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穴位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肩部疾病

董氏奇穴-----肩部疾病

董氏奇穴-----肩部疾病(一)治疗肩关节常用穴道1、肾关穴、人皇穴,特效2、八关三穴、八关四穴3、三肩穴4、三重穴5、足千金穴(或于十四经的条口穴透向承山穴)6、肩关节周围点刺放血,特效7、肩关节周围拔罐,特效8、偏肩穴(治疗肩)、失枕穴(治疗后颈)9、针刺对侧的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四花中穴、四花外穴,深刺有效(3、寸),也可配合对侧的火主穴、阳陵泉穴10、使用董氏左右对应针法,针刺对侧手臂11、使用董氏上下对应针法,针刺同侧大腿根部(二)肩关节扭伤1、针偏肩穴,配中白穴,效果卓著。

2、针灵骨穴、大白穴,配下白穴,特效。

3、针下三皇穴,特效。

4、针上营穴、下营穴,特效。

5、针四肢穴,效果佳。

6、针重子穴、重仙穴,配灵骨穴、大白穴、上白穴。

7、通心穴、通灵穴、通天穴、通关穴,取其中二穴,加配四肢穴。

8、金前穴,配天皇穴。

9、针刺对侧的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四花中穴、四花外穴,深刺有效(3寸),也可配合对侧的火主穴、阳陵泉穴10、使用董氏左右对应针法,针刺对侧手臂11、使用董氏上下对应针法,针刺同侧大腿根部(三)肩凝症(含肩痛)1、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上俞穴、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正阳一、正阳二、正阳三穴,特效。

2、针人皇穴,配肾关穴,立愈。

3、针中九里穴,效果卓著。

4、针肩中穴,配李白穴、上曲穴,效果佳。

5、针三肩穴,特效。

6、病位放血,针肩灵穴。

7、针刺对侧的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四花中穴、四花外穴,深刺有效(3寸),也可配合对侧的火主穴、阳陵泉穴8、使用董氏左右对应针法,针刺对侧手臂9、使用董氏上下对应针法,针刺同侧大腿根部(四)五十肩(肩不能举)1、针人皇穴,配肾关穴,特效。

2、针三重穴,配足千金穴,效果卓著。

3、针八关三、八关四穴,奇效。

4、针灵骨穴、大白穴配中白穴,效果显著。

5、针四花穴,有效。

6、针肩中穴、建中穴。

7、针三肩穴、偏肩穴、火星上、火星下穴。

8、先在病位放血,并配合针肩灵穴、肾关穴、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

肩背穴的应用

肩背穴的应用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27
肢部常用平衡穴位
1.肩背穴(BP-LEl)27
定位:位于尾骨旁开4--5厘米处。

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皮神经,坐骨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麻胀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

功能: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主治:颈肩综合征、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

腓肠肌痉挛。

按语: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

歌诀:
肩背尾骨外二寸,
坐骨神干交叉中。

颈肩筋膜综合征,
偏瘫癫痫癔症分。

董氏奇穴上臂-肩六『上曲、下曲、建中、肩中、云白、李白』

董氏奇穴上臂-肩六『上曲、下曲、建中、肩中、云白、李白』

【上曲⽳、下曲⽳】解剖:肾之神经、肝之神经。

归经:⼊肝经。

⽳性:舒筋活络。

针刺法:直刺⼀⼨—⼀⼨五分。

斜刺法:由上往下斜刺⼀⼨半—⼆⼨。

你是否想拥有特⾊特效技术,让客户对你死⼼塌地?你是否经营出现了困境,需要改变?/////////////////////往期开班适合学习⼈群☆有⽆基础均可学习。

☆有⽆基础均可学习。

☆中医针灸爱好者。

☆家庭保健从业者包括:按摩师,理疗师、营养师、美容师、养⽣保健技师等。

☆从医⼈员包括:各社区卫⽣服务站医⽣、西医学中医医⽣、理疗康复科从事推拿、理疗、⾻伤、康复、针灸、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从事针灸保健有关⼈员以及医学院毕业⽣等。

学习⽅法:5天4晚⾯授+⼿把⼿教+免费复训+建⽴学员群随时指导,直到你学会为⽌!第⼀期多种实⽤中医特⾊疗法内容1.董⽒奇⽳针灸(主讲)2.针雕美容抗衰3.⽆痛腹针疗法4.雷⽕神针5.扶阳罐疗法⼀、董⽒奇⽳针灸董⽒针法别具⼀格,⾃成⼀家,与⼗四正经的针法不同,容易上⼿,操作⼿法简单,但是疗效丝毫不差于⼗四经⽳。

