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的形状标准及分割
住宅各使用空间及常用尺寸

住宅各使用空间及常用尺寸住宅的使用空间可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有特定的功能和常用尺寸。
下面将详细介绍住宅各使用空间及其常用尺寸。
1. 客厅(Living room)客厅是住宅的公共活动区域,通常用于休息、娱乐和接待客人。
在选择客厅尺寸时,需要考虑家庭成员的数量、家具的布置和通行的空间。
一般来说,一个中等大小的住宅客厅的尺寸约为4米x5米(20平方米),但这也会因个人需求而有所不同。
2. 餐厅(Dining room)餐厅是用来进餐的区域,可以与客厅相连或独立。
餐厅的尺寸主要取决于餐桌的大小和所需的通行空间。
一般来说,一个中等大小的餐厅的尺寸约为3米x4米(12平方米),能容纳4-6人的餐桌。
3. 厨房(Kitchen)厨房是进行烹饪和准备食物的区域。
它的尺寸应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烹饪需求和设备的大小来确定。
在设计厨房时,通常需要考虑烹饪的工作三角区(冰箱、水槽和炉灶)的布置和通行空间。
一个中等大小的厨房通常约为3米x4米(12平方米)。
4. 卧室(Bedroom)卧室是用于休息和睡眠的区域,通常包括床、衣柜和梳妆台等家具。
卧室的尺寸应根据床的尺寸、衣柜的大小和家具的布置来确定。
一个标准的主卧室尺寸约为4米x4.5米(18平方米),而次卧的尺寸通常较小,约为3米x3.5米(10.5平方米)。
5. 浴室(Bathroom)浴室是进行沐浴和个人卫生的区域。
浴室的尺寸主要取决于所需的设备和布局。
一个标准的浴室通常包括洗手盆、马桶和淋浴器,尺寸约为1.5米x2米(3平方米)。
6. 书房/办公室(Study/Office)书房或办公室是进行学习、工作和阅读的区域。
它通常包括书桌、书柜和椅子等家具。
书房的尺寸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和设备的需要来确定。
一个中等大小的书房尺寸约为3米x3.5米(10.5平方米)。
7. 储藏室(Storage room)储藏室是用于存放物品的区域,通常位于住宅的较角落或楼梯下。
储藏室的尺寸可以根据储物需求和住宅的大小来确定。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室内空间分割与隔断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室内空间分割与隔断设计与施工室内空间分割与隔断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重要的设计与施工环节。
在实际项目中,合理的空间分割和隔断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还能够提升空间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围绕室内空间分割与隔断设计与施工展开讨论。
一、室内空间分割的原则在进行室内空间分割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功能需求:根据使用者对空间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割。
比如,在办公环境中,可以通过隔板来创造私密性和独立工作区域。
2. 视觉效果:通过巧妙的空间处理,可以营造出更广阔、通透感强的视觉效果。
比如,在开放式办公区域中,可以采用玻璃隔断来保持光线透明度,并增加整体空间感。
3. 引导流线:根据人员流动规律和使用者行为习惯,合理设置隔断以引导流线。
比如,在商场中,通过设置临时墙面或装饰物来引导顾客流动并吸引注意力。
4. 空间灵活性: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和需求,室内空间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可采用可移动隔断或折叠墙等方式,以便将来根据需要调整空间布局。
二、常见的室内空间分割与隔断方式1. 实体墙壁分割:传统的室内隔断方式是通过砖墙、混凝土墙等实体材料进行分割。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声音、视线有较高要求的场所,如会议室、高级办公室等。
2. 玻璃隔断: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写字楼等场所。
通过采用不同类型和透明度的玻璃材料,可以实现视线通透同时保持一定的私密性。
3. 折叠墙:折叠墙是一种可伸缩的隔断系统,通过滑轨和铰链连接多个折叠面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空间大小和布局。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根据场景变化划分或合并空间的场所。
4. 可移动隔断:可移动隔断通常采用轨道或滑轮系统,方便随时调整和改变空间布局。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频繁调整空间功能的场所,如会展中心、多功能厅等。
