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海上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研究
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总结

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总结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是保障核事故发生时人员及周边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团队在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需要高度的应急响应能力。
在核事故发生之初,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反应,组织医疗队伍前往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救治和疏散伤员。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其次,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需要精确高效的医疗技术支持。
在核事故中,伤员可能面临放射性污染、烧伤、中毒等多种危险。
因此,我们团队的医疗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伤病。
我们还应加强与相关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的合作,共享医疗资源,提高救援效率。
另外,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需要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核事故发生时,救援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建立健全的指挥系统,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协作流程,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我们还应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提高救援效果。
最后,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核事故对公众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心理上的创伤。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核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帮助核事故受灾地区建立完善的心理援助机制,帮助伤员和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总而言之,核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应急响应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对核事故带来的挑战。
核泄漏事故的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

核泄漏事故的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近年来,由于核能发电与应用的不断增加,核泄漏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
核泄漏事故所产生的辐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核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体系。
一、应急救援应急救援是指在核泄漏事故发生后,通过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来最小化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
核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与政府、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确保救援工作的快速、高效。
1. 事前准备在核能设施建设前,应当进行详细的评估与规划,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同时,在事故发生前,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以保障救援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 快速反应当发生核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快速反应是核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
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到达现场,评估事态严重程度,并启动紧急措施来限制辐射的扩散。
3. 信息发布在核泄漏事故中,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至关重要。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设立媒体沟通渠道,向公众及时提供有关辐射事故的详细信息和应急指南,帮助公众正确应对和逃生。
二、医疗服务核泄漏事故造成的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完善的核泄漏事故医疗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医疗服务的优质与高效将有助于减少伤亡人数,提高治愈率。
1. 初步诊断与处理在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伤者需尽快接受医疗救治。
医疗服务机构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伤者进行初步诊断,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 辐射监测与防护医疗服务机构应建立辐射监测系统,对伤者进行辐射检测,评估其接触辐射的程度。
同时,医护人员应配备防护装备,以保障其自身安全。
3. 心理疏导与康复核泄漏事故对伤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医疗服务机构应提供心理疏导与康复服务,帮助伤者恢复身心健康。
三、建立完善的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体系为了应对核泄漏事故的挑战,建立一个完善的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服务体系极为重要。
海上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作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海上事故和突发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提高海上医疗救援能力,保障海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海上医疗救援能力,确保海上作业人员在发生突发疾病或事故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建立健全海上医疗救援体系,实现海上医疗救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海上医疗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海上医疗救援指挥部,负责海上医疗救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
2. 设立海上医疗救援专家组,负责制定救援方案、评估救援效果和提供技术支持。
