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正式)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2.4.2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上册2.4.2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操作。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解决生活中的比例问题等。
3.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写出比的表达式,并能够进行比的简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发现并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三)小组合作
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操作。每个小组都需要通过实际的举例,验证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我会问学生:“你们觉得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哪个部分最难?你们觉得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价,我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时,我提出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是否会改变?”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导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比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比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比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总结:小升初数学:比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店铺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比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比的认识 知识点

比的认识 知识点

比的认识知识点(一)比的基本概念1比的认识知识点。

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比的后项不能为0。

4.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5.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商不变的基本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求比值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三)化简比1、化简比:是将不是最简整数比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的过程。

(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叫做化简比。

)2.最简整数比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一对互质数,即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3. 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1)目的不同。

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化简后的比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后项都应是整数;二是前、后项的两个数要互质。

(2)结果不同。

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不能得整数或小数。

比有两种书写形式如6比4,可写作6:4也写作46读作6比4。

(3)读法不同。

如6:4求比值是6:4=6÷4=46 = 23 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 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 46= 23 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四)比的应用比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1、已知部分和,求各部分2、已知部分差,求各部分3、已知其中的某一部分,求其它部分通用的计算方法是:(1)先求出一份是多少,用已知数量÷数量对应的份数(数量是和的,份数就应该是和,数量是差的,份数就应该是差,数量是哪一部分,份数就应该是哪一部分的份数)(2)用各部分对应的份数×一份的数量例题:(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和它们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归纳 一、比的有关概念(1)两个数a 和b 相除,叫做a 和b 的比,记作b a :,或ba,其中0≠b .a 称比的前项,b 称比的后项.(2)前项a 除以后项b 所得的商叫做a 与b 的比值,即:ba b a =÷. 二、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1)比是指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分数表示一个数;除法表示一种运算. (2)比的前项相等于分数的分子和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等于分数的分母和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等于分数的分数值和除法中的商. 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即)(:)(::m b m a bm am b a ÷÷==.四、最简整数比比中的各数除了1之外,没有其他的公因数,这样的比称之为最简整数比. 五、三连比的性质(1)如果n m b a ::=,k n c b ::=,那么k n m c b a ::::=. (2)如果0≠m ,那么mcm b m a cm bm am c b a ::::::==. 例题讲解例1、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相当于分数中的( );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相当于分数中的(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相当于分数中的( )。

例2、填空。

(1) 6÷8=( 6× ) ÷( 8× ) = 12÷16 →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 ↓ ↓ ↓6﹕8=( 6× ) ﹕( 8× ) = 12﹕16 →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2)6÷8=( 6÷ ) ÷ ( 8÷ ) = 3÷4 →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 ) ↑ ↑ ↑6﹕8=( 6÷ ) ﹕( 8÷ ) = 3﹕4 → 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 )总结:结合商不变的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关系,我们得出: 比的前项和后项 乘或除以 (0除外),比值不变。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与除法知识点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比的各部分名称。

(1)比号:“:”叫做比号,读作:“比”。

(2)比的前项和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和比值的关系:2既可以表示2:3,又可以表示联系:比和比值都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如32:3的比值。

区别: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比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或整数。

温馨提示:当比的后项为1时,1不能省略不写。

如2:1不能写成2,写成2就是2:1的比值。

4.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法中的商。

(2)区别: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先转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也可以利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

(3)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用恰当的方法转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诊断自测】1.填空。

(1)甲是乙的23,甲和乙的比是(),乙和甲的比是()。

(2)5÷8=():()=()()(3)比的后项不能为()。

(4)把43:1.12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5)把25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质量比为()。

2.求比值。

53:411.2:3.61.5t:240kg 12:1513.求下列各比中的未知数。

113:x=3x:0.6=1099:x=434.化简下面各比。

9:126.5:1.354:1580.3:920.75:2【考点突破】类型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等于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比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比的除法
总结词
将一个比除以另一个比,得到一个新 的比。
详细描述
比除法是指将一个比值除以另一个比 值,得到一个新的比值。例如,比值 a:b除以比值c:d后得到(a/c):(b/d)。
05
比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
比值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速 率,通过比较反应物和产物的浓 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比与比例的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比例则表示多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比的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比例的值则是一个比值。
在数学中,比通常用于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比例则用于表示多个数之间的关 系。
03
比的应用
在数学中的应用
比例计算
比在数学中广泛应用于比例计算, 如分数、百分数等。通过比的性 质,可以推导出许多重要的数学 公式和定理,如比例定理、相似
化学平衡
在化学平衡中,比值可以用来描述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关系,通过比 较不同时刻的浓度比值,可以判断 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物质纯度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含量比值,可 以计算出物质的纯度,这对于化学 分析非常重要。
在物理中的应用
速度与加速度
在物理学中,比值可以用来描述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通过比较 不同时刻的速度比值,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课程目标
掌握比的定义和性质, 理解比在数学和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 思维能力,为进一步 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 打下基础。
通过实例和练习,加 深对比的理解和运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02
比的定义与性质
比的定义
比是由两个数相除得到的商,表 示两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比的知识点总结梳理