5. 幕墙:幕墙分割是指通过设置幕墙来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的独立区域。
它不仅可以满足安全需求,还可以增加室内外环境的交流与融合。
室内设计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图文

2.均衡与稳定
稳定常常涉及的是空间内部各要素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 均衡一般涉及的是室内构件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的相对轻重 关系处理,均衡包括静态的均衡和动态的均衡. 室内设计中的均衡一方面是指整个空间的构图效果,它和物体的大小、 形状、质地、色彩有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室内四个墙面上的视觉平衡, 墙面构图集中在一侧,墙面不均衡,经过适当的调整后可使墙面构图 达到均衡。 均衡是依中轴线、中心点不等形而等量的形体构件、色 彩相配置。均衡和对称形式相比较有活泼、生动、和谐、优美之韵味。 对称是形式美的传统技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又分 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上下、左右对称,同形、同色、同质对称称 为绝对对称;而在室内设计中采用的是相对对称。对称给人感受秩序、 庄重、整齐既和谐之美。
返首页
返回首页
层次
缺少层次则感到平庸, 室内设计同样要追求 空间层次感,如色彩 从冷到暖,明度从明 到暗,纹理从复杂到 简单,造型从大到小、 从方到圆,构图从聚 到散、质地的单一到 多样等,都可以看成 富有层次的变化,层 次的变化可以取得极 其丰富的视觉效果。
返回首页
关于层高:不同高度空间的空间感受不同,空间体验不同。在有限的建筑高度内 尽量提高空间高度,但要与周围空间协调 关于留槽及收口:3毫米适用于加工安装工艺缝,5毫米至1厘米则适用于同种或异 种材质的收口,2厘米及5厘米则适用于更高空间收口或装饰造型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形式美法则在室内设 计中的应用
不同的比例会给人不 同的心理感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尺度
也是研究物体的相对 尺寸的关系,与比例 有所区别的是,比例 是指一个组合构图中 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 而尺度是指相对于一 些已知标准或公认的 常量的物体的大小.
室内空间设计方法

5.形状
是形式的主要可辩认特证,是一种形式的表面的外轮廊或一个体的轮廊的特 定造型,也是我们用以区别一种形态不同于另一种形态的根本手段。它参照 一条线的边缘、一个面的外轮廊或是一个三维立体的边界而形成。在每种情 况下,形状都是由线或面的特有外形所确定的,这个外形将它从背景或周围 空间中分离出来。因此,对于形状的感知,要靠形式与背景之间视觉对比的 程度来进行。
3.面
面是线运动的轨迹。也可以 由扩大的点或增加线的宽度 来形成,还可以被看成是体 或空间的界面,起到限定体 积和空间界限的作用。因为 作为视知觉艺术的室内空间 设计,是专门处理形式和空 间三度问题,所以面在设计 语汇中便成为一个关键的要 素。
点和线的密集排列可以产生面的视觉效果。 室内的面,限定形式和空间的三维特征, 每个面的属性(尺寸、形状、色彩、质 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将最终决 定这些界面现有的形式所具有的视觉特征 以及他们所围合的空间质量。
叠加或旋转都会演化出新的图像。
6.尺寸 尺寸是形式的实际量度,是它的长宽和深,这些量度确定形式的比例,
它的尺度则是由它的尺寸与周围其他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尺度的变 化取决于量度的变化,或者是由于要素的减少或增加而产生的。 一种形式,可以用改变一个或多个量度的方法来进行变化,同时能保 持着本体的本性。比如一个立方体,可以变化其高度、宽度或长度, 使其变形成为其他的棱柱形式,也可以被压缩成一个面的形式,或者 拉伸形成线的形式,有时甚至可以通过削减式和增加式的变化以改变 形式的整体量度,使这种形式原来的本性变得模糊起来。如削减式变 化,就是可以用削减形式的部分体积的方法来进行变化,根据不同的 削减程度、形式可以保持它原来的本性,或者变化成为其他种类的形 式,这时它的尺寸(或称量度)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而增加式变化则 是通过增加其形式要素的方式,来决定是保持还是改变它原来的形式, 这些都与形式的尺寸、量度密切相关。
空间的类型及分割介绍

空间的类型及分割介绍在私人会所装修中,空间的类型是根据会所空间的内在和外在特征来进行区分的,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大类,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开敞空间是私人会所装修内部与外部联系较紧密的空间类型。
