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几个误区

走出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几个误区
走出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几个误区

走出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几个误区

一,我听力损失很轻,虽然有时听不到,但是好多小声音都能听到,所以我不需要配助听器

二,助听器怎么那么贵呀,有便宜的我先试试,如果好了我再买个好的

三,我想要那种耳内式的,别人看不到,听别人说,耳内式的效果更好

四,用助听器会把耳朵震坏,我不敢用

五,医院虽然贵,但是更专业,而且医院卖助听器的不会关门不干了。。。。。。。

七十岁以后大约会有百分之七十的老人会碰到由听力下降引起的交流问题,于是开始时说话引起误会,看电视调到家人受不了的音量;后来又会减少与人交流,看电视只敢看新闻;再后来干脆不与人交流不看电视,性格也变了,自闭,易怒,悲观。

老年人的听损大多属于高频下降为主的神经性听损:

76岁赵大爷的听损

77岁常大爷的听力图

注:据常大爷自述曾经有一次用药后,感觉听力下降许多,所以他的听力除了正常的老年性听力下降外,还有部分的药毒性成分,所以相比之下比别的结果低频要更好,高频要更差

71岁王阿姨听力图

下面我就老人的听损特点一解说下老人如何走入误区,好从中走出来。

从以上三位老人的听力图可以看出,老人的听损大多数是低频好高频差神经性听损,而低频是感觉声音的响度与能量的,而与听清楚相关的声母(英语里说的辅音)却在高频部分,所以好多老人会在听力下降时出现明显的交流打岔,俗语叫ZAN聋。

粗算起来,老人的听损都不是太重,总体不会超过60分贝,但是高频的三四千赫兹却超过了80分贝,在与人谈话特别是人多时,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交流障碍,所以当老人出现听力下降时,虽然感觉自己还能听到很多声音,也要及时配戴助听器。

当老人第一次接触助听器时,一听说助听器从几百到上千,甚至几千上万,就感觉太贵了,而且对助听器针对自己的情况是否有效总是心存疑虑,所以想买个便宜的用下,这样其实是不对的,一般来说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会对听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助听器是否有用,能起多大作用,都会开诚布公地告诉顾客,所以最好能听取店里验配师的建议,选配适合自己听力的助听器。如果选了价格低功能差的助听器,往往“试”不出好效果,从而放弃听力康复的手段,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老人家选助听器时,都有点要面子怕用了助听器让别人发现,而且感觉耳内式助听器更先进些,所以大多会首选耳内式助听器。但是根据老人低频好高频差的听损特点,耳内式助听器往往会引起比较明显的“堵耳感”,感觉自己说话声音大不舒服,有好多老人因为选择了“好看的”助听器,到最后却不“好听”而放弃配戴的。所以在好听与好看之间要首选好听,听好才是最重要,因为耳内式助听器除非是年轻人因为工作与情感的需要,它的配戴的真实效果比不上耳背式助听器的。

现在的助听器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听力专家的辛勤研究成果,都能根据客户的听力数据提供准确地放大,让你听到小声音,而大声音却不会震到你,当然助听器调节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你在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购买并由专业的验配师进行调节,助听器不但不会震坏你的耳朵反倒能够解放你的耳朵,从而小范围的提升你的听力并很

好的保持你的语言分辨率。

得了病我们去找医生是没有错的,可是听力下降是一个不可逆的病变,换句话说就是治不好的病,所以医院的大夫也只能是给你配助听器,在助听器调节方面医生就不是专家了,而且现在的医院做验配的多是与外面的公司合作,售后服务与专业程度都很难保证。所以选择有验配师资质的助听器验配服务中心才更有保障。

说了那么多,可能您还是不清楚用哪款助听器,我们把我们中心现在顾客购买多且反应效果好的几款产品给您看下。

这款助听器外形小,不易发现,八通道可调,有语言增强功能,功能齐全,价格适中,顾客反应良好。适用于轻中度听损。

这款助听器外形中等,八通道可调,有语言增强功能,顾客反应配戴效果良好。适合中重度听损。

外形小巧,四通道八频段,价格适中,顾客满意度良好。

助听器的性能及指标

助听器的性能及指标 一个合格的助听器至少应考虑下述六项性能指标: ①频率范围。低档助听器的频率范围至少在300~3000Hz,普通助听器高频应达到4000Hz,高级助听器的频率范围可在80~8000Hz之间。 ②最大声输出或饱和声压级(SSPL)。实际上代表了助听器的最大功率输出。使用助听器时的最大声输出应低于患耳的不舒适阈,尤其对重振阳性的患耳,必须控制最大声输出以保护患耳。 ③最大声增益。主要表示助听器的放大能力,各国生产的助听器增益多在30~8 0dB之间。一般说,耳聋程度轻的要选择增益小的,程度重的应分别选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听器。在具体使用中助听器上都备有使声增益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音量调节开关。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可依一些公式预先计算,最简易的方法是按照纯音听力图,对500、1000、2000Hz三个音频的增益补偿调节,以其阈值的一半或稍多为宜,多能获得满意效果。 ④频率响应和音调调节。为满足聋人听力要求,助听器应提供各种不同的频率响应,频率不同反应在听觉上就是音调不同。为了使助听器的频响比较符合聋人的听力损失特点,音调调节钮上设置一些不同音调,通常L代表低音,N为正常,H为高音。 ⑤信号噪声比(S/N)。助听器耳机放大后的输出往往是语言信号和恼人的噪声同时存在,信号噪声比值越大,语言信息输出的质量也越好。优质助听器的信噪比可达40dB左右,至少应保证30dB以上。 ⑥谐波失真。为了能高地传输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的失真度应越小越好,按规定失真应小于10%,而小于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语言的逼真性。 助听器的选配原则 旧概念认为传导性聋是助听器的最佳使用者,而近三、四十年国际上助听器的发展很快,性能多样,质量日高,几乎能满足90%以上耳聋患者的需要,特别是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得益最大。 ①失聪患者需先经过医治或手术无效的,病变已完全稳定后才考虑配用助听器。对于新近发生的耳聋或处于活动期者可于静止后1年再决定,而遗传性缓慢进行的听力障碍患者应慎用助听器,最好应在听力学专家指导下配用。 ②双耳严重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流脓不止、双外耳道完全闭锁均不用气导助听器,可考虑用骨导式的。其他各类耳聋患者均以气导助听器为宜。 ③选配前应作纯音听力测试,依听力图选用适宜的助听器。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尽可能测试阈上功能或语言测听对判定效果有利。 ④应为助听器使用者提供2~3周试用期,有的国家已成常规。这样可使聋人在专门人员指导下反复调整各项控制旋钮,选用最适宜的助听器而获得满意效果。

