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 绪论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合集下载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脊椎动物特有的斜纹肌.
平滑肌
二、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1.组织
4)神经组织
• 特点:由神经元和神经 胶质细胞组成.
• 功能:神经元具有感受 刺激,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 ,保护,营养和修复的能 力.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二、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1.组织 2)结缔组织
特点:多种细胞和大量间质构成.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
输. 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 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二、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1.组织
3)肌肉组织
• 特点:由肌细胞组成, 显纤维状. • 功能:收缩产生运动 • 类型:横纹肌、心肌、平滑肌和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细胞
1.细胞的一般特征
• 细胞一般比较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见,体长以 (µm)计算。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直径只有 0.1µm;鸵鸟蛋是最大的细胞,直径接近10 cm 。
支原体模式图
1.细胞的一般特征
细胞的共性
1 所有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DNA对遗传信息的永久贮存与精密复制更 具稳定性,增强了修复能力;而RNA专司遗传信息的转录与指导蛋白质分子的翻 译。
一、细胞
4.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 的期限。在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 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 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一、细胞
5.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一般分为 几个时期,各期的 主要特点是什么? 减数分裂与有丝 分裂有和区别?

普通动物学-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普通动物学-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因此也称为肌纤维。 其肌浆内有无数沿细胞长轴纵向排列的肌原 纤维,是肌纤维收缩机能的物质基础。 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肌束
肌纤维 肌原纤维 细肌丝 粗肌丝
心肌细胞亚显微结构
四、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由细胞本体、接受刺激的树突、输出 冲动的轴突组成。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动物的细胞 第二节 动物的组织 第三节 动物的器官和系统
第一节 动物的细胞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中央大液泡、 叶绿体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
溶 酶 体
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自噬、细胞凋亡 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外噬、自噬、细胞凋亡
第二节 动物的组织
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的功能。
神 经 细 胞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第三节 动物的器官和系统
器官:由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构成的,具 有一定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在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 起,彼此分工合作,以完成某一连续性生 理机能,称为系统。
疏松结缔组织
特点:多种细胞分 散在排列疏松的纤 维之中,细胞和纤 维埋在基质中。
分布:分布于各器 官和组织间。
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含大量的胶原纤维或弹力纤维,细胞和基质 较少。 肌腱 皮肤的真皮层 韧带、大动脉管
胶原纤维 腱细胞
肌腱横切
肌腱纵切
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是具收缩性的组织,主要由肌细胞 和细胞间少量结缔组织组成。
(二)功能 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感觉等 (三)种类 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普通动物学习题及答案

普通动物学习题及答案

普通动物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填空1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2细胞一般比较小,需要显微镜才能看见,通常以()计算其大小。

3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机能是多种多样的,游离的细胞多为();紧密连接的细胞有()等;具有收缩机能的肌细胞多为()或();具有传导机能的神经细胞则为()。

4动物细胞中具有24种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其中对生命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有6种,分别是();还有6种在细胞中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分别是();另有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不可缺少的。

5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后者主要是()、()、()、()等。

6根据其分子结构不同,核酸可分为()、()。

7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8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是()。

9动物细胞是一团原生质,由它可分化出(),()和各种细胞器。

10细胞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和()。

11动物细胞不同于植物细胞的特点是(),(),(),()。

12细胞质内的内含物主要包括(),(),(),()。

13细胞核经固定染色后,一般可分辨出(),(),(),()等。

14细胞周期包括()和()。

根据DNA的复制又可将()分为(),(),()三个时期。

15细胞已经分化但不处于生长分裂的阶段称为()期。

16动物细胞分裂可分为(),(),()。

17有丝分裂实际上是连续过程,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复杂变化把它分为(),(),(),()。

18减数分裂与正常的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时进行()次连续的核分裂,细胞分裂了()次,而染色体只分裂()次,结果是染色体的数目()。

