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系统讲解

合集下载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一、防雷措施1. 减少雷击风险的设计高大建筑物和高架电线杆可以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因此在设计配电系统时,应尽量避免将电线杆或电杆直接连接到建筑物上。

另外,建筑物应具备可靠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用于吸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

2. 安装避雷装置在配电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适当的避雷装置,以保护设备不受雷电的干扰和损坏。

避雷装置通常包括避雷器和避雷器引下线,通过将雷电引入地下或接地系统,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3. 使用耐雷设备在配电系统中,应使用能够抵抗雷电干扰和损坏的设备和材料。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耐压、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电缆和开关设备,以减少雷击对系统的影响。

二、接地措施1. 构建良好的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是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回路以及接地装置,以确保系统的电荷得到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2.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将电流引入地下的主要手段,因此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对系统的接地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使用的接地电极包括接地棒、接地网和接地块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进行安装。

3. 接地回路的设计与布置配电系统的接地回路应具备足够的导电能力,以确保电荷能够快速、有效地通过接地回路流回地下。

为了提高接地回路的导电能力,可以采用并联多个接地电极、增加接地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方式。

4. 定期检测和维护为了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定期对接地电极、接地回路及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

如果发现接地系统存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系统的接地效果。

总结:防雷与接地是配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系统的影响,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设计和安装配电系统时,应注意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并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以提高系统的防雷能力和接地效果。

此外,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防雷接地系统名词解释

防雷接地系统名词解释

防雷接地系统名词解释
1. 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气安装,其目的是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闪电和电弧等雷击事故的危害。

它通常包括防雷接地杆、阴极保护装置、避雷器以及适当的连接回路。

通过将可能出现闪电或其他电流事故的对象连接到大地上,以使它们
不受危害。

2. 防雷针:防雷针是一种钢制尖端装置,它使得在低压供电或高压供电中连接到大地上时
能够被正确地安装。

该设备为杆体部分有一个尖端,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弹簧固定装置,将该尖端底座固定。

当杆体被正确地安装时,尖端会逐步向大地下方伸出,从而保证杆体能够充分有效地连接大地。

3. 护套:护套是一种包裹性的覆盖物,用于将单根金属材料覆盖并保护它不受天气、泄露、老化、气候变化或其他原因的影响。

常见的材料有橡胶、橡胶改性树脂、氟橡胶树脂、乙
丙橡胶树脂、PVC树脂、PVDF树脂和Teflon树脂。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详细解读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详细解读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详细解读01 接地系统的5个基本概念提到接地,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不是接地极?其实接地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存在,今天给大家分享接地的基本概念。

提升自己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1.什么是地地,是指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可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的物体,一般指大地,工程上取为零电位。

电子设备中的电位参考点也称为“地”,但不一定与大地相连。

2.接地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地”,通常指接地极。

3.接地极和接地极系统(接地装置)为提供电气装置至大地的低阻抗通路而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

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金属井管、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钢筋等称为自然接地极。

由各接地极、总接地端子或接地母线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体组成的系统,称为接地极系统(接地装置)。

一般取总接地端子或接地母线为电位参考点。

4.接地线电气装置的接地端子与总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连接用的导体,称为接地线。

5.接地系统接地线和接地极系统的总和,称为接地系统。

02 功能性接地与保护性接地根据接地的不同作用,一般分类如下:1.功能性接地用于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或使设备(系统)可靠而正确地实现其功能。

如:(1)工作(系统)接地。

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进行的接地,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电话系统中将直流电源正极接地等。

