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2篇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2篇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精选2篇(一)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公交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情况,包括线路规划、运营情况、乘客满意度等,旨在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1. 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2. 调研范围:选择城市内的几个典型公交线路进行调研,包括线路规划、车辆情况、运营时间等。

三、调研结果总结1. 线路规划:a. 城市公交线路的规划相对合理,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

b. 部分线路的运营时间还需进一步延长,特别是夜间运营时间。

2. 车辆情况:a. 公交车辆数量相对充足,但在高峰时段仍然存在拥挤的情况。

b. 部分车辆老化严重,需要及时更新维护。

3. 运营管理:a. 公交车的发车间隔还有待进一步缩短,特别是在繁忙的路段。

b. 部分站点的候车环境不够理想,需要改善。

四、调研建议1. 加强线路规划与调整,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和交通拥堵情况,合理调整线路和站点设置,提高线路的覆盖率和效率。

2. 提高车辆数量及更新率,增加公交车的数量,确保车辆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加强车辆的更新维护工作,提高车辆的运行质量和舒适度。

3. 改善运营管理,合理调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减少市民的等候时间。

提高公交站点的设施建设和维护,改善市民的候车环境。

四、结论城市公交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公交交通的基本情况,包括线路规划、车辆情况、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城市公交交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公交交通调研报告精选2篇(二)报告标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工作调研报告1. 介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城市公交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乃至整个城市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几篇城市公交调研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篇1一、城市公交基本情况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于**年5月,**年11月移交交通部门管理。

目前,全市现有公交经营企业2家,公交车保有量为148辆,城市公交线路14条,设有公交站台117座,运营线路总里程311.2公里,基本覆盖新老城区以及周边的7个镇(办事处)。

二、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年,委托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邳州市城市公交发展规划》,提出了近期(2013-2015年)和中远期(2016-2030年)城市公交发展目标。

预计到2015年,全市公交车保有量达到281辆,公交线路达到24条(其中新辟10条,调整线路6条);到2030年,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089辆,公交线路达到36条(新增12条,调整6条),公交线路总里程为595公里。

2013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公交发展列入交通十件为民实事之一,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投资2360万元,新建公交车调度中心(保养场)1座、公交首末站4座、公交港湾式站亭64个,站牌62个,新上燃气公交车20辆,稳步推进公交车运营国有化。

三、当前城市公交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一)在公交线网规划方面,一是公交线网覆盖度低,新城片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甚至老城区北部区域公交覆盖均不足;二是城区道路中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不均衡,公交线路比较曲折,存在大量的迂回运输、逆向运输现象;三是站点服务覆盖率较低,据测算,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为21%,500米覆盖率仅为33%。

解决对策:对于新增线路建设时序的安排总体原则是需求迫切、道路条件满足的先开通;调整线路的建设时序安排原则上是经营合同先到期的先调整。

其中近期(2013-2015年)新增线路8条,分别为17、19、29、30、15、21、26、28路);调整线路6条,分别为3、4、5、6、7、13路。

上海公共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公共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公共交通调查报告上海公共交通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和意见,我们进行了一项详细的调查。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统。

一、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上海市民参与了调查。

调查内容涵盖了公共交通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工具的种类、频率和可靠性、站点的便利性、票价合理性等。

二、调查结果1. 交通工具的种类和频率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种类和频率比较满意。

地铁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然而,一些市民表示,在高峰时段地铁的拥挤程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增加列车的数量。

2. 交通工具的可靠性可靠性是市民对公共交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认为上海的公共交通工具相对准时,但仍有一些市民表示,偶尔会遇到延误的情况。

因此,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 站点的便利性站点的便利性对于市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认为上海的公共交通站点位置合理,方便市民出行。

然而,也有一些市民表示,一些地铁站点距离居民区较远,需要进一步增加站点的数量。

4. 票价合理性票价合理性是市民对公共交通的另一个关注点。

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认为上海的公共交通票价相对合理。

然而,也有一些市民表示,票价过高,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负担较重。

因此,需要考虑制定差异化的票价政策,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三、改善建议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统:1. 增加地铁列车数量考虑到地铁高峰时段的拥挤问题,建议增加地铁列车的数量,以提高运力,减少乘客的不便。

2. 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建议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能够按时到达和离开。

