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市场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探讨

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探讨

加强研发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吸引优秀人才
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行
业内优秀的研发人才。
培训与交流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和学 术研讨,提高研发团队的技能和创 新能力。
跨部门协作
加强与其他部门(如市场营销、生 产等)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研发成 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
创新产出的重要性
01
推动经济增长
创新产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 动力,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02
提升国家竞争力
03
创造就业机会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在 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创新产出是 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产出能够催生新的产业和商 业模式,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
验发展等类型。
应用研究是指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实 用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究
活动,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
基础研究是指为了探索新知识、新原理、新 方法等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活动,不直接面向 企业的实际应用,而是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奠 定基础。
试验发展是指将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中试、工 业化试验等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活动,旨在 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05
如何优化研发投入以提升创新产出
提高研发投入的针对性
明确研发目标
在投入研发资金之前,应明确研 发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确保研发 活动与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相匹 配。
精准投资
根据项目的优先级和潜在收益, 合理分配研发资源,优先支持具 有高创新性和市场前景的项目。
持续跟踪与调整
在研发过程中,应定期评估项目 的进展和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研发策略和投入。

《2024年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范文

《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绩效水平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分析国有企业绩效的内外因素,为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理论框架1. 国有企业绩效的概念及内涵国有企业绩效是指国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业绩和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

其内涵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2. 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1)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是其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2)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绩效不仅与股东利益相关,还与员工、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

(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国有企业应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三、实证研究1. 国有企业绩效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2. 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1)内部因素: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

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而优秀的人力资源则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2)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等。

政策环境的支持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则要求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创新。

3. 案例分析以某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其绩效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收集该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发现其绩效受政策环境、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其中,政策环境的支持和企业战略的调整对该企业绩效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提升国有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

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

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

保 持领 先 地 位 , 技 术控 制 市场 和 资 源 , 成 了对 用 形 世 界市 场特 别是 高技 术 市场 的高 度垄 断 , 识 产权 知 有 可 能成 为 影 响 发展 中 国家 工 业 化进 程 的最 大 不 确定 性 因素 。 发展 中 国家如 果能 够提 高 自主创 新能 力 , 断 提升 本 土 企业 国 际竞 争 力 , 可 能 获得 发 不 就
— —
以 江 苏 为 例
朱 华桂 曾 向 东 ,
(. 京 大 学 工 程 管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o 9 ;. 京市 社 会 科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0 9 ) 1 南 江 1o32 南 l0 3
f 摘
要】 实证 的角度研 究我 国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问题。 以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为例 , 从 时以江 苏省为
当今 国际 竞争 归 根 结 底 是 科 技 实 力 和创 新 能


企业 自主 创新 能 力建设 的现状
力 的竞 争 。随着 经 济全 球化 进程 加 快 , 资本 、 息 、 信
技 术 和人 才等 要 素 在全 球 范 围 内 的流 动 与 配 置更
本次 调 研 ,我们 在 江苏 全省 范 围 内选 择 了3 3 3 家 企业 做 样 本 发 放 问卷 , 部 回 收 , 中有 效 问 卷 全 其 术 产 出等企 业 概况 、 关企 业技 术创 新能 力 建设 的 有 研 对象企 业 的选 择 范 围与标 准是 : 括江 苏 省 内所 包
发 水 平 , 得 技 术 成 果 的重 要 保 证 , 调 查 企 业 平 获 被
【 作者简介】 朱华桂 ( 9 5 ) 男 , 1 6 一 , 安徽 滁州人, 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后。研究方 向: 知识经济与创新管理 。

企业创新策略选择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

企业创新策略选择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

企业创新策略选择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周圣强【摘要】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究试图解释国内技术引进怪圈现象,认为企业只有在不同阶段转变技术获取策略才能赢得竞争.【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自主研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企业决策【作者】周圣强【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4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3.1企业竞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产品竞争,其中包括了新产品引入时机的竞争。

例如,丰田1997年实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量产,直到2006年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才在中国上市。

而在中国大范围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则可以说从2015年才开始。

可以看到,产品的引入存在时机选择策略问题,该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Kamien& Schwartz(1972)的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战略性调整创新周期以应对市场竞争不同局面。

