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数理经济学著作,计划经济大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

合集下载

统筹方法 华罗庚——优秀实用

统筹方法 华罗庚——优秀实用

【文章导读】一直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的初中课文终于找到了。

每当事情繁多、时间又紧张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想起华罗庚关于烧开水的这篇文章,心中就会计划好如何统筹自己的时间,收益颇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

失去了时间,就失去了一切。

古往今来,一切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利用时间的人。

最充分地节约时间和利用时间,最充分地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这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

统筹方法,是巧妙地利用时间和利用资源的艺术。

统筹方法,是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

勤奋增加了时间,统筹则节约了时间。

时间是生命的元素,一切过程都在时间中运行。

运用统筹方法,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预定的目标。

【经典文章】统筹方法(华罗庚)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

怎么办?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

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箭头图来表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

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高一语文华罗庚

高一语文华罗庚

F、“树老易空,人老易松, 科学之道 戒之以松,我愿一 辈子从实以终。”
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 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 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 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 • • •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 “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 “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是古稀之年的华罗庚利 用比喻对于自己的警戒。课文运用了大量材料, 谈到华罗庚成功道路中“实”的作用:科学研究 的态度、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运用 等。
华 罗 庚
小标题(二)
小标题(三) (7-10):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11-15):致力于数学的实际运用。
; ; ;
墨尔本自助游 /travelSearch/index/tid/1/cid/78/ 布里斯班自助游 /travelSearch/index/tid/1/cid/136/ 阿德莱德自助游
wod68xqy
起的上课铃,身材高挑的班主任拿着成绩单和试卷向教室走来。清脆的高跟鞋声犹如一把钛合金材质的杀猪刀,毫不留情的刺入在场每位同学 的心中。再配合上她那魔鬼似的步伐更如同逐步逼近的死神。“啊~我已经听见上帝的召唤了。”许晨涵(友情客串)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 “凌娢,现在还不晚。赶快祈祷上帝让你上天堂吧。”“额……比起上帝,我更愿意相信改卷老师。”慕容凌娢依旧目不斜视的盯着教室前门, 这紧张的气氛让她一动也不敢动。“如果改卷老师看走眼了,我至少可以多得10分的……”“得了吧,我的同桌。我对那些东西可不感兴趣” 秦萌曦(友情客串)懒懒散散地趴在桌子上,“我啊,只相信我自己的实力哦。”“好了,好了。学神大人,你就别说了。”慕容凌娢有些幽怨 的撇了秦萌曦一眼,“谁不知道你的水平啊,下次考试前真应该给你上几柱香。你可要保佑我下次数学上一百一十啊。”“真实的,你的目标 就那么低吗?”秦萌曦露出了学霸特有的眼神,“满分一百二十,你的目标至少也要有一百一十五以上吧!”“哎呀,不都说了吗,我跟你完 全不一样啊。”慕容凌娢对于严肃较真的秦萌曦十分的无语。毕竟向她这样看似反射弧极长,上课经常性不按老师计划行事的人,稳居全班第 一两个学期,实在是一大奇迹。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天才是有的,但并不是经常有的。“上课了,都安静下来。”班主任黄老师已经站在 了讲台上。“咱们期中考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啧啧……”虽然全部同学都早已知道了这件事,但还是有几个好事的人装作毫不知情的样 子发出了感叹。又因为从众心理全班至少有一半同学发出了这样起哄是声音。慕容凌娢的面无表情恰好掩盖了她那颗快要跳出嗓子眼的心。 “单科成绩和排名,秦萌曦 数学 117……慕容凌娢 数学 99……”“真是的。”秦萌熙小声抱怨,“居然不是满分……”她根本没有发现旁边 的慕容凌娢已经接近石化了。“慕容凌娢 历史 50 年级排名第一……”一句不算太大声的话,在此时显得穿透力极强。“真是吗!”能发出这 种极尖细声音的人,不用看也知道是谁。出于礼貌,慕容凌娢用死鱼眼回敬了他。林浩也算是识相,马上闭上了嘴。此时班里的议论声已经算 是明目张胆了。“怎么可能。”“这回的历史试卷可是相当难的啊!”“她居然考了满分。”“不会是……”慕容凌娢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 虽然很相信自己在历史方面的能力,但经过被他人怀疑,还是很不习惯。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心中有了少许不甘。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 “好了,同桌。"秦萌熙依旧心情轻快,毕竟第一依旧是她。“让我来总结一下,你的语文,单科名次是第21,英语是42,政治67,单