其主要特点是墙体面积少,采用大开洞和大玻璃门窗的形式,强调空间环境的交流,室内与室外景观相互渗透,讲究对景和借景。
在空间性格上,开敞空间是外向型的,限制性与私密性较小,收纳性与开放性较强。
封闭空间是私人会所装修内部与外部联系较少的空间类型。
在空间性格上,封闭空间是内向型的,体现出静止、凝滞的效果,具有领域感和安全感,私密性较强,有利于隔绝外来的各种干扰。
为防止封闭空间的单调感和沉闷感,室内可以采用设置镜面增强反射效果、灯光造型设计和人造景窗等手法来处理空间界面。
2.动态空间在私人会所装修里动态空间是一种空间形式非常活泼、灵动的空间类型。
其主要特点是空间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性,动感较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空间形式较开放。
多采用曲线和曲面等表现形式,色彩明亮、艳丽。
营造动态空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法:①利用自然景观,如喷泉、瀑布和流水等;②利用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如旋转楼梯、自动扶梯和升降平台等;③利用动感较强、光怪陆离的灯光;④利用生动的背景音乐;⑤利用文字的联想。
3.虚拟空间在私人会所装修中的虚拟空间是一种无明显界面,但又有一定限定范围的空间类型。
它是在已经界定的空间内,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定的空间形式,即将一个大空间分隔成许多小空间。
其主要特点是空间界定性不强,可以满足一个空间内的多种功能需求,并创造出某种虚拟的空间效果。
虚拟空间多采用列柱隔断,水体分隔,家具、陈设和绿化隔断及色彩、材质分隔等形式对空间进行界定和再划分。
4.下沉式空间与地台空间下沉式空间是一种领域感、层次感和围护感较强的空间类型。
它是将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在统一的空间内产生一个界限明确、富有层次变化的独立空间其主要特点是空间界定性较强,有一定的围护效果,给人以安全感,中心突出,主次分明。
房屋简介

1.户型结构(1)厅。
厅是家庭成员共同活动的中心,应位于住宅的中心位置,靠近门户,同时与其它房间密切相联,厅的大小要与整套房间的格局相协调,在挑选时,应以经济合理,能满足起居和接待活动的需要为原则,一般80平方米的户型,厅的面积以18-20平方米为佳,厅中的门尽可能减少,尽量减少不能利用的通逍走廊,同时要求庄重雅观,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用于休闲,还应宽敞、明亮、通风,有较好的朝向和视野。
(2)卧室。
卧室应当安静、舒适、私密、安全。
“前厅后卧”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户型结构。
主卧室最好有好的朝向,窗户朝阳,采光通风要好,面积大小要合适,一般以14平方米左右为宜,大户型的有的扩大到18平方十左右。
(3)厨房,厨房是主要的污染源,应靠近门户,与餐厅密切联系,能满足操作使用和摆放现JfJt炊事器具如洗菜池、菜板、燃气灶、徘油烟机、碗柜、冰箱、电炊具等各种器具的需要,并按洗、切、烧的顺序,合理布局。
全部管道宜隐蔽、暗藏。
为避免渗水发生,尽可能做到管道下穿楼板,厨房面积以5-8平方米为宜。
同时,厨房应通风采光良好,应有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并宜配置服务阳台。
(4)卫生间,卫生问应有便溺、洗浴、洗脸、洗衣四个功能,井适当分离与组合。
除设置座便器外,还应设有洗脸、淋浴或浴盆器具,并可摆放洗衣机。
卫生间的大小应与整幢户型的面积标准相适应,一般以4平方米以上为好。
户内仅设一个卫生间的,宜放在主卧室附近,并要有良好的通风窗口或通风道。
大量型住宅最好有双卫生间,5阳台,阳台应与客厅相连,这样既可扩大厅的使用效率,又使于光充分,使用方便,此外,面积较大的套型应设有储藏空间,储藏室可不采光通风2、户型缺陷按照合理的比例,起居厅的面积标准应大于卧室,厨房/且生间的面积相应地也应大一些。
有缺陷的户型一般有如下通“病”,挑选时务必仔细辨别:起居厅大而不当。
如门多,元稳定的空间,采光口小或采光口凹槽深,光线较昭,窗正对墙面,视野差、形状不好或尺度不合理,人户无过渡空间,餐厅面积过大或过小;户内交通线长;卫生问距主卧室远或对着起居室的卫生间无前室;四居室的户型中,主卧室不带专用卫生间以及无储藏空间;功能分区不合理:各功能空间面积比例下当:跃层式户型室内楼梯的位置不当;卫生间、厨房宽度不够,等等。
空间形态设计知识点

空间形态设计知识点空间形态设计是指通过运用线条、形状、空间、材质、色彩等元素,以及空间布局、比例、对称、重复、层次等原则,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空间环境。
它包括建筑、室内、景观等各个领域的设计。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空间形态设计知识点。