Mansfield(1988)通过实证考察了企业创新周期的策略性选择的存在。

Barzel(1968)研究了企业的创新引入时机,发现企业并非在对于企业或社会的最优时间点引入创新,往往偏好于提前引入。

技术引进有利于企业快速进入新领域,获得市场先机,但难以打造核心竞争力。

自主研发有利于企业保护产权,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但周期较长。

技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技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技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四川统计年鉴》发布的1989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四川省技术市场成交额与四川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四川省技术市场成交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长期处于稳态的。

政策上看,应该加强技术市场的改革,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建立社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中介体系,建立技术市场双向反馈机制。

【关键词】技术市场;经济增长;协整分析;var模型一、引言技术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于技术市场,国内外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狭义的技术市场是作为商品的技术成果进行交换的场所。

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技术成果的流通领域,是技术成果交换关系的总和。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不断,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现,而技术市场作为技术成果与市场、商品、经济效益之间转化的纽带,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必备条件是技术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技术市场在此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经济学家索洛(solow)1957年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经济增长的方法。

索洛发现经济增长只有12.5%左右归结为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其余无法用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来解释的87.5%的产出部分则被索洛归结为外生的技术进步。

1986年以保罗·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探讨索洛模型的局限性,将技术进步内生化。

但罗默应用总量模型的方法遭到一些经济学家反对。

目前理论界主要有知识积累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和分工演进模型,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毫无意外的越来越突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采用了诸多不同的方法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外部因素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外部因素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
技 术 中介 与 企 业 内部 的技 术 合 作
连燕华 , 郑奕荣等 ,O 6 2O[
成 元 君 , 玉 川 等 ,O 7。 赵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素 产 品 市 场
公平 的市场环境 ( 市场秩序) 替 代品情况 同行 之间的合 作
同行 之 间 的 竞 争 政 府 行 为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O 7 O 8 , 江省科技厅重点基金(O 7 2 O 9 75 3 9 )浙 2O C 5 2 ) 作者 简介 : 程 华 (9 4 16一 )女 , , 江苏苏州人 , 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技术政策、 技术 创新管理等。
第2 期
程 华等: 自主创新主要外部因素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 企业
Jn i aC mmig等 ,o 5 a eF0 u n n 2 0 Ⅲ 成元君 , 赵玉川等 ,O 7 20[ 张会云 , 唐元 虎 ,O 31 2 O [] 1
国家科技经费资助 提供科技信息 科技人员奖励政策
减 少 行 政 干 预 技 术 人 才 培 训 政 策 Z 1 nJAc 等 ,9 ot . s 18 [ a 8 程 华 ,O 5 2 o [ ] 张 会 云 , 元 虎 ,O 3 唐 2O[
方面 提 出对 策建议 。
1 影 响 企 业 自主创 新 外 部 因素 指标 体 系
在查 阅 自主创 新方 面 的文 献时发 现 , 多学 者都 只在 理论 层面 上进行 分析 , 的学 者从 制约 因素 角度进 许 有
行分析, 如连燕华 , 郑奕荣等(06 ; 2 0 )有的从关键因素角度来分析, 如王玉、 文丰(O6等 。总体上来说 , 20 ) 微观
0 引 言

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专利的实证研究

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专利的实证研究

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专利的实证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对于全球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专利数据,深入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技术创新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新能源、环保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等。

这些创新不仅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还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

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基础等。

深入剖析这些因素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于推动其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中国专利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我们首先对绿色技术创新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然后利用专利数据库提取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计量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揭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理解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我们还将继续深化研究,探索更多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1. 背景介绍: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实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过度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

以环境保护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上。

通过应用先进的绿色技术,企业能够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为公众提供更为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技术市场成交额是登记合同成交总额中技术部分的成交金额, 反映了一国技术市场的发展情况。

