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

合集下载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规范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肺动脉高压定义与分类 疑诊肺动脉高压 确诊肺动脉高压 筛查肺动脉高压病因
肺循环
低阻力,高顺应性 唯一接受所有心输出量的器官 心输出量改变、胸腔/肺泡内压改变可以改变肺循环血流 与体循环相比有很大不同 正常状态下血管为轻度舒张状态
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
定义-肺动脉高压
PH定义
mPAP ≥ 25 mmHg
PAH定义
PCWP ≤ 15 mmHg
CO: cardiac output PAP: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CWP: 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CO 正常或降 低
Galiè N, et al. Eur Heart J 2009; 30:2493-537.
2013 Nice成人CHD-PAH临床分类 先天性膈疝
A. 艾森曼格综合征 B. 左向右分流
- 可手术 - 不可手术 C. PAH合并CHD D. 术后PA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第5类PH添加: 将溶血性贫血归为第5类,原为第1类
节段性(segmental)PAH
疑诊肺动脉高压----病史问诊
肺动脉高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因涉及多个学科,临床 医生诊断意识不高,容易漏诊、误诊。
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
提示近端肺动脉扩张,肺野外带血管稀疏,心室无明显增大
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胸片,提示肺动脉主干明显扩张,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
肺动脉高压,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明显扩张。该患者同时有房间隔缺损
心电图----肺动脉高压的佐证
右心房、室的增大或肥厚 肺型P波、电轴右偏 、右束支阻滞

肺动脉高压危象

肺动脉高压危象

诊断标准
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01
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平均压,若压力超过25mmHg,
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02
患者可能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
下肢水肿等。
超声心动图表现
03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观察到肺动脉增宽、右心室扩大和室壁运动
幅度减低等异常表现。
评估方法
04
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治疗
一般治疗
吸氧
通过吸氧来改善缺氧状 况,缓解呼吸困难。
镇静
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 适当使用镇静剂以保持
安静状态。
休息
监测
让患者充分休息,减少 活动量,以减轻心脏负
担。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包括心率、血压、 呼吸等,以及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
扩张血管药物
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 酚妥拉明等,降低肺血管阻力
,改善心肺功能。
利尿剂
对于伴有右心衰竭的患者,使 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以减轻 水肿和心脏负担。
强心药物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等,增 强心肌收缩力。
抗凝治疗
对于存在血栓形成高风险的患 者,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
形成。
手术治疗
肺移植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危象且药物治疗 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肺移植手 术。
特点
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发病机制
01
02
03
肺血管收缩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收 缩,导致肺动脉压力急剧 升高。
肺血管重塑
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肺血 管壁的改变,使血管阻力 增加。

肺动脉压高压分级

肺动脉压高压分级

肺动脉压高压分级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指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25mmHg的一种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分类,肺动脉高压可分为以下五个分级:
分级I: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但无明显的症状。

此时心功能正常,运动耐力良好。

分级II: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有轻度的活动限制。

患者在正常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分级III: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有明显的活动限制。

患者在轻度活动时即可出现疲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分级IV: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有严重的活动限制。

患者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症状,并且症状加重。

分级V:肺动脉高压(mPAP≥25mmHg),与其他疾病相关,如肺间质纤维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活动限制程度来划分的,并不仅仅依据肺动脉压力的高低。

因此,在确定分级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心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符合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首先,临床症状对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至关重要。

患者常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咳嗽和晕厥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心功能不全。

因此,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记录,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其次,体征也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此外,医生还需要通过听诊来判断患者的心脏杂音、心尖搏动等情况,以及进行肺部和心脏的体格检查,从而获取更多的体征信息。

除了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各种检查结果也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重要依据。

包括心电图、胸部X光片、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肺通气/灌注扫描、肺血管造影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情况,评估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在进行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时,医生需要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病等。

只有在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患者是否符合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总之,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医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诊断过程,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从而为其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肺动脉高压的分类和诊断-医学