3. 设立海上医疗救援队伍,负责海上医疗救援任务的实施。
四、预案内容1. 救援任务(1)海上作业人员突发疾病或事故的现场救治;(2)海上伤员的转运和后续治疗;(3)海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2. 救援流程(1)接警:接到救援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海上医疗救援队伍、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
(2)现场救治: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评估伤情。
(3)转运: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确保伤员安全抵达医院。
(4)后续治疗:协调医疗机构为伤员提供后续治疗。
3. 救援物资(1)急救药品:包括止血、止痛、抗感染等药品;(2)急救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器等;(3)救护车: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4)直升机:用于远程救援和伤员转运。
4. 通讯保障(1)建立海上医疗救援通讯网络,确保救援信息的及时传递;(2)配备卫星电话、无线电等通讯设备,确保救援现场与指挥部的通讯畅通。
五、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海上医疗救援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接警、现场救治、转运、通讯保障等环节。
六、预案实施1.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海上医疗救援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2. 各海上作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海上医疗救援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核泄漏事故的医疗救援与紧急救治

核泄漏事故的医疗救援与紧急救治核泄漏事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事件,其中核辐射的释放对人体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医疗救援和紧急救治在这样的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核泄漏事故下的医疗救援与紧急救治的策略和重要性。
一、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援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对现场人员进行医疗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任何救援行动之前,确保所有救援人员具备适当的防护装备非常重要。
这些装备应该能够防护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如防护服、手套、面罩等。
1. 人员疏散和撤离首要任务是将事故现场周围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这可以通过建立撤离计划和紧急通道来实现。
救援人员应指导人群沿着指定的撤离路线有序撤离,避免发生拥挤和踩踏事故。
2. 伤员转运在核泄漏事故中,伤员的转运是一项关键任务。
救援人员应根据伤者的病情,利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将他们安全地送往医疗机构。
将伤员分流至不同的医疗机构以分散压力,同时减轻单个医疗机构的负担。
二、医疗机构的应对核泄漏事故后,医疗机构是救援和治疗核泄漏伤员的关键场所。
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有效地处理和隔离与核辐射有关的伤员和患者至关重要。
1. 隔离和保护核泄漏伤员需要在医疗机构中得到适当的隔离和保护。
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域,确保伤员与正常患者之间的隔离。
此外,医院应提供适当的辐射防护设备,如屏蔽门、防护窗帘等,以减少辐射对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危害。
2. 诊断和治疗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需要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的诊断设备,如放射性剂量仪和核磁共振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和评估核辐射伤害。
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冷却、含碘药物治疗和红细胞增加等。
三、紧急救治的关键性紧急救治在核泄漏事故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紧急救治可以迅速减轻受伤人员的痛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率。
1. 创伤处理核泄漏事故常导致许多创伤性伤害,如烧伤、骨折和刺伤等。
紧急救治的第一步是对这些创伤进行适当处理,包括清洁和包扎创口,打破紧急情况下的出血等。
核事故医学救援方案

核事故医学救援方案引言核事故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灾难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在核事故发生后,医学救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核事故医学救援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应对核事故的医疗救援策略和操作指南,以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救援策略核事故医学救援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伤亡人数、缓解受伤者痛苦、防止疾病传播,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以下是核事故医学救援的基本策略:1.安全优先原则:救援人员应始终将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进入核事故现场之前,必须进行足够的防护措施,并遵循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2.快速响应:核事故医学救援需要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
组织和协调救援人员、设备和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事故现场。
3.评估和分级:在事故现场,医疗人员应对伤员进行评估和分级,以确定伤情的严重程度和应急医疗救助的优先级。
4.紧急救助:核事故可能导致放射性伤害、烧伤、创伤和呼吸系统问题等。
应该提供紧急医疗救助,包括止血、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等。
5.疏散和隔离:在核事故后,疏散和隔离是保护人员免受辐射和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
救援人员应根据伤情和辐射风险程度迅速决定是否疏散或隔离伤员。
6.协作与沟通:核事故医学救援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密切协作和良好的沟通。
各参与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应急响应系统。
操作指南核事故医学救援方案的操作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行动步骤和应对措施,以应对核事故引起的医疗紧急情况。