19动物的组织通常可分为(),(),(),()等四大类。

20上皮组织具有( ),( ),( ),( )等生理机能。

21根据机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可分为(),(),()等。

22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被覆上皮又可分为(),(),(),()等多种类型。

23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结缔组织又可分(),(),(),(),(),()等多种。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3感觉上皮 为特化的上皮细胞,具有感觉功能,如听觉
上皮、嗅觉上皮、视网膜、味蕾等。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位置:广布于身体各处,连接身体各种组织。 特点:由大量的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和多
种细胞构成。细胞的位置不固定,不形成完整 的细胞层。
功能:支持、保护、吸收、营养、修复及物质
其它:肺泡和肾小管壁的腔面
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上皮等
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子宫的腔面
假复层柱状上皮 呼吸道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口腔、食道、阴道的腔面
角化:皮肤
柱状上皮
睑结膜、尿道的腔面
变移上皮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2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
动物细胞
无 无 无 有
植物细胞
有 有 有 无
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 动物组织(tissue)是由形态相似、机能相
同的细胞群和非细胞形态的物质-细胞间质 (intercellular substance)所组成。具有一 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结构。
动物的组织分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 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软骨组织
(cartilagenous tissue)
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组成。基质是主要 成分
如关节、软肋、气管、耳廓,会厌。 软骨的功能:支持作用,防止和减少碰撞
的作用。
血液 特点:具有流动性。 血液:
学习目的:
1、通过比较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与 植物细胞的区别

普通动物学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普通动物学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切有机体,除了最低级的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一节细胞动物的种类很多,体形结构千变万化,但是它们身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却是一样,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植物体也是如此。

因此,可以说细胞(cell)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一般特征细胞一般比较微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通常以μm计算其大小。

但也有少数例外,如一些鸟卵(不包括蛋清),直径可达几个cm。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机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图1—1)。

游离的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如血细胞和卵;紧密连接的细胞有扁平、方形、柱形等;具有收缩机能的肌细胞多为纺锤形或纤维形;具有传导机能的神经细胞则为星形,多具长的突起。

细胞虽然形形色色,但是它们在形态结构与机能上又有共同的特征。

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在机能方面: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2.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3.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和机能多种多样,化学成分也各有差别,但其组成元素是基本一致的。

在自然界存在的107种元素中,有24种是细胞中所具有的,也是生命所必需的。

在这24种中,有6种——碳(C)、氢(H)、氧(O)、氮(N)、磷(P)、硫(S)——对生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有机分子是由这6种元素构成的。

还有钙(Ca)、钾(K)、钠(Na)、氯(Cl)、镁(Mg)、铁(Fe)6种元素在细胞中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次分裂开始到下次分裂开 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 个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 裂期和分裂间期。
•通过有丝分裂,将亲代 的遗传物质即DNA平均分 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 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1.2 组织
•定义:是一些形态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及其非细
胞形态的间质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机能的集体。
多个细胞:多细胞腺,胃腺、肠腺等
分泌物排出 等
经导管: 外分泌腺,唾液腺、汗腺等 不经导管: 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
PPT文档演模板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③ 感觉上皮:具有感受机能,特化的上皮。鼻 腔的嗅上皮、味蕾、视网膜等。
PPT文档演模板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2.结缔组织
•特点:细胞间质发达,细胞分散于细胞间质中
PPT文档演模板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6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界(Kingdom)
• 门(Phylum)
• 纲(Class)
•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PPT文档演模板
普通动物学绪论1基本组织
•0.5 生物多样性
•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一个地区内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细胞(形态形同或相似)
•组 织
•基质(无定形)略带胶黏性物质 代谢的交换媒介 •非细胞
•纤维(有定性):联系体内各组 织和器官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第一节细胞一、细胞的一般特征形态功能:利用能量与转变能量;具有生物合成能力,能把小分子简单物质合成生物大分子;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能力;协调和控制机体生命能力二、细胞的化学组成无机物:水----(结合水和自由水) 前者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后者是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的一切生理活动。

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有机物:糖类(单糖、双糖、多糖)、脂类(脂肪、类脂和固醇)、蛋白质和核酸。

