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设计题目某市电机厂电镀车间通风设计2.主要内容(1)厂址:本厂建于某市,气象资料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的表3-3;(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3)建筑结构A.墙——外墙为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遍;内墙为双面抹灰24砖墙;B.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C.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2.5米,含上亮;D.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E.外门——木制,尺寸为1.5×2.5米,带上亮子;内门——木制,尺寸为1.5×2.0米,无上亮。

建筑结构的其他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4)工作制度及内部气象条件车间为两班工作制,内部气象条件如下:A.温度冬季——工作状态下为14~18℃,值班状态下为5℃;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

B.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ψ=50%;夏季——不规定。

非车间的室内温度在值班状态和工作状态时均为5℃。

(5)工艺过程A.所有有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处理,其方法有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的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要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B .需要磷化处理的零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C .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工业通风与除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通风与除尘技术被应用于很多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钢铁、化工、建筑等。

它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健康,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学会使用通风与除尘设备,并能够进行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3. 课程内容3.1 理论学习•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风与除尘的设备、材料和相关工艺;•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3.2 实践操作•通风与除尘设备的操作;•相关故障排查和维护。

4. 课程安排4.1 理论学习•第一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第二周:通风与除尘的设备和材料;•第三周:通风与除尘的工艺;•第四周: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4.2 实践操作•第五周:通风与除尘设备的使用;•第六周:故障排查和维护。

5.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设备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以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来提高对工业通风与除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掌握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

3. 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通风与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生产环境中的通风与除尘需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

2. 学生具备选择合适通风与除尘设备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通风与除尘系统的示意图,进行技术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与除尘在保护工人健康、改善生产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工业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工程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但需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与除尘基本原理- 通风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分类- 粉尘特性、产生原因及危害- 通风与除尘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场景2. 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与选型- 通风系统阻力计算与风机选型3. 通风与除尘设备- 常见通风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常见除尘设备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设备的选型与配套设计4.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实例- 工业场所通风与除尘需求分析- 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步骤与方法- 设计实例分析与讨论5. 通风与除尘系统CAD绘图-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绘图技巧- 通风与除尘系统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课堂练习与作品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5个课时,具体进度如下:1-3课时:工业通风与除尘基本原理4-6课时:通风系统设计7-9课时:通风与除尘设备10-12课时: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实例13-15课时:通风与除尘系统CAD绘图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工业通风与除尘》教材第1章至第5章,具体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引言工业通风与除尘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工程类专业中,开设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 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2. 理解通风与除尘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 能够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与除尘系统;4. 能够进行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优化;5. 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四、教学内容1.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2.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分类及特点;3.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和优化;4. 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5. 通风与除尘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PPT、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通风与除尘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能。

3. 讨论研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精神,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设计1. 实验名称: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设计及工艺流程优化2. 实验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优化方法,并具备独立进行排放气体处理装置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的能力。

3. 实验内容:(1)了解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设计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3)进行工业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实际操作;(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优化建议。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掌握管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计算,管道压力分布分析计算,管道尺寸计算的约束条件,设计计算方法,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2、设计要求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熟练掌握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二、设计题目和内容有一通风除尘系统如下图所示,风管全部用钢板制作,管内输送含有轻矿物粉尘的空气,气体温度为常温。

各排风点的排风量和各管段的长度如下图所示,该系统采用袋除尘器进行排气净化,除尘器的阻力为△P=1200Pa。

请对该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图1 设计作业通风除尘系统图三、设计内容选择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管段1-3-5-除尘器-6-风机-7-伞形排风罩为最不利环路由表1,输送含有耐火泥粉尘的气体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14m/s、水平风管17m/s。

(1)计算各管段的管径1管段Q v,1=1200m3/h (0.33)、V1=17m/s,求出管径。

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1=Qv 3600×πv=158mm管径取整,令D=160mm,由附录查得管内实际流速V1=16.58 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22Pa/m同理3管段Q v,3=2700 m3/h (0.75 m3/s),V3=17m/s管径D3=Qv3600×πv4=237mm。

管径取整,令D3=240mm,由附录查得管内实际流速V3=16.58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3=14Pa/m5管段Qv5=6700 m3/h (1.86m/s),V5=17m/s管径D5=Qv3600×πv4=373mm。

管径取整,令D5=360mm,由附录查得管内实际流速V5=18.28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5=11Pa/m6管段Qv6=6700 m3/h (1.86m/s),V6=14m/s管径D6=Qv3600×πv=411mm。

