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共15页
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红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导航、安防系统、人体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工作原理红外线传感器基于材料的电磁特性,利用红外线辐射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红外线的探测。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热辐射、红外敏感材料和电信号转化。
1. 热辐射物体的热辐射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体所发出的能量辐射。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功率与物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的热辐射功率,可以间接测量物体的温度.2. 红外敏感材料红外线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红外敏感材料,其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吸收能力。
常见的红外敏感材料有硫化镉、硫化铟等。
这些材料能够将红外辐射吸收后,产生电荷分离,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3. 电信号转化红外敏感材料吸收红外辐射后,会产生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通过传感器内部的电路进行放大和过滤,然后转化成可以被控制器或处理器读取的电压信号。
控制器或处理器通过读取电压信号的大小,可以判断红外线的强度,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探测。
二、应用领域1. 无人机导航红外线传感器在无人机导航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安装红外线传感器,无人机可以准确感知周围的障碍物、地形变化等,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以实现自主飞行和避障。
2. 安防系统红外线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中,用于检测人体的活动。
当有人进入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的区域时,传感器会感知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触发报警系统。
这种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防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温度测量红外线传感器还可以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由于红外辐射与物体温度相关,所以通过测量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大小,可以获得物体的表面温度。
这种测量方式非常适用于高温或无法直接接触的环境,例如火山喷发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4. 自动化控制红外线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例如自动门、自动马桶等。
红外传感器原理

红外传感器原理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红外光波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
红外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红外传感器通常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红外发射器通过电流激活光源,产生红外辐射。
这些红外辐射以脉冲的形式发射出去,形成一个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器是红外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当有物体靠近红外传感器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会被物体吸收、反射或散射,一部分红外辐射会进入传感器的接收器。
接收器中的红外探测器会感知到入射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接收到的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和处理,最终被转换为可以被微处理器或其他控制电路读取的数字信号。
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确定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物体或人体的存在。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利用红外辐射的特点来实现物体的探测。
由于红外辐射在大部分物体上都存在,并且可以穿透一些表面材料,因此红外传感器具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红外传感器常被用于自动门的控制,当有人靠近门时,红外传感器会探测到周围的红外辐射变化,从而触发门的开启或关闭。
另外,红外传感器还常被用于安防领域,用于侦测物体或人体的活动等。
总结来说,红外传感器通过感知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物体的探测。
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辐射来判断是否存在物体或人体,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或侦测功能。
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来进行远程测量的传感器设备。
它可以感知到物体所发出或反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红外线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自动控制、医疗仪器等领域,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物体对红外线的发射和吸收特性。
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红外线传感器会通过内置的发射器产生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光束,一般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射器。
发射器的工作电压决定了红外线的发射强度,一般为约1.5V。
当发射器受到激活信号后,它就会开始通过PN结的电导方式产生红外线光束。
接收部分:接收器是指的红外线传感器中的接收电路,它主要由红外光二极管和红外线检测电路组成。
当红外线光束射到接收器的红外光二极管上时,它会产生了一种叫做光致电流的电流。
然后,这个电流会经过接收器的电路放大并进行处理。
最终,它会输出一个与红外线信号相关的电压信号。
根据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我们可以判断物体的存在、距离、移动方向、形状、温度等信息。
红外线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可见:红外线光谱位于可见光谱的红外部分,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红外线。
2.热辐射:物体发出的热量会以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出来,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物体发出的热辐射信号来实现物体的检测和跟踪。
3.衰减迅速: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干扰,很容易被空气、尘埃、烟雾等杂质吸收和散射,因此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距离一般较短。
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
以安防领域为例,红外线传感器可以用于人体检测和移动目标跟踪。
当有物体或人经过红外线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光束,然后接收器会接收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光束,根据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的强度和时间来判断物体的存在和移动方向。
这样就可以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实现对区域内目标的检测和报警。
总之,红外线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不受光线干扰的特点,在很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安防、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
它通过感知和接收红外线辐射来实现物体检测和距离测量。