三、动物细胞结构细胞是一团原生质,由它分化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1、细胞膜或质膜包围在细胞表面的单位膜.由蛋白质和脂类构成。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单位膜模型,流动(液态)镶嵌模型,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细胞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2、细胞质由基质、内含物和细胞器构成。

内质网:有糙面和光面内质网2种、前者参加蛋白质的修饰、加工和运输;后者与脂类合成和糖类代谢有关。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起着加工、浓缩、储存和运输 )、溶酶体(溶解与消化)、线粒体(呼吸作用)和中心粒(对细胞的支持和有丝分裂中起作用)。

3、细胞核:核膜内外双层单位膜构成;核孔核质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核膜的主要功能:(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原核细胞无核膜,在进化史上有重要意义。

)(1)屏障作用:尤其是把DNA集中在细胞核中。

(2)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和物质交换。

普通动物学总结

普通动物学总结

动物学总结知识点绪论:六界、分类阶元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胚胎发育、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第二章原生动物门:运动器官、营养方式、接合生殖、赤潮、五大寄生虫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原肠虫学说、吞噬虫学说第四章多孔动物门:逆转、两囊幼虫、水沟系、领细胞、体制第五章腔肠动物门:两胚层、两辐对称、体壁、皮肌细胞、刺细胞、神经第六章扁形动物门:皮肌囊、体壁、不完全消化管、排泄系统、无体腔第七章原腔动物:体壁、完全消化管、假体腔第八章环节动物门:体壁、疣足、循环、后肾管、真体腔第九章软体动物门:齿舌、闭管式循环、珍珠、后肾管特化、瓣鳃第十章节肢动物门:异律分节、外骨骼、呼吸器官、气门分布、混合体腔、口器、足、触角、翅、变态等第十一章总担动物:触手冠、原口与后口的区别第十二章棘皮动物门:后口动物、水管系统、体制的变化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半索、背神经索第十四章脊索动物:三大特征、次要特征、分类、逆行变态第十五章圆口纲:软骨弧片、无颌、寄生第十六章鱼纲:鱼类的定义及各脊椎动物的定义、鳞、呼吸器官及辅助呼吸器官、眼的结构、古脑皮、骨骼系统、躯干椎、尾椎的结构、各脊椎动物椎体的形状、调节渗透压、鳔、四大家鱼、四大海产鱼第十七章两栖纲:解决的主要矛盾、适应性及不完善性、附肢骨骼第十八章爬行纲:羊膜动物、羊膜卵结构及意义、牙齿类型、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的比较、颞窝第十九章鸟纲:后肾、特有的结构、气囊、双重呼吸、骨骼飞翔的特征第二十章哺乳纲:反刍类、特有肌肉、胎盘、哺乳、胎生一、门的分类从以下六个方面总结1.机体细胞的数目及分化:原生动物、后生动物2.胚层的分化:二胚层动物、三胚层动物3.体腔的形成:无体腔动物、假体腔动物、真体腔动物4.体制的分化:5.口的形成:6.脊索的形成:具体如下: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门过度类群----中生动物门多细胞动物----二胚层动物----腔肠动物门----三胚层动物----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假体腔动物----原腔动物:如线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等----真体腔动物----不分节动物-------软体动物门----同律分节动物----环节动物门----异律分节动物----节肢动物门原口与后口的过度类群-------总担动物: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后口动物-----棘皮动物门无脊索与脊索的过度类群----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二、各门的主要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1.体制:无轴对称有轴对称----辐射对称:有无数对称面----两辐对称:有二个对称面----两侧对称:有一个对称面----不分节----同律分节:除前二节、最后一节…..- ---异律分节:前端与后端……2.胚层:二胚层----外胚层、内胚层三胚层-----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分化形成肌肉、体腔膜、生殖系统)3.