高一语文华罗庚

高一语文华罗庚

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 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 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 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 • • •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 “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 “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是古稀之年的华罗庚利 用比喻对于自己的警戒。课文运用了大量材料, 谈到华罗庚成功道路中“实”的作用:科学研究 的态度、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运用 等。
B、写法特点:
1、以时间为线索
传主的生命历程 完整的华罗庚形象 脉络清晰 材料多而不乱
2、嵌入多首华罗庚的诗词
使科学家的传记显出 古朴文雅的风格
3、有意识地讲述小故事
增加文章的活泼度 更具可读性
小标题(一) (1-6):失学前后,热爱、痴迷数学。 (7-10):残疾后,决心献身数学。
(1-5):清华四年,研究 数论;英国两年得出华氏 定理。 (6-9):西南联大几年, 完成《堆垒素数论》。 (10-12):访美四年, 扩大研究范围 。 (1-6):致力于中国的数论研究。
华 罗 庚
小标题(二)
小标题(三) (7-10):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11-15):致力于数学的实际运用。
;木门代理招商加盟 / 木门代理招商加盟;

是去轮回山脉吧,这里也看不出什么别の来了。"天仙尔有些着急,想知道到底是发生什么了,所以急着进隔壁の轮回山脉丶根汉点了点头,便带着天仙尔,壹道穿过了这宜家の法阵,进入了旁边の轮回山脉丶壹进入轮回山脉の上空,根汉の眼神便挑了起来,他在这里感应到了壹股通天の杀 机丶轮回山脉所在地の地势,自然不用多说,山脉间也有不少の宫殿座落其中,灵气也十分出众丶可是在这轮回山脉の右下角处,根汉感应到了极为

《统筹方法华罗庚》

《统筹方法华罗庚》
②.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 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 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依次介绍。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 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 因、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总分、因果、概括 到具体、一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等)
?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简称双法简称双法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了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物
精选课件
13
四、说明文的要素: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方法; 3.说明顺序。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诠释、 摹状貌。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
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精选课件
14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答题格式:
(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 “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 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精选课件
20
七、说明文结构方式的划分
精选课件
17
五、概括说明文的内容
方法: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对有关内容加以浓缩。

华罗庚

华罗庚

六、大师离世

1985年6月3日,他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 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6月12日下午4时, 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 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 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 献花的那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 倒在讲坛上,晚10时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 心肌梗塞而逝世。
4、学生记忆最深的是“华老师总是追 求最简单的证明”


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 华罗庚亲自创办了应用数学与 计算技术系,担任系主任,他 亲自为一年级学生上基础课, 并编写《高等数学引论》讲义, 王元和龚升任他的助教。 学生们回忆老师讲课的情 景说:“华先生上课十分生动, 不拘形式。他一边思考,一边 推导,有时写了一大黑板,居 然会推倒重来,再换一种他认 为更好的证法。唯其如此,我 感到更有启发。只有大师级的 人物,才能有胆识、有能力这 样做。”
四、大师的治学思想和科学精 神教育影响了几代人



菲尔茨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赛尔贝格说:‚要是华罗 庚像他的许多同胞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仍 然留在美国的话,毫无疑问,他本来会对数学作出更 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认为他回国对中国数学是十 分重要的,很难想像,如果他不曾回国,中国的数学 会怎么样?!‛ 1984年华罗庚去美国参加院士大会,美国科学院 的院长在向大家介绍华罗庚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 学成才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人!‛ 历史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师是从哪里来的?中国 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发现了千里马华罗庚,20多年后 华罗庚也成为伯乐发现了陈景润,同时华罗庚还为中 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数学家。今天我 们需要像华罗庚这样的大师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 人才。呼唤大师,更需要研究培养大师的机制与环境。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长期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副院长。

