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行 了 详 细 的 描述 ( 表 1 。 见 )
实 际 的工 作 任 务 、 作 过 程 和 工 作 情 境 组 织 教 学 . 工 促
进 了课程 教学 质量 的提高 。
一
、
项 目化 教 学 内 容 的 开 发
供 设 计 参 考 方 案 , 件 仿 真 , 件 焊 接 , 文 编 写 及 最 软 硬 论 后 进 行 实 践 答 辩 ) 相 关 参 考 资料 ( 括 教 材 、 媒 体 、 和 包 多
课 件 视 频 、 学 资 源 、 络 资 源 和 试 题 库 ) 教 网 。
计 划 环 节 , 师 指 导 学 习 和 答 疑 , 生 进 行 小 组 教 学
而且要 “ 会 学 习” 学 。我 们 对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设 置 、 学 教 内容 选 取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施 项 目化 教 学 改 革 , 照 实 按
中 . 从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出 发 定 义 了 4个 学 习 情 境
( 图 见
1 ; 数 字 电子 技 术 中 ,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出发 定 义 了 3 )在 从
内 容 。 将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共 l 6学 时 分 为 模 拟 电 子 技 术 3
和 数 字 电子 技 术 , 别 在 两 学 期 完 成 , 模 拟 电子 技 术 分 在
把 课 堂 教 学 内 容 与 实 践 教 学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提 高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综 合 能 力 , 仅 让 学 生 “ 知 识 ” 不 学 ,
1课 程 设 置 .
对 电子 技 术 课 程 的 设 置 , 先 从 电 子 信 息 专 业 学 首
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1 引 言
电子 信息产业 的迅猛 发展需要 多层 次技术 应用
能的人 才 ;第 3类 是高 职高专类 院校 ,强调 的是 技
能应 用 ,主要依 靠熟练 的操作技 能来具体 完成 产品 的制作 ,也称 技能应用 型人才 ,这类人才 的特 点是 有较 突 出的应用 性 、实践 性 ,有较 强操作 技能 和解
i e n t ri i g p o r ms h r ii g o n i e r gp a t e a d t r nn fin v f  ̄ f h d i o tan n r ga :t etan n fe gn e n rc c n e t ii g o n o a o A s l, te p a o t n t ・ s w i i h a i s a r ut h l t r sr gh e fm e e s t ec n t c o f rc i u rc l m y t m a d ma e o i v t mp n t ee p o a o f ri ig tc n c la p c f n p r n o sr t n o a t e c r uu s s k sa p s ie at ti x lr t n o an n h i a p  ̄ a o e - h ui p c i e n t e h i t e i
p o r s n r d c s g o c d mi o ts e u t. rg e s a d p o u e o d a a e cc n e t s l r s
K e o ds: hg e o a o a yw r i h rv c t n l& t h i a ol g i c e n c lc le e; prc ie a d xp rme tta h n a tc n e ei n e c i g; t hnc la plc to c e ia p ia in: rf r eo m
浅谈高职院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改实践

法 化 简 , 应该 做 到 条 理 清 晰 ,有 根 有 据 ,但 不 能够 拘 泥 于 一 种 形 式 ;对
一
些理 论 与应 用 紧 密 结 合 的 内容 , 如 用 译码 器 、数 据 选 择 器 实 现 逻辑 函
数 ,不 仅 要 讲 解 清 楚 芯 片 的 应 用 ,注 意 事项 ,而 且 推 理 要 严 密 , 并 开放
和 提 高。开展课 程设 计时主 要注 意二 点:一是 选择 的课题 内容 要和 实际 生产 、
最后 是 介 绍该 课程 的 学 习方法 ,比如 :学 习数 字 电路 只 需要 关心 0和 1两 个对 立 状 态 ,关 心 电平 高 低和 有 无 ,而 不 需 要考 虑 变量 数 值 的 大 小 :
实验 室让 学 生 自己连 线求 证 结果 。对 于较 复 杂 的 电路 ,采用 板 书 教学 ,要
耗 费 较长 时 间 ,且 匆忙 间 画 图不 易做 到标 准 、清 晰 ,因此 我 们采 用 多媒 体
其 次需要 简略 介绍 该课程 的一 些主要 内容和 前 后联系 ,以便学 生 明确 自
明确 实训 技能 训练 的重要 地位 ,认真 完成课 程要 求的 每一项 实验 和技 能实 训 等等 。可使学 生 尽早 地 进入 角 色 ,掌握 学 习数 字 电子 技 术 的一 些特 点 与 要
领。
重 点 掌握 逻辑 器件 的功 能 、使用 方法 和 扩展 功 能 ,而不 需 要过 分 探究 内部 原 理 ;明确逻 辑 代数 是 分析 研 究数 字 集成 电路 的基 本工 具 ,它 主要 研 究输
入 和输 出之 间 的逻辑 关系 ,所 以应该 掌 握逻 辑 函 数 的基 本 运算 化 简 方 法 ;
推动高职电信类专业教改探讨——以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培训为平台

实际问题 , 有效提高 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
12 培 训 工 作 能 让 学 生 在 校 接 受 专 业 实 践 锻 炼 .