比的知识点总结梳理

比的知识点总结梳理比的知识点总结梳理比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常用于进行数量和大小的比较。

比的概念和运算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涉及到比的基本性质、简化和扩大等运算规则,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比的定义:比是用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在数量上的关系。

在比中,我们通常把被比的数称为被比数,把比的数称为比数。

比的表示方法:比可以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表示。

其中,分数表示法是最基本的表示方法,如用$\frac{a}{b}$表示一个比,其中$a$为被比数,$b$为比数。

例:$\frac{3}{4}$表示被比数为3,比数为4的比。

二、比的基本性质1. 相等的比:如果两个比的被比数和比数分别相等,那么它们是相等的比。

例:$\frac{3}{4}$和$\frac{6}{8}$是相等的比。

2. 反比:如果一个比的被比数和另一个比的比数相等,而它们的比数和被比数也相等,那么这两个比被称为反比。

例:$\frac{3}{4}$和$\frac{4}{3}$是反比。

3. 倒数:如果一个非零数的倒数和它的比都是反比的,那么这个非零数被称为其比的倒数。

例:$4$的倒数是$\frac{1}{4}$。

4. 同比:如果两个比的被比数和比数都相等,那么它们是同比。

例:$\frac{3}{4}$和$\frac{3}{4}$是同比。

三、比的简化和扩大1. 简化比:一个比的被比数和比数可以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非零数,得到一个新的比,这个过程称为简化比。

例:$\frac{6}{8}$可以简化为$\frac{3}{4}$,$\frac{9}{12}$可以简化为$\frac{3}{4}$。

2. 扩大比:一个比的被比数和比数可以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非零数,得到一个新的比,这个过程称为扩大比。

例:$\frac{3}{4}$可以扩大为$\frac{6}{8}$,$\frac{3}{4}$可以扩大为$\frac{9}{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旧知
1.什么是比?两个数的比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清举例说明
2.求比值
6:8 12:16 35:63
(2)师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商不变的性质)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你是根据什么来证明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2、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把上面的三个分数:43、86、
16
12分别改写成比的形式: 3﹕4、 6﹕8、 12﹕16 问:这三个比相等吗?为什么? 这三个比都相等,因为它们的比值都是4
3(0.75)
老师用等号连结三个比:3﹕4=6﹕8=12﹕16
问:在这个式子中的三个比,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前项、后项都变了,比值没有变)
问:前项和后项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1)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上面的式子,得到:3﹕4=(3×2)﹕(4×2)=6﹕8
3∶4 =(3×4)∶(4×4)=12∶16 6∶8=(6×2)∶(8×2)=12∶16
问:认真观察这些式子,能用一句话把其中的规律表达出来吗? 引导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
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上面的式子,得到:6∶8=(6÷2)∶(8÷2)=3∶4
12∶16=(12÷4)∶(16÷4)=3∶4 12∶16=(12÷2)∶(16÷2)=6∶8
问:谁能用一句话把其中的规律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⑶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问: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两句话?
初步归纳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追问:这里所说的“相同的数”可以是任意数吗?
强调:0除外。

因为0本身没有意义,乘0使比的后项没有意义。

最后归纳出完整的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强调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
2.教学例1
(1)说明。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怎么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在小组里议一议。

(3)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最简单的整数比”首先是一个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必须是整数,这两个整数是互质数。

(4)出示例1
①根据对最简单整数比的理解,学生自己试着化简例1,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多种方法。

②学生上台板演,并评价。

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5)小结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

①如果前项、后项都是整数,只要同时除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②如果前项、后项都是分数,化简时要先同时乘以这两个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把它转化为整数比,然后再看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③如果前项、后项都是小数,化简时要先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它转化成整数比,然后再看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第一步要先比的基本性质,把比不是整数比的化成整数比,再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得到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巩固提高
1、看谁的眼睛看得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各题)
(1)4:15=(4×3):(15÷3)=12:5……( )
(2)31:21=(31×6):(21×6)=2:3……( )
(3)10:15=(10÷5):(15÷3)……………( )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1:35 65:61
32:41 1.25:2 0.75:0.25 五、拓展练习
3:8=(3+6):(8+ )(机动)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
46页做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