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治论文:肿瘤铁蛋白研发趋向探讨
铁蛋白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探讨

铁蛋白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探讨杨健之;黄敏丽;丰有吉;庄依亮【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年(卷),期】1996(002)003【摘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电镜观察,了解H及L铁蛋白分别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ao及30ao增殖组分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发现H及L铁蛋白均使ao及30ao细胞线粒体及糖原颗粒减少,溶酶体及脂滴增加。
H铁蛋白还可使细胞内质网排列紊乱。
部分扩张,核糖体脱粒,并使细胞核固缩;核膜皱缩及异染色质增加,边聚,提示:铁蛋白,特别是H铁蛋白,可使卵巢癌细胞增殖降低并使其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细胞自身清除作用增强,使核趋向不活跃。
因此,铁蛋白可能作为一种抑素样物质,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总页数】4页(P112-115)【作者】杨健之;黄敏丽;丰有吉;庄依亮【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相关文献】1.探讨Stathmin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粘附、侵袭、转移的作用研究 [J], 张子旸;廖欣;王启峰2.米托坦逆转P-gp介导的人卵巢癌细胞的耐药作用及机制探讨 [J], 李一春;张海涛;秦勇3.抑制TUBA1C的过表达在卵巢癌细胞株CAOV3、SKOV3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J], 江若安;叶枫;王新宇4.miR-19b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探讨 [J], 李亚南; 杜晓冰; 鲁丰华; 张素琴; 谢娅5.选择复制性腺病毒M4对卵巢癌细胞系OV2008的体外治疗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 [J], 陈彩虹;方海燕;韩志强;高庆蕾;吴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转铁蛋白受体(TfR1)的肿瘤与脑部疾病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基于转铁蛋白受体(TfR1)的肿瘤与脑部疾病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人转铁蛋白受体(TfR1)在不同组织器官中普遍表达,其主要功能是协助转铁蛋白在细胞和血脑屏障内外转运,维持细胞铁平衡。
在肿瘤细胞中以及血脑屏障中,TfR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织,因此,TfR1被认为是肿瘤靶向治疗和脑部疾病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
基于TfR1靶向治疗的药物载体主要有转铁蛋白(Tf)、抗TfR1抗体、TfR1结合肽,这些生物大分子能与TfR1特异性结合,结合之后可以通过受体介导的跨胞转运机制进入细胞或穿过血脑屏障。
将小分子药与这些载体偶联可以促进许多亲水性的化疗药物或神经治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或血脑屏障,而许多中枢神经治疗性大分子则主要通过融合蛋白的方式与抗TfR1抗体连接转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Abstract:Human TfR1 was universally expressed in different tissues. The major function of TfR1 was to facilitate delivery of transferrin across cells and blood-brain barrier(BBB). As a result, iron homo-stasis was maintained. TfR1 was recognised as a critical target for tumor and brain disease therapy due to its over expression in tumor cells and BBB. In recent years, drug carriers based on TfR1 recognition were developed such as Transferrin (Tf), anti-TfR1 antibody and TfR1 binding peptide. These carriers bind to TfR1 specifically and enter into cell or BBB through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Chemicals conjugated with these carriers can be facilitated to enter into tumor cells and brain tissue. Therapeutic proteins can be engineered to fused with anti-TfR1 antibody and transported across BBB.Key words:TfR1; Tumor target therapy;Brain directed delivery1轉铁蛋白受体(TfR1)简介转铁蛋白受体(TfR1)是一种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普遍表达的糖蛋白。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中铁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应用的探索