体腔:区别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及真体腔的形成无体腔----囊胚腔被实质细胞填充假体腔----囊胚腔-----只有体壁肌肉层无场壁肌肉层真体腔----中胚层形成的裂体腔----不仅有体壁肌肉层,而且还有肠壁肌肉层、体腔膜及肠系膜4.消化系统:消化方式----细胞内消化、细胞内外消化、细胞外消化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性营养消化系统的演化-----消化循环腔-----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完全消化管:有口有肛门消化管----低等分前肠、中肠、后肠(回肠、结肠、直肠)----高等分口、食道、胃、肠、肛门(肠有小肠、大肠、结肠、盲肠)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脏(分泌消化液与酶类,湿润食物,进行化学消化的作用)消化道的附属结构-----纤毛、触手、吸盘、口球、触腕、口器、口笠、口漏斗、舌、齿舌、齿、墨囊5.排泄系统:体表渗透原肾管: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后肾管:肾口、排泄管、排泄孔排泄管分化演变成------前肾、中肾、后肾(哺乳类肾脏的结构)马氏管:节肢动物中场与后场交界处肠壁形成6. 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单循环---双循环----不完全双循环、完全双循环低等的不完善如无真正的心脏、心脏不完善………以两栖类为例说明动脉血管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7. 生殖系统:生殖腺、生殖导管、附属腺(注意腔肠的来源、原腔特殊的管型)精巢卵巢、输精管输卵管(储精囊、子宫)前列腺、卵黄腺、脂肪体…腔肠动物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或内胚层、原腔动物是管型的生殖系统8. 神经系统:五部脑、脑神经、注意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的区别等古脑皮---大脑壁薄,无神经细胞只有上皮组织----鱼原脑皮---大脑腹、侧保留了古脑皮,在顶部有了零散的神经细胞-----两栖新脑皮---大脑顶、侧基本是原脑皮,大脑表层出现了锥体细胞并聚集成神经细胞层-----爬行、鸟、哺乳9. 呼吸系统:瓣鳃、鳃、肺、气囊、双重呼吸10. 体壁:比较腔肠、扁形、环节、节肢的体壁,注意皮肌囊、外骨骼的解释腔肠外胚层扁形表皮层环节角质膜节肢角质层(三层)中胶层肌肉层表皮层上皮层内胚层肌肉层底膜体腔膜11.骨骼系统:中轴骨骼头骨:脑颅、咽颅(颌弓、舌弓、鳃弓)脊柱:无分区二分区----躯干椎、尾椎-----鱼四分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两栖五分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爬行、鸟、躯干椎:髓棘、髓弓、椎体、横突尾椎:髓棘、髓弓、椎体、脉弓、脉棘椎体:双凹、前凹、后凹、异凹、双平胸骨、肋骨:加胸椎形成胸廓附肢骨骼带骨肩带腰带附肢骨前肢: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后肢: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12. 皮肤及衍生物三、重点1.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 真体腔与假体腔、皮肌囊与外骨骼、同律与异律、原口与后口3. 瓣鳃的结构、鳃的结构、双重呼吸的过程4. 动物由水生过度到陆生面临的六个矛盾、两栖类对陆生的适应性与不完善性5. 羊膜卵的结构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6. 恒温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7. 胎生、胎盘的结构及类型8.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六个进步性事件9. 鱼类尾椎、躯干椎的结构,各脊椎动物椎体的形状10. 哺乳类肾脏的结构,原尿、终尿的形成及区别11.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尤其是胚胎发育的过程12. 生物的分界、双命名法、分类阶元13. 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14. 总结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的定义15. 五大寄生虫、四大家鱼、四大海产鱼16. 细胞周期、昆虫的口器17.鸟类骨骼系统适应于飞翔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细 胞 结 构
29
细胞的形态
30
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 组织 —— 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