管径取整,令D6=400mm,由附录查得管内实际流速V6=14.8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6=7Pa/m7管段Qv7=6700 m3/h (1.86m/s),V7=14m/s管径D7=Qv3600×πv=411mm。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通风除尘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通风除尘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除尘器种类、性能及适用范围,了解通风除尘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及相关标准,认识到通风除尘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风除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通风除尘系统;2. 提高学生分析、比较不同除尘设备性能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除尘器;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2. 激发学生对通风除尘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3. 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理论知识接受程度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通风除尘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风除尘基本概念:讲解通风、除尘的定义,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安排:2课时。

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流程和参数计算;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安排:3课时。

3. 除尘器种类及性能:讲解不同类型的除尘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安排:4课时。

4. 通风除尘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典型行业通风除尘需求,介绍实际应用案例;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安排:2课时。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小组成员:熊静宜311201010103李润婉311201010303吴博311201010604李晗311201010116雒智铭311201010130专业班级:安全12-5指导老师:鲁忠良完成日期:2015.7.11目录1 引言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2.2.2 管段阻力计算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3.4 管道计算汇总1 引言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内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

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

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

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第一工作区各设备工艺的参数如表2.1所示。

表2.1 第一工作区各设备工艺的参数表2.1.1 侧吸罩为外部吸气罩的一种,它的作用: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生产设备不能密闭时,将其设置于有害源附近,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有害物散发地点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内。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新)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新)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和任务通过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工业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具体应完成以下任务:(1)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给定条件下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各类参考资料,掌握查阅科技文献资料的方法,学会科学运用科技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了解与本课程设计有关的工程设计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基本的工程技术图表。

(4)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1.课程设计内容(1)除尘管道设计(管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计算,管道压力分布分析计算,管道尺寸计算,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2)排风罩设计(排风罩的形式确定、排风量计算);(3)除尘器选择(除尘器的效率、阻力、处理风量的计算);(4)通风机选择(通风机风量、风压、功率、效率的确定);(5)编制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学生根据给定设计材料,分析后,合理安排设计内容,进行以上4方面的设计,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通风与除尘设计。

2.基本要求(1)设计之前,仔细阅读设计大纲和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的和任务;(2)弄清设计材料中尘源分布及特点;(3)计算、设备选型必须有科学依据或依照专门的设计规范;(4)设计图纸必须清晰、整洁,符合工程图的基本要求;(5)学生可分组进行,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最终需每人提交一份设计说明书,要求手写,可插入打印图片;(6)独立编写设计说明书,字数不低于5000字,并列出参考文献资料目录。

三、设计资料及有关规定1.设计燃煤量为600kg/h的锅炉烟气的除尘系统。

1)给定的初始资料为:锅炉型号:SZL4-13型,共1台(2.8MW×4)设计耗煤量:600kg/h(台)排烟温度:160℃标准状态下烟气密度: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α=1.4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值:固定碳CY=68% 氢HY=4% 硫SY=1% 氧OY=5% 氮NY=1%水分MY=6% 灰分AY=15% 挥发分VY=13%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 A4 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 Auto CAD 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 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1] 孙一坚. 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2010.
内 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容 2、 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及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
任 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
务 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16758-2008 [S].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 2008.





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摘要
此设计以某企业加工车间的五个加工平台为研究对象,以多种通风设计资料 书为参考,运用所学的通风知识为此加工车间设计一套通风除尘系统,控制该车 间三个振动筛和两个高温炉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粉尘及污染气体,从而确保 该车间职工拥有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 :加工车间;振动筛;高温炉;除尘系统
ABSTRACT
In this design,the five processing platform which is a part of an enterprise’s processing workshop is chosen as the subject,according to various of ventilation design data books,we design a set of dust removal system for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by using the knowledge about ventiliation that we have learned.The dust removral system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dust pollution and the gas pollution produced from three vibrating screen’s working time and two high temperature fumnace’s working time ,thus guaranteeing that the worker who work in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have a healthily,safely,comfortable work environment
[2] 孙一坚.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S]. 要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参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 [S].北京:中国计划出 考 版社, 2002. 资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S]. 料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Key words :processing workshop; vibrating screeen;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dust removal system
目录
1 前言............................................................................................................................1 2 车间简介....................................................................................................................2 3 系统划分....................................................................................................................3 4 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4
易灿南
学生姓名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余玉环
1、 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 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 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
4.1 排风罩的选择及风量计算.............................................................................4 4.1.1 振动筛工作台排风罩的选用及风量计算..........................................4 4.1.2 高温炉工作台排风罩的选用及风量计算..........................................5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余玉环
学 号:
1350240205
专 业:
安全工程
班 级:
安工 1302 班
指导教师: 易灿南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5 年 12 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
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 课题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