3. 增加公共交通站点数量为了提高站点的便利性,建议增加公共交通站点的数量,特别是在居民区附近,方便市民的出行。

关于交通的调研报告

关于交通的调研报告

关于交通的调研报告
《交通状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市交通状况,分析交通拥堵原因和解决措施,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以城市主要道路、公共交通和交通枢纽为重点,同时考虑了交通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三、调研方法
1. 实地调研:调查员分别前往城市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进行实地观察,并采访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共交通公司相关人员,了解交通管理和运营情况。

2. 问卷调查:针对交通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城市交通状况的看法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
1. 交通拥堵原因:调研发现,城市交通拥堵主要原因包括道路狭窄、车辆过多、交通信号不畅、交通事故频发等。

2. 公共交通问题:部分调查对象反映公共交通线路不足,班次不固定,导致乘坐体验不佳。

3. 交通管理建议:调查中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包括优化道路布局、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管理等。

五、解决措施
1. 道路改善:加大对道路的拓宽和改造力度,提升道路通畅度。

2.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交通线路,优化线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3. 强化交通管理:加强交通信号灯的调整,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六、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城市交通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调研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城市公共交通调查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调查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调查报告城市公共交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了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问题以及改进方向,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覆盖了城市的各个区域和不同居民群体。

问卷内容包括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使用频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调查结果1. 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对城市公共交通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他们认为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广,票价适中,车辆运行稳定。

然而,也有约20%的受访者对公共交通表达了不满意或基本不满意的态度,主要原因是车辆拥挤、不准时以及服务质量不佳。

2. 公共交通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受访者每天都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其中以地铁和公交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约30%的受访者每周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主要是选择出行距离较远的时候。

仅约10%的受访者很少或几乎不使用公共交通,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私家车或步行。

3. 出行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目的是上下班、上学以及购物。

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是为了旅游、社交和娱乐等目的。

公共交通的多样化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出行需求,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4. 出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地铁和公交车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约占总出行量的70%。

此外,步行和自行车也是一部分市民常用的出行方式。

然而,私家车的使用率也在逐渐增加,约占总出行量的20%。

私家车的普及给市民带来了便利,但也对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了挑战。

四、问题分析1. 公共交通拥挤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交通拥挤是市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

在高峰时段,地铁和公交车上人满为患,给市民的出行体验带来了不便。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调查与现状评价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调查与现状评价
11
• 3.公交供给调查内容
① 公交乘客问询调查;(城区与农村) ② 典型公交线路客流随车调查;(城区与农村) ③ 典型公交站点(集散点)断面客流量调查;(城区) ④ 出入口断面交通流量调查; ⑤ 公交场站状况调查;(城区与农村) ⑥ 重要道路断面情况调查;(城区) ⑦ 公交/客运公司走访调查; ⑧ 枢纽点客流换乘调查。
• 高峰满载率=
×100%
37
高峰小时满载率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区内1W
区内2W
区内4W
区内5W
区内8W 区内10W
大同线
大中线
同清线
河中线
38
乘客满意度调查
7.69%
24.04%
42.31%
25.96%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39
乘客反映问题
0.00% 车内太挤 行车 等车时间 票价太高 服务
不准时 太长
态度差
不方便
其它
41
• 乘客询问调查一般为抽样调查,根据估计的客流 集散量事先决定调查的样本数。
• 如下表。
14
15
二、 城市公交系统交通调查工作开展
• 公交乘客的出行行为也采用询问调查的方法。不 同出行目的、不同公交模式的公交乘客在进行出 行路径选择时所遵守的规则差别很大。
• 性别、年龄、收入等因素也影响出行的选择。 • 参见下表2-11
8
二、 城市公交系统交通调查工作开展
• 2.交通状况调查
• 调查内容包括: • 现状及规划年的城市交通地图(数字地图); • 现状各类道路的公交车辆运行车速; • 各类公交车交叉口行车延误; • 不适合通行公交的路段; • 可设置公交场站的地点。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调查报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共交通就像流淌的血液,维系着城市的活力与生机。

为了深入了解咱们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真实质量,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观察和研究。

