的情况即:p = max(Pak5上、Pak5下)= Pak4下=66.239kN/m2;三、护壁结构计算1、材料参数3、护壁壁厚及强度验算混凝土护壁轴心抗压强度:f= KpD/2t=1.65×66.239×1.2/(2×0.09)=0.729×106N/m2f<f c=9.6×106N/m2满足要求!4、护壁配筋验算人工挖孔桩护壁在侧向压力作用下,截面上同时作用有轴向力N和弯矩M,由于人工挖孔桩为圆心护壁且同一高度一圈作用力相同,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心受压公式进行计算。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形式,它具有施工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和施工时,计算书和相关图纸是至关重要的依据。

接下来,将为您详细介绍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的主要内容。

一、人工挖孔桩计算书1、桩身承载力计算桩身承载力的计算是确保桩在承受竖向荷载时不会发生破坏。

这需要考虑桩身材料的强度、桩的直径、桩身长度等因素。

通过计算确定桩身能够承受的最大竖向荷载。

2、桩端承载力计算桩端承载力取决于桩端所处地层的性质和承载能力。

需要对桩端以下的土层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如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等。

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桩端能够承受的荷载。

3、桩侧摩阻力计算桩侧摩阻力是桩在土层中受到的侧向摩擦力,它对桩的承载能力也有重要贡献。

计算桩侧摩阻力时,需要考虑桩周土层的类型、桩身与土层的接触状态等因素。

4、桩身稳定性计算在某些情况下,桩身可能会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例如地震力或风荷载。

此时需要进行桩身的稳定性计算,以确保桩在水平力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

5、沉降计算桩基础在承受荷载后会产生一定的沉降。

通过计算预测桩的沉降量,确保其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沉降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土层的压缩性、桩的布置形式等因素。

二、人工挖孔桩相关图纸1、桩位平面图桩位平面图展示了人工挖孔桩在建筑物基础中的位置分布。

图中应标明桩的编号、桩的中心坐标、桩间距等信息,以便施工人员准确地确定桩的位置。

2、桩身剖面图桩身剖面图展示了桩的形状、尺寸和内部构造。

包括桩的直径、桩身长度、钢筋笼的布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详细信息。

3、配筋图配筋图详细展示了桩身钢筋笼中钢筋的规格、数量、布置方式等。

确保钢筋的配置能够满足桩身承载力和构造要求。

4、施工大样图施工大样图给出了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细节,如护壁的构造、桩头的处理、桩孔的开挖顺序等。

施工大样图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和相关图纸的编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两篇)

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两篇)

引言: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在土壤中挖孔并灌注混凝土来构造承载层的常用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挡墙等领域。

本文是关于人工挖孔桩计算计算书(二)的详细解析,旨在进一步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工作准则和规范。

概述:本文主要围绕人工挖孔桩设计和计算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过程展开论述。

首先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设计和计算的五个大点,包括荷载计算、桩身强度验算、桩端承载力计算、桩身抗拔计算和桩身稳定性分析。

正文内容:一、荷载计算1.1 确定设计荷载: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人工挖孔桩所需承载的垂直和水平荷载。

1.2 荷载传递方式:分析荷载从结构体到桩体的传递方式,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及桩与土的相互作用。

1.3 荷载分布: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力学原理,确定荷载在桩身上的分布情况,进而进行荷载计算。

二、桩身强度验算2.1 材料力学性能:确定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和黏土的抗剪强度等。

2.2 桩身截面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结果,进行桩身横截面尺寸的设计,保证桩身的强度满足要求。

2.3 桩身受力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的计算,进行桩身的受力分析,判断桩身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三、桩端承载力计算3.1 桩端土力参数:根据土壤力学测试结果,确定桩端土体的力学参数,如土的侧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等。

3.2 桩端承载力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桩端土力和桩身的相互作用,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方法进行桩端承载力计算。

3.3 桩端承载力验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保证桩端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四、桩身抗拔计算4.1 抗拔机理分析:分析桩身抗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如土的黏聚力、桩身的侧摩阻力和摩擦系数等。

4.2 抗拔计算方法:根据土体和桩身的力学性质,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方法进行桩身的抗拔计算。

4.3 抗拔验算:对桩身的抗拔计算结果进行验算,保证桩身的稳定性和抗拔能力满足要求。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

人工挖孔桩计算方法
一、桩的直径和深度的计算:
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荷载要求,确定桩的直径范围和最小桩长。

2.根据地质勘探结果,确定桩基埋设深度。

一般情况下,桩的埋设深度应达到均负荷层的下边界。

3.根据设计荷载和土层强度参数,采用静力法、静力触探法或动力触探法确定桩基埋设深度。

4.进行桩身强度设计,包括桩身直径和钢筋配筋。

二、土方的移除量的计算:
1.根据桩的直径和埋设深度,计算孔壁土方移除量。

2.根据土壤类型、土壤密度等参数,计算土方的体积。

3.根据土方的体积和单位土方的成本,计算土方移除成本。

三、开挖成本的计算:
1.根据桩的直径和埋设深度,计算开挖体积。

2.根据单位体积的开挖成本和开挖体积,计算开挖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

此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其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参数和力学原理。