走出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几个误区

走出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几个误区 一,我听力损失很轻,虽然有时听不到,但是好多小声音都能听到,所以我不需要配助听器 二,助听器怎么那么贵呀,有便宜的我先试试,如果好了我再买个好的 三,我想要那种耳内式的,别人看不到,听别人说,耳内式的效果更好 四,用助听器会把耳朵震坏,我不敢用 五,医院虽然贵,但是更专业,而且医院卖助听器的不会关门不干了。。。。。。。 七十岁以后大约会有百分之七十的老人会碰到由听力下降引起的交流问题,于是开始时说话引起误会,看电视调到家人受不了的音量;后来又会减少与人交流,看电视只敢看新闻;再后来干脆不与人交流不看电视,性格也变了,自闭,易怒,悲观。 老年人的听损大多属于高频下降为主的神经性听损: 76岁赵大爷的听损 77岁常大爷的听力图

注:据常大爷自述曾经有一次用药后,感觉听力下降许多,所以他的听力除了正常的老年性听力下降外,还有部分的药毒性成分,所以相比之下比别的结果低频要更好,高频要更差 71岁王阿姨听力图 下面我就老人的听损特点一解说下老人如何走入误区,好从中走出来。 从以上三位老人的听力图可以看出,老人的听损大多数是低频好高频差神经性听损,而低频是感觉声音的响度与能量的,而与听清楚相关的声母(英语里说的辅音)却在高频部分,所以好多老人会在听力下降时出现明显的交流打岔,俗语叫ZAN聋。 粗算起来,老人的听损都不是太重,总体不会超过60分贝,但是高频的三四千赫兹却超过了80分贝,在与人谈话特别是人多时,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交流障碍,所以当老人出现听力下降时,虽然感觉自己还能听到很多声音,也要及时配戴助听器。 当老人第一次接触助听器时,一听说助听器从几百到上千,甚至几千上万,就感觉太贵了,而且对助听器针对自己的情况是否有效总是心存疑虑,所以想买个便宜的用下,这样其实是不对的,一般来说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会对听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助听器是否有用,能起多大作用,都会开诚布公地告诉顾客,所以最好能听取店里验配师的建议,选配适合自己听力的助听器。如果选了价格低功能差的助听器,往往“试”不出好效果,从而放弃听力康复的手段,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老人家选助听器时,都有点要面子怕用了助听器让别人发现,而且感觉耳内式助听器更先进些,所以大多会首选耳内式助听器。但是根据老人低频好高频差的听损特点,耳内式助听器往往会引起比较明显的“堵耳感”,感觉自己说话声音大不舒服,有好多老人因为选择了“好看的”助听器,到最后却不“好听”而放弃配戴的。所以在好听与好看之间要首选好听,听好才是最重要,因为耳内式助听器除非是年轻人因为工作与情感的需要,它的配戴的真实效果比不上耳背式助听器的。 现在的助听器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听力专家的辛勤研究成果,都能根据客户的听力数据提供准确地放大,让你听到小声音,而大声音却不会震到你,当然助听器调节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你在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购买并由专业的验配师进行调节,助听器不但不会震坏你的耳朵反倒能够解放你的耳朵,从而小范围的提升你的听力并很

助听器编程

助听器编程 1、电脑建档:输入姓名、性别、年龄 2、输入听力图:输入气导、骨导、不舒适阈 3、选择助听器:根据听力图判断耳聋的程度,选择相应功率助听器:26—40dB HL轻度耳聋选择低功率助听器,饱和声压级<105dB SPL,41—60dB HL 中 度耳聋选择中功率助听器,饱和声压级105—124dB SPL,61—80dB HL 重 度耳聋选择大功率助听器,饱和声压级125—134 dB SPL,>80dB HL 极重 度耳聋选择特大功率助听器,饱和声压级≥135dB SPL;根据听力图判断耳聋 的性质;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者的需求选择助听器的功能。单耳、双儿选配? 双儿佩戴的优点?单耳选配的选择:双儿听损不对称,较好耳听损轻,常常选 配较差的一侧;双儿听损在55~80 dB,选择最近60 dB的一侧;选择言语辨 别好的一侧,患者易接受助听器;优先选配听力图较平坦的一侧;选配动态范 围宽的一侧;选择患者习惯的一侧。 4、辨别导线:选择相应品牌的编程线,红右蓝左。 5、连接Hi-pro:Hi-pro连接电脑,其编程线插口红右蓝左。 6、设置验配参数:核对用户资料,选择验配公式、佩戴经验,确认听力图来源, 了解聆听环境,选择关闭或增加聆听程序,根据250Hz、500Hz听损情况,确 定通气孔的开、闭及大、小。 7、最大声输出(MPO)调试:UCL是调试MPO最重要的依据之一;目的一避免 继发声损伤,调节MPO不能超过UCL;目的二提高语言可懂度,在不超过 UCL情况下尽量往接近UCL处调。UCL单位dB HL,MPO单位dB SPL,从UCL 转换为MPO大约加10dB。 8、增益调试:根据耳聋的性质采取相应增益原则:传导性耳聋采用全增益定律 (平均听力损失-20),混合性耳聋采用2/3增益定律[(平均听力损失-20)×2/3],感音神经性耳聋采用1/2增益定律[(平均听力损失-20)×1/2]。低 频1000Hz以下,中频1000~2500Hz,高频2500Hz以上。声音能量主要在低 频,1k Hz以下占82%;言语可懂度主要在中高频;清晰度1K Hz以上占78%; 小声调G40、中等声G65;大声G80在传导性聋压缩比为1,混合性聋压缩 比为1~1.5,感音神经性聋压缩比 1.5~2;声音太尖降高频增益,声音太吵降 低品增益;

