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结构

合集下载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极难发生 化学反应 、性质稳 定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1、判断是哪个原子,是金属还是非金属的原子,化 学应中电子变化趋势?
5
6
2、在化学反应里,原子的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B A 、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电荷数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 离子
电子层数:1、2、3、4、5、6… 电子能量: 低 近 离核远近:
高 远
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资料:一个钠原子的原 子核内11个质子和12个 中子。核外有11个电子, 其中2个电子能量相近 都较低,8个电子能量 相近且能量稍高,还有 1个电子的能量相近且 能量最高,这些电子占 据核外的广大的空间, 以近似光速同时绕原子 核运动。 如何把核外电子 层排布形象地表 示出来?
中子
-
质子
原子 核 -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质子 (不带电) 中子
一、原子的结构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原子核 原子 (核电荷数) 中子 1.6748×10-27Kg
电子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 10千克,碳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 C ) (A)12克(B)14 (C)12 (D)16 4.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B)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层数 5.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B) A.质子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中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 7、在同一原子里,其数目相同的是( B ) A、中子数和质子数 B、电子数和质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质子数和原子质量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练习题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对于氯离子和氯原子,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氯离子比氯原子多一个质子B、氯离子比氯原子少一个电子C、氯离子和氯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氯离子和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2、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AD )A、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C )A.核外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原子数不同4.有两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C.它们属于同种原子D.以上都不对5.科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之和,如用613C表示核内有7中子和6个质子的碳原子,则1736C 和1737C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B.属于同种元素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6.下列粒子中,呈电中性的是( A )A 原子B 离子C 质子D 电子7.一个铁原子与一个铁离子中,数量肯定不同的是( D )A 质子数B 中子数C 原子核数D 电子数8.R3+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其核内的质子数为( 13 )个9.已知R2-离子与M+离子含有相同的数目的电子,若M+原子含19个质子,则R2-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个10.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 C )A 原子B 分子C 阴离子D 阳离子11.由某科技节目报道,夏威夷联合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一个H3+粒子中含有( 3 )质子,( 2 )个电子12、某不显电性的粒子A,在化学变化中变成了B、C两种粒子;B、C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鲁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三、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C-12)质 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质量跟它的比值。
Ar= 一种原子(A)的质量(kg)
1.66×10-27 (kg)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7×10-27kg 1.66×10-27kg
≈1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电性
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1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kg)
1.6726×10-27 1.6749×10-27 质子质量的1/1836
阅读上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1、质子带 正 电,中子不带 电,电子带 负电。 2、中子不带 电,所以原子核的电性由质子决定,
因此原子核带 正 电,(核电荷数)数目跟质子相等。 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 几乎 相等,但比 电子 大得多。 4、 电子 的质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 量约等于( 原子核 的质量)即质子 和 中子 质量之和。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同种原子质 子数与中子数与相对原子质量有何 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2
1、填表: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H
1
10
1
1
Mg
12
12 12 12
24
Fe
26
26 30
26
56
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 A、16g B、16 C、2.657×10-26kg
一、原子的构成(小结)
质子(带 正 电)
原子核