全⾝主要取⽳仅50多个,辩证灵活,取⽳精少。

且取⽳多在四肢,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秒杀疼痛,治疗范围⼴,包括内、外、妇、⼉、⾻伤、⽪肤等,对各种常见疾病或亚健康问题治效⾼,对很多疑难病也有⾮常好的效果。

如果你缺乏治病的好⽅法,⾯对疑难杂症⽆处下⼿;如果你⾃⼰在临床⼯作,需要提⾼⾃⾝能⼒;如果你是⾃⼰开店,想要实现搞创收、好⼝碑;如果你家⼈⽣病、四处求医焦头烂额。

董⽒奇⽳课堂欢迎你的到来!授课⽼师曾先后跟随⽬前国内⼏乎所有知名董⽒针灸专家学习,深⼊研习董⽒奇⽳针灸,结合每天⼏⼗例董⽒奇⽳治疗患者的临床实践,⼿把⼿教给你⼀个紧贴临床的实⽤⾼效针法。

⼆、针雕美容抗衰针灸⾯雕+徒⼿调理⽓⾎,美⽩淡斑、脸部提升,⿊眼圈、眼袋、青春痘、黄褐斑、痤疮,娠妊纹、富贵包,乳腺增⽣,川字纹,鱼尾纹,颈纹,法令纹,抬头纹,多种减肥针法、丰胸针法。

配合董⽒针灸强⼤调理⽓⾎针法,效果明显,按照疗程调理效果持久不反弹。

颈椎疼?肩膀疼?落枕疼?记住这几个穴位

颈椎疼?肩膀疼?落枕疼?记住这几个穴位

颈椎疼?肩膀疼?落枕疼?记住这⼏个⽳位前⼏期我们说到了颈椎病,随着亚健康⼈群的增多,我国有70%以上的中青年⼈都有⾄少轻度的颈椎病,长期对着电脑的⽩领更为严重。

这肩颈疼起来,实在是让⼈苦不堪⾔。

要是万⼀睡觉再没睡好,睡个落枕,这⼀天就别想舒服了。

除了热敷,适当运动,涂抹药物以外,其实中医也有很多⽅法来针对这⼀问题。

很简单,就是⼏个⽳位的事⼉。

你想知道吗?下⾯的⽂字可要看好了。

1.颈椎病患者的福⾳:后溪⽳颈椎、肩胛疾患或⼩肠受寒严重者,按揉此⽳1-3分钟可有明显的痛感,⼀般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

平时呢,也可以这样来刺激⼀下后溪⽳。

后溪⽳与督脉相通,所以经常刺激此⽳还可以提⾼机体的抗病能⼒。

后溪⽳⽐较好找,握拳时在第5⼿掌与⼿指间关节后,可⽤另⼀⼿⾷指点揉。

2.肩颈疾患之⼈必按:天宗⽳有肩颈疾患之⼈,此处会有强烈的痛感,并向四周放散。

有时候,⼀指下去,会让⼈泪流满⾯此时⼀定要忍住疼痛坚持疏理数⽇,⽓脉畅通后痛感即会消失。

另外,现如今⼤多数⼈贪⾷寒凉之品,连⼤冬天的也不放过,⼩肠经很容易积寒。

这种情况可以在天宗⽳处拔罐留罐10分钟,如果颜⾊⿊紫,说明⼩肠经有寒,应该及时将内寒祛除,以免之后形成病灶。

在此处进⾏拔罐术,拔两天、歇⼀天,⾄颜⾊消褪为⽌。

天宗⽳在后背,上⾝坐直放松,术者⽤掌根按揉肩胛⾻下窝中央3.治落枕:落枕⽳⼤多数⼈偶尔有落枕,也有部分⼈频繁落枕。

⼈们常认为是睡觉时不⼩⼼受风或固定姿态时间过长,⽓⾎不周⽽产⽣的凝滞疼痛,这只是⼀部分外在的现象。

如果⼩肠经有恙,肩部的⽓⾎运⾏必会不畅,再加上外因的作⽤⽽产⽣肌⾁僵痛,看似偶然的落枕其实是必然。

⼀旦落枕可以点揉落枕⽳和后溪⽳来调理。

落枕时将⾷指⽴起来并按揉落枕⽳会有痛点,刚按揉时疼痛难当,点按的同时需配合晃动、扭转脖⼦,5分钟后痛感会渐渐消失;再按揉后溪⽳的痛点,也是边按揉边扭动脖⼦。

实践中,当两个⽳位的痛感减轻后,脖⼦基本会恢复正常。

落枕⽳,是经外奇⽳,位于⼿背部第2、第3掌⾻之间,两指⾻交会处向外⼀横指。

针灸穴位 肩井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肩井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肩井穴说明指导书总述肩井,经穴名。