以下将详细介绍人工挖孔桩的计算过程。

一、工程概况首先,需要明确工程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地质条件等。

假设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座多层住宅建筑,采用框架结构,预计的恒载和活载分别为_____kN/m²和_____kN/m²。

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土层分布较为均匀,主要有粉质黏土、粉土和砂土等。

二、桩型选择及尺寸确定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初步选定人工挖孔桩的桩型为圆形。

桩径一般根据经验和规范要求确定,常见的桩径有 800mm、1000mm、1200mm 等。

在此假设我们选择桩径为 1000mm。

桩长的确定则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土层的承载力以及桩端持力层的性质。

通过对地质勘察报告的分析,结合相关规范的计算公式,初步估算桩长为_____m。

三、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是人工挖孔桩设计的关键。

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经验公式法根据相关规范和地区经验,经验公式为:Quk = Qsk + Qpk其中,Quk 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sk 为桩侧阻力标准值;Qpk 为桩端阻力标准值。

桩侧阻力标准值 Qsk 可按下式计算:Qsk =∑uqsili其中,u 为桩身周长;qsi 为第 i 层土的桩侧阻力特征值;li 为第 i层土的厚度。

桩端阻力标准值 Qpk 可按下式计算:Qpk = Apqpk其中,Ap 为桩端面积;qpk 为桩端阻力特征值。

2、静载试验法如果有条件进行静载试验,应以试验结果为准。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估算。

四、桩身承载力计算桩身承载力应满足桩身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置的要求。

1、混凝土强度验算根据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进行验算:N ≤ φfcA其中,N 为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φ 为稳定系数;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 为桩身截面积。

人工挖孔桩_计算工程量的公式说明

人工挖孔桩_计算工程量的公式说明

人工挖孔桩_计算工程量的公式说明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方法,它通过人工挖掘地面形成的孔洞,并在孔洞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承载力较大的基础支撑结构。

计算人工挖孔桩的工程量是评估工程成本和施工周期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详细说明人工挖孔桩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1.孔洞体积计算:(1)圆形孔洞的计算:圆形孔洞的体积计算可以根据孔洞直径和孔洞深度来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孔洞体积=π*(孔洞直径/2)^2*孔洞深度(2)矩形孔洞的计算:矩形孔洞的体积计算可以根据孔洞长度、宽度和孔洞深度来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孔洞体积=孔洞长度*孔洞宽度*孔洞深度(3)梯形孔洞的计算:梯形孔洞的体积计算可以根据孔洞上底、下底和孔洞高度来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孔洞体积=[(孔洞上底+孔洞下底)/2]*孔洞高度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孔洞,可以借助数学方法将其分解为规则形状或各种简单形状计算。

2.边坡计算:在挖掘孔洞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边坡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其体积,以确保边坡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1)平顶边坡的计算:平顶边坡的体积计算可以根据边坡底宽、底高和边坡的长度来确定。

边坡体积=[边坡底宽+2*边坡底高]*边坡长度(2)斜坡边坡的计算:斜坡边坡的体积计算可以根据边坡顶宽、底宽和边坡的长度来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边坡体积=[边坡顶宽+边坡底宽]*边坡长度对于不规则形状的边坡,可以将其分解为矩形或梯形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还需考虑综合因素,如施工中损耗、浪费等因素。

同时,施工中还需参考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到人工挖孔桩的工程量,为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同时,工程量计算结果还可以用于施工合同签订、物资采购、进度安排等方面。

因此,合理准确地计算人工挖孔桩的工程量是基础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计算书按渝建安发[2001]13号文件的强制性规定要求,人工挖孔桩提升架采用槽钢搭设,提升机采用电动葫芦,配慢速卷扬机。

其搭设示意图如下:1.1 钢丝绳计算1、内力计算:按吊桶的每次的提升能力50kg计算,考虑人的不确定因素,按提升能力放大一倍计算,则钢丝绳所受拉力T=1.0 KN2、钢丝绳强度计算:根据《高处作业安全规范》JGJ80-91,以钢丝绳拉力按下式验算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F/T≥[K]式中F——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取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乘以换算系数;[K]——作吊索用钢丝绳的法定安全系数定为10;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换算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则选择的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要大于10×1/0.85=11.76kN;根据《一般用途钢丝绳》GB20118-2006规范,选择6×19直径6mm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570Mpa,最小破断拉力F=18.7 kN。

