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必须自主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为何必须自主创新

中国为什么要走

自主创新之路?

我想本世纪最关键的一个热点就是关于中国崛起的问题。那么,中国是不是在崛起,中国该如何崛起?谈到崛起就要讲到中国的衰落问题,而衰落的个中原因很复杂,今天我只想讲科技方面的影响。

据考证,大概从1500到1820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一个国家,GDP占全球的30%以上。而美国最高时不超过30%,英国更是没有超过10%。但时至近代,当西方发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处于“康乾盛世”的中国却固步自封,丧失了发展的良好契机,中国开始在科技等领域落后于西方世界。资料显示,1820年时中国的GDP大概占全世界32%的比重,工业产品大概占到31%到32%人口超过全球的35%,出口的问题是1870年以后的情况。但从1820年开始,中国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衰落,到1949年时已经滑到一个最低的水平,完全变成了一个最落后的国家。

与此相反,美国的崛起恰恰是从1820年开始,它的GDP、

出口工业产品和人口增长的最高峰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它得益于二次世界大战并一路发展至今,到目前美国的GDP或者出口工业产品都应该说在全球是占绝对优势的,虽然比重不如以前那么高,但是基本上还是占统治地位。英国则是从1750年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生产的工业产品一再上升,且出口和GDP的高峰比美国的高峰还要提前,基本上是在1850年到1900年之前达到最高峰。目前英国在GDP和出口工业产品方面所占比例的绝对值虽然比较小,但却还是处于强国的地位。

总之,到1949年,西方已经是一个工业的社会,而中国还是一个农业的社会。所以中国的衰落,简单一点看是从182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到1949年中国已经是相当落后的一个国家。因为我们经济的总量已经从1820年占全世界的33%下滑到1950年的4%左右,GDP的人均水平更是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9%。所以,中国就成了一个最贫困的国家。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的衰落呢?我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里面还是有我们的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中国在最强大的时候,我想应该是与科学技术的支撑分不开的。首先,四大发明是我们的骄傲。一位英国学者在一本关于中国科学发展史的书里面说道,“距今大概300多年以前,就是在明末清初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科技强国,有50%的

科技发明来自于中国。”所以中国当时的大国地位同科学领域的大国地位是分不开的。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600多年来有很多资料可以收集,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资料,以便说明我们国家当时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情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我想当时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力可以和大明帝国相比,我们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从1405年开始,郑和在28年时间里先后7次下西洋,每次的规模都大约有200艘宝船、两万多人的队伍。那么多的宝船,战船、粮船组成的航海舰队在全世界航行,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足迹之广,完全是一个大国的气势。要知道哥伦布首次远航美洲比郑和整整晚了80多年,且首航时只有3艘船,最大的排水量也只有250吨左右,长度30余米。同郑和的宝船相比,只有后者的1/4。像这种规模的航行完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和制作

工艺水平。所以,郑和下西洋深刻反映了中国当时的实力。

当时美国也这样说,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文化和力量的一个显示,在经济和政治上是一个瑰宝。因为这样大规模的航行,要付出的代价是科技不发达的国家所难以承受的。1474年以后,随着郑和远航的停止,这个闭关自守的政策便一直延续到清朝。而与此同时西方开始逐渐称霸,其强盛的很大一个历史原因是同它的文艺复兴以及一系列的科学进步密

不可分的。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

体系深刻地提升了西方的科学创新脚步,而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在世界上可数的却只是少数。实际上。在中国的所谓“康乾盛世”时期,国家已经在走向衰落。两位皇帝对世界上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不了解,但是对工业革命、近代科技还是有所知的,然而他们还是故步自封地统治中国社会。比较大的教训是1840年到1842年进行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发生彻底打破了中国还是一个强大帝国的梦想。近代科学传到中国是很晚很晚的,据考证,牛顿三大定律等都是光绪五年才传到中国,可见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当时已经是相当落后的。

到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只有这样一个家底全国的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的研究机构只有30多家,且研究规模相当有限。到1955年,全国的科技机构达到840个,科研人员增加到40万人。

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一个号召――向科学进军,这在当时影响相当大。2006年到2020年,我们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主要指导思想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从我们要“立刻赶上”到“引领未来”,从“向科学进军”,到“自主创新”,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一个战略性的转变。2006年在英国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分析科学技术在世界的整体发展情况。其中有一位鲁文大学的教

授Glentor作了一个演讲。Glentor同几位欧洲的教授研究了中国的情况。他的题目是“三界对垒还是四分天下?”这篇报告研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新角色问题。他研究的结论是中国作为第四股的强大力量,打破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形成的三足鼎立格局,正式形成了四分天下的新格局。这说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并不仅仅只是在全球科技中占据了更

大的比重,而是同世界的科技巨头们齐头并进,形成了四分天下的新局面。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基本同经济发展同步。

中国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向自主创新之路转变的能力,中国也必须要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这条路。

怎样走自主创新之路?

我想至少有五点不可或缺。第一,要弘扬献身的科学精神,第二,要增强创新意识,第三,要树立科学价值的理念;第四,要掌握科学创新的方法,第五,要营造良好的科学创新文化。下面主要谈一下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的问题。

要走好自主创新之路,显然需要有好的环境和文化。我想,这个文化要有利于创新的阶层,要有利于创新队伍的成长,要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发挥,要有利于全面的科学素质的提升。只有营造出这种好的环境和好的文化,我们才能走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