一、线条的运用线条是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可以分为直线、弯曲线、曲线、折线等。
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
直线给人以稳定感,弯曲线则能传递出柔和与舒适的感觉。
在空间形态设计中,运用线条可以通过构建空间的轮廓、划分功能区域、增强建筑物的立体感等。
二、形状的运用形状是对空间的一种基本描述,它决定了物体的外形和轮廓。
常见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形状的选择与空间的使用需求与风格有关。
例如,圆形的形状可以使空间看起来更加柔和和温馨,而方形的形状则给人以稳定和坚实的感觉。
三、空间的布局空间的布局是指在整体设计中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实现功能的最大化。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运用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平面布局强调空间中各功能区域的划分和有序排列,而立体布局则注重三维空间中体块的组合和层次感的营造。
四、材质的选择材质是指在设计中所使用的物质的种类和质地。
不同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在空间形态设计中,材质的选择要与空间的功能和风格相一致。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使用木材的材质可以给人以自然、温暖的感觉,而玻璃材质则会让室内更加明亮和通透。
五、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空间形态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色彩的运用要遵循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冷暖色调的搭配、明暗对比的运用等。
在空间形态设计中,色彩可以用来区分功能区域、凸显空间的特点、增加空间的活力等。
六、比例与对称比例和对称是空间形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合理的比例和对称可以使空间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比例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而在室内设计中,家具的大小应当与空间的大小相适应。
户型平面类型介绍

二室一厅
总结词
舒适型住宅
详细描述
二室一厅的户型比一室一厅更大,布局更为宽敞,适合有小孩或需要更多私人空间的家庭。这种户型通常包括两 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这种户型注重居住的舒适度,因此在装修时,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 生活习惯和喜好进行个性化布置。
三室一厅
总结词
宽敞型住宅
详细描述
三室一厅的户型相对宽敞,适合有较大家庭或需要更多功能区的家庭。这种户型通常包 括三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增设书房、 衣帽间等功能区。这种户型的装修应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营造出更加温馨和
• 适合单身或小家庭居住,生活功能齐全。
一室一厅的布局优缺点
缺点
空间较为局促,可能影响 居住舒适度。
功能区域混合,容易互相 干扰。
对于需要更多私人空间或 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可能 不够适用。
二室一厅的布局优缺点
01
优点
02
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03
适合家庭成员较多的家庭,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 求。
根据个人喜好和空间功能,选择冷暖色调进行搭 配,营造舒适氛围。
对比色搭配
通过对比色搭配,突出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如 深浅色对比、冷暖色对比等。
统一色调搭配
选择同一色系的色彩进行搭配,营造温馨、和谐 的氛围。
如何选择合适的家具
尺寸匹配
根据空间大小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尺寸的家具,避免过大或过 小。
材质选择
根据个人喜好和空间风格,选择合适的家具材质,如木质、金属、 玻璃等。
风格统一
选择与整体装修风格相匹配的家具,保持整体协调性。
05