本文将介绍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红外线的概述红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它的波长范围在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与可见光不同,人眼无法直接感知红外线,但它的能量仍然可以被物体吸收和辐射。
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穿透透明材料如玻璃和塑料。
二、红外线传感器的组成红外线传感器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负责发射红外线辐射,而接收器则接收这些辐射并进行信号处理。
1. 发射器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器通常由红外发光二极管(IR LED)构成。
当发射器受到电流驱动时,它会发出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辐射到周围环境中。
2. 接收器红外线传感器的接收器通常由一种叫做红外光敏二极管(IR photodiode)的元件构成。
接收器对红外线辐射非常敏感,当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会产生电流变化的响应。
这个电流变化可以被放大和处理,以产生与探测目标相关的输出信号。
三、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红外线传感器利用物体对红外线的吸收和辐射特性来实现目标检测和测量。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目标检测当发射器发出红外线信号后,这些信号会被周围的物体吸收或反射。
如果有目标物体出现在传感器的感知范围内,该物体会吸收或反射一部分红外线信号,并将其反射回传感器面前的接收器。
2. 信号检测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信号后,会产生一个电流变化的响应。
这个响应可以通过电路放大,并经过滤波和去噪等处理,以消除干扰。
3. 信号处理经过电路处理后的信号,可以被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用于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的解析和输出。
这样,我们可以获得与目标物体相关的信息,如距离、位置等。
四、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红外线传感器由于其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探测周围环境红外辐射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以及红外辐射的温度特性。
红外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比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特点,因此人眼无法直接感知。
同时,物体的温度和热能释放会产生红外辐射,这是由于物体的分子振动引起的。
不同温度的物体会以不同的频率和强度发射红外辐射。
红外传感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在发射时需要确保光束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红外接收器则负责接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当有物体接近红外传感器时,该物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或反射红外辐射。
红外接收器会接收到经过物体后剩余的辐射信号。
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判断物体的存在和距离。
基于不同的应用需求,红外传感器可以使用不同的工作原理。
例如,被动红外传感器(PIR)利用物体移动时产生的红外辐
射变化来检测物体的存在。
活动红外传感器(AIR)则通过发
射和接收红外辐射来判断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总的来说,红外传感器通过分析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来实现物体的探测和监测。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红外传感器在安防系统、自动化控制、温度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探测并感知红外辐射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发出、反射或传输红外辐射的特性。
红外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红外辐射源和一个红外探测器。
红外辐射源一般采用红外发射二极管,能够发射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
当红外光照射到目标物体上时,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 目标物体吸收红外光:部分或全部的红外光被目标物体吸收,导致目标物体升温。
这个变化可以被红外探测器察觉到。
2. 目标物体反射红外光:部分或全部的红外光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并被红外探测器接收到。
红外探测器会转换这些光信号为电信号。
3. 目标物体透过红外光:部分或全部的红外光能够透过目标物体,直接照射到红外探测器上。
无论是目标物体吸收、反射还是透过红外光,红外探测器都能够感知到信号的变化。
红外探测器一般采用红外光敏元件(如红外光敏电阻、红外光敏二极管等),当红外光照射到红外探测器上时,光敏元件会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
这些电流或电压信号会被传输到一个信号处理器中,通过信号处理器来解读红外探测器感知到的信号。
信号处理器会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度、变化频率等参数,判断目标物体的存在、距离、
运动方向等信息。
根据信号处理器的输出,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目标物体的相关数据。
总之,红外传感器通过感知目标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反射或透射,利用红外探测器将红外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器解读和分析这些信号,从而实现检测、识别和测量目标物体的能力。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它能够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识别。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和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外辐射的特性。
红外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可见光和微波之间,通常被称为“热辐射”。
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其强度和频谱特性取决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
因此,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实现对物体的检测。
其次,红外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外传感器通常由红外光源、红外滤光片、光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红外光源用于发射红外辐射,红外滤光片用于滤除其他波长的光线,光电传感器用于接收红外辐射并产生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处理和解读电信号并输出检测结果。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红外光源发射红外辐射,然后红外辐射经过红外滤光片,滤除其他波长的光线,只留下红外辐射。
接着,光电传感器接收红外辐射,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最后,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读,输出检测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传感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
例如,在安防监控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来实现对人体或物体的检测,从而实现报警和监控的功能。
在智能家居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等方面,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控制。
总的来说,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和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通过发射、接收和处理红外辐射来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识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红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主要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红外发射器通过加热电阻器或红外发光二极管等发射器件产生了红外线辐射。