近些年助听器的发展状况

互动助听器:未来康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听力学家、听觉科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助听器工程师和听力康复 等专家通过充分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人类的聆听活动其实一学习的能动过程,即使 遭受创伤后,人类的听觉系统仍然具有自我恢复和矫正的能力。因此,研发能帮助 患者“学习”声音的助听设备是目前助听器工业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比如丹麦 听力学家杰氏普生在《通过学习和为特殊环境提供特殊增益来提高助听器验配效果》,德国霍恩教授在《多大的声音才大:学习助听系统的优势》等论文里,分别 就助听器的先进适应性技术、与环境互动的智能控制能力和改善患者听觉训练方法 等各个方面有过详细的阐述,进一步今天的助听器也会象人类的听觉功能一样,通 过学习和适应,变成听损患者的一个重要的功能部分。同时,也证明个性化的听觉 训练加上使用具有互动学习能力的助听器可以大大提高听力康复的效果。因此,在 这篇文章,笔者将在分析数字助听器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对互动式助听器的产生和 使用做过简单介绍。 一、数字助听器发展 从1996年起,助听器工业便开始正式进入全数字助听器发展时代,在尔后的 12年里,无论从芯片工业到助听器软件开发,数字技术以爆炸性的速度,在很短 时间里彻底改变了近百年助听器发展的路径和规模,将我们带入了仅仅在十几年前 仍被看作是科幻世界的助听器高度发展和普及的今天。根据美国《听力综述》杂志 报道,从1996年到2000年,数字助听器的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6%迅速增长到当时的23%,到了2005年,当年销售的助听器中83%是全数字助听器,而根据2007年最新助听器销售数据来看,98%为全数字助听器。助听器市场变化的另一 个最大特征是新产品推出时间迅速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80年代新产品推出的周期是10年,到了90年代缩短到3-5年,而到了21世纪,已经降到2-3年以下,目前新产品已经缩短到6-12月之内。这种发展趋势增加了研发成本,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标准化,助听器进步的直接表

艾声助听器教你老年人如何选配助听器

问:听力退化是老人家常见的现象,在替老人选配助听器方面,有没有什麽不同的地方? 答:医学的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因而直接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增加。目前有许多已开发及开发中国家都已迈入高龄化的社会。有人估计到了2020、2030年,百分之七十五的营养资源都将用在老年族群身上(笔者到时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何其有幸!)人老了所有器官都会退化,其中最明显而易导致生活不便的就是听力的减退。所以耳鼻喉科医师和听力师在老人医疗中佔有重要地位。老人家除了听觉器官的衰退之外还伴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视觉减退、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慢性病较多,动作较慢等等,所以对老人的助听器选配及听觉复健方面都与年轻人不完全相同,有些地方要特别注意。要了解这些不同点,必须先了解老化的过程,听觉器官的老化包括了以下的变化:/https://www.360docs.net/doc/2816404890.html, 1.外耳道皮肤、肌肉的弹性下降,有时耳道会塌陷造成测量听力时的不准确性。有时也会因此而导致耳内型助听器与耳道避无法密合,造成严重的反馈声。 2.听力减退:老年人的典型退化是从高频率开始,而且多是两侧,年龄愈大退化愈严重,一般而言,男性的听力比女性差。 3.未对语音的了解能力降低。老人不只听力衰退,即使和同样听力的年轻人比起来,老人了解别人讲话的能力较差。常见到的抱怨是听得到东西,但听不清楚,或无法了解其意义,特别是在环境中有噪音或对方讲话较快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的中枢处理疾患(CAPD 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较多,并且在认知能力与注意力集中方面有

衰退。所以这样的病人在复健方面,必须注意以视觉、读唇为辅助,避免嘈杂的环境以及辅助器材的加强运用。/https://www.360docs.net/doc/2816404890.html,/ 当然除了以上听觉器官的退化之外,身体其他部份的功能降低也要考虑在内,比如说记忆力减退,要学一种新的技巧要花较多的时间,或是手脚灵活度差,不适合操作太小的东西等等。最主要的是许多老人对改善听觉的动机不强。 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以下是对老人家的助听器选配及听语复健方面要注意的事项: 儘量避免耳道型或更小的助听器,一般而言耳挂式与耳内式的较易调整音量,适合老人。 可以使用一些问卷如HHIA-S来让老人了解听障对他(她)们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不便,因而加强戴助听器的动机,动机愈强成功的可能性愈高。 要有耐心多花点时间在教导老人有关助听器的使用方法及保养要诀,并重覆地练习直到熟悉为止。最好第一个月多约回门诊几次,直到能不靠他人,自己会正确使用为止。 另一半(配偶)或家人的训练也很重要,如何和老人家沟通,如何帮助他与人沟通,都是需要学习的。