户型平面案例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和广泛,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是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无论在生产过程或日常生活中,室内空间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更为贴切.就建筑艺术而言,形象的整体性,各部分的比例以及对称,排比,节奏,韵律等传统的审美法则,也都是指其实体部分.其实,建筑的实体和其围合而成的空间是一个有机体.建筑以空间为主要物质形式,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占有空间的,无论起居,交往,工作,学习等,都需要一个适合于这些生活活动的室内空间.可见,室内空间的设计效果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我们都知道,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在室内空间中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空间要求,不只要为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固定的,半固定的和可变动的室内空间环境,而且环境中还要有足够的标识,有形,色,材,光,声,味的变化.人们需要一个健康,舒适,愉悦和富于文化品位的室内环境,室内空间的象征和表现作用折射出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和高度的文化发展,而室内空间造型是室内设计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室内设计的基础.美的空间造型,实际的使用功能和人的感知作用是统一于室内设计的概念之中的.我们时代的主调是以相互关联的方法看待一切.古代建筑的传统空间组织方法,它的闭合,对称,比例,韵律和节奏;它的亲切宜人的材料和尺度以及色彩的使用;它的整体的秩序对目前来说并没有完全失去意义,而有许多正是如今新的起点的基础.它的许多空间造型特征还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的喜好和文化背景,是室内设计成为将不同的因素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尽管取得室内空间多方面因素的统一,需要掌握丰富的手段,而体现室内设计这一综合因素的艺术效果的最佳手段就是要抓住室内空间造型.其它如形,色,材,光,声的因素均笼罩在空间造型的大伞之下.空间的形状:室内空间是按其形状被人们感知的.形状告知了其用途,巨大的室内空间能构成一个集中的以他为中心的目标,但空间还是有被切割重组的特征,这也是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经过切割重组可变成多种形状,被切割的部分与切除的部分彼此保持着一定的分割和联系.如果再将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将自然形成空间形状的多样协调和审美趣味.室内空间是由点,线,面,体占据,扩展或围合而成的三度虚体,具有形状,色彩,材质等视觉要素,以及位置,方向,重心等关系要素,而空间的形状将直接影响到室内空间的造型,室内空间的造型又直接受到限定空间方式的影响,室内空间的高低,大小,曲直,开合等都影响着人们对空间的感受.因此室内空间的形状可以说是由其周围物体的边界所限定的.包括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由于空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往往不像雕塑等实体那样明确,而经常表现的更为复杂,通透,尤其是一些较开敞的不规则空间,其渗透和流动更为突出.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形状与空间的比例\尺度都是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感受.室内空间是为人所用的,是为适应人的行为和精神需求而建造的.因此,在可能条件下,我们在设计时应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这里所谓的”合理”是指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需要.当我们观测一个物体或者说室内空间的大小时,往往运用它周围以知大小的要素,作为衡量的标尺.这些已知大小的要素成为尺度给予要素.其一,他们的尺寸和特征是人们凭经验获得并十分熟悉的;其二,人体本身也可以度量空间的大小,高矮.因此,我们可以把尺度分成两种类型:1.整体尺度—室内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尺寸关系;2.人体尺度—人体尺寸与空间的比例关系.注意,这里要说明的是”比例”与”尺度”概念不完全一样.比利是指空间的各要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是整体和局部间存在的关系.