1.2 提升支架计算根据提升支架搭设图,选择最不利杆件进行计算,图中最不利杆件为悬挂电动葫芦杆件。

依据JGJ80-91规范,恒荷载(永久荷载)中的自重,采用[8#槽钢以0.085kN/m计;跨中承受钢丝绳及吊桶最大集中荷载以1KN计,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1、荷载计算:[8#槽钢其截面特性为:转动惯量Wx=25.3cm3,自重0.085KN/m。

q = 1.2×0.085 = 0.1kN/m;P = 1.4×1.0 = 1.4kN2、内力计算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经计算,M=0.1×2.02/8+1.4×2.0/4=0.75kN.m3、抗弯强度计算 236/6.29103.251075.0mm N W M fW M n n =⨯⨯=≤ 小于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215N/mm 2,取自《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挖孔桩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
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5、《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2、土层参数
3、计算系数
、土压力计算
i
、水平荷载 1)主动土压力系数 K a 仁tan 2 (45° 如/2)
K a2=tan 2 (45° 竝/2) K a3=tan 2 (45° 胆/2) K a4=tan 2 (45° 姒/2) K a5=tan 2 (45° 松/2)
2) 土压力、地下水产生的水平荷载 第 1 层土: 0 ~ 3m H 1'= E 0Y 0/ 1=0/19=0m ;
=tan 2 (45-12/2) =0.656; =tan 2 (45-12/2) =0.656; =tan 2 (45-18/2) =0.528; =tan 2 (45-18/2) =0.528; =tan 2 (45-30/2) =0.333;
Pak1 上= ¥HTK a1-2c1K a10.5=19X)>0.656-2 W>0.81= -16.199kN/m2;
0 5 2
Pak i 下=[Y h i+H i)]K ai-2c i K ai0.5=(19 )(3+0)) (X656-2 WX).81=21.193kN/m2;
第 2 层土: 3 ~ 4.5m
H2'= 口怦/ 2=57/19=3m;
Pak2上= Y2H2'K a2-2c2K a20.5=19X3X).656-2 W>0.8仁21.193kN/m2;
Pak2 下=[2(h2+H2)]K a2-2c2K a20.5=(19 X1.5+3)) 0X56-2 X)X).81=39.889kN/m2;
第 3 层土: 4.5 ~ 5.5m
H3'=刀2协2/ 3=85.5/21=4.071m;
Pak3上= Y3H3'K a3-2c3K a30.5=21 X4.071 X.528-2 X5X).727=23.34kN/m2;
Pak3 下=[3(h3+H3)]K a3-2c3K a30.5=(21 X1+4.071)) 0X28-2 X5X).727=34.428kN/m2; 第4 层土: 5.5 ~ 8.5m
H4'= E3h3/ 4=106.5/2仁5.071m;
Pak4上二Y4H4'K a4-2c4K a40.5=21 X5.071 X.528-2 X5X).727=32.975kN/m2;
Pak4下=[4(h4+H4)]K a4-2c4K a40.5=(21 X3+5.071)) 0X28-2 X5X).727=66.239kN/m2; 第5 层土:8.5 ~ 9m
H5'= E4h4/ 5=169.5/23=7.37m;
Pak5 上二;5H5'K a5-2c5K a50.5=23 X7.37 X.333-2 30X).577=21.823kN/m2;
Pak s 下
=[5(h5+H5)]K a5-2c5K a50.5=(23 X0.5+7.37)) 0.333-2 30X).577=25.653kN/m2;
护壁压力计算值取最不利的情况即:p = max(Pak5上、Pak5下)=Pak4下=66.239kN/m2;
三、护壁结构计算
1、材料参数
井壁圆环截面配筋率
卩=(-fc)/f y=(0.442-9.6)/300=-0.031
A s'=卩th-0.031 (X09 X=-0.003 106mm2
A s=((h X03/S)+1) &=549.5mm2》A'
根据构造进行配筋,环向①8@200竖向①10@200~300mm钢筋,上一段竖向
筋插入下一段混凝土中,长度不小于100mm。

配筋符合要求
竖向配筋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井壁支护仅承受自重,其强度足够,一般不需验算。

但考虑人工挖孔桩现场施工情况,存在井壁下部土方被掏空的情况,而使井壁支护处于悬挂状态,使井壁支护有可能在自重作用下被拉断的危险,故还需验算井壁支护竖向受拉钢筋。

本计算书将人工挖孔桩护壁视为等截面,计算公式如下:
S max=G0/4
S max---井壁支护最大垂直拉力
G0---井壁混凝土支护自重,G0=nX D X t X H X 24
竖向钢筋承载力
A s'=S max/f y=( nX D X t X H X 24))=43.14f 12 0.09 9>24)/(4 300>103)=61.042mm2
A s=( nX D X3/®) >S a=1962.5mm2》A'
配筋符合要求
3、护壁壁厚及强度验算
混凝土护壁轴心抗压强度:
f= KpD/2t=1.65 6&239 12(2 009)=0.729 1®6N/m2
f v f c=9.6 为06N/m2
满足要求!
4、护壁配筋验算
人工挖孔桩护壁在侧向压力作用下,截面上同时作用有轴向力N和弯矩M ,由于人工挖孔桩为圆心护壁且同一高度一圈作用力相同,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轴心受压公式进行计算。

另:在井壁设计中一般采用对称配筋的方式。

环向配筋计算
N=pD/2=66.239 1.2/2=39.743 103 4N/m
(T =N/A=39.743/(1 X 0.09)=0.4423N/m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