助听器参数

助听器电声学指标或参数是各项助听器标准规范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助听器验配需要考虑的直接影响佩戴效果的技术参数。从验配角度讲,正确理解和应用各项助听器的电声学指标直接影响助听器的使用和功能的发挥,非常重要。现实生活中,许多助听器验配师常常认为助听器参数是厂家的事,是助听器质量的问题,只是关注助听器的功能,比如降噪能力、多通道的数目、方向性等,其实是本末倒置。一般讲,学习助听器最大困难便是正确理解这些技术参数的意义、测试和应用。 目前测定有两个版本 ANSI指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Hearing Aid Characteristics(美国国家助听器特征性能标准),由美国声学会出版。 IEC指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及其“助听器出厂质量检查中的性能特性测试”的标准。这个标准最初于1959年出版,从那时起已做修改,它的范围扩大了好多倍,最近的版本是1983年的。IEC标准在欧洲、中东及东亚地区的很多国家是公认的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对助听器的测量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的IEC118-7或IEC118-0规定的要求,根据这两个标准可进行产品出厂检验、产品注册、质量抽检等。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采用的标准并不相同,如上海采用IEC118-0,而北京采用IEC118-7。两个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所用的耦合装置不同,在IEC118-7中采用IEC1262cm3耦合腔,在IEC118-0中采用IEC711堵耳模拟器。 IEC126耦合腔是一个内容积为2cm3误差为±1%的圆柱型钢体,其底部装有接收声压的电容传声器,在助听器工作的主要频率范围0.2~5kHz,传声器的频响特性是平直的。该耦合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有利于复制和标准化;缺点是它未能模拟人耳耳道的柔软性所表现出的声阻作用,且2cm3腔体比助听器实际佩戴时耳模尖端与鼓膜之间形成的体积大,因此,用IEC126耦合腔测得的数值与实际使用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 IEC711堵耳模拟器有主腔、声负载网络以及校准过的传声器组成,主腔容积约1.26cm3,它模拟了正常成年人耳的平均声学特性,测试结果较IEC126耦合腔来说,更接近于实际使用情况。 这些标准由下列测试组成: ANSI S3.22(1987)IEC 118-7,118-2(1984.11) SSPL 90曲线OSPL 90曲线 HFA & SPA-SSPL 90高度OSPL 90参照试验 平均频率频率 全范围增益曲线全范围增益曲线 HFA/SPA全范围增益 参照试验增益参照试验增益 频率反应曲线频率反应 频率范围 谐波失真总谐波失真 等效输入噪声级等效输入噪声级 电耗量电量

2010年3月四级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回忆有关部分

2010年3月四级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回忆题 (理论部分) 单选题(以下每道题五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2.关于听觉动态范围的正确说法是: a. 是舒适阈与不舒适阈之间的范围 b. 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强度 c. 是人耳听阈与不舒适阈之间的范围 d. 是人耳对响度的感知 e. 进行助听器编程时不需要考虑听觉动态范围 23.人耳对声音最舒适的响度为: a. 65db b. 55db c. 40db d. 80db e. 30db 26. 在训的聋儿选配助听器,其助听器上的MIC 一般选用下面哪一种: a. 全向性麦克风 b. 指向性麦克风 c. 方向性单麦克 d. 方向性双麦克 e. 手持式麦克风 28.削峰的好处是: a. 削峰能降低增益 b. 削峰不会引起较大的失真 c. 最大声输出被限制在恒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避免强声对人耳的伤害 d. 极重度耳聋患者不适合用削峰 e. 被广泛的应用 31.OSPL 90代表的意思是: a. 输入声压级为90db时的输出声压级 b. 输入90db 时的满档声增益 c. 输出入为60db时的输出声压级为90db d. 当输入声压级小于90db时,输出的声压级不再相应增大 e. 助听器的声输出能力 33. 某女病人,突发性耳聋一个月,入院采取了高压氧等治疗方法,感觉没有多大的效果,现在到助听器验配中心,想配一个助听器,验配中心的以下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 a. 验配中心给其配了助听器,并告之三月后复诊 b. 根据其听力曲线,极力推荐适合她听力的助听器 c. 建议继续在医院进行治疗,三个月如治疗无效再配助听器

d. 让其一边戴助听器一边继续治疗 e. 建议不需再治疗,直接配助听器 34. 遇到以下情况,不需要停止推荐助听器并做转诊的是: a. 波动性听力下降 b. 少量耵聍 c. 伴有耳痛、耳鸣、眩晕或头痛 d. 外耳道耵聍栓塞 e. 传导性耳聋 35.关于声孔对耳模声学特性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声孔有利于放大中、低、高频的声音 b. 号角声孔可以得到较好的低频响应 c. 短声孔有利于低频放大 d. 声孔的直径越小,其高频增益就越大 e. 当声孔长且直径小时,频率响应曲线向高频移动 41.极重度聋患者的助听器输出设置为: a. 105db b. 124~135db c. 135~140db d. 135db e. 115~125db 43.110db的听力损失,助听器的输出设置应为: a. 135db以上 b. 125~135db c. 115~125db d. 105db e. 105~114db 46.以下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哪一种是属于听力残疾二级: a. 41~60db b. 61~80db c. 81~90 db d. >90db e. 26~40db 47.现在使用的耳印模材料主要有: a. 凝固剂与基质 b. 藻酸盐与高分子材料 c. 高分子与硅胶 d. 凝固剂与藻酸盐 e. 硅胶与基质 48.耳样不变型代表耳样材料: a. 对皮肤无刺激 b. 易与外耳皮肤分离 c. 稳定性高 d. 凝固时间适中 e. 黏度适中 51.NOAH软件上的AC代表: a. 气导测听 b. 骨导测听 c. 掩蔽 d. 不舒适阈 e. 言语测听52.不舒适阈的符号是:

助听器选配软件编程操作举例

助听器选配软件编程操 作举例 下面以助听器选配中常见的几种编程软件为例,说明编程的具体方法,以便初学者使用。 一、PFS选配软件的编程操作 PFS是美国Starkey(斯达克)公司的助听器选配软件,基于NOAH听力平台操作,支持传统的编程接口Hi-pro。 (一)与PFS调试有关的工具栏和界面上一些按钮的使用 点击选配公式会出现一个下拉菜单,菜单中的公式IHAFF、DSL[i/o]、FIG.6、NAL-NLI为非线性公式,需要压缩功能或聋儿的可选用此类公式,DSL[i/o]尤其适用于聋儿,选择此公式时会提示先输入病人的出生