而尺度是指人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因此有些室内空间同时要采用两种尺度.一个是以整个空间形式为尺度的;另一个则是以人体作为尺度的,两种尺度各有侧重面,又有一定的联系.所有的空间要素,无论是厂家预先制造的,还是设计者经过选择的,都有一定的尺寸.尽管如此,每个要素的大小仍然要通过与周围要素相比较才能被感知.比如室内立面上的窗户,他们的尺寸和比例,他们的间隔和整个立面尺寸,都有着密切的视觉关系.如果窗户都采用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他们与立面的尺寸就产生一种尺度关系.但是如果某一个窗户比别的窗户都大,那么它就给立面的构图产生另一种尺度,这种尺度的跳跃会使人意识到这个窗后面的空间的尺寸,或者告诉人们这个空间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者它还改变人们对整个立面尺寸和其它窗户尺寸的理解.由许多室内要素的尺寸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因而能帮助我们判断周围要素的大小,像住宅室内的窗户,门,家具等,能使人们想出房子有多大,有多高;楼梯各栏杆可以帮助人们去度量一个空间的尺度;正因为这些要素为人们所熟悉,因此他们可以有意识的用来改变一个室内空间的尺寸感.人体尺度是建立在人体尺寸和比例的基础上的.由于人体的尺寸因人的种族, 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因此不能当作一种绝对的度量标准;我们去可以伸手在墙上量出一个房间的宽度的大概尺寸.同样,如果伸手能触及头上的顶棚,我们也能得到它的高度.一旦我们鞭长莫及而坐不到这些时,就得依赖别的直观线索,而不是凭触觉来得到一个空间的尺度概念了.我们可以用那些意义上和尺寸上与人体有关的要素作为这种线索,如桌子,椅子,沙发等家具,或者楼梯,门,窗等.这些要素,不仅能帮助我们判断一个空间的尺寸,也会使空间具有人体尺度和亲近感.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室内空间的尺度应与室内的功能使用要求相一致,尽管这种功能是多方位的.例如住宅中的居室过大的空间将难以造成亲切,宁静的气氛.正如前几周上法规课,刘茂华老师讲的,现代住宅设计的原则是3大1小1多.为此,居室的空间只要能够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即可获得恰当的尺度感,但这样的空间尺度却不能适应公共活动的要求.对于公共活动来讲,过小或过低的空间会使人感到局限和压抑,这样的尺度感也会影响空间的公共性.而出于功能要求,公共空间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高度,如酒店共享空间,银行营业大厅,博物馆等,从功能上看要具有宏伟,力量,博大的气氛,都要求有大尺度的空间.这也是功能与精神所要求的.那些历史上的教堂建筑,其异乎寻常高大的室内空间尺度,主要不是由于功能使用要求,而是精神方面的要求所决定的.空间的分隔和联系:室内设计一般要进行空间组合,这是空间设计的重要基础.而空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分隔的方式来完成的.当然,空间的分割与联系也是相对的,相辅相成.从空间的整体要求看,只谈分隔不谈联系,或只谈联系不谈分隔都不可能体现现代空间设计的环境整体意识,也不可能满足人们在室内空间的各种生活活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要采取什么分隔方式,既要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使用要求,又要考虑到空间的艺术特点和人的心理要求.讲到室内空间的分割和联系,自然涉及到空间的”围””透”关系.只围而不透的室内空间诚然会使人感到私密,闭塞,只透而不围的空间尽管开敞,但处在这样的空间中使人犹如置身室外,同样也失去了室内空间的意义了.室内空间要采取什么分隔方式,既要根据空间的特点和功能使用要求,又要考虑到空间的艺术特点和人的心理需求.前面提到,空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分隔的方式来体现的,空间的分隔换种说法就是对空间的限定和再限定.至于空间的联系,就要看空间限定的程度(隔离实现,声音, 湿度等),即限定度.同样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限定手法;同样的手法也可以有不同的限定程度.尽管限定的要素十分有限,基本限定的手法也是屈指可数的有限的几类,但他们以不同的具体材料,不同的具体色彩并按不同方式组合后形成的空间却是丰富多样的.同样是为了分隔空间,比如在一个餐厅中,用屏风,矮墙,花台,栏杆等不同的手法,心理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用什么材料,什么造型,看上去是否稳定,位置是高是低,是否遮挡视线,是否可以依靠等.这一系列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它所限定的空间.