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迥异完成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地图语言(2)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的居住地,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

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村聚落:乡村聚落又称乡村居民点,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

(2)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3)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

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

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4)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抵制热浪侵袭;(5)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6)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

具体见书本P17?(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

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

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四框 《风光迥异》导学案

第四框 《风光迥异》导学案

《风光迥异》导学案龙游小南海初中:汪圣莲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复习几种主要地形特点及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

2.复习世界各地不同区域气候特点,理解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3.了解自然景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形、气候和景观等方面。

4.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片资料,能够分析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感受世界各地自然景观地区差异的同时达到美育的效果,激发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3.树立积极的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

关心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难点:理解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二.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视频《野性南美洲》,同时注意带着以下问题思考:(1)视频介绍了南美洲的几个“最”?(2)在视频中你都看见了那些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动物、植物)(3)你认为南美洲这个独特的世界是那些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二)自主探究自主阅读课本P40-41中的七幅图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每幅图片,反映的自然景观有何特点?(2)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上面图文所描述的地方。

(3)借助课本P34图2-19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课本附录的《世界地形图》,说一说影响其景观特色的地形、气候、典型的动植物。

(4)你认为一个地方的景观可能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完成以上问题后,尝试完成以下表格:地区自然景观地形气候/气候特点典型的动植物北极地区西西伯利亚平原内蒙古草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乞力马扎罗山麓南极地区(三)知识拓展1.连一连热带雨林带冰雪覆盖蟒蛇亚寒带针叶林带松、云杉斑马热带草原带稀树高草北极熊冰原带热带雨林狐2.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这三幅图各表示什么景观?(2)三幅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3)说说当地典型的动植物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四)归纳提升(五1.“终年严寒,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以打猎和捕鱼为生”, 以上描述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亚马孙平原C.撒哈拉沙漠D.北极地区 2.下列动物与其所在的自然景观相对应的是( )A. 斑马--非洲热带稀树高草B.北极熊---南极冰雪高于C.企鹅----北冰洋海洋浮冰D.大象----亚寒带针叶林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与图二分别反映热带和寒带地区的景观,请判断:反映热带地区景观的是图( );反映寒带地区景观的是图( ),并请你说明你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边塞诗 教案(1)

边塞诗  教案(1)

诗歌专题——边塞诗【边塞诗】边塞诗指以边疆的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许多青年就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也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hào)、王之涣、李颀(qí)、李益等。

六、边塞诗的风格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边塞诗鉴赏三把钥匙1、第一把钥匙是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2、第二把钥匙是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

因为这一问题相当复杂,所以就先举些名句来加以简要评述:比如岑参的边塞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体现了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其他种种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第三把钥匙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如李颀的《古从军行》,“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诗人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

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第4课时风光迥异)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第4课时风光迥异)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介绍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各地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第4课时风光迥异)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第4课时风光迥异)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的第4课时“风光迥异”。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特色,通过分析各地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哪些地区的自然景观特别美丽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自然环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思考深度和表达清晰度,评价学生对各地自然景观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检测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各地自然景观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4.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和运用能力。

2023年江苏高邮市九年级中考语文4月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高邮市九年级中考语文4月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高邮市九年级中考语文4月模拟试题卷(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1.学校开展以“水韵邮城”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潇潇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她一起完成下面的题目。

(10分)京杭大运河穿越历史,开掘始自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滚滚长河,从南向北,直通京师。

汪曾祺在《我的家乡》写道:“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

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冬春,湖面浩hàn、水天一色、船帆点点、一览无遗。

夏秋,湖边蒿草茂盛,荷花、菱角、芡实、浮萍依次排开,又构成另一幅美丽的图画。

运河东岸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地排列着,码头石埠错落有致,白天人家临窗面水,夜晚船家驳声灯影。