年月,NAL-R、POGOII、BERGER、LIBBY为线性公式,适用于传导性耳聋或长期使用大功率助听器者。PFS软件默认的选配公式为“NAL-R”,选择“NAL-R”X选配公式和”Best Fit”最佳选配,得到的是线性的选配结果。 在输出曲线图中,50dB(蓝色)输出曲线反映了助听器的增益状态,90 dB(紫色)输出曲线图代表助听器的最大输出。 (二)P0PFS选配软件的编程挫折(以Arista全数字助听器为例) 1.患者信息录入可以将患者信息直接录入PFS (PROHEAR)或者NOAH患者资料库,必须记载500Hz、1kHz、2kHz及4kHz处的听力图信息。 2.助听器读取与粗调在PFS模块对话框中双击助听器验配选项。 单击读取按钮将电脑与助听器接通。先使用最佳选配进行粗调,可以在屏幕中间的操作界面上或者上

方的工具条上找到最佳适配按钮。 注意:一旦助听器与电脑接通后,助听器上的音量旋钮将失去作用,这时可以通过软件调节音量。助听器与电脑连接断开后,音量旋钮将重新发挥作用。 3.内置听力计测试现场听力图内置听力计的功能中,麦克风此时是静音的。所以要事先告诉病人。在进入该模式前应指导患者配合测试,确定助听器佩戴完好,点击位于屏幕下方测试选项开始操作。 纯音听力阈和不舒适阈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直接测得。在测试中,可以使用电脑键盘上的方向控制键测试频率及强度或者直接使用鼠标点击相应该数。 按下空格键或控制界面上的给音键发出纯音信号,在听力图中将出现相应的蓝色或红色指示信号。听力图上的紫色界限代表麦克风所能发出纯音的高低限。如果测试的听力阈高于紫色上限,该频率的结果可以忽略,测试结束后,要点选“用现场听力图来计算目标”。 点击调试选项,PFS将根据最新的测试结果自动选择验配公式并使用最佳选配自动完成调试过程。 4.助听器细调在调整项目中,分别有频响、音

TDA2822的耳聋助听器电路

用TDA2822的耳聋助听器电路 上传者:Lamborghini浏览次数:1652分享到: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 EEPW微博 这个耳聋助听器由TDA2822双功放集成电路加上少量外围元件组成,它与市场上的普及机相比具有输出功率大、电压范围宽等特点,工作电压为1.8—15V,适合中、轻度耳聋患者使用。 工作原理 该助听器电原理图见图1。其工作原理较简单:驻极体话筒连接成高增益的漏极输出电路,并将外界声波转换成电信号。TDA2822组成BTL功放电路,对话筒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并以足够的功率推动耳机发声。为了减小耦合引起的损耗,采用变压器耦合,初级加接C2,可以滤除一部分感应噪音,次级与RP连接,以控制音量大小。另R1、C1组成去耦电路,以防止信号通过电源引起反馈;R2、C6为BTL电路的频率补偿。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元器件清单见下表 编号名称型号数量 R1 电阻470Ω1/8W 1 R2 电阻 5.1Ω1/8W 1 RP 可调电阻100K WH135型 1 C1 电解电容 4.7u/16V 1 C2、C5 瓷片电容0.01u 2 C3 电解电容47u/16V 1

C4 电解电容10u/16V 1 C6 涤纶电容0.1u 1 IC 双功放IC TDA2822 1 MIC 驻极体话筒CZN-15D或 CRZ2-15 1 RJ 耳机8Ω 1 T 音频变压器自制 1 S 电源开关微型的1×2拨动 1 音频变压器T用袖珍收音机输入放大器代用,如自绕,采用E14铁芯,初次级均用Φ=0.06mm漆包线各绕2000匝。音量电位器RP采用WH135可变电阻直接焊在印板上。 耳机孔为2.5mm卧式二芯插座。 这个电路只要装配正确,无须调试即能正常工作。电源采用两节5号电池,静态工作电流为6mA。

(新)换一个角度谈大功率助听器选配

换一个角度谈大功率助听器选配 宗健为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选配助听器一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做法是由选 配师给他们配上一台特大功率助听器,然后在各频段设置足够的增益,特别是高频部分,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提高辅音放大,进而提高言语分辨率。实际上,虽然患者可以听见声音了,但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即使在渡过适应期后仍然无法听清声音。为什么会听不清?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有一点在医学界已得到肯定,就是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者耳蜗内的纤毛细胞急促减少。由于没有足够的纤毛细胞将声波转换为生物电刺激中枢区处理声音的听觉皮层,造成人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大大下降。听觉皮层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刺激,造成功能退化,逐步丧失了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谈到分辨能力,就要谈到信号和噪声。什么是信号和噪声呢?广义地讲,对人有用的声音就是信号,对人无用的声音就是噪声。请注意这里的噪声并不总是马路上的嘈杂声,也可能是一些悦耳的声音,比如在听音乐时,音乐声可视为信号,但在集中思想读书时,音乐则就是一种噪声。同一种声音在信号及噪声两者之间转换,其判断标准是对大脑来讲它是否为有用的信息。理解了这点以后,在选配时我们就应该尽量提高有用的信号,降低无用的信号,也就是说通过提高接受到声音的信噪比来获得更好的言语分辨力。 语音由两部分组成,元音和辅音。元音基本上是低频音,较为响亮,如字母:“A”、“U”;辅音则为高频音,较为轻弱,很多是气流通过发声器官产生的声音,如“S”、“SH”。对于重度以下患者,采用增大高频补偿的方法是可行的。因为患者耳蜗内纤毛细胞尚有一定数量,还有足够的能力辨别出辅音。辅音听清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理解单字、词、句子的能力。然而重度以上患者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些患者在低频的听阈尚可,到高频段就可能很高甚至完全没有,也就是患者在耳蜗内高频区的纤毛细胞几乎损伤殆尽,对接收到的高频声音根本无法辨别。对于不能辨别的声音,大脑自然会按“噪声”处理。因此这时的辅音放大不但不能帮助听清,反而会降低元音的信噪比,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做法是降低或取消高频增益,以加大低频补偿。 那么补偿低频对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者有何作用呢?声音的组成可划分为周期、频率和强度。研究发现重度以上听力损失在辨别语音时更依赖于声音不同的组成部分,比如:语音的起始段、幅度差异、元音共振峰及从元音到辅音的变化,这些成分主要集中在低频区,不言而喻,充分放大这些信息对患者更有实际意义。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听力损失新生儿可在早期就被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很多聋儿被推荐采用耳蜗移植的方式进行补偿。实际上对于潜在的耳蜗移植者,耳蜗对低频的残余听力仍然保留,采用高档的大功率助听器,可大大减少耳蜗移植的必要性,取而代之的可以用助听器开发聋儿学习语言的能力。如前所述,增加低频补偿及保证充分的MPO是聋儿获得重要言语信息的保证。在为聋儿选配时,有一个重要因素要考虑:聋儿的耳道与成人的耳道形状、容积差异明显,随着年龄的变化,这种差异也在变化。因此会造成,为成人耳道设置的助听器插入增益,在聋儿耳道中比预测量值高出10-20dB。这种过渡放大是有害而无利的,它会损伤聋儿耳蜗纤毛细胞,进一步降低残余听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须借助于真耳分析仪测量出REUR(真耳未助听响应)和RECD(真耳到耦合器差异),通过选择适当的选配公式根据听阈计算出目标增益,最后不断调节助听器的插入增益,使之同目标增益相吻合。现在许多助听器已支持REUR和RECD的选配,只要输入聋儿的年龄,选配系统会自动对聋儿的耳道声学特性作出补偿,保证助听器理想的放大。