在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优选法和统筹法推广应用等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和开创性的贡献。

被誉为“人民数学家”的华罗庚,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元勋之一。

作为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一.主要成就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他在解决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获得出色成果。

华罗庚留下了十部巨著,其中八部被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华氏算子”等,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的价值。

二.华罗庚的故事1.“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上世纪30年代,华罗庚已经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

1936年夏,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在剑桥期间,他为学问而不为学历,热忱投身学术研究,先后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等发表了18篇高水平论文,提出了“华氏定理”,受到国际数学界一致称赞。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罗庚心系祖国,放弃了继续在国外攀登数学高峰的机会,提前整理行装。

华罗庚的优选法

华罗庚的优选法

大学数学文化作业姓名:王晨学院:政法学院学号:12015240623优选法的介绍优选法以数学原理为指导,合理安排试验,以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尽快找到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优方案的科学方法。

即最优化方法。

优选法在数学上就是寻找函数极值的较快较精确的计算方法。

1953年美国数学家J.基弗提出单因素优选法枣分数法和0.618法(又称黄金分割法),后来又提出抛物线法。

至于双因素和多因素优选法,则涉及问题较复杂,方法和思路也较多,常用的有降维法、瞎子爬山法、陡度法、混合法、随机试验法和试验设计法等。

优选法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在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成效。

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研究,仪表、设备调试等方面采用优选法,能以较少的实验次数迅速找到较优方案,在不增加设备、物资、人力和原材料的条件下,缩短工期、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等。

优选法,是指研究如何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找到最优方案的一种科学方法。

例如:在现代体育实践的科学实验中,怎样选取最合适的配方、配比;寻找最好的操作和工艺条件;找出产品的最合理的设计参数,使产品的质量最好,产量最多,或在一定条件下使成本最低,消耗原料最少,生产周期最短等。

把这种最合适、最好、最合理的方案,一般总称为最优;把选取最合适的配方、配比,寻找最好的操作和工艺条件,给出产品最合理的设计参数,叫做优选。

也就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选取最优方案。

最简单的最优化问题是极值问题,这样问题用微分学的知识即可解决。

实际工作中的优选问题,即最优化问题,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求函数的极值;另一类是求泛函的极值。

如果目标函数有明显的表达式,一般可用微分法、变分法、极大值原理或动态规划等分析方法求解(间接选优);如果目标函数的表达式过于复杂或根本没有明显的表达式,则可用数值方法或试验最优化等直接方法求解(直接选优)。

所谓优选法选法,是华罗庚运用黄金分割法发明的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做试验次数、尽快地找到最优方案的方法。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江苏金坛人,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在金坛启明小学读完小学,后入金坛初中,刚开始比较贪玩,从初二开始努力,1925年初中毕业时,名列全班第二名。

后考取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因家境困窘,在还差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中止学业,回家帮助父亲经营店铺生意。

由于对数学产生兴趣,经常边站柜台,边看书学习数学。

1927年,与吴筱元女士结婚。

1928年,到金坛初中工作,任会计兼事务。

1930年,在上海《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理由》的论文,指出苏家驹有一个12阶的行列式计算错误。

论文发表后,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重视,经过他的推荐,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

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一年后开始讲授微积分课程。

1934年,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乙种研究员。

1935年,被提升为教员。

1936年前后,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N. Wiener)到清华大学讲学,对华罗庚的勤奋好学印象深刻。

1936年,维纳写信给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G. H. Hardy)推荐华罗庚,称赞华罗庚是中国的拉马努金(Ramanujan)。

于是华罗庚得到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剑桥大学进修,得到哈代和李特伍德(J. E. Littlewood)的赞赏。

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回国,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教授,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应苏联科学院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访问苏联,同年7月,与曾昭抡、吴大猷率优秀青年学生赴美深造。

在美国期间,先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授数论。

1948年,任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并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