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课件

目录
• 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 • 矿产勘查的技术和方法 • 矿产勘查的程序和阶段 •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评审 • 矿产勘查的风险和决策 • 矿产勘查的规范和法规
01 矿产勘查的基本 概念
矿产勘查的定义
矿产勘查:是指基于地质科学原理,通过地质观察、物探、 化探和钻探等工作手段,对地质体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价,以 寻找和评价矿产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地质工作。
地质测量精度要求高,需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地球物理勘 查
地球物理勘查是通过研究地球物 理场的变化规律来探测地下矿产
资源的方法。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包括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电法勘探等,通过测 量地球物理场的异常,推断地下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性质。
地球物理勘查具有探测范围广、 精度高的优点,但也存在对地形、
风险评估
对矿产勘查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 制,以降低项目风险。
矿产勘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资源条件分析
对矿产资源的分布、规模、品位、埋深等条 件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的资源基础。
技术可行性分析
对矿产勘查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以确保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
市场需求分析
对矿产资源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预测项目 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
职业道德
矿产勘查职业道德是指从事矿产勘查工作的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强调诚实守信、 客观公正、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等原则,以确保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矿产资源/储量分 类和评审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按地质可靠程度划分
将矿产资源划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
矿产勘查学复习资料全

矿产勘查学矿产勘查: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勘查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双重性质的科研-生产性的工作。
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矿产勘查学的性质:矿产勘查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地质科学理论与矿产勘查生产实践联系的纽带;是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联系的桥梁;是地质科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体现。
矿产勘查学的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察和评价矿床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更好的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一)地质观察研究法;(二)勘察统计分析法;(三)勘察模型类比法;(四)技术经济评价法。
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二)全面研究原则;(三)循序渐进原则;(四)综合评价原则;(五)经济合理原则。
矿产勘察阶段的划分:1、预查(初步)2、普查(大致)3、详查(基本)4、勘探(详细)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矿产储量:是指矿产资源量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经勘察证实存在矿床(体),其产出形式(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规模、质量能为当前工业生产技术条件所开发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开发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主要依据: 1、经济意义(E)2、可行性评价(F)3、地质可靠程度(G)采用(EFG)三维编码:第一位数-经济意义(是否具有经济价值):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蕴经济的;第二位数-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三位数-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勘探);2-控制的(详查);3-推断的(普查);4-预测的(预查)。
矿产勘查的理论与方法-------31

6)编写报告 成矿预测报告应根据不同比例尺预测的主要任
务,以能说明情况、问题和预测成果为原则进行编写。 其内容一般应包括:概况、工作和研究程度、地质背 景、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对地质工作部署建议等部 分。
概况部分应简要说明任务、工作范围及其划 定的依据、地质工作简史、研究程度、已取 得的成果;对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说明自 然经济地理情况。
2)相关原理
相关原理是指任何成矿事件的发生、变化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与其它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并且这种相 互影响常常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例如成矿预测的研究对 象—业矿床通常和各种岩石及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 类型的矿床是特定的地质作用的特殊产物。相关原理有助 于预测者深入、全面地分析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 从而正确地认识矿床的有关特征及总结成矿规律,进而进 行正确的预测。依据相关原理,成矿预测发展的初期就广 泛地使用了归纳法。独联体国家广泛使用的系统分析方法 及预测—普查组合方法也是建立在相关原理基础上,属归
(二) 成矿预测工作的分类及一般程序
1 成矿预测工作分类 最初(70—80)年代分为大区、区域及
矿区成矿预测三类;
90年代以后,地矿部规划院分为小、中、 大比例尺三类;
另有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位预测及立 体预测之提法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可以大致归纳为以六个
概率的大小与有利因素组合程度有关,也与关键因素是否
存在相关。
上述三理论中,相似类比理论是矿床
预测的基础,它要求我们详细了解和大量 占有国内外已知各类矿床的成矿条件、矿 床特征和找矿标志;求异理论是成矿预测 的核心,它要求在相似类比的基础上注意 发现不同层次或不同尺度水平、不同类型 的异常;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成矿预测的 依据,它要求掌握一切与成矿有关的因素 及其特征。三理论关系如图所示: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与准则_OK