【助听器验配】粗放验配与精确验配的区别-周建

所有助听器验配都应该按:预验配、验配、验证的程序一步一步独立完成。由于现在绝大多数助听器验配中心没有专门的声场检验设备及场所,加之工作时间、工作人员数量的限制,目前“验证”这一步骤基本没有独立进行,往往结合在“验配”工作中进行。工作中验配程序过于简单化会影响到验配质量,所以我们在当前的工作条件下,能做到细化的一定要严格细化,不断提高验配质量及验配水平。 一、精确验配是指验配师按科学的方法及工作程序,细致检查患者听力情况、正确选择助听器参数、严格验证使用情况,最终使患者获得最佳的验配效果。 二、粗放验配是指验配师凭借自己工作经验,确定验配工作程序,根据患者的口述要求进行选配,最终达到患者的一般期望效果。这种做法也可称做是经验验配。 三、造成精确验配与粗放验配区别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验配师主观认识不同,而且与助听器的质量有关。当前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助听器本身没有精确验配的设置,对这些助听器而言只能是进行粗放式验配。助听器出现精确验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新技术的运用,使助听器具备让验配师精确验配的条件。 四、精确验配对助听器的要求: 1、助听器具备内置听力测试功能。

2、助听器具备真耳耦合腔差值测试功能。 3、助听器具备主动反馈截除功能。 4、助听器具备不适阈验证功能。 5、助听器具备四个以上信号处理通道。 6、各通道具备输出、整体增益、大声增益、小声增益、中等声增益、捌点、压缩比、等调整功能。 7、助听器具备数据存贮功能。 8、助听器具备数种科学的验配公式。 助听器同时具备以上功能才有精确验配的可能,上述功能缺少一部分就造成验配师仅能完成粗放式验配。目前美国斯达克公司的笛听400以上、畅听5以上系列助听器是完全具备上述功能的助听器。从2006年开始斯达克的验配软件全部做到:编程软件与助听器连接之后,自动读取助听器参数,自动识别助听器型号,自动实时保存助听器参数。 五、具备精确验配功能的助听器,但是使用粗放式验配方法验配,同样会造成一般性的验配效果。精确验配与粗放验配两种验配方法在具体做法上及最终结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验配师没有注意到两种不同做法的区别,所以也不认为两种不同做法必然会获得两种不同的结果。本文重点是罗列两种不同做法,希望各位同仁加以实践分

助听器适用于哪些人群

助听器适用于哪些人群?很多老人抱怨听力越来越差,耳聋患者称对“听到声音”表示绝望。那么,助听器适用于哪些人群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内助听器行业最早品牌康聆声助听器的验配专家许勇先生。许勇先生为大家详细解答了这一疑问。 助听器适用人群之一、听力下降的老年人 老年人听力下降需要及时佩戴助听器。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听力系统机能也日趋减弱。部分老年人因听力下降减少与人交流,心理变得孤僻,甚至老年痴呆,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许先生建议老年人应尽早佩戴助听器,老年人尽早佩戴助听器不但能够减缓听力损失程度,维持正常听力活动,而且能避免老年人晚年生活受到影响。 助听器适用人群之二、聋哑人群 聋儿和成年聋哑人群需要佩戴助听器。对于聋儿应当做到早期干预,即早诊断发现、早佩戴助听器和早进行聋儿听觉语言训练,可以使孩子比较理想的恢复听力和提高语言能力;对于成年聋哑人,首先要准确测试出患者的听力,确定是否还有残余听力;对于已经没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可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提高听力;对于有残余听力的聋哑人,更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提高听力。 助听器适用人群之三、双侧耳聋人群 佩戴助听器可听到声音的双侧耳聋病人都可以佩戴助听器。原则上讲,耳聋分为两大类:向内耳传递声音有障碍的称为传导性耳聋;内耳感受声音部分及听觉神经有毛病的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上两种情况,均可通过不同性能的助听器及专业的听力康复训练提高听力。 助听器适用人群之四、单侧耳聋人群 有些耳聋患者认为单侧耳聋不用佩戴助听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单侧耳聋不光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还会损失另一侧耳朵的听力。单侧耳朵进行听力活动会耗费更多精力,使该耳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听力受损。许先生建议单侧耳聋患者一定不要忽略这一问题,尽早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测试听力,选配助听器。 许勇先生建议广大听力损失患者及耳聋患者,一定要尽早到专业助听器验配中心佩戴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北京知名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有很多,比如康聆声助听器验配中心,拥有强大的验配师专家团队,自1995年创立以来,已为近3万听障患者解决了听力问题,十几年来不断为社会捐助大量的助听产品,帮助听障者成功康复,深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同时得到媒体广泛报道。当然,除了康聆声助听器验配中心,听力患者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选择。(作者:杜金玉)