这些发射器件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它们周围的物质达到高温状态。
高温下的物体会发射红外辐射,其波长通常在0.75至1000微米之间。
不同的红外发射器件产生
的红外线波长可能会有所不同。
红外接收器则是通过接收红外辐射并转化为电信号来工作的。
它通常使用红外感光二极管、红外光敏材料或热电偶等器件。
当红外辐射照射到红外接收器上时,这些器件会吸收红外辐射并引发内部的电荷或电位变化。
接着,这些变化会被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接下来,电路中的处理电路会对这些电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和滤波等操作,以便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
最后,根据处理后的信号,我们可以判断红外传感器是否检测到了目标物体,并进一步实现一些基于红外线的应用,如测距、人体检测、温度测量等。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辐射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探测和识别。
它被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自动照明、无人机导航等领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红外探测器按其敏感元件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热探 测器”和“光电探测器”。热探测器对各种波长都有 响应,光电探测器只对它的长波限以下的一段波长区 间有响应,热探测器工作时不需要冷却,光电探测器 则多数需要冷却,热探测器的响应度一般低于光电探 测器,响应时间一般比光电探测器长,热探测器的性 能与器件尺寸、形状及工艺等有关,因此需要十分讲 究工艺,产品规格常不易稳定。
红外传感器常用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气体成分分析和 无损探伤,在医学、军事、空间技术和环境工程等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例如,采用红外传感器远距离测量人体表面温度的热 像仪;利用人造卫星上的红外线传感器对地球云层进 行监视,可实现大范围的天气预报;采用红外线传感 器可检测飞机上正在运行的发动机的过热情况等。 光纤传感技术是伴随着光导纤维和光纤通信技术发展 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传感技术。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 高灵敏度、耐腐蚀、抗干扰、体积小等优点,使用范 围广泛。
(2)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① 希尔霍夫定律。希尔霍夫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向周围 辐射热能的同时也吸收周围物体的辐射能。如果几个 物体处于同一温度场中,各物体的热发射本领正比于 它的吸收本领,这就是希尔霍夫定律。可用下式表示
Er E0
(6-8)
式中 Er——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辐射能;
自动结
红外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 感器。红外线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 性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 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传感器测量时不 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 度高、响应快等优点。
热释电晶体同时又是压电晶体,那么热释电晶体必 定具有压电性,但是压电晶体却未必都有热释电效 应。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热释电效应形成原理:
由于热释电晶体内部具有自发极化,因此,在与自发 极化强度垂直的晶体的两个表面上出现符号不同的面 束缚电荷。面束缚电荷密度等于自发极化强度PS,但 平时这些面束缚电荷常常被晶体内部和外部的自由电 荷所中和,因此对外显示中性,不能在静态条件下测 量自发极化。只有当晶体经受一定频率的温度变化时, 自发极化强度PS发生变化,其体内的自由电荷和外部 的杂散电荷来不及中和变化着的面束缚电荷时才能测 出自发极化。
ε——比辐射率,即物体表面辐射本领与黑体辐射本领之比值, 黑体的ε =1;
T——物体的绝对温度。
即物体红外辐射的能量与它自身的绝对温度T的四次 方成正比,并与ε成正比。物体温度越高,其表面所 辐射的能量就越大。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③ 维恩位移定律。热辐射发射的电磁波中包含着各种
波长。实验证明,物体峰值辐射波长与物体自身的绝
9)红外线:波长780—106nm
波长3μm(即3000nm)以下的称近红外线
波长超过3μm 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9)红外线:波长780—106nm 波长3μm(即3000nm)以下的称近红外线 波长超过3μm 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α ——该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系数;
E0——等价于黑体在相同温度下发射的能量,它是常数。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② 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温度越高,它辐射出 来的能量越大。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E T 4
(6-9)
式中 E——某物体在温度T时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的红外辐射总能 量;
σ——斯忒藩—玻尔兹曼常数(=5.6697×10-12W/cm2K4);
对温度成反比。即
分谱辐射出射度
m
2897 T
(m)
(6-10)
从图6-35所示曲线 可知,峰值辐射波 长随温度升高向短 波方向偏移。当温 度不很高时,峰值 辐射波长在红外区 域。
图6-35 峰值辐射波长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2.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
热探测器探测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包含两个主要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热探测器吸收红外辐射能量后温度随之 升高,随着入射辐射功率的变化,元件的温度也要发 生相应的变化;第二个过程是利用元件的某种温度敏 感特性,把辐射能引起的温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 号。 热释电晶体具有自发的电极化,自发电极化强度与 温度有关,晶体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热释电效应。
4)气体对其吸收程度各不相同,大气层对不同波长的 红外光存在不同的吸长江收工程带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5)自然界中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热力学绝对零度 之上,总是在不断地发射红外辐射; 6)红外光的光热效应对不同的物体是各不相同的,热 能强度也不一样 ,例如,黑体、镜体、透明体和灰体 将产生不同的光热效应; 7)许多非电量能够影响和改变红外光的特性。利用红 外敏感元件测得红外光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待测非 电量。凡是能感受红外辐射量并转变成另一种便于测 量的物理量的器件称为红外敏感元件,在红外技术领 域里习惯叫红外探测器。
一、红外传感器概述
1.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1)红外辐射的基本特点
1)红外辐射就是红外光,红外光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 光热效应,能辐射热量,红外光是一种不可见光;
2)红外光与所有电磁波一样,具有反射、折射、散射、 干涉、吸收等性质;
3)红外光在介质中传播会产生衰减,红外光在金属中 传播衰减很大,但红外辐射能透过大部分半导体和一 些塑料,大部分液体对红外辐射吸收非常大;
热释电效应形成原理示意图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任务1 自动水龙头电路的设计 任务1分析 自动水龙头电路具有人或物体靠近时,自动产生控制 信号控制电磁阀得电吸合,自动放水的功能 。 自动水龙头电路原理如图6-42所示
图6-42 自动水龙头电路原理图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
任务1设计 自动水龙头开关电路采用发射—接收光电对管的方式。 当有人手或物体接近自动水龙头时,红外线发射头发 出的红外线光经人手或物体反射到接收头,接收头接 收到反射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整形,提 取出人体接近的信号,经过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阀动作 打开水源。当人手或物体离开后,延迟几秒后可自动 关闭,使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