南门街区河、街、桥、坊众多景观组成的特色环境,被誉为“东方民俗的艺术长廊。

”大运河不仅哺育了无数邮城儿女,更是见证了高邮近2250多年来的繁华更迭。

作为世界运河城市群的重要节点,高邮备受中外游客的青睐,人们可以在这里身临其境地感悟邮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了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相得益彰的效果。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浩hàn()更迭.()⑵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鳞次栉比B.错落有致C.身临其境D.相得益彰⑶第三段画波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来。

(2分)⑷请你结合介绍大运河的第一段文字,补写对联,使之工整。

(2分)古韵悠悠,①,悠悠乎,勃勃焉,六朝胜事,一河烟雨;②,于南北纵横而起,浩浩矣,煌煌也,千古清流,万里风光。

⑸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大运河的行列,请你拟写一则保护大运河的宣传语。

(2分)2.潇潇说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那么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旧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总是令人同情,比如:爱慕虚荣、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警醒我们: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苏武传》(练习案)-23-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解析版

《苏武传》(练习案)-23-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解析版

3.10《苏武传》(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C.去草实而食之D.空以身膏草野【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畔”同“叛”,反叛。

B.“亡”同“无”,没有。

C.“去”同“弆”,收藏。

D.无通假字。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其一人夜亡”中的“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舆归营B.天雨雪,武卧啮雪C.羝乳,乃得归D.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A.为名词作状语,用车。

B.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C.名词用作动词,喂养,哺乳。

D.为名词用作动词,驱使。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①子为父死,亡所恨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D.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②欲因此时降武【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能力。

A项,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翻译为: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

“以”,介词,因为。

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翻译为: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以”,介词,把。

B项,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翻译为: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

“乃”,副词,于是、就。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翻译为: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

“乃”,/副词,才。

C项,①“子为父死,亡所恨”翻译为: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为”,介词、替,为了。

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翻译为: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

“为”,介词,替、为了。

D项,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翻译为: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

“因”,介词,经由、通过。

风光迥异完成 (2)

风光迥异完成 (2)
1:在哪? 2:地形? 3:植被?(景观) 4:动物?
1: 2:地形多样 3:热带荒漠景观 4: 骆驼
撒哈拉沙漠横 贯非洲北部, 西起大西洋沿 岸,东抵红海 岸边。撒哈拉 沙漠连绵起伏 的沙丘,像我 们展示了干旱 地区奇特的自 然景观。
1:地形: 地形多样
2:植物: 热带沙漠景观 (沙性植物) 3:代表动物: 单驼峰
森林覆盖的亚马孙平原
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
沙漠广布的撒哈拉沙漠
终年寒冷的极地地区
北极熊 沙漠 雪山
森林 企鹅
提问: 同样在地球上,为什么不同地区 的景观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异? (影响因素)
风光迥异
wanchen
(植被)
1、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
在北极地区,有 近半年的时间太 阳悬挂在半空中。 此时正是北极地 区最温暖的季节。 在冰原上极目远 眺,这里没有树、 也没有草,偶尔 可以看到北极熊 的身影。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 年高温多雨)
地形:平原地形
构 成 了
原 因
森林覆盖的风光
7、美丽的非洲热带草原
1:在哪? 2:地形?(乞力马扎罗山 麓) 3:植被?(景观) 4:动物?
1:非洲中部,赤道上 2:山地 3:热带疏林草原景观 4:斑马,大象,长颈鹿
远方乞力马扎罗山 峰上的雪帽,在赤 道阳光下闪闪发光。 那里有许多的动物, 如斑马、大象、长 颈鹿等,众多的野 生动物在树木稀少 的草原上游荡。
山地
撒哈拉沙 漠
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景 (终年炎热干 观 燥,很少下雨 )
地区 极地地区 西西伯利亚
地形 /
气候/气候特点 自然景观 极地气候 寒带苔原景观 (终年寒冷,降水很少 )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针叶林景观 温带草原景观

梅州市学艺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五次质检测试题

梅州市学艺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五次质检测试题

梅州市学艺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五次质检测试题(2011年4月)(考试时间:120分钟)同学们,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已走到尾声,我们即将要面临2011年中考的挑战,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同学们务必拼力一搏。