同的细胞群构成。在组织内有细胞,也
有非细胞形态的细胞间质。

组织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径组织
31

(一)上皮组织
存在部位:覆盖在动物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 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排列方式:排列方式有单层和多层。无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一般只有 一层,称为单层上皮;脊椎动物的上皮组织有单层和多 层,具有多层细胞的上皮称为复层上皮。
14
动物地理学(animal geography,oogeography) 是研究动物种类在地理上分布的状况,以及动物 分布的方式和规律,同时,从地理学角度来研究 各个区域中的动物种类和分类的规律。这个分支 与分类学、形态学、生态学相结合,对各地区的 动物区系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自然保护、资源 管理及自然改造等规划,可称之为动物区系学。
双名法(属名+种名):Apis mellifera Linnaeus 亚种的命名采用三名法(属名+种名+亚种名):北狐: Vulpes vulpes schiliensis
24
动物的分门 分门的依据:细胞的数量及分化、体型、胚层、 体腔、体节、附肢、内部器官的分布和特点等。 动物界分34门。 主要的无脊椎动物有: 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扁形(纽形)动物门、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
3
生物种类繁多,为了研究、利用生物世 界,人们将其分门别类系统整理,分为若干 不同的界(Kingdom).
4
生物的分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林奈提出动物界、植物界两界系统;
5
霍格、赫克尔提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的三界系统;
6
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后 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疏松结缔组织 组成: 纤维 :胶原纤维、弹力(性)纤维 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淋 巴细胞、脂肪细胞 基质: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
古细菌(产甲烷细菌)
细菌(耶尔森鼠疫杆菌)
蓝细菌(鱼腥藻)
球菌
杆菌
蓝细菌(螺旋藻)
7
1969年,惠特克提出五界系统:
8
9
10
生物的分界显示了生命历史所 经历的发展过程:从原核到真核、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11
第二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 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动物学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斗争中对动 物不断认识、利用与改造的知识总结,因而动 物学来自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
32
机能: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被覆上皮:层数和形状:单层上皮、复层上皮 扁平、立方、柱状(无脊椎的体表上皮通常单层, 高等动物的体表上皮通常复层,经常角质化。) 腺上皮:大多单层立方上皮:内分泌腺、外分泌 腺。
33
特点: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胞间具 连接复合体. 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呼吸等作用.
种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进化发展的。
21
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结合可产生有生殖能 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不能相互结合, 即使结合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 生殖隔离。
22
23
动物的命名
每一种生物都要有一个学名(Science name),学名由 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
Linnaeus创立的双名法:前一个词为属名,第一 个字母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全部小写, 属名和种加词一般都用斜体。
34
连 接 复 合 体 的 结 构
35
36
37
单层扁平上皮表面观 ( 肠系膜 银染,×400)
38
复层扁平上皮
39
(二)结缔组织


特点:多种细胞和大量间质构成.
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 类型:
2.致密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
3.脂肪组织
5.骨组织
4.软骨组织
6.血组织
40
自然分类系统: 分类依据:是以动 物形态或解剖的 相似性和差异性 的总和为基础的。
18
分类等级
19
种以上较高的分类阶元同时具有主、客观性
种是客观的,纯粹的。具明显界限。
20
物种: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和间 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 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 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繁殖能力的 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 生殖上是隔离的。
25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第一节 细 胞
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26
第一节 细 胞

动物细胞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 (纤维素),
没有有色体(叶绿体),没有大液泡.

六种对生命特别重要的元素:碳C,氢H,氧O,
氮N,磷P,硫S.
27
细胞的形态结构
普通动物学
绪论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动物学及其分科 研究动物的目的意义 动物学发展简史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分类的知识
2
第一节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自然界的物质分为生物和非 生物两类。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新陈代谢; 自我复制; 生长发育; 遗传变异; 感应性; 适应性。
15
动物遗传学: 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包括遗传 物质的传递、遗传信息的表达调控等。但 由于遗传学研究对象常常包括整个生物界, 故有人认为,动物遗传难以继续列为分支。
16
第三节 研究动物的目的意义


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 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医药卫生 工业
17
第六节 动物分类 的知识
12
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 研究动物体机能的演化规律,以阐明动物 生理机能的发展,以及生理机能对环境条 件所起的反应等。
13
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zooecology)
研究动物与其所处环境因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 的)间的相互关系,已由过去的个体生态研究,发展 为种群生态、群落生态乃至于生态系统研究。近年来, 航天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态学家对于外层空间的注 意,从而将动物放进生物圈来作更加深入的研究。与 此有关的还有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的行为,包括本 能、学习、记忆等,从原生动物的游泳模型到人猿社 群组织和通讯,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