第三节、矿产勘查的准则
赵鹏大院士提出了如下的对立统一的勘探过程最优化准则: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指导抽样观测的准则
“抽样”不是单指采取样品的工作,而是泛指各种观测。 为了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间距 均匀地布置观测线、观测点、取样点。在如下情况下,需要有 不同的观测密度:
2.数学基础: 数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非常广泛,对矿产勘查工 作的进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1).地质体的特征常具有数学上的规律性,需要用数学上的
方法去发现。
二 目9
节录
第二节、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
图2-1金属 矿床数量及 规模的分布 图 (据А.Б.卡日 丹,1984)
图2-1是金属矿床数量与矿床规模的分布关系,从该图可见,占矿床总数2%的大、 中型矿床占了总储量的78%,而86%的矿床(实际只是矿化点)没有工业开发价值,这清楚 地揭示了 勘查大型矿床的重要性。在矿产勘查中应尽全力去发现大型和超大型目标,并 且将其作为主要的勘查开发投资对象。
В.М.克列特尔及В.И.比留科夫矿床勘探五原则(1957): 调查完满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均匀(等可靠性)原则; 最少人力物力消耗原则;最少时间消耗原则。
侯德义等找矿勘探五原则(1984): 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 综合评价原则;经济合理原则。
19
第三节、矿产勘查的准则
赵鹏大院士提出了如下的对立统一的勘探过程最优化准则:
评价的准则地质事件是随机事件,其观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统计分析中的平均值估计的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允许误差 范围,这就是计算的平均值的精度。而真实的平均值落入 此区间的概率,即为对应于该精度的可靠程度。
若想既要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还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只有 增加观测次数N。观测次数N一定时,应努力将精度与可靠 程度加以统一。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概述矿产勘查是指通过勘探和调查,获取和分析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等信息,以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品质、储量和分布等情况的活动。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是指在进行矿产勘查工作时所使用的理论基础和勘查方法。
理论基础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地质学为矿产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地壳运动和构造等,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储存条件至关重要。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和相应的物理现象,包括地震学、重力学、磁学和电学等。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以获取地下的物理信息,比如地壳的密度、地下岩层的结构和形态等,从而为矿产勘查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地球化学勘查通过收集地球表层的地球化学信息,如岩石、土壤和水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含量,可以判断矿床的成因类型和矿物的分布情况。
矿产勘查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勘查对象和目的。
以下是常用的矿产勘查方法:地表勘查地表勘查是最常见的矿产勘查方法。
通过实地勘查和采样分析,可以获取地表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如岩石的类型、构造特征、矿物组成、矿化程度等。
地表勘查可以通过地质测量、地球物理探测和地球化学采样等手段进行。
岩芯勘查岩芯勘查是指对地下岩石进行取样分析的方法。
通过钻探孔获取岩芯,然后对岩芯进行室内试验和分析,可以获取详细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信息。
岩芯勘查可以直接观察和测试地层的特征,可以得到连续的地质信息。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的物理场来获取地下信息的方法。
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法勘探等。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以探测地下的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矿床分布等信息。
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采样,获取地表和地下的地球化学信息的方法。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要求执笔人:曹新志张晓军课程名称: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课程代码:20203000课程学分/学时:5/80(注:1学分=16学时)先修课程:岩石学、构造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开课学院:资源学院(02)开课学期:(春季、秋季)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
其目的是对矿产勘查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的矿产勘查工作奠定坚实、系统的专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1)掌握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2)掌握成矿预测、矿产普查、矿床勘探等领域的基本方法;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我国资源保障状况:矿物原料消费的增长;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
(2)矿产勘查学与相关学科: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3)本学科的变迁与发展趋势: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形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2学时)(1)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
(2)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
(3)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及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五统一。
(4)矿产勘查的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4学时)3.1 勘查阶段与勘查周期3.2 勘查要求与工作程序3.3 可行性评价与勘查决策第四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讲课24学时、实习10学时)(1)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
A、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基本理论与准则;预测方法的分类。
B、科学找矿: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
(2)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A、控矿因素:a、构造因素分析:大地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裂隙构造。
矿产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

地球化学法
总结词
通过系统的采集土壤、岩石、水系沉积 物等样品,分析其中的微量和痕量元素 ,研究成矿元素在地球各层圈中的分布 、迁移和富集规律。
VS
详细描述
地球化学法主要包括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 测量等方法。通过系统的布置测点和采样 ,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推 断成矿元素的来源、迁移路径和富集规律 。地球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覆盖面积广 的优点,但解释成果也存在多解性。
效果有限。
04
矿产勘查技术的应用
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01
金属矿产勘查概述
金属矿产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勘查技术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02
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原则
金属矿产勘查应遵循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原则,确保勘
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03
金属矿产勘查方法
金属矿产勘查主要采用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钻探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矿产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矿产勘查概述 • 矿产勘查技术原则 • 矿产勘查方法 • 矿产勘查技术的应用 • 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01
矿产勘查概述
矿产勘查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矿产勘查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寻找、评 价和开发的过程,包括地质调查、资 源评价、可行性研究和矿山设计等阶 段。
在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详细的地质 勘查和矿山设计工作,为矿产资源开发提 供全面、准确的数据。
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历程
传统矿产勘查技术
以地质观察和地表测量为主,对矿产资源 进行初步判断。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相关知识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相关知识引言矿产勘查是指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探测、划分与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知识。
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矿产勘查是指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对人类利用的地下矿产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的过程。
矿产勘查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矿产资源的类型、储量以及地质特征等,为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勘查的分类矿产勘查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勘查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大地勘查、区域勘查和点源勘查等。
按照勘查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地质勘查、物化勘查和工程勘查等。
大地勘查大地勘查是指采取航测、船测、车测等勘查手段的方法,对大范围地理区域进行勘查与评价。
大地勘查是矿产勘查的基础,它能够提供大面积的地质和矿产信息,对于区域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区域勘查区域勘查是指对特定的地理区域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勘查和评价。
区域勘查可以结合大地勘查数据,对矿产资源进行进一步划分和评价,为后续的详细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点源勘查点源勘查是指对特定的矿产资源点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价的勘查方法。
点源勘查可以通过地质勘查、物化勘查和工程勘查等手段,获取具体矿产资源点的地质特征、储量和开发条件等信息。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包括地质学理论、地球物理学理论和地球化学理论等。
地质学理论地质学是矿产勘查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地球的构造、地貌、岩石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结构,以及地震、火山、气候等自然现象。
地质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勘查人员了解地下的岩石性质、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
地球物理学理论地球物理学是矿产勘查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研究地球的物理特性和物理现象。
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包括地震测量、重力测量、磁力测量和电磁测量等。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的密度、磁性和电性等信息,为矿产勘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