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油画欣赏
论玻璃油画《中国少妇像》的鉴藏

矶 阱 矶 一
版
的 的 龇观
国 囝
版
H _ j 英义 巧的标 叭靴叭秘
宫 廷备 受 青 睐 ,在 南方 的通 商 口岸 广州 ,中 同人 孜孜 不倦 地 大 量绘 制 西洋 J f i 1 i 。” … 随着1 8 世纪 7 0 年代 欧洲 “ 洛可 可 ”风
论玻璃油 画 《 中国少妇像 》的鉴藏
胡 艺 l 8 世 纪 , 中同 另 一 幅著 名 玻 璃 f f { I 肖像 ,是 瑞_ t : 赖 色 夫 妇收藏 l 7 7 0 年 代佚 名 中 油画 家作 的 《 中f 贵妇 肖像 》 ,
这 是 目前 所 见清 代一 系 列美 女f f { 1 肖像 中最 早 的一 什作 t
华贵 之感 面 部清 秀红 润 , 舣眼含情 脉 脉 .优雅地 倚 靠 桌
上 ,与桌 上的花 果瓷器 美 色交相 辉 映 ,极 具 东 厅女性 温 良贤 淑的美 人风 韵 ,两幅玻 璃油 J 肖像十 分相像 ,
值 得注 意 的是 , 《 中 少妇 像 》不 但 与 《 f f l 贵 肖 像 》中的 人物形 象 卜 分 相似 .同时也 与理 查德 ・ 米尔 亨德 收 藏的 《 英 国人 像 》在构 图处 理上 非常 相 似 ~另外 ,桌 _ I 摆 放 的青 花瓷 瓶 和瓷 盘 、 少 女上 方 巾式 术构 同林 建筑 I 悬 搭 的绸 缎窗 帘 、室 外风 景 巾明显 的 中西风 格混 合 的同 林和 建筑 .以
目了然 ,以至于 英 国学者 玛格 丽特 ・乔丹 说 : “ l 8 t l t . 纪r f 1 期 玻璃 上 的 巾国人 物画 ,混 杂着 一种 稀 奇古怪 的中 同和欧 洲 人 的情 调 。”
十位女性艺术家油画作品欣赏

⼗位⼥性艺术家油画作品欣赏相⽐于男性艺术家,⼥性的绘画视⾓和切⼊点完全不同,独特⽽有新意,尤其是当她们在描绘⼥性的时候,更加细腻敏锐。
她们的画⾯往往更加柔和感性,情感⾊彩也更浓于男性艺术家,对细微的感情把控的也更加出彩。
并且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性艺术家,让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男性的视⾓,他们向⼤众展现了另⼀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贝尔特·莫⾥索Berthe Morisot 1841—1895法国印象派不可缺少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最出⾊的画家。
莫⾥索出⽣于官吏世家,从⼩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祖⽗为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弗拉⼽纳尔。
成年后与马奈的的弟弟结婚。
她与马奈交流紧密,在作品上也互相影响。
她的作品⼤多围绕家庭⽣活,笔触潇洒流畅却⼜饱含细腻的情感,充满诗意。
她的⾊彩清新明快,画⾯温暖动⼈,简单的⽇常⽣活在她的画笔下显得⽣动迷⼈。
⼀些在⽃争中把她视作同志的早期印象派⼤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并肩战⽃,同整整⼀代的绘画是完美的联系在⼀起。
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 1844—1926美国图形艺术家及画家,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极少数能在法国艺术界活跃的美国艺术家之⼀,也是唯⼀⼀个被法国印象派画家邀请参加作品展的美国⼈。
这位伟⼤的⼥性艺术家从来不受世俗的约束,对艺术和⽣活都有个⼈独⽴⾃主的见解,她深深的热爱着⾃⼰的艺术事业,并且终⽣未婚。
早期她的作品主题多为妇⼥间的活动,进⼊成熟期后则以母亲与孩⼦为主。
她的作品⼤多以油画、彩⾊蜡笔画和版画的形式展现。
作品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再加上她⾃⼰精湛的素描能⼒和对⾊彩的把控能⼒,个⼈特⾊⾮常明显。
她曾这样形容:“画家有两条路可⾛:⼀条是易⾏的通衡⼤道,另⼀条则是坎坷的⽺肠⼩路。
”她⾃称⾛的是后⼀条路。
弗⾥达·卡罗Frida Kahlo 1970—1954这是⼩More在这⼗位⼥性艺术家在最喜欢的⼀位了。
三月画语——天津“秀”当代女性油画作品展

夏 云 超 美 丽 的 生 命 循环 1 布面 油 彩 1 5 0
X
15 0
c m
20 08
年
三 月 画语
P
“
天津 秀 当代 女 性 油 画 作 品 展
“
”
a
”
S h
o w
,
i n t i n g D is c o u r s e i n M a r c h : F e m a le A r t E x h i b it io n i n T ia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
2 0 。 目 —钉 日 O i l l l m t , 2 Do 掣 嚣 月8 日 ■ ■■● r =0 0 e q ~ 户 8 下 午 1 6 r o o }B ■t 搪骷 ●囊 ●带 电 靠 P I~ 【 I r / IO=F ■● 烷 奠 六 ■腱 一毫童 羹 ■ ■ E 摩3 曩 】 簟 ■人 t 王叠■ ●. 主持 ■ ■曩 簟 主瓣簟位 : ■囊■恬中心 / 皇' 摹 黜 : h t t l= I / w w w h t a t t c o r I' ∞ t l啪 ‘ I _ 目 E lI ,聃 ● —_ l I 敢 膏 q $ ■I 呲 ■赠■
。
。
。
一
、
,
,
、
,
,
“
”
“
”
,
,
。
,
力拔山兮气盖世——张锦龙油画《霸王别姬》赏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当我打开画册,犹豫的目光骤然触碰到画面,刹那间,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传遍全身。
我被画面喷薄而出的悲壮、绝望乃至凤凰涅槃般的痛楚深深地震撼住,久久无法平静。
这幅取材于历史典故、题为《霸王别姬》的油画,是著名画家张锦龙几易其稿、潜心打造的经典之作。