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足少阳胆经。

别名肩解、膊井。

位于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有斜方肌,深部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及锁骨上神经分支。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等。

直刺0.3-0.5寸。

1.名称肩井穴2.别名肩解、膊井3.出处《针灸甲乙经》4.隶属足少阳胆经5.位置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6.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7.功能舒筋活络,理气止痛,清热散结。

8.操作直刺0.3-0.5寸9.主要配伍配三里穴、中极穴治胞衣不下10.定位位于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11.解剖有斜方肌,深部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

有颈横动、静脉分支。

布有腋神经及锁骨上神经分支。

12.名词释义穴在肩上凹陷处。

因凹陷颇深,犹如深井,故以为名。

13.功能作用舒筋活络,理气止痛,清热散结。

14.详细主治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2、滞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

3、瘰疬。

15.详细操作正坐,于第七颈椎棘突高点至锁骨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出取穴。

直刺 0.3-0.5寸。

内有肺尖,不可深刺。

孕妇禁针。

16.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背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颈项肌痉挛、副神经痉挛、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早产后下肢厥冷、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病。

17.配伍1、配三里穴、中极穴治胞衣不下。

2、配合谷穴、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3、配风池穴、廉泉穴治中风不语。

4、配肩髃穴、渊腋穴治臂痛不举。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1、《备急千金要方》:“难产,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2、《针灸大成》:“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

”。

人体六“肩”穴【肩部穴位图文】

人体六“肩”穴【肩部穴位图文】

人体六“肩”穴【肩部穴位图文】肩背穴【经外奇穴】人体六“肩”穴【1、肩井2、肩髎【lao】3、肩外俞4、肩中俞5、肩髃ou6、肩贞】1、肩井【胆经】肩井穴——肩上一口井,护佑你一生取穴方法: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肩井穴位位置图】【图解肩井穴位的位置】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肩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治疗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2、缓解治疗肩背痛、颈项痛、落枕、牙痛、乳痈、乳腺炎、肩周炎、肩软组织损伤、上肢痛、难产、半身不遂、胞衣不下、肺炎、扁桃体炎、瘫痪、四肢厥冷、中风不语、诸虚百损等3、提高性功能【温馨提示】按摩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有血压高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按摩肩井穴的方法:1、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放开,重复十次之后换左手。

2、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右肩的肩井穴,依然是重复十次。

特别注意: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很容易造成流产的穴位位置:肩部最高处,或两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

保健作用:具有疏导水液的功效。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瘰疬等。

按摩方法:将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5分钟,再将右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左侧肩井穴5分钟,力量要适中,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做1次。

2、肩髎【lao】三焦经[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3、肩外俞su【小肠经】[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4、肩中俞su【小肠经】[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龙骨灸的功能主治图片大全

龙骨灸的功能主治图片大全

龙骨灸的功能主治图片大全1. 背景介绍龙骨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穴位上使用灸热刺激龙骨,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龙骨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介绍龙骨灸的功能主治,并提供一些相关图片作为参考。

2. 功能主治2.1 缓解肩颈疼痛•龙骨灸对于缓解肩颈疼痛有明显的疗效。

•龙骨穴是肩部的一个重要穴位,通过对该穴位进行灸热刺激可以缓解疼痛。

•使用龙骨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舒缓肩颈疼痛的效果。

2.2 缓解腰痛•龙骨灸可以有效缓解腰痛。

•龙骨穴是腰部的一个关键穴位,通过对该穴位进行灸热刺激可以舒缓腰痛。

•龙骨灸可以促进腰椎周围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的压力,减轻腰痛症状。

2.3 改善消化不良•龙骨灸在改善消化不良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

•龙骨灸可以刺激消化系统的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龙骨灸还可以缓解胃脘部的胀气、痛苦等症状,提高食欲。

