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1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设计的概念(design):从字面上说,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CI设计: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即CI设计,又称企业识别设计,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加以整合和传达,使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创造最佳经营环境的一种经营战略。

有三个主要的层面: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意匠:意图与匠心,只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

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

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

广告:广告是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

陶:陶器的材料是粘土,烧造温度低,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

瓷: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造温度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

唐三彩:指产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于西安洛阳地区的低温多彩釉陶冥器。

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釉下彩: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

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在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文饰成蓝色。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江南一带,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上已达到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设计智慧的杰出代表。

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工艺美术,简称民间工艺、民艺,指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就地取材,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的工艺美术品。

它大致包含三大类内容:一是诸如民间年画、剪纸等具有突出审美情趣的艺术品;二是家具、交通工具、服饰等偏重实用的器物;三是如神像、供品、祭祀器具等带有宗教色彩的物体。

设计艺术概论知识点

设计艺术概论知识点

设计艺术概论知识点设计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创造力和技术能力,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创造美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设计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分类和应用领域等知识点。

一、设计艺术的基本概念设计艺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创造,结合形式、色彩、材料等元素,达到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和审美需求的目的。

设计艺术的目标是创造美的体验和功能性的产品或环境。

在设计艺术中,形式和功能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艺术的美和实用性的结合是设计艺术的核心。

二、设计艺术的历史发展设计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而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以后的欧洲,工业化的进程给设计艺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世纪的设计艺术更加注重功能和美学的统一,例如包豪斯学派的理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设计艺术的主要分类1.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指利用二维平面上的图像、文字和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的设计形式。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书籍封面、海报、宣传册等领域,通过排版、色彩搭配等手法来传播信息和表达意念。

2.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指对商品的外形、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改进的过程。

产品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涉及到工程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3.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指对室内空间进行规划、布局和装饰的过程。

室内设计需要考虑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家具摆放等方面,注重创造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4.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形态进行设计的过程。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美学效果,涉及到工程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四、设计艺术的应用领域设计艺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品、建筑、室内装饰、服装、平面媒体等。

在工业制品领域,设计艺术可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建筑领域,设计艺术可以创造舒适、美观和环保的建筑空间;在平面媒体领域,设计艺术可以传达信息和表达创意。

设计概论完美版

设计概论完美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设计——美术方面,设计常指拟定计划的过程,又特指记在心里中或者制成草图或模式的具体计划。

作为名词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及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比而建立方案2、意匠——从字面解释意匠即意图与匠心,之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3、图案——愈剑《最新图案法》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4、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与日常生活器具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工艺美术。

1)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个词的是蔡元培,它在1920年的《美术的起源》一文中写道“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

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像雕刻图画与美食工艺等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国货》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

5、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一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6、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艺术设计,在学科目录上为“工业设计”7、: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的活动二、问答题1、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的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涉及人类的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现代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彼得。

汤姆逊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经提出现代世纪的五个基本原则(1)完整性原则(2)变化原则(3)设计的资源----1,工业方面的材料能源工具的运输等2,设计师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是整个设计活动的资源要量力而行,不断补充自己(4)综合原则(5)服务原则3、设计的分类A\工业设计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B\建筑与环境设计:1,都市规划设计2,社区规划设计3,住宅规划设计4,商业建筑设计5,住宅建筑设计6,室内设计7,园林设计C\产品设计:1,汽车设计2,家用电器设计3,家具设计4,文具设计5,工具设计等D\平面设计:1,装潢设计2,包装设计3,企业形象设计4,书籍整体设计4、工业设计的主要品类:1生活用品类2公共性商业类、服务类、用品类3工业和机械设备类4交通运输工具设备类5、平面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二维的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其图形既可以是插图、摄影片、纹样、标志、符号。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概论设计的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设计的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设计的名词解释艺术概论设计(Introduction to Art Design)是一门专门研究艺术和设计基本原理、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核心概念,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下面,我们将对艺术概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内涵和实践。

1. 艺术(Art):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以及观念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呈现,如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等。

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复制,更是艺术家对自身内在世界的表达和主观体验的呈现。

2. 设计(Design):设计是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创意过程。

它可以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美感体验。

设计可以应用于产品、建筑、图形、媒体等各个领域,并需要考虑功能性、美学、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等因素。

3. 艺术创作(Artistic Creation):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表达个人情感、思想和观念而产生的作品。

它可以是独立的、自由的,并且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艺术创作旨在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引发思考和对话。

4. 设计过程(Design Process):设计过程是指设计师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经历的一系列步骤。