先后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油画院的张锦龙,师从杨飞云、陈丹青等名家,其作品多以唯美的东方女性为主,饱含传统的民族元素。
而这幅《霸王别姬》却一改他含蓄、内敛的画风,笔触粗犷,色彩凝重,使得整幅作品大气磅礴,渗透着狂野的艺术气息。
这幅油画以表现主义手法描绘了心高气傲的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身陷重围,与爱妻生离死别的锥心一幕。
为了助夫君摆脱绝境,虞姬这个柔弱的女子义无反顾地自我了断,将一线生机留给她壮志未酬的男人,用骄人的身躯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凄美的爱情故事。
画面中悲痛欲绝的项羽以最深情的公主抱缓缓托起心爱的女人,仰天长啸。
轻装之下的虞姬宛若熟睡的贵妇,静静依偎在男人怀中,显得是那样的安详、从容。
一只纤细的手无力地垂着,让人止不住心生怜爱。
特别是那飘逸的秀发,与楚霸王的冲冠怒发遥相呼应,反衬出阴阳两隔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处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尸横遍野,浓重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羽,这个传说中“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硬汉在爱人倒下的最后时刻,将人性中最为柔软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在构图方面布局严谨,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勇于创新,险峻中求平衡,整体结构跌宕起伏。
粗野奔放的霸王,恬淡静美的虞姬,两者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而在色彩的运用上,凝炼老辣,把油画材料极刚、极柔、极厚、极薄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并且巧妙地揉进同一幅画面,达到了超乎寻常的泼墨效果,使得画面沉稳、苍古、质感强烈,正如作者所说,“试图把国画的写意精神和深邃隽永与油画技术有机结合,从而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和遐想空间”,使之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清新脱俗|何家英笔下的人体画(88幅)

清新脱俗|何家英笔下的人体画(88幅)
何家英笔下的祼体画雅俗共赏、韵味绵长。
有一种女性的纯洁美,还带有一点女人在孤独时表现出的忧郁的心理境界,给人淡淡的回味,很有意思。
何家英
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
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
校任教。
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
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舞之憩》、《杨开慧》等。
何家英说:女性自古以来都是被表达、被审美的对象,因为她们身上存在各种各样诗意的美的形态。
在生活中,女性之美远远超越了男性之美。
女性具备高尚的品德,女人的纯洁、天真,具有诗意,女人更有情,更能表现出情感,女人对情的重视远远超过男人,所以,
在女人身上,寄托着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情思。
一个艺术家当然要生活在生活中,要看用心没用心,用心就有艺术。
常人常态的生活是惯常的,而艺术家的眼睛是审美的,中国画里很有把人物上升到精神性,而西画却是这样的。
所以我自己就找到了一个方向,人物画就是要画形象,画这个时代的人物的形象,而在技法上沿用中国画的技法,保留中国画的品质和写意性。
何家英人物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绘画欣赏四(风景、静物)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许江,福建省福州人。198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8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 画系讲师,1988年西德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研修,199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 教授、副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作为油画家他多次在德国,美国,香港和 台湾举办个人展。他的作品应邀参加“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以及“首届亚太地区现代 艺术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等海内外重要展览,并获“鲁迅艺术奖”,“97中国艺 大展”金奖等奖项。同时他参与组织策划了“上海双年展”以及“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 术”(德国柏林)。出版有《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 许江》,《棋· 纸艺-许江、施慧作 品选》和《从素描走向设计》。许江的作品属于油画艺术的“边缘”样式,他在油画艺术 上的建树,打破油画的形式边界,使现代油画获得在形式, 精神上趋于“丰实”的可能 性。他代表了当前那些不能忘情于油画,而又固守于油画传统形态的艺术家。他们在 睁大眼睛观察世界艺术潮汛的同时, 敏感和细心地留住个人内心深处泛起的古老文化 记忆的回响。正是这些朦胧而充满感情色彩的记忆, 成为他们通向现代艺术之路的起 点。许江认识到,“艺术的当代性及其批判力更在于作品本身的力度的强化,而决非表 面的介入”(《世纪之弈》)。把厚重的材料,处理在一种恢宏气势的构图之中,有限 的色彩,在强烈的笔触之中形成惨烈的、世纪末的肃杀之气。今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 他翻手为云、复手为雨对弈的“手”,正指向东西方传统与历史之中。