2.4 缓解疲劳和压力•龙骨灸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疲劳和心理压力。

•龙骨穴与身体的内分泌系统有关,通过对该穴位进行灸热刺激可以促进内分泌的平衡,减轻疲劳和压力。

•龙骨灸还可以舒缓筋膜疼痛,放松肌肉,使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

2.5 提高免疫力•龙骨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龙骨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关联穴位,通过对该穴位进行灸热刺激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龙骨灸还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加气血的供应,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3. 功能主治图片大全图片1:龙骨灸缓解肩颈疼痛示意图龙骨灸缓解肩颈疼痛示意图龙骨灸缓解肩颈疼痛示意图图片2:龙骨灸缓解腰痛示意图龙骨灸缓解腰痛示意图龙骨灸缓解腰痛示意图图片3:龙骨灸改善消化不良示意图龙骨灸改善消化不良示意图龙骨灸改善消化不良示意图图片4:龙骨灸缓解疲劳和压力示意图龙骨灸缓解疲劳和压力示意图龙骨灸缓解疲劳和压力示意图图片5:龙骨灸提高免疫力示意图龙骨灸提高免疫力示意图龙骨灸提高免疫力示意图4. 总结龙骨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中俞(手太阳小肠经)
取法:前倾坐位或俯伏位,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督脉 )旁开2寸处取穴。
标准定位: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菱形肌。 主治:咳嗽,气喘,唾血,项强,肩背疼痛等。
肩外俞(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取法:前倾坐位或俯伏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穴。 穴位解剖:斜方肌、肩胛提肌。 主治病症 1. 颈椎病,肩胛区神经痛,痉挛,麻痹; 2. 肺炎,胸膜炎,神经衰弱,低血压等。
臑会 【标准定位】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穴的连线上,肩髎穴 下3寸,三角肌的后缘。 【取法】前臂旋前,于肩头后侧肩髎穴直下3寸,与天井穴相 直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皮肤由桡 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肱深动、静脉。 【主治病症】瘰疬瘿气,目疾,肩胛疼痛,腋下痛等。
极泉(手少阴心经)
位于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标准定位:在胸大肌的外下缘。 主治:1.心痛、心悸等心疾;2.肩 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 伤等痛症;3.瘰疬;4.腋臭;5.上 肢针麻用穴位。(弹拨本穴可预 防冠心病,肺心病。) 操作:刺法:避开腋动脉,直刺 0.3~0.5寸,整个腋窝酸胀,有麻 电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 抽动,以3次为度。
曲垣 定位取穴编辑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 当臑俞与第2胸 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内上 端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编辑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 肌、冈上肌。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 重叠分布。斜方肌(腱)由副神经支配, 冈上肌由肩胛上 神经支配。该神经有肩胛上动脉伴随, 经肩胛横韧带下方 , 至冈上窝内的冈上肌, 并经肩胛颈切迹, 至冈下窝。 主治病症编辑冈上肌腱炎,肩胛部拘挛疼痛,肩背痛, 肩 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肩井端连线的中点上。 穴位解剖: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 、上后锯肌。 主治: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2. 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科及乳房 疾患;3.瘰疬。
注:1.颈项强(jiang)痛---丹溪曰∶男子项强,不 能回顾,动则微痛。 2.乳痈---乳痈是以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 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 3.乳癖(pi)---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 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 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肩部的穴位汇总
肩贞,肩髃,肩髎,肩井, 肩外俞,肩中俞,极泉
肩髃(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前平伸 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 处。
穴位解剖:三角肌上部中央。
简易取穴法:在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 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 瘰疬,瘾疹,及肩关节周围炎(肩三针)等 。
秉风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 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 ,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 肌、冈上肌。皮肤较厚, 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重叠 分布。皮下筋膜致密, 纤维组织发达, 并有纤维束连于皮 肤。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 肌, 并继进其深面的冈上肌。前肌由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 肩胛上神经支配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冈上肌腱炎, 肩周炎, 肩胛神经痛; 2.其它:支气管炎等。
肩髎(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在肩部,肩峰的后下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凹陷处。 穴位解剖:三角肌(后部)、小圆肌、大圆肌、背间肌。 【主治】①臂痛,肩重不能举。②胁肋疼痛。 §肩膀举不起来或疼痛、手臂困倦的症状,此乃因肩膀的三角肌受损的缘故。 三角肌(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本穴位可调整肱三头肌的状况。
肩贞
(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 头上1寸(指寸)。 穴位解剖:三角肌、肱三头肌、大圆肌、 背阔肌。 主治病症: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 木,耳鸣,齿疼,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 等。(肩周炎的必用穴) (瘰疬: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 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相当 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
谢谢!
天宗 【定位】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 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指压手法】 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 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就是天宗穴。 【解剖】 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 经。 【主治】 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 ②气喘。 ③乳痈
臂臑 【标准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连线上 ,曲池上7寸。 【取法】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特异性】手阳明络之交会穴。 【功用】清热明目,通经通络。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2.其它:眼病,颈淋巴结核,头痛。
秉风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 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 ,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 肌、冈上肌。皮肤较厚, 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重叠 分布。皮下筋膜致密, 纤维组织发达, 并有纤维束连于皮 肤。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 肌, 并继进其深面的冈上肌。前肌由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 肩胛上神经支配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冈上肌腱炎, 肩周炎, 肩胛神经痛; 2.其它:支气管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