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统计报表表式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2008年统计年报和2009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江西省统计局改制2008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301表) (4)2.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1302表) (5)3. 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I303表) (6)(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1401表) (7)(三)基层年报表式劳动情况(I102-1 表) (8)(四)基层定期报表表式劳动情况(1202-1 表) (9)四、附录(一)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表甲栏分组目录 (10)(二)主要指标解释 (11)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从业人员变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
(三)本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劳动统计报表的要求制定。
除《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表外,综合范围为中央和地方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资料(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资料来源为各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的布置方式由各设区市统计局自行确定。
(五)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江西省机场管理公司、南昌铁路局劳动统计资料直接报送江西省统计局,并由省统计局汇总。
人力资源和劳动报酬统计表式和指标解释参见测绘地理信息统计

人力资源和劳动报酬一、统计表式和指标解释参见《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报表制度》第41—46页。
二、统计单位范围和报送单位(一)统计单位范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及其所属单位、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测绘地理信息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测绘地理信息单位。
(二)报送单位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所属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人事司。
三、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一)总体要求1. 填报基本原则:谁支付劳动报酬(工资)谁统计,人员分类按照工作岗位进行统计。
2. 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两位小数。
(二)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1. 人员情况(E01表)该表中的指标反映本单位本年内从业人员增减变动情况,年末、年平均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情况和年末离退休人员情况。
(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重庆市规划局、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宁夏国土资源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大连市规划局、宁波市规划局、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上述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机关“从业人员”只统计领导班子及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人数,机关“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离退休人员”均不作统计;所属单位只统计与测绘地理信息有关的单位。
(2)“从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人员;不含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和本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不论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人员,不论是正式人员还是试用人员,不论是在本单位工作还是临时借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只要是由本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工资),就统计为本单位的从业人员。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格式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格式摘要:积极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准确及时做好基层劳动工资统计,关系到基层单位整体发展。
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情况却存在许多问题。
深化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及主观客观因素的客观存在,使之对基层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基层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劳动工资问题分析对策思考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体系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基层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准确及时做好基层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对基层单位的发展十分重要。
然面在实际工作中,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情况却存在不少问题。
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要求一再提高。
一、基层单位劳动统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领导不够重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有关部门对劳动统计信息需求在逐步加大,同时对劳动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依旧会有一些领导,对劳动工资工作不够重视,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投入和关注程度不到位。
2、基层劳动统计人员专业知识薄弱。
大多数基层单位不安排专业统计人员,经常由财务会计人员或者人事工作的人员兼任。
他们兼顾很多工作,同时大多数统计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少专业的统计知识。
完成统计任务时,统计人员如果专业知识不强,很容易在不完全理解指标确切含义及统计口径情况下就开始填报,从而使一部分统计数据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劳动力使用状况。
3、劳动统计调查方式不适应新情况,统计调查指标实用性差。
多年来,一直由从职工年末人数、从业人员数、平均人数以及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职工工资总额和从业人员变动情况这几个固定指标组成。
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成份更加复杂,旧的指标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及各级行政部门的需求,部分不再适应当今情况。
日前社会倍加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例如社区就业情况,各行劳动力需求、职工下岗后再就业情况及就业弹性情况等没有及时地反映。
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计算公式为

○I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7年统计年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2017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 1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 (5)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3表) (6)(二)综合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1表) (7)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2表) (8)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3表) (9)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4表) (10)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3表) (11)四、指标解释 (12)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2 -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三)调查对象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实施手册(2012)

劳动关系统计报表实施手册(2012年统计年报和2013年定期统计报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年12月目录一、报表目录…………………………………………………………………………………………………………… ()二、年报、定期报表表式……………………………………………………………………………………………… ()(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情况年报……………………………………………………………………………………… ()(二)企业人工成本情况………………………………………………………………………………………………… ()(三)企业在岗职工工资调查表………………………………………………………………………………………… ()(四)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季报…………………………………………………………………………………………… () 三、劳动关系统计指标解释………………………………………………………………………………………………() 附表一人工成本情况表相关指标代码…………………………………………………………………………………() 附表二劳动合同报表单位代码…………………………………………………………………………………………()一、报表目录1.年报2.定期报表二、年报、定期报表表式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情况年报表组织机构代码:□□□□□□□□─□20 年填报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说明:1.报送时间及方式:基层表由各区县、局、总公司自定;综合表于2013年1月5日前发邮件至HTBB@2审核关系:行关系:1 =2 +3 +4 +5 +6 +7 +8 +9 +10列关系:2 =3 +4; 5≥6; 6 =9 +10 +11 +12 =13 +14 +15 +16企业人工成本情况20 年1.组织机构代码:□□□□□□□□─□说明:1.报送时间及方式:2012年3月15日之前,各报表单位通过人社部SIMS5程序生成基层直报数据包,报送至zhangyang@2.审核关系:2≥3 5≥7 6≥9 10≥11 12=13+14+15+16 9=10+12+17+18+19+20+213. 第23、24栏为补充材料。
人社统计报表