先说公交车吧,那可是咱老百姓出行的常见选择。

有一天早上,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赶公交车上班。

好家伙,车站已经有不少人在等车了。

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车来的方向,心里估摸着车啥时候能到。

我旁边站着一位大妈,手里拎着满满一袋子菜,一边等车一边念叨:“这公交车可别晚点,不然我买的菜都不新鲜咯。

”终于,车来了,大家蜂拥而上。

这一上车我就发现,车内的环境还算整洁,但是座位有点少,好多人都得站着。

而且这一路颠簸,司机师傅的刹车和启动有点猛,让站着的乘客东倒西歪的。

再来说说地铁。

有一次周末,我和朋友约着出去玩,选择了坐地铁。

进地铁站的时候,安检的工作人员倒是挺认真负责的,不过队伍排得有点长,让人等得有点心急。

上了地铁,车厢里挺凉快,通风也不错,就是人太多了,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

我和朋友被挤在角落里,动弹不得。

不过地铁的速度确实快,不一会儿就到站了。

除了公交车和地铁,还有出租车。

有一回我打车去机场,一上车司机师傅就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还问我行程紧不紧。

但让我有点郁闷的是,路上遇到了堵车,车费一直在往上跳,我的心也跟着一直揪着。

从整体来看,城市公共交通在一些方面表现得还不错。

比如说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还算广泛,基本上能满足大家的日常出行需求。

而且大部分公交车和地铁都能按时发车,准点率还算可以。

但是,问题也不少。

就像公交车上的座位不够,有些线路的车辆间隔时间太长,让人等得不耐烦。

地铁在高峰期的时候实在是太拥挤了,有时候甚至要等好几趟车才能挤上去。

还有出租车,偶尔会遇到司机拒载或者故意绕路的情况。

另外,公共交通的换乘也不是很方便。

有时候从公交车站走到地铁站要走老长一段路,而且指示牌也不是特别清晰,让人晕头转向的。

我觉得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首先得增加公交车的数量和线路,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

城市公共交通调查与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调查与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公共交通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境:一是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私家车的普及,道路拥堵成为了城市交通的一大难题。

二是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

目前,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尚未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出行时间不确定、接驳不便,使得很多市民选择开车或打车等个人交通方式。

三是服务质量不高。

公共交通车辆条件良莠不齐,车辆内部环境脏乱差,乘客的乘坐体验较差。

此外,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还存在安全隐患,如车辆维修保养不到位、乘客拥挤等,容易发生事故和纠纷。

针对上述问题,改进城市公共交通的方向如下:一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

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站点以及实施交通优化调整,可以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减少拥堵和堵车现象。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公共交通车辆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车辆清洁、维修和保养,创造更好的乘坐环境。

同时,加强对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三是优化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程度。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定位、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提高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优化调度和线路规划,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除了以上改进方向,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创新举措。

一是推行公交电动化。

电动公交车具有环保、低碳的特点,可以减少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二是建设自行车出行体系。

在城市中建设自行车道,并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鼓励市民选择骑行或者公共自行车作为短途出行的方式,减轻公共交通的压力。