这些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创意发散、概念设计、原型制作、测试和改进等。

设计过程强调持续的迭代和反馈,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

5. 艺术风格(Artistic Style):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中独特的视觉和表现方式。

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反映了不同时期、地域和艺术家的审美偏好和创作观念。

6. 设计原则(Design Principles):设计原则是指用于指导设计过程和创作的基本准则。

常见的设计原则包括平衡、对比、重复、节奏、比例和空间等。

这些原则帮助设计师在创作中创建有吸引力和有组织性的视觉效果。

设计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1

设计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1

11.故宫故宫,即在封建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现多指北京博物院。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故宫作为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的设计思想是体现帝王权力,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具有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

为了显示皇宫整齐严肃的气氛,全部建筑均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在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其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其主要建筑。

12.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英国为了炫耀其工业进步,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

水晶宫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

知名园艺家帕克斯顿承担了“水晶宫”的设计方案,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

水晶宫的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完全体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特色。

水晶宫的设计理念和整个工业博览会对世界设计理念产生了根本影响,在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中兴起了一场以美学原则来知道设计的活动,终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13.维多利亚风格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为期间形成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雷死、细纱、荷叶边、蝴蝶结、折皱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

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设计的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设计的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设计的名词解释艺术概论设计,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贯穿着我们的生活,从我们穿的衣服,使用的电子设备,到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

然而,设计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呢?本文将对设计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它在艺术概论中的重要性。

设计,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创造新颖、有目的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它涉及到将创意与实用性结合起来,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或环境的外观或形式,它也包含了功能性、可持续性、使用体验以及情感共鸣等因素。

设计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鼓励创造力、创新和实验,以寻求一种综合多个因素的最佳解决方案。

设计的本质是连接人类与环境的桥梁。

它不仅涉及到个体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也试图通过整合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共融。

设计实践者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还需要思考如何使产品与人的日常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需要设计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考虑人类的需求、文化背景、环境影响等多个因素。

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好的设计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简化复杂的操作流程,创造美的体验,并激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舒适的家具、人性化的用户界面,还是受人们喜爱的城市景观,设计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此外,设计也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验和反思的过程。

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与用户之间进行持续的互动和反馈,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

这种迭代的过程使得设计与人的需求紧密相连,并使得设计与时俱进。

艺术概论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和其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往往与艺术紧密相连。

它们共享创作的目的和手段,都是通过审美的表达和交流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然而,与艺术相比,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所产生的作品被主要用于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而艺术则追求更个人、纯粹的自我表达。

尽管如此,设计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

设计概论名词解释

设计概论名词解释

设计概论名词解释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多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

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

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

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

将物象的技术功能性、使用舒适性及审美装饰性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

设计的艺术性设计的艺术性包含对设计物象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对比的设计方法对比设计的方法是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植、杂交,从而得到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去伪存真而劣败优胜,得出最佳的设计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的设计方案。

分散的设计方法分散的设计方法是在改变、缩小、分解设计现象的活动过程中,将设计构思过程中理出的问题化整为零,归纳分类,分清虚实,择其精华,选其要害,集中主要力量各个击破,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解决。

形象的设计方法形象的设计方法是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的意图,具有直观可视的形象性,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可以在文、图、音、像之间寻找心理变化的适应性。

逻辑的设计方法逻辑的设计方法是利用推论的方式,在大量的数据的应用中,说明设计意图,在数字事实的排列中,给人以强烈的信诺印象,获得设计的结果。

《建筑十书》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总结,它从建筑的人文意义和公私建筑的技艺、建筑施工、工具、材料等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这个时代的成就,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著作。

饕餮纹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是装饰于青铜器上的花纹。

深衣制深衣制是由周代人从上衣下裳的形式改变为上衣下裳连属在一体的穿衣形式。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主要釉色为黄、绿、褐三类。

其主要产地为长安和洛阳。

现代设计运动现代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新的审美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故宫
故宫,即在封建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现多指北京博物院。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故宫作为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的设计思想是体现帝王权力,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具有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

为了显示皇宫整齐严肃的气氛,全部建筑均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在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其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其主要建筑。

12.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英国为了炫耀其工业进步,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

水晶宫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

知名园艺家帕克斯顿承担了“水晶宫”的设计方案,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

水晶宫的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完全体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特色。

水晶宫的设计理念和整个工业博览会对世界设计理念产生了根本影响,在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中兴起了一场以美学原则来知道设计的活动,终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13.维多利亚风格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为期间形成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雷死、细纱、荷叶边、蝴蝶结、折皱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