与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研究与试验发展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科技成果登记数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对技术市场成交额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析他们的定量关系, 构建了计量经济学模型, 给出了多种检验的详细过程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技术市场成交额; 多元线性回归; 计量经济学; Eviews软件;一、技术市场现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技术市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市场是技术产品实现从科研成果到生产要素转化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 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在不断攀升, 由2003年的1084.67亿元增至2017年的13424.33亿元, 上涨了11.38倍。

技术市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实证分析(一) 模型设定影响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因素有很多, 但根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X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

科技人力投入的增加本质上也就是技术交易市场上投入品的增加, 对技术市场成交额起关键作用。

2.研究与试验发展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亿元) (X2)技术市场整体上是规模报酬的, 从要素市场的角度来看, 研究与试验发展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对技术市场交易额也起着重要作用。

3.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占比(X3)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 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占比是指发明类专利申请受理数占所有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

在技术交易环节中, 主要是发明类型的专利能成交为技术合同的产品, 因此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占比可视为重要指标之一。

4.科技成果登记数(X4)技术市场工作是反映区域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直接指标, 而一国的科技成果登记数则直观反映了一国的科技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 第6期2006年12月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 n Science of Sc i ence V o.l 24N o .6D ec .2006文章编号:1003-2053(2006)06-0974-05中国技术市场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刘和东(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1991~2003年技术市场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市场发展的动态均衡关系,并针对完善我国技术市场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关键词:技术市场;自主创新;协整分析;因果关系;误差修正模型中图分类号:F723.84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6-03-28;修回日期:2006-05-29作者简介:刘和东(1971-),男,安徽庐江人,博士生,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与技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也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难度增加等问题。

一方面,没有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引进高水平的技术;另一方面,一些关键技术和敏感技术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技术引进受到诸多限制。

因此,我们要从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中共中央在多次会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这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课题。

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关系,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熊彼特认为,垄断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正是对垄断利润的期望,给技术创新提供了激励。

产业的垄断程度越高,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密度也越大[1]。

阿罗比较了纯粹垄断的竞争对创新的影响。

结论说:完全竞争比垄断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创新,但无论何种市场结构,都低于社会期望的最优状态,这将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谢勒尔、卡米恩-施瓦茨通过对竞争情况下创新资源配置的分析,得出结论:竞争一般会加快创新的步伐,尤其是当一个新市场刚刚打开时,竞争对创新的推动优于垄断。

在实证研究中,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和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在企业规模超过一定阈值之后,企业规模和R&D 活动及创新产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菲利浦斯发现,市场集中度高有利于创新;纳尔逊认为,多元化能更有效地利用创新成果,多元化强度的增加会增加R&D 强度[2]。

这些文献多数只探讨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专门研究技术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很少或者不够深入。

在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如唐亮东等分析了我国技术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徐冠华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壮大完善技术市场;他们也只从理论上探讨技术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都没有给出技术市场发展是否实质上对技术创新有着显著贡献的实证分析。

为此,本文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中国技术市场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1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1.1 模型的构建与指标的选取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应于不同的实现主体,自主创新有不同的内涵。

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是以掌握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标志,以第6期刘和东:中国技术市场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活动。

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例如制度、观念、市场等,其模型可建为:Y =F(X,Z)其中:Y:自主创新能力X:技术市场发展Z :其他因素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模型中,市场拉引模式强调技术创新主要始源于市场需求;马奎斯(D.M arquis)等人曾抽样调查了567项不同的技术创新实例,发现其中3/4的技术创新是发市场需求或生产为出发点。

莫厄里(D.M o w ery )和罗森堡(N.Rosenberg)等人提出的/推)))拉0综合模式认为,技术创新应是技术推进力和市场需求拉引力共同作用力的活动,二者都是决定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综合这两种模式,市场发展程度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为此,为便于研究,因内容限制,本文研究自主创新能力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技术市场发展因素,即建立模型:Y=F(X)变量含义同上由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品,专利授权统计数据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从事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能综合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技术市场成交额能反映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完善状况,因此我们选取专利授权量ZSQ 作为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量度,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衡量国家技术市场发展的合适量度(PJSSC 为经过物价指数(P )调整后得到的实际值)。