因此,室内空间的限定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在原有的母空间中的再限定.其基本的几种限定方式与一次限定大致相同,但对人的心理影响效果还是有些差异,通过前述可以归纳出几种限定方式:1.围合与分隔围合是一种基本的空间分隔方式和限定方式.一说到围,总有一个内外之分,而它至少要有多于一个方向的面才能成立;而分隔是将空间再划分成几部分.有时围合与分隔的要素是相同的,围合要素本身可能就是分隔要素,或分隔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围合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围合与分隔的界限就不那么明确了.如果一定要区分,那么对于被围起来的内部,即这个新的”子空间”来说就是”分隔”了.在室内空间,利用这些材料要素再围合成再分隔,可以形成一些小区域并使空间有层次感即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有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花罩”,”屏风”等就是典型的分隔形式,它可以将一个空间分为书房,客厅以及卧室等几部分,划分了区域也装饰了室内空间.又如大空间办公室中常用家具或隔断构件将大空间划分若干小组团,在每个小组团里有钟围合感,创造了相对安静的工作区域;外侧则是交通区域和休息区域,使每个组团之间既有联系又具有相对的区域性,很适合现代办公的空间要求和管理方式.2.覆盖在自然空间中进行限定,只要有了覆盖就有了室内的感觉.四周围得再严密,如果没有顶的话,虽有向心感,但也不能算是室内空间;而一个茅草亭子,哪怕它再简陋破旧,也会给人室内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了覆盖的要求.在自然空间里有了覆盖就可以挡住阳光和雨雪,就使内外部空间有了质的区别,与在露天感觉完全不同.在室内空间里再用覆盖的要素进行限定,可以有许多心理感受.例如在空间较大时,人离屋顶距离远,感觉不那么明确,就在局部再加顶,进行再限定.例如在床的上部设幔帐或将某一部分的顶局部吊下来,使这顶与人距离进些,尺度更加宜人,心理感觉也亲切,惬意.有时为了改变原来屋顶给人的视感,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或材料重新设置覆盖物,软化了整个环境的情调.在室内设覆盖物还可使人心理有种室外的感觉,例如在一些大空间特别是旅馆的中庭中,人坐的部分用一个个装饰性垂吊物,或遮阳伞,或灯饰,或织物等,再加上周围的树木,花鸟,水体,天光等因素,仿佛又置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这正符合在室内创造室外感觉的意图.因为人本来与自然有钟天然的难以割舍的亲切关系,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尽可能的使人有自然感,室外感,是对人性的回归.因此有时有意识的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室外因素可以给人带来心理愉悦.3.抬起与下凹这种限定是用来变化地面高差来达到限定的目的,使限定过的空间在母空间中得到强调或与其它部分空间加以区分.对于在地面上运用下凹的手法限定来说,效果与低的围合相似,但更具安全感,受周围的干扰也较小.因为低本身就不太引人注目,不会有众目睽睽之感,特别是在公共空间中人在下凹的空间中心理上会比较自如和放松.有些家庭起居室中也常把一部分地面降低,,沿周边布置沙发,使家的亲切感更强,更像一个远离尘世的窝.抬起与下凹相反,可使这一区域更加引人注目,像教堂中的讲坛和歌厅中的小舞台就是为了使位置更加突出,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在室内空间中,同室外空间不同的,就是这些手法不仅可在地面上做文章,也可以在墙面或顶面上出现.只不过可能叫法不同而称为”凹入””凸出”或”下吊”等.不过这些都有一定尺度上的限制,”下吊”部分过大,人们可认为是”覆盖”,墙面上”凹入”或”凸出”部分过多,人们又可看作是另一个空间,而如果尺度过小,又可能被看成是肌理变化.当然这仅是相对而言.4.肌理变化对室内空间的限定来说,肌理变化可说是较为简便的方法.以某种材料为主,局部换一种材料,或者在原材料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表面枝干发生变化(如抛光,烧毛等)都属于肌理变化.有时不同材料肌理的效果可以加强导向性和功能的明确性,不同材料肌理的运用也可以影响空间的效果,而且用肌里变化还可组成图案作为装饰等等.在室内的空间再限定往往是多次的,也就是同时用几种限定方法对同一空间进行限定,例如在围合的一个空间中又加上地面的肌理变化(如石材,地毯等),同时顶部又进行了覆盖或下吊等,这样可以使这一部分的区域感明显加强.空间的分隔和联系,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分隔的方式,决定了空间之间联系的程度,分隔的方法则在满足不同的分隔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美感,情趣和意境.