吴冠中抽象新作选
冠中先生2006年的新作“背影”依旧,沧桑流年,更显自由、天真、浪漫。他把中国 汉字悄悄地拉进画面,让人惊异。他不写名诗绝句,却写他人生和心灵的咏叹。他紧紧 咬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破书法结构,解语言诗意,书的抽象意味,画的空 间形式,以笔画结构的疏密关系作为画面基本构架,布下一片黑白的神奇,或东移西游 、上下通融、里外互动,或缠绵相拥,或孤苦伶仃、燕飞鱼跃,或庄严厚重、飘逸俊秀 ……书法用笔概念无踪无影,空间的错觉打破常规,幽境新意跃然而出。 他无尽的探幽之兴,又将桃红、柳绿……春之色彩赋予其中,书里书外生机盎然。 这是他存在的状态和心境,文思写心画。他耕作“汉字田园”,造险境,妙趣横生。他挑 战自我与世俗观念,为我们打开了成见遮蔽的众妙之门。 冠中先生的艺术人生是以天赋、胆识、智勇、功夫、意志与成规戒律博弈,不断冲 出成见的重围,以庄严的生命和精神的苦旅去体悟和触摸存在的终极境域的诗意本质, 让真理的光芒照亮遮蔽的诗意世界,使传统文化精神在流变中永远充满新意和活力。所 以他说“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破除成见”。这是他“苦瓜家园”的根源,也是他不断创新 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冠中先生2006年新作是他艺术人生的又一个新驿站。我们祝 愿他,艺术生命长青,老树新花竞放,年年花开别样。
李贵君油画作品【清纯少女】鉴赏

李贵君油画作品【清纯少女】鉴赏在中国内地的写实肖像油画家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位是李贵君。
他的油画作品只有很窄的一个定位——清纯少女肖像。
二十年前,我所在的拍卖行曾拍卖过他的油画,当时我就被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清新味道所打动。
在中国内地的写实肖像油画家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位是李贵君。
他的油画作品只有很窄的一个定位——清纯少女肖像。
二十年前,我所在的拍卖行曾拍卖过他的油画,当时我就被他作品中那种独特的清新味道所打动。
1964年11月,李贵君出生于北京门头沟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起开始喜欢画画。
他于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于著名油画家靳尚谊、杨飞云。
毕业后到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以后又取得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学历。
2004年,李贵君辞去学校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职业画家。
油画李贵军不像大部分的肖像画家,会去尝试各式各样的题材作画,李贵君的作品多以年轻、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入画,他善于以极写实的语言和精细的笔法描绘体现女性内心细腻、敏感心理的身体姿势和表情,其画笔下的人物形象灵动、单纯,富于美感,表达了艺术家对女性生命的一种关注。
而在画面构图上,他常常将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花鸟虫鱼形象与经典写实肖像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充满东方意蕴的审美情调。
“像恋爱一样的热情,像对宗教那样的虔诚。
”这是李贵君对于绘画的态度。
画室里的李贵君与模特成为职业画家之后,他对绘画的要求更为苛刻,每张画都要画到能让自己满意为止。
李贵君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吃完早饭,再以最快的速度冲进画室。
他似乎特别不喜欢上午有杂事打扰,甚至也不习惯白天被影响。
他欣赏古人抚琴之前沐浴更衣焚香的态度,画画之前也要先上一柱香,表示出自己的内心有足够的虔诚。
《少女和狗》120×100cm1993年作2005嘉德春拍17.6万元《双姝》157×120cm1996年作2016嘉德春拍63.25万元他一般都是从早上画到天黑,甚至傍晚时还要加点灯光再画一会儿。
浅析闫萍《母与子》油画系列的生活视角

Vol.42/No.14/Westleather 浅析闫萍《母与子》油画系列的生活视角袁玉琼(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20世纪以来,我国女性油画艺术在思想不断解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闫平的《母与子》油画系列以跳动的笔触表现了一个温馨细腻的内心世界,相信很多人都能为之震撼,尤其是学习艺术的女性们更能感同身受&从该系列作品中能够发掘作者的关注视角、内心情感、色彩灵动、艺术精神&关键词:母与子;色彩分割;艺术精神;女性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0)14-0123-011闫平《母与子》油画系列的室内生活从古至今,歌颂母爱一直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主题,从来不会过时,多少诗词歌赋都被大家传唱,可是又有多少诗词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呢?