三是鼓励步行出行。

通过城市规划,划定步行区,建设便捷的人行道和人行天桥,使得步行出行成为市民的首选。

这些创新举措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益和舒适度。

总结来说,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压力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住、暂住流动人口一般可采用与居民出行0D 调查类似的家访调查、电话询问等方法,
• 对当日进出的流动人口则可采用在城市的出入 口(如:车站、码头等)直接询问的方法等。
流动人口出行调查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的 职业、年龄、性别、收入、来城市的目 的、停留时间等基础情况,以及各次出 行的起点、终点、时间、距离、出行目 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出行情况。
第三节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2.交叉口机动车流量:
主要交叉口分车型、分时段、分流向交通 量,流量调查16h或12h,流向调查两个 高峰小时。
3.道路自行车流量
主要道路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段调查24h ,一般路段调查16h或12h。
4.交叉口自行车流量
主要交叉口分时段、分流向流量。流量调 查16h或12h,流向调查两个高峰小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公共 交通车站服务面积的规定是:
• 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 积的50%;
• 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50%,
• 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 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lkm。
4.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道路上行驶的常规 公共汽车、电车交通,是定时、定线行 驶并按客流流量、流向时空分布变化而 不断调节的随机服务系统。这个系统能 否正常和有效地运行,不仅取决于道路 和车辆、场站等物质技术设施条件,而 且有赖于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系统。
二、城市公共交通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了解城市公交线路网;公共交通工具 供给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的状况,从 而找到制约城市公交系统发展的问题, 违解决问题提供方法&思路;
二是通过调查,获取优化或规划公交路线 网、公交站点及枢纽。公交战场等所需 的基础资料
第二节 城市公交系统交通调查内客
城市公交系统交通调查的内容包括城市社 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城市 居民出行OD调查、城市流动入口出行oD 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城市公共交 通现状调查、城市道路流量调查、城市 道路设施调查等方面
四、机动车出行OD调查
机动车出行0D调查包括公交车出行0D调查及非 公交机动车出行0D调查两类。
• 城市公交车出行0D调查的内容包括行车路线、 行车次数、行车时间等,可直接由公交公司的 行车记录查得。
• 城市非公交机动车境内出行0D调查的内容,包 括车辆的种类、起讫地点、行车时间、距离、 载客载货情况等,其中对出租车应进行专项调 查。
• 除城市公交车外的其他机动车出行OD调 查的方法,一般有发(收)表格法、路边询 问法、登记车辆牌照法、车辆年检法、 明信片调查法等
五、城市道路流量调查
城市道路流量资料是进行现状交通网络评 价、交通阻抗函数标定及未来路网方案 确定的重要依据。城市道路流量调查包 括以下内容:
1.道路机动车流量
主要道路分车型、分时段交通量。重要路 段连续调查24h,一般路段调查16h或12h 。
在城市行政辖区内为本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乘 用的公共交通,包括定时定线行驶的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有轨电车、中运量和大运量的快 速轨道交通,以及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 轮渡、轨道缆车、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及其配 套设施。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相互配合,以 不同的速度、、运载能力、舒适程度和价格为 乘客服务。从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角度看,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公共交通工具(车辆) 、线路网、场站及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等主 要组成部份
1.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车辆)
(1)几种主要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概况 ①公共汽车
特点:机动灵活,只要有相宜的道路,就可以通行,并且公共汽 车组织运行所需的附属设施的投资,较之其他现代化公共交通工 具也最少。
②无轨电车
特点:噪声低、不排放废气、启动加速快、变速方便。
③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具有运载能力大、客运成本低的优点
一、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
在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时,需调查的城市社会经 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有:
二、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
三、城市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流动人口是城市总人口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流动 人口的出行规律(如出行次数、出行方式等)与 城市居民出行规律有较大的差异,在我国更是 如此。因此,若要详细了解流动人口的出行状 况,则需要对流动人口出行0D进行调查。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第一节 概 述
一、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 定义:城市公共交通是对城市中供公众使用的经
济方便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 狭义的公共交通交通是指在规定的路线上,按固
定的时刻表,以公开的费率为城市公众提供短 途客运服务的系统(Wolgang,1982)。 广义的公共交通指所有供公众使用的交通方式, 包括客运和货运、市区和区域问运输的总体。
⑥轮渡
(2)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
• 城市公交的密度应为:2.5km/m2, • 市中心为:3-4 • 辐射范围应在:500m
3.城市公共交通车站与场站设施
• 市中心区客流密集、乘客乘距短,上下 站频繁,站距宜小;城市边缘区,站距 可大些;郊区线,乘客乘距长,站距可 更大。快速轨道交通最小站距由设计车 速决定。设置公共交通停靠站的原则是 应方便乘客乘车并节省乘客总的出行时 间。
轻轨交通投资 费用低于地 铁,适用于 单向小时客 流1.5万。3 万人次的客 运量,运送 速度在20— 35km/h范围 内变化,属 于中运量快 速轨道交通 方式。
④地下铁道
是街道以外 的一种强 有力的快 速大运量 公共交通 工具,与 其他交通 完全隔离
⑤出租汽车
出租汽车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着辅助作用,因而称为辅助交通 。
5.核查线流量
核查线流量用于校核交通预测模型。每条 核查线把规划区分成两部分,尽可能利 用天然障碍线(如:河流、铁路、城墙等) ,核查线与道路相交处需进行流量调查 。
六、道路交通设施调查
道路交通设施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1.道路 各道路路段的等级、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面
宽度、机非分隔方式、坡度、交通管理方式等 2.交叉口 各交叉口类型、坐标、控制方式等。 3、停车场 停车场位置、形式、停车容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