用智慧描画精彩,不负家长的期盼;用汗水浇灌理想,不负恩师的嘱托;用信心铸就目标,不负母校的重望。

此时不拼,更等何时?第一部分基础整合(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惩罚(chéng)堤岸(dī)称心如意(chèng)B.涨红(zhàng)脑髓(suǐ)扣人心弦(xuán)C.胆怯(qiè)教诲(huì)随声附和(hè)D.允许(rǔn)憎恶(wù)一碧万顷(qǐ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抑扬顿挫相濡以沫谈笑风生骇人听闻B.潸然泪下面面相觑见异思迁伸张正义C.再接再励义愤填膺栩栩如生锲而不舍D.察言观色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博闻强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B.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C.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演,坐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4.填空。

(任选有把握的四小题作答,每小题2分,共8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3)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4)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5)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茫茫的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横 贯非洲北部, 西起大西洋沿 岸,东抵红海 岸边。撒哈拉 沙漠连绵起伏 的沙丘,像我 们展示了干旱 地区奇特的自 然景观。
5、森林覆盖的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面积 达560万平方千 米、地势平坦开 阔的地区,几乎 看不到裸露的地 面。这里是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热 带雨林分布区, 是野生动植物的 天堂。
2、针叶林广布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在广阔的西西 伯利亚平原上, 地面广阔平坦, 气候非常寒冷。 这里冬季长达 半年之久。平 原上沼泽广布, 河流众多,分 布着大面积耐 寒的针叶林。
3、辽阔的内蒙古温带草原
内蒙古平原地势平 坦。夏季时节,在 一望无际的草原 上,“蓝蓝的天上白 云飘,白云下面马 儿跑”即是其生动 写照。
2
3 4
地区 极地地区
地形 /
气候/气候特点
地区
地形
气候/气候特点
亚马孙地区
地区 撒哈拉沙漠
地形
气候/气候特点
地区 西西伯利亚 地区
地形
气候/气候特点
地区 内蒙古草原
地形
气候/气候特点
地区
地形 气候/气候特点
乞力马扎罗山山麓
地区
地形
气候/气候特点
自然景观
亚马逊平原 平原
乞力马扎罗 山地 山山麓 撒哈拉沙漠 沙漠
温带针叶林景观
内蒙古草原
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景观
不同的地形
你明白了吗?
我们看到不同的景色
看到
不同的植物
的是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动物
„„
构 成 了
不同的气候
不同的地形
原因
各具特色的 自然风光
自主选择任意一幅图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你所选取的图片,反映的自然景观有何特点? 2)借助课本P34图2-19《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课 本附录的《世界地形图》,指出图片反映的景观所在 的大洲位置及所属地形、气候类型?
3)你认为一个地方的景观可能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1 7 6 5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景观 (终年高温多雨 )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景观 (终年高温,有 明显的干湿两季 )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景观 (终年炎热干燥, 很少下雨 )
地区 极地地区
地形 /
西西伯利亚
平原
气候/气候特点 极地气候 (终年寒冷,降 水很少 ) 温带大陆性气候
自然景观 寒带苔原景观
野性南美洲
1.视频介绍了南美洲的几个“最”? 2.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地 形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 3.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南美洲这个独特的世界 是怎么形成的呢?(气候条件、地形条件)
风光迥异
1、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
在北极地区,有 近半年的时间太 阳悬挂在半空中。 此时正是北极地 区最温暖的季节。 在冰原上极目远 眺,这里没有树、 也没有草,偶尔 可以看到北极熊 的身影。
6、美丽的非洲热带草原
远方乞力马扎罗山 峰上的雪帽,在赤 道阳光下闪闪发光。 那里有许多的动物, 如斑马、大象、长 颈鹿等,众多的野 生动物在树木稀少 的草原上游荡。
7、终年严寒的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 最寒冷的地区,有 “冰雪高原”之称。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 厚厚的冰层。每到 暖季,成群的企鹅 聚集在南极大陆沿 海一带,是南极的 代表性景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