报表目录注:第一列的表号中均省略“人社统”三字。
如,“GS01号”的全表号为“人社统GS01号”。
(一)综合统计报表部分一、报表目录二、调查表式劳动力供给情况表号:人社统GS1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共财政补助就业和社会保险情况表号:人社统GS2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万元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三、主要指标解释(一) 人社统GS1号表1. 表中各类“招生”、“毕业生”人数均指全日制学生,均按学校所在地进行属地统计。
2.下岗失业人员:指年初结转和本年新增的下岗失业人员之和。
(二) 人社统GS2号表公共财政补助就业和社会保险情况表中均按财政直接补助项目的资金填写。
其中,财政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的为就业专项补助;财政专项资金直接用于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资金直接拨入社会保险基金账户),按险种计入社会保险基金补助。
财政补助按直接目的填写,不能重复计算。
如: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扶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就业困难人员补贴社会保险费的部分,其直接目的是就业,计入就业专项补助,而不计入社会保险基金补助。
四、附录及逻辑关系式附录:人社统GS2号表1.此表不包括由民政部门支付离退休费的人数和保险福利费用。
2.计量单位千元后不保留小数。
逻辑关系式:(一) 人社统GS1号表甲栏: (1)=(2)+(15)+(18),(2)=(3)-(10),(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二) 人社统GS2号表甲栏:(1)=(2)+(12),(2)=(3)+(5)+(8)+(9)+(10)+(11),(3)≥(4),(5)=(6)+(7)乙栏:(1)=(2)+(3),(3)=(4)+(5)+(6),(7)=(8)+(9),(9)=(10)+(11)+(12)(七)公有经济企业人才统计部分一、报表目录二、调查表式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增加、减少情况表号:人社统PM1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各类型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2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续表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分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3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4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续表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5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分行业情况表号:人社统PM6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 年11月续表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分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7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续表年龄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情况表号:人社统PM8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续表专业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工人分行业情况表号:人社统PM9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续表2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工勤技能人员分地区情况(中央单位填报)表号:人社统PM10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一、经营管理人才总数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三、主要指标解释(一)人社统PM1号表1.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劳动统计基层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统计基层统计报表制度(年年报和年定期报表)
杭州市统计局制定
年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2020年劳动工资填报明白纸(1)(1)(1)

2020年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怎么填,填哪些人?怎么审核?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
从业人员统计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除外:劳务派遣人员统计原则是“谁用工谁统计”)。
从业人员是一个时点数,2019年度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是2019年12月31日在本单位工作的人,包括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人员、劳务派遣人员、未签合同的临时雇佣人员、试用期人员、外籍人员、兼职人员、退休返聘人员、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等。
不包括离岗人员、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劳务外包人员(由劳务分包公司统计)。
一般从人力资源部门取得人数。
对于财务系统不健全的小单位,可以从签到簿、花名册、工资发放清单等处取得人数。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在本单位发工资的企业负责人+签订合同正式人员(包含外出、病产假等人员)+未签合同临时人员(包含外出、病产假等人员)+劳务派遣人员+课余时间打工人员+试用期人员+外籍人员+兼职人员+离退休返聘人员等。
注意:从业人员不包含劳务外包人员。
区分劳务派遣还是劳务外包人员,看签订的合同(签订的是派遣协议,就是派遣人员;签订的劳务外包合同,就是劳务外包人员)。
从业人员人员分组:单位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应该是在岗职工,签订合同的、应签订而没签订合同的,除了劳务派遣和其他人员,都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是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其他人员包含外籍人员、兼职人员、退休返聘人员、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等。
从业人员怎么审核:1、从业人员是否等于分项人数之和;2、从业人员是时点数,不是累计数,看填报人数与单位目前人数是否有较大差距;3、不要漏填女性人数;4、是否漏填劳务派遣人员;5、是否多填劳务外包人员;6、与上年同期、上个季度人数比较,如果人数增减变化较大,查找原因,核实好本期填报数据;7、上年不在工资统计库的单位,与四经普填报人数作对比,如果人数增减变化较大,查找原因,核实好本期填报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统计报表表式
(一)综合年报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
表号:I30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
计量单位:人、千元
续表一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表号:I302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
计量单位:人
续表
本年减少人数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二)综合定期报表
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
表号:I40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
计量单位:人、千元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三)基层年报表
劳动情况
表号:I102-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
用工单位填报:由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四)基层定期报表
劳动情况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表号:I202-1表企业□事业□机关□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文号:国统字(2008)119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