正确认识助听器的效果

正确认识助听器的效果 总会有人不经易的问道,佩戴助听器的效果怎么样啊,效果如何呀?带上它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听到了?都能听清楚了。。。。。。等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助听器的效果。 耳聋,听力学上称为听力损失、听力障碍。按照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分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部分传导性听力损失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治疗,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只能借助于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人工装置来解决听力问题。“助听器”顾名思义它是辅助聆听声音的工具,它不具有治疗的作用。部分听力损失患者在选配助听器时总是把它的效果扩大化、理想化,希望佩戴了助听器就拥有了正常听力。其实助听器只是一个特殊的声音处理器,它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将外界的声音放大并调整,以适应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补偿要求,满足听障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并不能代替真耳。所以我们要对助听器的效果有个正确的认识,合理的期望值。助听器选配的效果好坏、是否合适通常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听力损失的程度。助听器较适合中度听力损失患者,效果较好。而且在机型的选择上也比较多。而轻度听力损失和重度听力损失反而效果会差一些。极重度听力损失则最差,而且在机型的选择上也非常有限。二、听力损失的时间长短以及进行听力干预的早晚。患者在发现听损后及时进行治疗或听力干预,选配助听器或其它康复手段。那么越早干预的患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就会越好。三、语前聋或语后聋的差异。语前聋的患者由于无语言基础,所有发言均需依靠助听器的清晰度来学习语言。所以对年龄的大小有较高的要求。语后聋的患者有了语言基础,需要助听器提高声音达到听清语言的目的就可以了。所以助听器配戴后的效果会明显好于前者。四、引起听障的疾病及病变部位。不同的疾病引起的听力损失所验配助听器后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听力损失,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会有些不稳定的情况。还有些疾病如耳硬化、中耳炎、胆脂瘤、梅尼尔氏病、听神经瘤等等也各有不同。(引用)

助听器验配操作技术规范

助听器验配操作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正确引导助听器销售和助听器验配行为,维护听力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助听器属于用于补偿听力的康复设备,必须经过验配方能使用。 第三条助听器的验配需要具备相应的环境和硬件条件。 第四条助听器的验配必须由取得验配师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五条验配使用的助听器必须是经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 第六条验配机构负责助听器售后服务。 第七条助听器耳模材料必须是对人体无损伤,不产热、无形变,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化工产品。 第二章一般要求 第八条助听器验配用房要相对集中,使用总面积应>40m2。按功能划分为接诊区、测听区、助听器调试区、康复指导区。 第九条验配所需物品和设备至少应包括:耳镜、声级计、纯音听力计、声导抗仪、计算机、编程器、助听器分析仪、听力语言康复评估用具、制取印模设备等。 第十条测听和助听器验配设备要按规定,定期送计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和校准。 第三章助听器验配适应证及转诊指标 第十一条听力障碍分级标准:轻度听力障碍(26-40 dB HL);中度听力障碍(41-60 dB HL);重度听力障碍(61-80 dB HL);极重度听力障碍(>80 dB HL)。 第十二条助听器适应证:首选听力损失<90dB HL的感觉神经性聋患者,听力损失>90dB HL,暂时不具备人工耳蜗植入条件者,也应及时选配相应的助听器。 第十三条原则上要双耳配戴助听器,如因故只能单耳配用时,一定要向患者讲清单耳配戴助听器的缺点。 第十四条遇到以下情况应停止向听障者推荐助听器并首先考虑就医。①传导性耳聋;②发生在3个月内的进行性听力下降;③反复出现的波动性听力下降;④伴有耳痛、耳鸣、眩晕或头痛;⑤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外耳道闭锁。 第四章助听器验配程序

助听器性能和佩戴原则

助听器性能和佩戴原则 一、一个合格的助听器至少应考虑下述六项性能指标: ①频率范围。低档助听器的频率范围至少在 300~3000Hz,普通助听器高频应达到4000Hz,高级助听器的频率范围可在80~8000Hz之间。 ②最大声输出或饱和声压级(SSPL)。实际上代表了助听器的最大功率输出。使用助听器时的最大声输出应低于患耳的不舒适阈,尤其对重振阳性的患耳,必须控制最大声输出以保护患耳。 ③最大声增益。主要表示助听器的放大能力,各国生产的助听器增益多在 30~80dB之间。一般说,耳聋程度轻的要选择增益小的,程度重的应分别选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听器。在具体使用中助听器上都备有使声增益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音量调节开关。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可依一些公式预先计算,最简易的方法是按照纯音听力图,对 500、1000、2000Hz三个音频的增益补偿调节,以其阈值的一半或稍多为宜,多能获得满意效果。 ④频率响应和音调调节。为满足聋人听力要求,助听器应提供各种不同的频率响应,频率不同反应在听觉上就是音调不同。为了使助听器的频响比较符合聋人的听力损失特点,音调调节钮上设置一些不同音调,通常L代表低音,N为正常,H为高音。 ⑤信号噪声比 (S/N)。助听器耳机放大后的输出往往是语言信号和恼人的噪声同时存在,信号噪声比值越大,语言信息输出的质量也越好。优质助听器的信噪比可达40dB左右,至少应保

证30dB以上。 ⑥谐波失真。为了能高地传输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的失真度应越小越好,按规定失真应小于10%,而小于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语言的逼真性。 二、助听器的选配原则 旧概念认为传导性聋是助听器的最佳使用者,而近三、四十年国际上助听器的发展很快,性能多样,质量日高,几乎能满足90%以上耳聋患者的需要,特别是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得益最大。 ①失聪患者需先经过医治或手术无效的,病变已完全稳定后才考虑配用助听器。对于新近发生的耳聋或处于活动期者可于静止后1年再决定,而遗传性缓慢进行的听力障碍患者应慎用助听器,最好应在听力学专家指导下配用。 ②双耳严重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流脓不止、双外耳道完全闭锁均不用气导助听器,可考虑用骨导式的。其他各类耳聋患者均以气导助听器为宜。 ③选配前应作纯音听力测试,依听力图选用适宜的助听器。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尽可能测试阈上功能或语言测听对判定效果有利。 ④应为助听器使用者提供2~3周试用期,有的国家已成常规。这样可使聋人在专门人员指导下反复调整各项控制旋钮,选用最适宜的助听器而获得满意效果。 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听力损失90dB以下患者先选用