母与子的主题一直都在,母亲的爱永远没有缺席,缺席的只是女性在社会中的职业属性,缺少的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宣传工具和思想潮流&闫平《母与子》油画系列表现的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母亲的表达,是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关爱,是以视觉形式直观的表现母爱,以达到作者内心的慰藉和感触&该主题作品集中体现的是室内场景,包括下棋、嬉戏、洗脚、看书、倒立、喂奶等,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了母亲与儿子在场景中的完美契合,倾注了作者满满的爱意,证实了艺术源于生活,成就了艺术高于生活的高度&正如知名画家杨云飞说:“选取比较亲切熟悉的对象作画时,我感觉我的情绪就如娟娟细流般随笔端融注到画布上了&”2闫平《母与子》油画系列的情感倾注艺术的表达本身就是情感的的寄托,没有情感性的作品是缺乏灵魂的&作者选取这个方面的题材,是有主题背后的社会环境所支撑,当时作者要在事业上突破,到学校进修而离开儿子,有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和美好的回忆&同时随着思想的解放,吸收西方艺术思潮,闫平的创作技法受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以他们那种表现、强烈、直率的色彩和调动的笔触为依托,创作出具有书写和记录性的与儿子一起的生活日记,有抒情、浪漫、冲动、刺激的意味,能让观者用视觉的感知与心灵碰撞,让人为之震撼&3闫平《母与子》油画系列的色彩分割色彩艺术的表达是油画创作的重要因素,笔触的运用为色彩的情感倾向助力,乞求达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效果&作者在《母与子》油画系列中笔触利落自如,色彩大块分割,比如:母亲给儿子洗脚的那张油画,负空间是墙面和地面,分别用灰绿和深棕,两块面积占比差距极大,正空间是母亲,儿子、脚盆,都是蓝色色块,只是母亲的裤子和鞋是耀眼的大红色块,与负空间的灰绿形成互补色,色彩分割明确,但又有韵味;她的作品吸收了西方表现艺术的扭曲和不完整性,将固有色和客观形态主观化,平面化的笔触上掺杂着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用色大胆,明暗对比强烈,多用红色、绿色作为陪衬,表现出万古长存的意境,符合母爱的永恒主题;画面上有肢体语言的交叉,有意采取直角交错的结构,比如:母亲把儿子抱在怀中,向左侧坐的状态,整体色调是蓝色,四面交叉着不同方向摆放的鲜红色,以动感的视觉效果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看似凌乱的画面充满却秩序性,她说:“如果素描和色彩是油画最基本的因素,那么,个性则是艺术家最基本的素质&但个性并不是唯一首要的,个性也并不等于是艺术,不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个性必须建立在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之上,这种个性是文化的个性而不是个人“自私”的个性J4闫平《母与子》油画系列的艺术精神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谈到:“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关系、韵律,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的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协调与渗透,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的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义的表达,而不是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的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显示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的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闫平借用西方传来的油画材料表现具有东方之美的油画作品,吸收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油画技法,表现明朗的室内光线,明亮夺目的色彩,使得当时习惯于沉重和压抑情绪的中国观众,感受到艺术与人生快乐的一面,体现出来的色彩的韵律关系、正负空间的协调渗透、生命意义的情感表达、优美浪漫的画面氛围正是作者眼中的艺术精神,而且从色彩、笔触、精神内涵上看更具有时代性,这个题材也成为她在美术界独树一帜的女画家标志&结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当母亲节、妇女节即将带来的时候,更是想念母亲,闫萍的《母子》系列油画艺术创作让很多人都满怀!不作儿子或母!都的视觉态动的内心&当代中国女性绘画逐渐繁荣,与以往各种艺术活动相比,女性不是只是附庸和点缀,而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不仅仅是女性艺术的崛起,是视觉艺术的革新制作,更是我国国民的骄傲&参考文献:[1]徐虹•瞬间"绽放——闫平的油画艺术[J].美术观察, 2019(05):103-109.[2]张红艳•闫平绘画的女性视角及其形式语言的表现性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7[3]刘继芳.中国当代女性油画家图像意识研究[D].淮北师范大!2019.[4]刘纯.中国油画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426-428.[5]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1-56作者简介:袁玉琼(1995-),女,汉族,四川广元人,硕士在读,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教学&-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