电子信息类专业通过电子设计与制作培训 , 能较好地解决 学生专业实习的问题 , 因为学生设计制作 的过程同电子企业产
大 学 生 电子 设计 竞 赛 的工 作 , 历 一个 较复 杂 的 电路设 计 制 作 经
生通 过 每一 个 设 计 项 目, 在获 得 专 业 知 识 的 同时 也 证 明 了 自己
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 国外 较好 的高职教育相 比。 与 主要 表现
为 :教材 基 本 是 在本 科 教 材 的 基 础上 降低 理 论 深度 编 写 而 成 ,
很难适应专业技能培养 的要求 ;教学方法以课 堂讲课为主 ; 双 师型教师 队伍不够 , 难以满 以激励学生 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电子信息类 难 专业 的高职教 育问题更加 突出。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 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 如何激励学生的 学习兴趣 , 高教学质量 , 提 培养适应社会要求 的专业技 能型人
摘 要 : 高 职 电子 信 息类 专 业 开 展 电 子设 计 与制 作 竞 赛 培 训 工作 为平 台 , 养 学 生 的 专 业 综合 技 能 , 快 双 师 队 伍 建 以 培 加 设 , 高 专业 教 学 团 队的 教 学 水 平 , 动 高职 电子 信 息 类 专业 的 教 学 改革 。 提 推 关键词 : 电子 设 计 与制 作 竞 赛 ; 训 ; 学改 革 培 教
一
个设计制作项 目的培训过程 中, 在指导教师 的引导下 , 学生
首先要 自学有关 的专业理论 知识 , 再独立或分组完成查找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原理移到数字部分讲解, 有利于分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的 难点;数字电路器件的集成化使应用的实例相对好选;在数字 电子技术学习中建立起输人一 输出的概念, 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模拟电子技术。基于上述理由,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将《 排在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的前面。
2.课 程 内容 的调 整
减少分析内容, 增加应用实例, 降低难度, 缩短理论联系
2.课程 内容 多、 难度大。
术基础》 的开始部分。 也许这是因为数字电子技术是在模拟电 子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 历史地形成了这种教学顺序。 教学过程应遵循由浅人深, 难点分散的原则。 如果模拟电 子技术讲授在先, 要先讲二极管 、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分析设 置静态工作点、 交流小信号的放大原理、 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 及动态参数分析等;这些内容不仅需要定性分析, 还要定量计 算, 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涉及不 到实用电路, 使部分同学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可是没有 一定的理论基础, 又不便理解和分析具体的电路, 所以模拟电
可有效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理论和实验使学生体会直流放大的
针对《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间题, 从以下几 方面进行实时调整:
1.授课顺序的调整
《 电子技术基础》 这门课的授课习惯是先讲《 模拟电子技 术基础》后讲《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多数教材的编排也是这 种顺序, 把半导体导电原理 、 半导体器件安排在《 模拟电子技
实际的距离。
原有课程内容一直延用本科模式教材,理论分析性强且 内容多, 难度大, 学生不易掌握。而作为《 电子技术基础》 是一 人门课, 并不需要学生太深人, 只要求掌握基本的电路和原理 即可。所以课程内容少一些, 浅一些, 教学效果就会改善。 3.实践环节不足。 从高职教育区别于其它高等教育的特点看,高职教育就 是要突出实用性及职业技术能力, 对于要把学生引入电子技 术大门的专业基础课的实践应用能力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原有实验内容只涉及到原理性的内容, 缺少实践应用部分; 实验环节只是对理论结果的单一验证,大部分学生做完实验 后只是看一个结果, 对电路的原理及元器件使用仍一无所知, 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锻炼。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子技术 实验是 高职 院校 电子 信息类 专业必 修 的实 践性技术 基础课 程 , 对培 养学生 的综合 素质 、 创
新能力具有重要 的地位 .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
专业课 程 的学 习及专业 技能 的培养 。然 而 高职 院校 的电子 技术实验 教学存 在一些 问题 。严 重影 响学 生 的实践 能力 的培养 。 因此 , 深化 电子技术实 验教学 改 革是 当前 高职教 育十分 迫切 的需要 。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先由教师讲解实验 目
的、 实验原理等 , 学生再按实验指导书“ 照方抓药” 即
可完成 实验 。这种实验 教学模 式可 以让学 生掌握 基
[ 稿 日期 ]0 0 0 - 8 收 2 1- 5 0
[ 基金项 目 基 于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 式的构建与 实践( Y Jo9 0 1 , 用电子技 术专业“ ] M z2 o — 0 )应 工学结合” 实践教 学模 式的研 究
d i1 . 6 /i n17 - 83 000 . 5 o:03 9 .s. 34 2 . 1. 0 9 js 6 - - 2 30
高 职 院 校 电子 技 术 实 验 教 学 改 革 与实 践
许 秀平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 系,福建 龙岩 3 4 2 ) 6 0 1
摘要 :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结合 高职院校 电子技 术实验教 学现状 ,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
1 高职 院校 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现 状 的策 略 21 完善 电子 技术实 验课程新 体系 . “ 中心 ” 根据 高职教育 人才培 养 目标 和 电子技术 实 验课程 牾 进行灵 活构 架 , 模拟 电子技术 实验 、 将
综合型
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

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改革与创新已经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职教育的角度,探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一、智能化改造背景下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智能化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提升生产力和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需要改革并适应智能化生产的需求。
首先,智能化改造带来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关注电路、信号处理等技术,而在智能化改造中,电子信息技术需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以实现智能设备、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其次,智能化改造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培养技术人员,而在智能化改造中,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智能化改造带来了新的职业发展机遇。
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电子设备制造企业、通信产业等领域,而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的兴起,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机遇。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和组织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其业务、流程、文化和组织方式,以应对社会和市场的挑战。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也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社会需求。
首先,数字化转型要求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具备数字技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数字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就业机会。
因此,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数字技术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施