肺动脉高压的分类和诊断-医学
扩张肺动脉,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心肺功能。
前列环素类似物
增加血管舒张物质,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肺功 能。
非药物治疗
氧疗
对于缺氧患者,给予适当氧疗以改善症状。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考虑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肺移植
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肺移植手 术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脑钠肽水平升高
01
脑钠肽是一种由心肌细 胞合成的激素,具有调 节水盐平衡和血压的作 用。
02
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 由于右心负担加重,可 能导致脑钠肽水平升高。
03
脑钠肽水平升高有助于 诊断肺动脉高压,并评 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04
检测脑钠肽水平的方法 包括抽取静脉血液进行 化验和生物传感器测量 等。
X线胸片可显示肺动脉扩 张和右心房、右心室增
大。
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 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和右
心形态。
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肺 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可 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和
心输出量。
实验室诊断
01
02
03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检测出红细胞 增多、血沉增快等异常指 标。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检测出低氧血 症、呼吸性酸中毒等异常 指标。
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大
平滑肌细胞肥大导致肺血管管腔狭窄,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血管重构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肥大引起肺血管重构,使肺血管阻力持续升 高。
血管重构与肺小动脉堵塞
血管壁增厚
血管重构过程中,血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
肺小动脉堵塞
肺小动脉内膜和中膜增生肥厚,导 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肺微循环障碍

肺动脉高压名词解释

肺动脉高压名词解释

肺动脉高压名词解释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它会导致肺动脉中的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脏和肺部功能受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肺动脉高压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肺动脉高压的定义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的压力应该在25毫米汞柱以下。

但是,如果肺动脉压力超过40毫米汞柱,就可以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二、肺动脉高压的病因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但是有一些已知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因素: 1.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心脏中的缺陷导致的,这会导致肺部的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

2. 肺部疾病:一些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结核和肺栓塞等,也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

3.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肺动脉高压的另一个潜在病因。

当血栓阻塞了肺部的血流时,它会导致肺动脉高压。

4. 药物和毒素:某些药物和毒素,如可卡因和苯丙胺等,也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

三、肺动脉高压的症状肺动脉高压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 呼吸困难:由于肺动脉高压会导致肺部的血流减少,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2. 疲劳:由于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导致疲劳。

3. 胸痛:由于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胸痛。

4. 晕厥:由于肺动脉高压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晕厥。

四、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1.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心脏和肺部功能。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肺动脉高压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3. 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4. X光检查:X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肺部是否存在异常。

五、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
临床上将 PH分为 5大类
分类
亚类
1.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 1.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
1.2遗传性肺动脉高压(HPAH)
1.3药物和毒物相关肺动脉高压
1.4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1.4.1 结缔组织病
1.4.2 HIV感染
1.4.3 门脉高压
1.4.4 先天性心脏病
4.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able guanylate cyclase,sGC)激动剂
5.前列环素类似物和前列环素受体激动剂
PAH的治疗
(四)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和药物间相互作用
1.靶向药物联合治疗 2.药物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时需考虑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谢谢
5.2 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如结节病、戈谢氏病、糖原储积症)
5.3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5.4 其他(如纤维性纵隔炎)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进行 性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症状,常为劳累后诱发,表现为疲劳、呼 吸困难、胸闷、胸痛和晕厥,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干咳和运动诱发的恶心、呕吐。 晚期患 者静息状态下可有症状发作。 随着右心功能不全 的加重可出现踝部、下肢甚至腹部、全身水肿。
可直接评价右心室大小、 形态和功能,并可无创 评估血流量,包括心输 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右 心室质量。
血液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主要用于 筛查PH的病因和评价 器官损害情况
PAH的治疗
(一)一般措施
1.体力活动和专业指导下的康复:PAH患者应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2. 妊娠、避孕及绝经后激素治疗:随着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妊娠 PAH患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在 5%~23%,且妊娠并发症多,因此,建议PAH患者避免怀孕。 3.择期手术:对PAH患者即使进行择期手术也会增加患者风险,接受择期手术者,硬膜外麻醉可能比全 身麻醉耐受性好。 4. 预防感染:PAH 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而 肺部感染是加重心衰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 一。 5.社会心理支持