(工作接地)(2)信号电路接地。

设置一个等电位点作为电子设备基准电位,简称信号地。

(信号接地)2.保护性接地以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目的的接地。

如:(1)保护接地。

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保护接地)(2)雷电防护接地。

为雷电防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用以消除或减轻雷电危及人身和损坏设备。

(防雷接地)(3)防静电接地。

防雷接地ppt课件

防雷接地ppt课件
害。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降低防雷接地系统的成本 ,包括材料、施工和维护费用 。
技术先进性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先 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系统 的性能和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 虑当地的气候、地质和环境条 件,确保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
境变化。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步骤
接闪器
接闪器是用来直接接受雷 击的金属物体,通常安装 在建筑物顶部,如避雷针 。
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 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用于 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 地线,负责将雷电流引入 大地,实现电流的分散和 消散。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确保人 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雷击对 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施造成损
防雷设施检查
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好,如避雷针、 避雷带等是否出现锈蚀、断裂等现象 。
防雷接地系统故障排查
接地电阻异常
当接地电阻值异常时,应检查接 地体是否受到腐蚀、损伤,接地
线连接是否牢固等。
防雷设施损坏
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应及时更换 或修复,并重新进行防雷检测。
设备接地不良
对于设备接地不良的情况,应检查 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接地端子是 否牢固连接。
防雷接地系统更新改造
系统升级改造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防雷接 地系统的升级改造,提高系统的
防雷效果和安全性。
材料更换与更新
对于老化、腐蚀的接地材料,应 及时进行更换,使用符合规定的
优质材料。
设计优化
根据最新的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 ,对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进行优化

防雷与接地

防雷与接地

五、建筑物防雷
► 直击雷的防护
笼式避雷网:利用建筑物墙体内的钢筋连接在一 起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
五、建筑物防雷
► 直击雷的防护
接闪器的高度与保护区域
五、建筑物防雷
► 直击雷的防护
接闪器的高度与保护区域
五、建筑物防雷
► 感应雷的防护
天线 LEZ0
LEZ1和LEZ2 的分区线
电力电缆
►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
(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主要考虑影响接触电阻和散流 电阻的因素。 )
①接触电阻指接地体与土壤接触时所呈现的电阻。
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决定于土壤的湿度、松 紧程度及接触面积的大小,土壤的湿度越高、接触越 紧、接触面积越大,则接触电阻就小,反之,接触电 阻就大。
② 散流电流是电流由接地体向土壤四周扩散时,所
► (3)置于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卫星天线也
应与防雷系统连接,可用圆钢将立柱和 防雷网焊接起来,使天线与大地处于等 电位状态。 (4)对于强雷区,最好另设一条保护接地 线,将室内设备的外壳与之连接。但保护 地线的接地极应远离避雷针的接地极。
接地与接地电阻的测量
接地的内容提要
1
接地系统概要 联合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的测量
第三讲 防雷与接地系统
主讲人:陈新国
防雷基础知识
目录
一、雷电的危害 二、雷电的成因 三、雷电危害的类型 四、人身的雷电防护 五、建筑物防雷 六、接地工程
一、雷电的危害
► 199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一家化工厂因雷击而爆
炸,导致毒气泄漏 ► 1989年我国黄岛油库遭雷击引发特大火灾,死亡19 人,伤78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 我国鄂伦春林区火灾有半数以上是由雷击引起 ► 1981年日本“马特”导弹发射后遇到落地雷,导弹 坠毁,操作人员也受雷击倒毙

防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防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防雷系统得组成及工作原理一、防雷接地原理:接地系统接地就是避雷技术最重要得环节,不管就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她形式得雷,最终都就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得接地装置就是不能可靠地避雷得。

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

对于计算机场地得接地电阻要求≤4欧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得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

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就是独立得,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1、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得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得金属导体。

3) 接地装置:接地线与接地体得总与。

接地体指得就是降阻剂,离子接地极,扁钢等2、弱电系统与防雷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满足什么条件?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取弱点系统与防雷系统要求得最小值,1)比如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0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4欧姆。

2)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1欧姆。

二、防雷电源(LightningPower)随着城市经济得发展,感应雷与雷电波侵入造成得危害却大大增加。

一般建筑物上得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得电磁场产生得感应雷与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电子仪表等用电设备。

然而,信息时代得今天,电脑网络与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得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得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得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与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得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1.接地系统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

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

对于计算机场地的接地电阻要求≤4欧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的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

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是独立的,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防雷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接地以及引下线路的布线工程,整个工程的防雷效果甚至防雷器件是不是起作用都取决于此,所以应该认真的系统的研究。

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地,是保障设备安全、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

可以认为,凡是与电网连接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应当接地;凡是电力需要到达的地方,就是接地工程需要作到的地方。