样本数据取1991~2003年的年度数据,具体见表1。

表1 1991~2003年中国专利授权(Z SQ )总量与技术市场(JSSC)成交额年份ZSQ (件)JSSC (万元)P(%)LN ZS Q (件)P JSSC(万元)LNP JSSC(万元)1991213959480542.1379.970913443637.8113.0027637719922859015088952.25210.26081670024.422713.4150694419935751820755082.54910.95985814244.017313.6100153819944033622886963.10210.605737813.023913.5114457219954188126834473.56110.64259753565.571513.5325713219964033730020453.77810.60502794612.228713.5856095119974638935137183.80810.74482922720.06313.7350811819986137843582283.70911.024*********.25113.9768138119999210152341233.59811.430641454731.2414.1903317320009523665075193.54411.464111836207.39314.423212820019927878274893.51611.505682226248.29414.61582835200211210388417133.4711.627172548044.09214.75083662003149588108467283.46711.915643128563.02314.95608436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2~2004[3]。

为了减少异方差,分别对表1中的ZSQ 和PJSSC 取自然对数,得到LNZSQ 和LNPJSSC 后,分别绘制时间序列图和散点图。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各变量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变动的方向与步调较为一致。

这说明期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图3所示的散点图也显示了经济增长和技术市场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经计算,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比较高(0.970732)。

为了研究这种相关关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现有的样本资料建立比较合适的回归方程。

我们在进行传统的回归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0问题。

然而在现实图1 专利授权(LNZSQ )的变化趋势中,经济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带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破坏了平稳性的假定,为了使回归有意#975#科 学 学 研 究第24卷图2 技术市场成交额(LN PJSSC )的变化趋势图3 LN ZS Q 和LNP J SSC 的散点图义,可以对其实行平稳化。

常用的方法是对水平序列进行差分,然后用差分序列进行回归,但这样做的结果忽视了水平序列所包含的有用信息,而这些信息对分析问题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

协整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处理非平稳数据的方法。

协整分析是用于非平稳变量组成的关系式中长期均衡参数估计的技术,它是用于动态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的一种新技术。

在实际分析研究时,一般是首先对时间变量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其次是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第三是建立协整变量与均衡之间的误差修正方程;最后,一般再对具有协整关系的时间变量序列的因果关系进)步检验分析[4]。

1.2 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必须先检验变量是否平稳的。

采用D ickey -Fu ller 的ADF 检验方法,对表1中的LNZSQ 、LNPJSSC 及其差分变量DLNZSQ 和DLNPJSSC 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平稳性检验结果变量ADF 检验值检验类型(c ,t ,k)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LN ZSQ-2.644965(c ,t ,1)-3.9271-3.4104非平稳LN PJSSC -3.203779(c ,t ,1)-3.9271-3.4104非平稳DLNZSQ -4.085756(c ,t ,1)-3.9948-3.4455平稳DLN PJSSC-4.085756(c ,t ,1)-3.9948-3.4455平稳注:(1)检验类型中的c 和t 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 表示滞后阶数;(2)滞后期k 的选择标准是以A IC 和SC 值最小为准则[5]。

由上表可知,由于ADF 检验值-2.644965>-3.9271,-3.203779>-3.9271,所以变量LNZSQ,LNPJSSC 非平稳,ADF 检验值-4.085756<-3.9948,所以变量DLNZSQ,DLNPJSSC平稳。

图4 专利授权)阶差分变量的变化趋势综合表2和图1、图2、图4、图5的相关信息,可知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 NZSQ 和LNPJSSC 是非平稳的,但图5 技术市场成交额一阶差分变量的变化趋势其一阶差分变量DL NZSQ 和DLNPJSSC 平稳序列。

由此可知L NZSQ 和L NPJSSC 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1.3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运用Johansen 协整检验法对1991~2003年中国专利授权和技术市场发展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976#第6期刘和东:中国技术市场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表3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特征值似然比5%的临界值10%的临界值原假设备择假设0.72554715.6494815.4120.04r=0r=10.1216461.4267653.766.65r<=1R=2似然比检验表明:似然比15.64948>15.41, 11426765<3.76,在5%的显著水平,拒绝r=0,接受r=1假设,因此,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