肺动脉高压危象

肺动脉高压危象
.
紧急处理
调节呼吸机参数: 上调PEEP,吸纯氧,过度 通气使PaCO2<30mmHg。危象得到控制后稳 定24小时,维持血氧分压95mmHg,减少通 气量使PaCO2逐渐上升。
充分镇静解痉 立即停止一切可能刺激病人的操作; 辅助使用碳酸氢钠静滴或吸入NO
(20~40ppm)可有助于降低肺血管阻力。
.
诊断标准(2013 WHO)
PAH: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 PHC: 肺动脉压突然升
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平均压
高并达到或超过体循环
mPAH>25mmHg,或运动 状态下>30mmHg相应肺毛 细血管楔压
压力,肺动脉压/体循环 血压≥1。
PCWP<15mmHg 以及肺 循环阻力PVR>3Wood unit。
必要时可快速增至20ug/kg.min,控制症状后 持续给药维持; 其次0.01~0.05ug/kg.min的异丙肾上腺素对降 低肺血管阻力有一定效果; 此外硝酸甘油、硝普钠、氨茶碱、妥拉唑林均 对肺动脉高压危象有一定作用; 同时可减少儿茶酚胺的用量。
.
预防——呼吸道管理
体外循环结束后6h肺动脉压达到术后最高点, 同时全肺阻力达到围术期最高点, 48h后肺动 脉压下降, 72h全肺阻力开始下降。
尿少的患儿, 排除低血容量下及时给利尿, 同时给予
3~5ug/kg.min多巴胺增加肾血流量, 病情无好转, 尽早
腹膜透析。
.
.
PHC: 病人突然烦躁、呼吸增 快、发绀缺氧、静脉扩张、肺 动脉压、右室、右房压均突然 升高,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 降等严重低心排血量症状。
.
发病机制
PHC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多种诱因引起的肺动脉 压升高, 导致患者出现右心功能衰竭和体循环 低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
业务学习
肺动脉高压
• 这种病75%病人死于诊断后的5年内,平均生存期为1.9 年;有右心衰者,平均生存时间小于1年。
• 这种病75%患者集中于20~40岁,还有15%患者在20岁 以下,几岁的孩子也会发病。 • 这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疾病,易误诊为一般心脏病或 者哮喘。 • 这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这种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中
–曲前列环素(Treprostinil):
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皮下注射使用。
–依洛前列环素(ILoprost
万他维):
化学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雾化吸入。
–贝前列环素(Beraprost):
是一口服有活性的前列环素类似物。
3.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作用:减少血管收缩、逆转肺血管重塑和心脏肥
厚、降低已有的肺动脉高压
启动增殖过程
和炎性病变
发病机制
4. 内皮损伤机制:
血管收缩的因子过度 表达(ET-1,TXA2,5-HT)
内皮损伤
血管舒张因子表达下降 (PGI2,NO,肝素样物质)
血管收缩、重塑 和原位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1、最常见的 2、劳力性
症状
呈典型心 绞痛发作
临床表现
体征:
胸骨左缘上抬或膨隆,胸骨左缘可触及收缩期搏动;
6分钟步行距离 380 m
6分钟步行距离 < 380 m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
• 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活动 耐量重要的方法; • 推荐对于每个肺动脉高压患 者的住院评价中,都要完成 该试验; • 在西方的肺动脉高压治疗中 心,第一次入院的肺动脉高 压患者均要在治疗前进行此 项试验,且试验结果与预后 相关。
诊断
胸部X线
• 肺门动脉扩张与外围纹理纤细形成鲜明的对比 或呈“残根状”。 • 右心房、室扩大。 • 心胸比率增加。
诊断
超声心动图
是筛选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诊断
右心导管检查
不仅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也是诊断 和评价肺动脉高压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其它诊断
• 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 • 通气/灌注扫描 • 心脏(核)磁共振影像学 • 高分辨率计算体层成像 • 腹部超声诊断 • 血液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3.2 肺间质性疾病 2.3门脉高压 瓣膜病 5 、不明机制和(或)多种机制所致肺动脉高压 3.3 其他伴有限制性、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障碍的肺部疾病
HIV感染
5.1 3.4
先天性心脏病 血吸虫病
血液系统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5 肺泡通气不足 5.2 系统性疾病 慢性溶血性贫血 慢性高原病 1.5 3.6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5.3 代谢性疾病 3.7 发育异常 5.4 其他:肿瘤样阻塞、纤维性纵膈炎、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
发病机制
2.缺氧机制:
肺血管重塑
低氧
激活基质金 属蛋白酶
平滑肌细胞增殖 迁移,基质积聚
抑制钾通 道表达和激活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内钾积聚,激活钙通道
Ca2+进入细胞内导致血管 收缩并使平滑肌细胞增殖
发病机制
3. 炎症机制:
缺氧、自身免疫
抗体、细菌病毒
促炎因子增高,
激活炎症细胞
下游信号传导 通路激活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流行病学
决定肺动脉高压生存的因素:
– 1)发病原因
– 2)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
– 3)6分钟步行距离
– 4)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严重程度
流行病学
不同病因肺动脉高压的平均生存率
1 0.8 0.6 0.4 0.2 0
CHD CVD HIV IPAH Portopulm 第一年 0.92 0.67 0.58 0.79 第二年 0.885 0.405 0.39 0.66 第三年 0.77 0.37 0.21 0.59 0.64
脉高压生存率的影响
1.0 0.8 累计生存率 6 分钟步行距离 380 m 0.6 p = 0.0005
0.4
0.2
6分钟步行距离 < 380 m
0
0 患者 (n) 78 78 12 71 54 24 56 28 36 41 16 48 60 72 4 3 3 1 84 96 108 时间 (月) 28 15 8 6
II级 (轻度)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状态下无症状,但一般的体 力活动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加剧、或近似晕厥。