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接地工程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强功能高价值设备的广泛使用,要求提供更加可靠的接地保护;另一方面,微电子技术的推广,使得现代设备要求更低的接地电阻,还往往需要抗干扰。

实践要求有更加系统的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导。

根据近年来的设计施工经验认为:a)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参数并重;b)以减小或消除同系统中不同性质的接地(如防雷地、工作地、外壳接地、静电地、信号地等)之间的电位差为目的,选用适当的布线方式;c)根据地网所在地的接地电阻、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

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

90年代以前,部队的通信导航装备以电子管器件为主,采用模拟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对干扰特别敏感,为了抗干扰,所以都采取电源与通信接地分开的办法。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第八章防雷接地系统8.1概述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③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

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现代防雷技术系统的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防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避雷带、引下线(建筑物钢筋)和接地等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本体免受雷击引起的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感应雷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8.2防雷方案设计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5)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GB2887-89(6)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7)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I312(8)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2011-93(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26E98.3雷害的途径分析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造成:①直击雷;②传导雷;③感应雷;④开关过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2
图9-8 接地网示意图
1—接地体 2—接地干线 3—接地支线 4—电气设备
2.地和对地电压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IE通过
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图9-9)。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3
实践证明:在距接地体20m
雷电流的电磁效应可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设备
绝缘,甚至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身伤亡;
雷电的闪络放电可烧坏绝缘子,使断路器跳闸或
引起火灾,造成大面积停电。 三、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 组成。 接闪器(受雷装置):是接受雷电流的金属导体, 常用的有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带)三种类型。
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当D<2 h(2hr h) 时,
按下述方法确定: ABCD外的保护范围, 按单支避雷针所规定的
方法确定。
C、D点位于两针间的 垂直平分线上。在地面 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应 按下式计算:
2019/2/15
图9-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4
b0 CO DO h(2hr h) D 2
11c)。
图9-11 TN系统示意图
2019/2/15 a)TN-C系统 b)TN-S系统 c)TN-C-S系统 28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TT系统:TT系统
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
地,电气设备的外露
雷击区的形成与地质结构(即土壤电阻率)、地 面上的设施情况及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 建筑物的雷击部位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及屋顶 坡度等因素有关。 5.雷电的危害 雷电流的热效应可烧断导线和烧毁电力设备; 雷电流的机械效应产生的电动力可摧毁设备、杆 塔和建筑,伤害人畜;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7
在距地面 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线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
的A、B两点。 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弧线相交 或相切,并与地面相切。从该弧线起到地面止为避 雷线的保护范围。
当2hr >h>hr 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h0为:
h0 2hr h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5
雷电波侵入:架空线路遭到直接雷击或感应雷而 产生的高电位雷电波,沿架空线侵入变电所或其他
建筑物而造成危险。
4.雷电活动强度及直击雷的规律 雷暴日:一天中只要出现过雷电活动(包括看到 雷闪和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我国各地区的雷暴日数如表9-1所示。
表9-1 我国各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
雷电流在波头部分上
升的速度,即
di dt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图9-1
雷电流波形图
4
3.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直击雷: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线路、建筑物
等物体。
感应雷:由雷电对线路、设备或其他物体的静电 感应或电磁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
图9-2
2019/2/15
架空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0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高度h≤hr时: 在距地面 hr处作一平 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
心、hr为半径作弧线, 交平行线于A、B两点。 以A、B为圆心、hr 为 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 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
图9-3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力工程基础
第9章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制作 孙丽华
第9章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9.1 过电压与防雷
9.2 电气装置的接地
9.3 电气安全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
9.1 过电压与防雷
一、过电压的形式