以下是操作指南的主要内容:1.事故场景评估:对核事故场景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辐射风险区域和伤员数量。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
2.医疗资源和人员调配:根据伤员数量和伤情严重程度,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和人员。
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性和协调性。
3.伤员分级和分类:对伤员进行分级,确定优先救治的伤员,并将其分类到适当的医疗机构。
根据伤员分级和类型提供相应的紧急救助措施。
4.防护和装备使用:救援人员在进入核事故场景之前,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核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资源调度

核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资源调度核辐射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灾难,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时,核辐射应急救援和医疗资源调度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资源调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核辐射应急救援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在核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救援队伍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评估辐射风险、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
此外,应急救援队伍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核辐射事故。
其次,医疗资源调度在核辐射应急救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核辐射事故可能导致大量的伤者和疾病,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以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医疗资源调度中,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医疗设施和人员的分布情况,以及辐射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疏散和救援的需求,以便及时提供医疗救助。
针对核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资源调度的挑战,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
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核辐射应急救援体系是关键。
这包括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其次,建立一个有效的医疗资源调度机制也是必要的。
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来实现,该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协调各个医疗机构和救援队伍的资源。
此外,还可以加强公众的核辐射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对核辐射事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以减少潜在的伤害和损失。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核辐射应急救援和医疗资源调度的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支持,以确保应急救援和医疗资源调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核辐射应急救援与医疗资源调度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在应对核辐射事故时,应急救援队伍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医疗资源调度需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医疗资源调度机制,并加强公众的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
核事故应急救援

核事故应急救援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和开发。
然而,核能的利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核事故的发生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灾难。
为了应对核事故,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应急救援措施。
一、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核反应堆的事故可能导致辐射泄漏,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在事故发生之初,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能够减少事故的扩散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完整。
此外,核事故往往具有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应急救援措施的失误可能导致进一步的事故和灾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包括迅速性、科学性、集中统一指挥和依法行政等。
首先,迅速性是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关键。
一旦核事故发生,必须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迅速响应,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
其次,科学性是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保障。
应急救援工作必须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法和措施,减少救援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
再次,集中统一指挥是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由指定的应急指挥部或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最后,核事故应急救援必须依法行政。
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确保救援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核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措施核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措施包括人员疏散、辐射监测、物资调配和医疗救治等。
人员疏散是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一旦核事故发生,必须根据辐射的范围和强度,及时疏散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减少人员接触辐射的风险。