满足领域感与私密性:对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一般都要满足人们的不同活动行为的需要.有集体需要,也有独特的个人需要,同时不同的需要取决于人不同活动的性质,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有声音的还是安静的,公众的,小规模的抑或是私人的.如果室内空间存在不只一种的用途,那么就需要让他们共存.既要满足人们公众活动要求,当然也要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领域感和私密性,因为人们的某些活动(如会议,观演,购物等)可能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或是相互毗连;而人的另一些活动(如休息,会谈,学习等)由于私密性的原因又可能要求有间距,或者分隔.有些活动可能要求进出方便;而另一些活动则需要控制进出;有的活动(KTV,卧室等)会有特定的空间要求,而另一些则可以较灵活或有可能去公用一个通用空间.文丘里说过:”建筑的基本目的是去围合空间,形成一场合,并非仅仅去追求空间的向导.”意思就是说空间要表现出层次,要有相对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的领域,并且要有一系列有象征,可被识别的标志加以区分.在这里,对场所的强调,实际上也就是对领域感的强调.领域感的形成正是室内空间具体化的体现,包含有人在其中从事某种或某几种活动的含义.强调领域感就是要把空间与人的社会活动与人们心理上的要求统一起来.这是空间设计创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私密性,它的特点可用”静”和”密”二字加以概括.”静”是相对的,是对该领域的空间气氛的特定要求;”密”则是形成领域感的具体分隔手段和先决条件.没有一定程度的”密”,也形不成一定程度的领域感.对于不同功能,不同空间特点的室内,其领域感的满足和私密性的形成都有不同的具体处理手法.像居住空间,对卧室的私密性要求很高,空间分隔也就尽量以绝对分隔为主,空间界限非常明确,具有全面抗干扰的能力,保证了安静,私密的功能需求.而起居室中的会客区域,有时以家具进行象征性分隔,再加上局部装饰地毯进行强化,这样领域感便形成了.但这只是象征性的,是一种心理感受形成虚拟的领域感,其空间划分隔而不断,通透连贯,流动性极强.可见,领域感的形成和私密性的满足是室内空间造型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只有领域感形成了,才谈得上满足其私密性,而领域感的形成具体说来就是依靠各种不同方式的空间分隔处理,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开放或私密性要求.下面仅从满足领域感和私密性的角度方面对空间分隔形式加以诠释.1.绝对分隔这种分隔方法使空间界限异常分明,以实体墙面分隔空间,达到隔离视线,温湿度,声音的目的,形成独立的一个空间,具有很强的私密性.2.相对分隔通过屏风,隔断等,使空间不是完全封闭,具有一定流动性,空间界限不是十分明确.这种分隔形式形成的领域感和私密性不如绝对分隔来的强烈3.意向分隔也就是所谓象征性分隔.主要是通过非实体的局部界面进行象征性的心理暗示,形成一定的虚拟领域场所,以实现视觉心理上的领域感.具体手法如下:建筑结构与装饰构架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内部空间的装饰构架进行分隔,以简练的电线要素组成通透的虚拟界面.隔断与家具利用隔断和家具分隔,具有较强的领域感.隔断以垂直面分隔为主;家具以水平面的分隔为主.光色与材质利用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材质的光滑粗糙对比,照明的配光形式区分,实现领域感的形成.界面凹凸与高低利用墙面的凹凸与地面,天花吊顶的高低变化进行分隔,使空间带有一定的展示性和领域感,富有戏剧效果和浪漫情调.陈设与装饰利用陈设和装饰分隔,使空间具有较强的向心感.既容易形成视觉重心,也容易产生领域的感觉.水体与绿化通过不同造型的水体与绿化的分隔,不但能美化扩大空间感,并划分出一定区域,还能使人亲近自然的心理得到一定满足.室内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无论其所要解决的功能要求,所要处理的空间关系,比起室外来,都要细致,复杂的多.在眼下电脑化,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室内空间设计,其宗旨,说穿了,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让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把主要精力和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个性化生活中去,作为室内空间,就应在人们个性化生活中增添一抹亮色,实质相互”配套”,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