高职院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施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文讨论从传统的理论加实验教学,转变为项目式教学。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践入手进行改革。
经过一学期的实施,证明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论实践项目式教学众所周知,数字化和集成化是现代IT技术的两大基石。
数字电子技术发展速度相当快,应用也广泛。
在数字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字仪表、通信、电视、雷达、数控技术以及国民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也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我院电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
它与《模拟电子线路》合称电子技术。
在电类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课程将综合运用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彩色电视机维修实训》、《电子测量与仪器》等专业核心课程奠定了基础。
1 高职学生情况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缺少让学生锻炼项目全过程的机会,就连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也只是分组来完成设计、制作环节,电类专业的综合实训也几乎没有考虑到市场和经济成本的学习环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钟健教授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是具备包含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沟通交流和团队精神)三方面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导致他们的就业能力差,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岗位,还要在新的岗位上去重新学习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
基于高职学生此种情况,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改革思路为实现以培养高职学生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我们本着以必需、够用为度,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力求精简,做到掌握概念、强化应用,突出高职的教学特色,加强并重视实践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实施教学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部分,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全面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近年来,高职电子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采取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但即使这样,现实情况和我们所期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仍有着很大的差距。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标签: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一、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传统且单一
高职院校内的实践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课时严重不足,而且实践操作比较少,学生的操作时间相对过少。
同时,学校的实验设备比较落后和短缺,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比较少,很多学校的电子实验室只有几根导线和几块仪表,实验室的设施老旧和数量上的缺乏使得学生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实验设备,多人一组使得有些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也让学习不好的学生过于依赖学习好的学生。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设计的项目较少,往往以理论课为主,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教学方式的老套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2.开发学生思维的实验相对较少
在学习过程中实验内容过于简单,大部分实验都是书上的内容,只要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完成,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很多学生都意识不到实践在电子信息技术这一门专业课中的重要性,对教师布置的实验内容只是参观而没用参与到其中去,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性。
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导致了一个老师需要带很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生的掌握情况,也很难一一去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所以老师能挑选出比较普遍和大众的问题来给学生讲解,学生的操作和实验结果是否有偏差、有问题老师也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加以改正。
4.学生的实践类活动和比赛较少
教学模式过于古板,教学活动往往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的课外比赛和时间活动过少,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
二、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施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
依照高职院校技术教学的特点,结合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现状,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应增加一些设计性试验,着重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要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一些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
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性的教育方式,加强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形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综合技能为主的新型教学体系。
2.加强对学校实践教学器材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的扶持和投入,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及时更换和维修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增加学校的实验器材,开放实验训练场地,让学生可以自由出入。
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的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了解和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课外应该多多开展电子竞技类比赛,在比赛中既有实际设计,又有理论知识,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只靠课堂上的练习往往是不够的,多参加课外比赛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这样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从事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为了培养符合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要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施行实践教学改革。
本文笔者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现状,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制订相应的改革措施:如实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对学校实践教学器材的投入,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崔维群.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3,(4):51-52.
[2]孙世菊,韩伟,王艳秋,等.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