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具体到室内设计而言。

它的色彩绚丽、用色大胆、色彩对比强烈。

黑、白、灰等中性色于褐色和金色结合突出了豪华和大气。

它的造型细腻、空间分割精巧、层次丰富,装饰美于自然美完美结合。

维多利亚风格是唯美主义的真实体现,它的设计和施工工艺成为追求豪华与异域风情者的首选。

14.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产生的。

这场运动影响到欧洲各国和美国,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它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提倡中世纪哥特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同时在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装饰艺术。

15.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开始于1880年,在1892年到1902年大道顶峰,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和传播。

新艺术运动的主
要特性是充满活力的波浪形线条和流动型线条,其表现形式也是从植物生发出来的。

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新艺术运动逐渐代替了历史元素的衍生、维多利亚式装饰风格,主张运动海藻、草、昆虫等自然元素资源。

新艺术运动试图摆脱任何古代亡灵,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完全走向自然主义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造型,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

艺术家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抽象,把自然形式赋予一种有机的象征性或审美情调,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

这种美学形式在绘画和书籍插图在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

新艺术运动作为20世纪初的设计运动,开创了设计的崭新阶段,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才逐步被现代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16.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战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采用了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中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由此衍生出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

在欧洲,装饰艺术运动的造型语言表现为放射状的线性装饰和金字塔的阶梯状结构。

因此装饰艺术运动既是一次艺术设计运动,又是一种装饰风格,作为两次世界大战间占主导地位的实用艺术,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装饰设计诸多领域,如家具、珠宝、书籍装帧、玻璃陶瓷、金属工艺等。

这场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同
时发生,也几乎同时于30年代后期在欧洲大陆结束。

因此装饰艺术运动没有能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次得到发展。

但装饰艺术运动的东西方结合、人情化与机械化结合的尝试,确是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中心。

17.包豪斯
“包豪斯”一词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

包豪斯学院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建筑师、设计理论家格罗佩斯,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它经过10多年的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包豪斯主要开设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德国科目,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几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同意;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影响是基础课程的设置。

它最先佑伊顿创立“从干中学”,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集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随后负责基础课程的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

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历史贡献深远,它强调集体工作
方式,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它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18.波普设计
波普设计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与英国并波及欧美,是一场风格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

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代表着20世界五六十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以及他们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设计心理。

因此波普设计风格的设计师在室内、日用品、家具、服饰和平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形式:夸张、奇异、富于想象力的造型;色彩单纯、鲜艳;材料多选用塑料或廉价的纤维板、陶瓷等。

波普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现代青年的桀骜不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态。

波普设计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众多,迷你裙、宇宙服等,都表现出醒目的波普风格。

19.巴黎地铁设计
地铁是巴黎地下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
表人物,其中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做作的设计。

吉马德的巴黎地铁设计包括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并被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称谓:“地铁风格”。

巴黎地铁的不但内部设计强调艺术化,许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地铁入口都出自大师之手。

巴黎地铁入口是由可互换的预制铸铁和玻璃构件建造而成,其复杂的铸铁“触角”从地下迷宫中冒出来,支撑起栅栏。

藤架、指示地图、照明装置和玻璃天棚。

吉马德设计的铁艺造型的地铁入口极富金属质感,全部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与西班牙超现实幻想建筑师高迪的奇思妙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中三个地铁站入口之一的“Abbesses站”口的栏杆和主架是生铁浇铸成的蔬果造型,支撑着一个透明玻璃和锻铁织成的双波丁,前端波顶微倾向空,如同蕾丝;下部两端上翘,形成一个“M”造型,被称为巴黎地铁的图腾。

20.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1919年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十月革命之后,塔特林受苏维埃政府委托,设计了著名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按照设计,这座塔高400米,比法国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

塔特林首先涉及了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模型,由木材、铁、玻璃制成。

按照构想,纪念塔完全采用钢铁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造型上是简洁的螺旋上升的几何形状,表达了一种坚定向上的政治信念。

纪念塔的中心体是由一个玻璃制成的核心、一个立方体、一个圆柱来合成的。

这一晶亮的玻璃体好像比萨斜塔那样,倾悬于一个不对等的轴座上面,四周环绕钢条做成的螺旋梯子。

玻璃轴每年环绕轴座
周转一次,里面的空间划分出教堂和会议室。

这些空间构成作为消息的中心,可以不断地用电报、电话、无线电、扩音器等无线电通信手段向外界发布新闻、公告和宣言。

但是由于塔特林的艺术创作与观念不适应当时苏联的无产阶级艺术标准,这个模型未能付诸实现。

但塔特林作为俄国早期的构成主义艺术家,其设计理念却一直被西方艺术世界所推崇。

第三国际纪念塔的模型现被收藏在俄罗斯国立博物馆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