数字助听器的分类及全数字助听器的概念

数字化助听器的分类 数字化助听器分为全数字助听器和半数字助听器两种。我们把输入助听器的声音信号,需要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助听器,叫做全数字助听器或纯数字助听器。半数字助听器也叫数字助听器、数码助听器、数控助听器、数字编程助听器和电脑编程助听器等。它的输入、放大部分是模拟的,只有输出部分才是数字化的,所以叫半数字助听器。 全数字助听器的优势 半数字助听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功能与全数字助听器是不可比拟的。全数字助听器具有以下功能优势: 1.增益处理助听器放大声音的能力,是助听器最主要的物理性能,我们把它叫做增益。 患者选配助听器的目的是希望在舒适状态下可听度得到最大的补偿,这就要求助听器的放大器具有噪声小,信号放大无失真,频率响应足够宽,高、中、低频声调整灵活,大、中、小音量可控制等。全数字助听器的"心脏"-- DSP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使助听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多频带调整和多通道压缩控制,以保障其具有以上特性。 2.反馈啸叫处理重度耳聋患者常常因为耳道封闭不严而产生反馈啸叫,有的轻度耳聋患者也会产生反馈啸叫。全数字助听器的反馈抑制电路可以消除或者部分消除反馈啸叫。常用电路有两种。其中一种在消除反馈啸叫的同时,不影响助听器的信号输出;另一种对助听器的输出功率较少影响。 3.噪声处理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使用助听器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使用,患者还会感到不适。全数字助听器的数字噪声衰减处理器可以识别、衰减稳态噪音(如冰箱、汽车、计算机等产生的噪音)。值得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台全数字助听器可以将噪声从言语中分离出来,只是在相应通道把噪声和与噪声具有相同频率的言语衰减。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要听信广告中夸张、不实的宣传。 4.语增强(频谱提升处理)技术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对声音频率的识别下降,即语言识别力下降。科学家采用频谱提升技术,使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区别更加明显,以提高耳聋患者的言语识别力。 5.方向性麦克风(双麦克风)管理技术科学家早已证实,方向性麦克风可有效地提高助听器的信号噪声比,但由于方向性麦克风也有其自身的缺点,所以在助听器没有全数字化前,没有广泛应用。由于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使用,全数字助听器可以自动校准双麦克风的匹配,根据不同声音的环境,更为灵活地应用。

儿童选配助听器五大典型性误区

儿童助听器有别于老年人或者成年人,儿童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在沟通或者表达上面都和成年人存在一些差距,对于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往往比成年人要稍微困难一点也麻烦一点,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大家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戴上助听器就能听懂说话 许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戴上助听器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孩子叫"爸爸妈妈"。如果患儿不能做到,甚至完全听不懂,家长往往非常失望,之后便认为助听器效果不好。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助听器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听力损失儿童提高对声音的感知力,即可听度。它不是药品、手术,不可能立竿见影。先"听得到",才能"听得懂"。两者不能画等号。"听得到"是一个可以定性定量的心理声学过程: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基础上,随着助听器增益的增加,听障儿童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多(响度)、越来越清楚(信噪比改善)、声音范围也越来越广(聆听各个频率的声音)。"听得懂"的改善需要一定时间,需要长期的聆听和康复训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希望患儿刚刚戴上助听器便能听清楚说话,并做出相应反应,是不现实的。 误区二:忽视主观测听的重要性 小儿检查和成人有明显不同,小儿没有很好的配合能力,一般的医院检查都是通过客观检查来获得孩子的听力情况,比如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多频稳态测试。然而我们做助听器验配就必须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听力情况,只有客观检查是不够的,主客观检查相结合才能更真实的贴近小儿的听力情况。小儿行为测试才是了解小儿听觉损失程度的"金标准"。6岁及以下小儿可采用小儿行为测听法,包括行为观察、视觉强化测听和游戏测听。根据听损小儿不同的年龄特点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检测频率。 误区三:一次性验配,忽视长期听能管理 婴幼儿的耳朵从出生后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出生后的头两年发育最快,到7岁后逐渐定形,10岁后才停止。这期间,耳廓大小、外耳道大小、硬度、方向等都会不断变化。然而,目前助听器验配常用的耳道声学参数以成年人的平均数据为基础。研究显示,新生儿耳道共振曲线的峰值频率是成人的2~3 倍;儿童的真耳-耦合腔差值要到5岁时才逐渐接近成人均值。因此,在现实中,用成人均值为儿童助听器验配计算目标增益等重要参数,显然有误。 另外,验配还需考虑小儿的外耳特点,较柔软的耳模对于小儿较好,并需不断更换,以适应其外耳道发育、避免声反馈或过度放大等问题。因此定期的复查评估和调试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四:沿袭成人验配方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助听器验配中心缺乏儿童助听器验配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硬件指的是测试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设备、调试儿童助听器的配件等;软件指的是为儿童验配助听器所需的配方软件(DSL 5.0或NAL-NL2)、评估儿童助听器使用效果的技术条件等。小儿听力康复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严格挑选合格的助听器验配和服务中心是康复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误区五:助听听阈只有在"香蕉图"里才说明补偿得好 "香蕉图"指在听力图上正常人的语言频率分布和强度分布的范围,是助听器验配的"金标准",助听听阈在"香蕉图"里说明可以听到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言语声(越靠近上缘说明听得越好)。但并不是绝对的。两岁以下的孩子助听阈应该在香蕉图下,因为测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实际听力肯定在阈上15分贝左右。给孩子配助听器的原则是安全、舒适、可听,所以验配时补偿小不宜大。小儿听力补偿的评估还需要加入真耳分析、言语评估综合评估小儿听力补偿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