内部过电压 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
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二、雷电的基本知识
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PEN线(图9-11a)。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7
TN-S系统:N线与PE线 完全分开,所有设备的外
露可导电部分均接PE线
(图9-11b)。
TN-C-S系统:前面线路
采用TN-C系统,后面线路 部分或全部采用TN-S系统, 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 分接PEN线或PE线(图9-
四、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变电所应按一级防雷建筑物的标准进行防雷设计。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8
变电所内的设备和建筑物通常采用独立避雷针或 避雷线进行直击雷防护 。 “反击”现象:当避雷针(线)与附近设施之间
的绝缘距离不够时,两者之间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
2
在AOB轴线上,A、B间的保护范围上边线按下 式确定:
hx hr (hr h) 2 D 2 X 2
2
两针间ABCD内的保护范围,ACO、BCO、ADO、 BDO各部分是类同的。 以ACO部分的保护范围为例,按以下方法确定: 在hx和C点所处的垂直平面上,以hx作为假想避雷 针,按单支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见剖面)。
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北和中部地区
2019/2/15
年平均雷暴日 20以下 30左右 40~45左右
地区 长江以南北纬23°线以北 长江以南北纬23°线以南 海南岛、雷洲半岛
年平均雷暴日 40~80左右 80以上 120~130左右
6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雷电活动的规律 热而潮湿的地区比冷而干燥的地区雷暴多,且山 区大于平原,平原大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
防止线路上的雷电波侵入 到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开路 处时,由于反射而形成两 倍侵入波幅值的电压,损 坏隔离开关或断路器
既可防护直击雷,还 可以使感应雷过电压 产生在1~2km以外
用于保护变压器、 电压互感器等所有 高压电气设备
图9-7 35~110 kV变电所的进线保护方案
为了降低雷电侵入波 的幅值,且其工频接 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8
引下线:应保证雷电流通过时不致熔化,一般用
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或截面不小于80mm2的扁
钢制成。 接地装置:埋在地下的接地导线和接地体的总称。 1. 避雷针 避雷针通常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焊接钢管制成。
针长1m以下时,圆钢直径不小于12 mm,钢管直径不小于20 mm; 针长1~2m时,圆钢直径不小于16mm,钢管直径不小于25mm。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够防护直击雷的保 护空间来表示,可按“滚球法”来确定。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9
滚球法:选择一个半径为hr(滚球半径)的球体,沿需要防 护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如果球体只接触到避雷针(线)与地 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则该部位就在避雷针(线) 的保护范围之内。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2
例9-1(P301)如图,试问该避雷针能否保护这一
锅炉房?
解: h 30m 2m 32m, 查表9-2得 hr 60m 因此,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
rx 32 (2 60 32) 8 (2 60 8) 23.13m
以外的地方,散流电阻已趋
近于零,也即电位趋近于零。
该电位等于零的地方称为电 气上的“地”或“大地”。 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 与零电位地之间的电位差, 称为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 用UE表示。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图9-9 接地电流和对地电压分布图
24
3.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接触电压: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触 及的电气设备和大地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
1. 雷电现象
雷云→雷电先导→迎雷先导 →主放电阶段 →余辉阶段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3
主放电阶段:电流很大,高达几百千安,但持续
时间极短,一般只有 50~100μs。 余辉放电阶段:电流较小,约几百安,持续时间
约为0.03~0.15s。
2. 雷电流的特性 雷电流波形 雷电流的陡度:指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1
2019/2/15
9.2 电气装置的接地
一、接地的有关概念
1.接地装置
接地: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 气连接。
接地体: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接地线:连接接地体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的金属 导体。 接地装置:接地体与接地线的总和。 接地网:由若干个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
hx 8m
8m高度上最远一角距离避雷针 的水平距离为:
r (10 8) 2 5 2 18.68m 23.13m
∴ 能保护。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图9-4 例9-1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3
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在h≤hr的情况下,当D≥ 2 h(2hr h 时,各按 )
避雷线在hx高度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宽度bx为:
bx h(2hr h) hx (2hr hx )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7
3. 避雷带和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用于保护高层建筑免遭雷 击,通常采用圆钢或扁钢焊接而成,并沿房屋边缘
或屋顶敷设。
注意:圆钢直径不小于8 mm,扁钢截面不小于48mm2,厚 度不小于4 mm。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圆钢直径不小于 12 mm,扁钢截面不小于100mm2,厚度不小于4 mm。
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用Rsh表示。
2019/2/15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26
二、接地的类型 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人为地将 电力系统中性点或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进行接地。 保护接地: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将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作良好的连接。 TN系统: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 出有中性线(N线)、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 线(PEN线),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PE线 或PEN线相连。 TN-C系统:N线与PE线合为一根PEN线,所有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