(带

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及原子质量的计量

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及原子质量的计量
那么为什么 有的α粒子可以 穿透金箔,有的 不能?你能解释 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共享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 只有少数被反弹回来?
如果你当时在场,发现了这一出乎意料的现象后, 你会怎么想呢?
绝大部分α粒子没有或遇到极小的阻力,而少 数α粒子遇到了较大的阻力。这种阻力来自质量较 大的原子核。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磷 硫 铁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31 32 56
质子数
1 6 8 11 15 16 26
中子数 0 6 8 12 16 16 30
结论: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 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典例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典例2】 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
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B )
A.1
B.3
C.4
D.7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典例3】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
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B )
A.32m
1个原子的质量/kg
1.674×10-27 1.993×10-26 2.657×10-26 9.288×10-26
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千克 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993千克
问题: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 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班级:一、单项选择题1 .小丽同学在学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形成了以下熟悉,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原子由居于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C.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2 .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氮的原子结构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C.氯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D.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3 .以下相关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一一分子间间隔变大B.水通电分解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一一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大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一一瓶中气体一定是A. X的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2B. X的常见单质具有可燃性C.酒精在X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CX2和H2X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见单质反响产生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4 .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成绩:A. 表示的是质子CO25 .稀土元素镐〔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镐属于非金属兀素B.镐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稀土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6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稳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相对应的是〔〕A.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7 .以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①②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小的是阳离子8 .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以下关于衰变后的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碳原子核, 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9 .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可知,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12B. 14C. 16D- 2410 .分子和原子根本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不停运动,原子不动D.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 .以下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12 .醋酸结构式如图.以下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o魂题干o乱展子O氧用六A.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B.醋酸分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是不相等的C.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每个醋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13 .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两者电子层数相同 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4 .以下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有导电性C.夏天烧烤时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具有可燃性D.金刚石切割玻璃---金刚石硬度大15 .硒是人体中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硒原子的质子数是 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以下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中子数为45B,原子序数为34C.核电荷数为79D.核外电子数为3416 .以下对分子、原子、离子的熟悉正确的选项是〔 〕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17 .下到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A.两者质子数不同 C.两者元素种类相同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2C.过滤、吸附、蒸储、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18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以下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两种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两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D.水中氧原子的化合价为 -219.2021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 的葩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这种葩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5,相对原子质量为 133,那么其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 A. 188 55 C. 55 7820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如果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就变成了离子 D.分子里一定含有原子,分子大原子小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B.由⑥可知铭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C.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D.③和⑤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1价D.水可以用来检验某些装置的气密性B. 78 78D. 23 5521 .关于以下符号或图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5 .以下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26 .关于对分子,原子的熟悉,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C.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2 .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卜列对该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x 的值一定等于10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电中性的原子2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24 .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NaClC.①②属于同种元素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D. 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二、填空题27 . (4分)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3)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 __.(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28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铝元素.(2)钙离子.(3) 3个二氧化碳分子(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2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30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 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 289,那么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31 .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铁原子 ;②2个镁离子 ;③n 个臭氧分子 ;④在硫酸根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2)某元素R 在人体内能调节体液平衡,缺乏该元素会造成心率不齐,过量那么会使人恶心腹泻.该元素的原①x 的值为;②该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③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面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32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如图A 、R C D 四种粒子共表布 种兀素.(2) D 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由B 元素和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3 .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和;水是由 构成的.34 .我国创造较早且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奉献的三大化学工艺是BCD35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GJ⑨囚 四 ©(1)现以第三周期(第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 Z=;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Y= (填数值);(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4)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那么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 在上表中位于 (选A. B. C)处.36 .用化学用语填空:2N; 3个水分子 ;硫酸根离子 ;铁离子 .1 H2 He4M33 Li 6, 5414 Be曳0125 K10. 61 E C1 IZ. 01 7 N 14.018 0 16.0O9 F 1 LS. 00 10 Ne 纵13 1112 Mg 13 Mr HS ISP16 S17 Ci ItiAr 露9924,312配M 弭g翼,635.特39,薜(1)从图中查出硅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主族;(2)X2+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 X 的元素位于期表中第三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3)图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 不同;(4)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组是;(填序号)① N& Cl ② O、S ③ F、C1 ④ Cl、Ar:5)假设图表示的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38 .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如图的信息填空(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丙图所示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甲、乙、丙三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写出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9 .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填序号)(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4) 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5) 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 ;(8)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9)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40 .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B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响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3) 表示阳离子的有 , 其离子符号为(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41 .物质有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答复以下问题.⑴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钠原子易 (填“失去⑵用微粒的以下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A.八月桂花飘香是由于.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C.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I C2、[WEI D3、[二】B4、【誓爰]A5、【香妾】B6、【普奏】B7、【迨玄】D8、【一】B9、【爸妾】D10、【注D11、J D12、:"】C13、【芭爰】B14、:..]C15、【答案】B-B17、1“:D18、【三五】C19、I岸安』e20、ID21、【铜目A22、I,【答支】A23、|A24、I【花友】A25、|【假设雍】C26、二、填空题【假设累:〔1〕原子;〔2〕原子族. 愦子;〔3〕分子,原子、中子;〔4〕原子郎调子和中子.1、2、团i6 g号口【苔有〔1〕衿子〔2〕原子心〕膑子近质子〔4〕分子、原表中子〔5〕电子[5〕质子和电子〔八质子和中子3、【香妾】614、【春当[rtOj soi- 14口〔或勺01 5、【三亲;二得到如56、「;- z r*「¥二£【一盆:造既制止巧楔襟罪 8、【工夏】电孑后数相同(2)1* 7⑶国(4 ) 201 至品,6⑵岸剧A.E 阳圻A【假设言】醛X&分②®⑤①⑤宜①®⑥②13、 [一有浮到 BDCN/AUE 14、10、 【艺会】两个题原子2/Fg/ 11、【一二]四"工都,二量化接咬于裁 15、 【笞到 9、。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练习(有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练习(有答案)

原子结构的模型(1)1.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①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

②原子模型(1897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

③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a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

④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模型。

⑤现在的原子结构模型比玻尔模型又有丁很大的改进。

2.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构成的。

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电性,因而原子呈。

3.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4.原子核的秘密(如图)。

质子数= 数= 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

5.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

题型一α粒子散射实验1.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C.绝大多数直接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弹回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题型二原子的构成1.原于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由电子决定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带负电):每个电子有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带正电):每一个质原子核(带正电)原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题型三实验分析1.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