辐射监测是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对事故区域的辐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物资调配是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关键。
应急救援部门必须做好相关的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
紧急救援如何应对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的紧急威胁

紧急救援如何应对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的紧急威胁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的紧急威胁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在面对这样的威胁时,紧急救援措施必不可少。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的紧急威胁,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1. 提高监测能力紧急救援的第一步是提高监测核事故对海洋环境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核事故发生之前,就应建立一个高效的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卫星监测和空中侦查等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可以及早发现核辐射的蔓延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2. 快速响应在发生核事故之后,紧急救援需要快速响应。
这包括组织专业团队,利用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技术,尽快进入事故现场。
救援团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有效应对核辐射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3. 预防和控制核辐射扩散核事故发生后,核辐射的扩散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对于海洋生态而言,这将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紧急救援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核辐射的扩散。
这可能包括封锁事故区域、清理污染物以及规划和实施防护措施等。
4. 保护生态系统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在紧急救援过程中,保护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建立临时保护区、限制人员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来实现。
此外,还应进行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制定适当的恢复计划。
5. 积极应对社会影响核事故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
它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在紧急救援过程中,应积极应对社会影响,包括提供健康和心理支持、加强公众教育和舆论引导等。
总结:紧急救援如何应对核事故对海洋生态的紧急威胁需要各种措施的综合应用。
这包括提高监测能力、快速响应、预防和控制核辐射扩散、保护生态系统以及积极应对社会影响。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策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减轻核事故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characteristic
medicalarine,
disposition points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of emergency work personnel
an
were analyzed when
时艇内医学应急救援的特点,着重分析救援人 员现场实施救援工作的要点及应急救援人员的 个人防护措施,望对今后我国核潜艇发生海上 核事故时的医学应急救援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 作用。
1核事故应急和医学应急
1.1核事故应急 针对核潜艇核事故采取的各种不同于正常
收稿日期:2012—03—16;修回日期:2012一08一09
accident occurred
on
sea.
They have guide meaning and practical
on sea
significance the future.
Key words:
to
medical emergency support for nuclear accident
in
员、搬运人员等)接到命令后立即投入现场一级 救治工作,在抢救受伤艇员的同时也要注意自 身防护,须遵守核事故应急3原则,即应急照射 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辐射剂量限值化[5]。
核潜艇艇内核事故医学救援工作主要包括 以下主要措施。 1)自救互救。组织各种轻伤和无生命危 险的较重伤员,进行自救互救等简单的救护。 利用就便器材,合理救护,安全搬运。 2)伤员分类。应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 缓”的原则实施医学救治。大量伤员时,在进行 急救之前应进行应急检伤分类,分类的目的是
限度。
负责重度以上放射损伤伤员的救治。 1.4核事故医学应急的基本原则 核事故应急应遵循国际通用的核事故应急 3原则。这3个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割的放射防 护体系。其中,最优化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目 的在于确保个人所受的当量剂量不超过标准所 规定的相应限值。3原则叙述如下。 1)应急照射正当化。采取相应的应急措 施必须经过币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 当的理由,获得的利益大于代价(包括健康损害 和非健康损害)。一般情况下,正当性判断由艇 首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做出。 2)辐射防护最优化。应避免一切不必要 的照射,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 的尽量低的水平。但由于核潜艇是一重要的战 斗装备,从全局出发,应急时有部分人员可能要 受到超过限制的照射,但执行原则仍应以最小 的代价,获取最佳的防护效果。 3)应急剂量限值化。用剂量限值对个人 所受的照射加以限制。参加应急的人员是受过 专门培训或熟悉情况的专职人员,一生中只限 于1次。应急人员在1次应急事件中的受照剂 量当量不得超过附表规定的水平(表1)。为抢 救生命或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有必要接受高 于上述所列的剂量时,应由艇首长权衡利弊做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46卷
严重事故情况下,抢救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控制 事故和紧急抢救的行动时,可允许暂时放宽职 业照射剂量限值,除抢救生命(那是不能由剂量 学评价来限制的)外,这种放宽在紧急抢救行动 中的有效剂量不得超过0。5 Sv,皮肤当量剂量 不得超过5 Sv。1998年批准的《海军核潜艇核 事故应急计划》规定的应急工作人员照射剂量 控制目标值及各级批准人列予表2。
作者简介:王川(1985一),男,山东青岛人,研究实习员,硕士,核科学与技术专业
万方数据
690
原子能科学技术
第46卷