III级 (中度)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状态下无症状,但轻微的体力活 动即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加剧、或近似晕厥。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并可能出现右心衰竭的体征。静息状 态下可 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乏力,并且任何体力活动几乎都 可以加重这些症状。
–具有抗炎作用,主要基于肺动脉高压发病的炎症 机制来治疗肺动脉高压。
6. 联合治疗
• 联合治疗的目的:是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
降低最小毒性,减少药物剂量,以及使无效或疗效 下降的治疗变为有效的治疗等。
• 联合用药方案:
1.1 1.2
2、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可遗传性肺动脉高压 收缩功能不全 1.3 2.1 药物和毒物所致肺动脉高压 3、肺部疾病或低氧血症所致肺动脉高压
1.4
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2.2 舒张功能不全 4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TEPH) 结缔组织病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波生坦(Bosenten):
口服有活性非选择性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塞塔森坦(sitaxsentan):
是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
安贝森坦(Ambrisentan):
是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
4.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 作用:能够增加肺血管对内源性或吸入性NO的敏感性。
预防或逆转血管重构。
流行病学
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
• 静息:mPAP(平均肺动脉压力)>20mmHg; sPAP (肺动脉收缩压) >30mmHg • 运动:mPAP>25mmHg 即可诊断肺动脉高压
流行病学
预 后
生存中位值为(传统治疗)2.8-4年,5年生存率:21%
假如氧饱和度<63%→ 3年后生存率下降<20% 下列病人预期寿命<1年: 右心房压力增高(>20mmHg)
原发性肺 动脉高压
继发性肺 动脉高压
– – – –
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引起) 与呼吸系统疾病或低氧血症相关的 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或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直接损伤肺血管床导致的肺动脉高 压
分类(ESC/ERS,2008)
1、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hypertensio,PAH)
CHD=先天性心脏病;
CVD=胶原性血管病;
HIV=艾滋病;
IPAH=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Portopulm=门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
流行病学
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仍然是决定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
I 级 (轻度) 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乏力、胸痛加剧、或近似晕厥。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 1.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 2. 家族性肺动脉高压(FPAH) 3.相关肺静脉或毛细血管病变所致 4.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5..相关因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APAH) 结缔组织性疾病 先天性体-肺分流 门静脉高压 HIV感染 药物/毒物 其他 – – – – 左心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与呼吸系统疾病或低氧血症相关的肺 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或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直接损伤肺血管床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一)基础治疗 (二)针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药物治疗 (三)其他治疗 (四)介入治疗 (五)手术治疗 (六)治疗流程图
(一)基础治疗:
1.原发病和致病因素的治疗 2.健康教育 3.吸氧 4.利尿 5.强心 6.抗凝
(二)针对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的药物治疗
1.钙通道阻滞剂 2.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 3.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4.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氟苯丙胺等抑 制食欲药物
分类
1951年

1998年Evian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 家族性 和散发性PH
相关因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1. 结缔组织性疾病 2. 先天性体-肺分流 3. 门静脉高压 4. HIV感染 5. 药物/毒物 6.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7. 其他 – –
2003年Venice
每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
2.前列环素类似物
• 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
–强有力的扩张血管作用 –抗血栓作用(抑制血小板活性及聚集)
–抗增殖活性
–抗炎及抗纤维化活性(抑制炎性及纤维前体细胞因子;
抑制白细胞活化及白细胞黏附)
2.前列环素类似物
• 种类
–依前列醇(Epoprostenol):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故不能口服,须静脉注射。
• 种类:
–西地那非:强效且选择性高,口服 –伐地那非 –他达那非
5.其他药物:
• 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
–由血管内皮细胞上的Ⅲ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分解精氨酸而生成,有舒 张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 他汀类药物: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P2亢进); 由于主肺动脉扩张可闻及喷射性卡嗒音;
吸气时第三心音(S3)增强;
肺动脉瓣区舒张早期逐渐减弱的杂音(Graham-Steel); 三尖瓣返流性杂音; 右心衰竭的体征:颈静脉怒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