1.总结出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2.原子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
一、原子结构发现史: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 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 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论断 道尔顿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D )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 子数不一定相等 C 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 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D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4 一般来说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B ) A、电子和中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原子核和电子 5 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BD ) A 中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 核电荷数
生偏转
α 粒 子 束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 金箔?
原子中的核很小,原子内部空间 很大
α粒子束发生偏转
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说明了什 么? 原子中的核带正电,当带正电的α粒子经过 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排斥而改变方向
• 卢瑟福提出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在原子
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
•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带负 电的电子。既然有电子,原子为什么还会呈电中 性呢?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 布丁”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成圆球形,充 斥着正电荷,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像一粒粒葡萄干
一样镶嵌其中。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
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
的。
正电荷
电子
粒子散射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中的电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中的电子
稀有气体原子 8个(He为2个) 比较稳定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 得失电子趋 化学性质


结论
金属元素
一般小 于4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
等于4
(氢为1)
稀有气体元

等于8
(氦等于
2)
易失去 电子
易得到
易发生 化学反 应(活泼)
元素的化 学性质与 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 关系密切
电子
离子
+11 2 8 1
钠原子Na
+11 2 8
钠离子Na+
+17 2 8 7
氯原子Cl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离子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失去2个电 子
•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上离 子所带电荷数及所带电荷 的正负。例如Mg2+、S2-。
Mg
Mg2+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该过程核内质子数不变,
Ca2+ _1_个_钙_离__子_带_2_个_单_位_正_电__荷___________
思 考 想一想 议一议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2.Na变成Na+有哪些主要变化?Cl变成Cl-呢?
分 子 原 子 离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小;不断运动;三有
知根 本 区别
识表 示 比方 法 较构 成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原子中的电子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是怎么运动的呢?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排布特点:电子在 核外是按照能量由 低→高,由里→外 分层排布的
原子结构排列规律
• 电子是在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 电子层从里到外离核距离由近到远,能 量由低到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节认识原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教学内容分析“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一课时主要是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知识。

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区别上,也就是看两种微粒在化学反应里能否再分,可以采取总结、对比、讨论的方法促进理解。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认识原子的十分有效的基础知识。

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到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能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学中,就目前的实验手段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此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又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结构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在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析反应导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清楚的对原子和分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之处。

在教学中,对于电子的运动,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学生将无法建立起有关的形象,应该向学生指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线性轨道。

●教学流程设计引出课题原子的结构提出问题,共同探究1、为什么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2、原子核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3、原子核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教学过程[教师]1、举例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一一举例说明;3、写出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它分成了什么呢?分成了原子。

原子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粒子,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却不能再分,是不是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在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才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板书】一、原子的结构【讲述】汤姆森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学生]探究活动: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教师]点评:对卢瑟福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非常小,而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径仅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

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的电子质量非常小,与原子核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电子在原子内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设问】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导入】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结合动画指出】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

[学生]观察、领悟。

[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最后一段。

【设问】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讨论】小组活动,回答: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设问】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生]思考。

[教师]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同。

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都相同,同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解说氢、氧、碳等原子。

【动画展示】原子结构图(教材P46)。

【设问】在原子中,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它有什么用途?【板书】二、原子中的电子[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设问】电子非常小,可是它所“占据”的空间却非常大,它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中怎样运动?[教师]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轨道。

我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想像,电子在核外运动时就像一团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为“电子云”。

【小结】原子的结构[学生]记忆[教师]布置课堂学习[学生]练习,检查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原子有哪些印象?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告诉你的同学。

(2)以“我相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学作。

附:课堂学习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2.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体积大小不同(B)质量不同(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A)拉瓦锡(B)汤母森(C)道尔顿(D)舍勤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一定比分子小(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C)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则该分子中共有个原子核、个质子和个电子教学反思:1、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切勿任意拔高。

2、本节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

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

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当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整体全面的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点。

第三节认识原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重点、难点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教学内容分析“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二课时为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原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的认识,知道原子很小,由此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原子和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在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可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加深理解。

在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分子、原子的比较上。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一般不会感到很难,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相对和绝对之间如何转化,掌握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相对原子质量法(原子的质量非常小,用通常的质量单位来度量不方便,建立一个更小的单位——碳单位来度量,使得原子质量的数值更接近平常数值的大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微观物质世界的能力。

●教学流程设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原子的质量?教师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学生练习———————————巩固相对原子只哦量的意义和计算对全节进行总结巩固———————————掌握分子、原子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教师]1.什么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2.原子有哪些性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讲述】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学生]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

[教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

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应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投影】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原子的真实质量,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教师]相对原子是原子质量的真实质量吗?【讲解并投影】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相对质量的理解.[教师]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讲解并投影]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 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质量的区别。

[教师]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Ⅲ中查到。

[学生]阅读书后附录Ⅲ:相对原子质量表,知道如何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师]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锑、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1995年精确测定了和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小结]知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然后总结:掌握原子、分子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表格);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原子的构成及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练习,检查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在线测试”和“挑战自我”附:课堂练习1.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g (B)1/12 (C)12 (D) 1.993×10-26/12●教学反思1.习题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重层次性和开放性,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