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救援行动,称为核 事故应急,简称核应急。海军核应急响应是核 动力装置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根本目 的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迅速有效地控制事 故的发展,减轻事故后果,将其影响限制在尽可 能小的范围。潜艇核事故应急分为应急待命、 艇内应急和艇外应急3种状态。应急待命:出 现可能导致危及核动力装置安全的某些特定工 况或外部事件。艇内应急:放射性物质已经释 放到工作舱室和生活舱室,事故后果仅限于艇 内。艇外应急:放射性物质释放到艇外,事故影 响到港区或潜艇周围海域。 1.2核事故医学应急 核事故医学应急是指核事故应急时的楣关 医学工作,即为快速救治伤员而采取的有别于 常规医学手段的紧急救援行动,亦称核事故医 学应急救援。核事故医学应急是核事故应急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核事故中救治 受伤艇员,降低核事故伤亡率。由于核潜艇空 间狭小、人员也比较集中,敌医学应急救援相对 困难,为此各国都在研究和发展核潜艇核事故 医学应急救援专用技术和装备,以便在核事故 情况下积极有效地救治受伤艇员,最大限度地 减少核事故造成的损失。 核潜艇应建立医学应急队伍,平时做好医 学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核事故时组织医学应 急救援,救治各种伤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 护抢救人员,使各类损伤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2)药物预防。酌情服用稳定性碘或其他 辐射防护剂,稳定性碘片(碘化钾)应在放射性 碘摄人体内前4 h,或在摄入放射性碘的同时 服用,最迟应在放射性碘摄人体内6 h内服用。 3)剂量控制。佩戴个人剂量计,遵守剂量 员依照现场辐射状况提供的作业时间,离开污 染区时,要接受体表、衣服的污染监测,并做好 更换衣服和洗消的准备;由污染区带出的物品、 仪器、设备,必须在缓冲区内经过检测和处理,
our
country
in
nuclear submarine;nuclear accident
on
sea;medical emergency support
自1955年美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以来,30 多年的运行历史表明,核潜艇有着良好的安全 记录,但也发生了各种事故口]。核事故是指反 应堆内核燃料发生不可控制的核裂变链式反 应,导致大量放射性外逸的事故。若核潜艇中 的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到核潜艇反应堆舱室、 艇外、甚至事故潜艇的周围地区和海域,就可能 对艇员、居民造成核辐射照射,严重污染环境, 后果严重[2]。本文针对核潜艇发生海上核事故
3.1应急照射剂量控制限值 应急照射是指在发生核事故时,为了制止 事故的扩大,营救伤员,进行抢修,消除事故后 果及其他应急行动时所接受的照射。应急照射 剂量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按照国家和军队控 制标准进行控制。 在一般事故情况下或在事故已得到控制 时,应按照正常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来控制;在
万方数据
692
第46卷增刊 2012年9月
原
子
能科学
技
术
VoI.46,Suppl. Sep.2012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核潜艇海上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研究
王
川,张建国,王月兴
(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要:介绍了核事故医学应急的分类、基本原则,分析 了核潜艇发生海上核事故时艇内医学应急救援的 特点、现场处置要点及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对今后我国核潜艇海上核事故的应急医学救援工 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核潜艇;海上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R1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一6931(2012)SO一0689
05
InVestigation
on
Medical Emergency Support
on
for Nuclear Accident WANG
Sea
Chuan,ZHANG
Jian—guo,WANG
万方数据
增刊
王
川等:核潜艇海上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研究
691
伤,且也有辐射损伤、放射性体内和体表污染、 放射复合伤、体温过低症、中毒以及心理创伤等 特殊损伤。 2)救治条件有限。核潜艇自身救援力量 十分有限,应急救治面临相当大的困难,损伤多 样性与救治条件有限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深这 对矛盾。当伤员较多,外界又很难及时支援或 将伤员转送到后方医院时,现场只能采取“伤情 较重的伤员重点照顾,伤情相对较轻的伤员自 救互救”的办法[4]。 3)影响因素复杂。若核潜艇受到严重损 坏,坐沉水下,就只能在水下等待外界救援。在 这种情况下,艇员生存环境逐步恶化,除了放射 性污染、空气质量等问题外,还有黑暗与恐惧、 饥饿与干渴、低温寒冷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 使艇员的身体和心理的应急能力变得极其脆 弱,从而影响到人的生存能力和抵抗恶劣环境 的能力。 2.2艇内核事故医学应急处置要点 核潜艇艇内医学应急救援在艇内核应急框 架内进行,由分管领导和卫生防护主任具体负 责,艇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如图1所示。
出决定。
表l辐射医学应急剂量限值
TabIe 1 D0se
limit Of radiation medical emergency 剂量限值/sv
O.25 1.00 O.15 O.50
1.3核事故医学应急分类 核事故医学应急一般分为艇内医学应急和 艇外医学应急。核潜艇远离母港执行任务发生 事故时,因为不能迅即得到有效支援,艇内伤员 的救治主要依赖核潜艇艇内人员自身救援,这 个过程即艇内医学应急。艇内医学应急救援的 重点是自救互救,但艇军医、兼职卫生员和战位 卫生战士应是主要的救援力量。 艇外医学应急主要是外部卫勤救援力量对 核潜艇伤员的前接和救治。一般实行分级治 疗,事故艇和基地医院为一级救治力量.主要负 责轻度放射损伤伤员的救治;联勤部医院为二 级救治力量,主要负责中度以上放射损伤伤员 的救洽;三级救治力量为全军放射病救治中心,
Yue—xing
(Nn伽Z MPdic“Z
RPsPⅡrf矗J行5£if“fP,S矗口以g矗以i
200433,C^i竹n)
Abstract:
The
sort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medical of
rescue
for nuclear accident the
were
introduced.
为提高医疗后送质量和有条不紊地实施救治工 作,便于按轻重、缓急进行适当的处理。减少忙 乱和防止重要遗漏。损伤分类要重点突出,避 免繁琐,不可因分类而耽误救治时机。 3)抢救与诊治。对危重伤员实行紧急抢 救,危重伤员经抢救脱离危险后,尽快撤离控制 区,到艇救护所或急救站进行紧急救治。检查 一般人员受危害的程度并根据受照的不同剂量 水平、不同病程,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治疗 措施。 4)剂量快速估算。防护人员尽可能详细 了解事故源项、范围、辐射剂量、剂量率、放射性 污染水平,估计伤员受照剂量,填写剂量估算 卡;收集并登记可供初步估计伤员受照剂量和 伤情的有关资料、数据、待检品(如伤员生物样 品、随身佩戴物品等),随伤员一并后送,以供 二、三级救治参考。 5)放射性污染洗消。对初步判断伤员有 放射性核素体表及体内污染,进行初步去污处 理,必要时及早使用阻吸收剂和采取促排措施。 对开放性污染伤口去污染后可酌情包扎。 6)早期医学处理。对各类损伤进行对症 处理,必要时使用稳定性碘和(或)抗放药物。 对伤员实施的医学处理应重视各种辐射的复合 作用及辐射损伤和非辐射损伤的复合作用。 7)填写伤票。尽量采集病史,详细检查身 体,填写伤票和伤员登记表,并随伤员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