惦 厍
约
多肿瘤标 志物 蛋 白芯片检测 中铁蛋 白在恶 性肿瘤 中的诊 断价 值应 用 的探 索
支 0 园
新疆 哈 密地 区第二人 民医院 检 验科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9 0 0 0
摘要 : 目的 :探讨 多肿瘤标 志物蛋 白芯片检测 系统 ( 简称 C 一 1 2 )及判别函数在妇科肿瘤 临床诊断 中的应 用。方 法:用该 系 统测定分析 7 7例妇科恶性肿瘤、 7 6例妇科 良性 病变及 3 5 3例健康女性体检者血清 1 2种肿瘤标 志物建立诊断判别 函数对妇科 肿瘤诊 断准确率 7 8 . 5 0 %,显著高于单项 或联合检 测。结论 :运 用多肿瘤标 志物蛋 白芯片检 测 系统及判别诊断函数可 明显提 高妇 科 恶性 肿 瘤 诊 断 的 准确 率 ,有 较 高的 临 床 参 考 价值
2事 论
近些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在 呈明显增
肿瘤高发地 区的人群等。 ( 3 )在肿瘤 患者病情、疗效的动态 监测方面,特别在 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随访方面 。可帮助提
长。 据最新数据显示 , 2 0 0 8年全球女性乳腺癌 的发病率为 3 7 .
5 / 1 0万 , 发病 患者 数 1 1 5万 ; 死 亡 率 1 3 . 2/ 1 0万 , 死亡
关键 词 :肿 瘤 标 志 物 :蛋 白芯 片 :妇 科 肿 瘤 :判 别 函 数 中 图分 类号 :R 7 3 0 .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0 7 芯 片 技 术 是 生命 科 学 与 微 电子 学 等 学 科 交 叉 的 一 5 岁, 均系病理诊 断证实 。 良性病变组 7 6例 ,年龄 2 1 ~8 2 门超高 的新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的蛋 岁, 平均 4 4 . 0岁 。 正常对照组 3 5 3例女性健康体检者 ,年 白质分析技术【 1 ] ,蛋白质芯片 已广泛应用于特 异性抗原抗体 龄2 1 ~8 7岁 , 平均 4 8 . 4 岁, 全 部体 检未发现盆腔肿物 , 肝、 测试 、新药 的研制开发等 多个领域 ,特别在临床医学方面, 肾功能、胸 片、腹部 B 超无异常[ ” 。 1 . 1仪器与试剂 对很多疾病 ,特别是肿瘤疾病及遗传 性的疾病在相关蛋 白识 别 上 有 很 大 突 破 性 的 进展 。尤 其 乳腺 癌 是 一 直 危 害 女 性 健 康 试 剂盒为浙江湖 州数康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生产 的 C . 1 2 的恶性肿瘤 ,占女性患肿瘤 的首 : 】 。乳腺癌是有 多种肿瘤 型肿瘤 诊断用蛋 白芯 片试剂盒 。 标 志物 表 达 的 ,筛 选 出的 蛋 白在 乳 腺癌 相 关 的肿 瘤 标 志 物 中 1 . 2方法 血清标 本收集 患者入 院初诊 ,应用无热源和无 内毒素 的 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因此 ,探讨肿瘤 标志物对乳腺癌诊断价 试管抽取晨 空腹静脉血 2 mL,离 心后收集无 溶血 的血清标 值是 为临床诊 断乳腺癌提供新的理论的基础 . 1对象与方法 本 。血清分装后 放置在 4摄 氏度冰箱 内保存 ,应在 5 d内检 研 究对象为妇科肿瘤患者 7 7例 ,宫颈癌 5 0例 ( 宫颈 测 ,实验前先取 出平衡至室温 。严格按 照蛋 白芯 片检测仪 的 鳞癌 4 8例 、小细胞癌 1 例、宫颈非霍奇金淋 巴瘤 1 例 ), 说 明书进行相关操作 。 卵巢癌 1 6例,子宫 内膜癌 1 1 例 ,年龄 2 3 ~7 9 岁, 平均 5 1 . 表 1 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结 果 ( %)
研究癌症的博士生揭示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

研究癌症的博士生揭示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疾病,研究癌症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了解其病理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一位来自某个大学的博士生在他的研究中揭示了肿瘤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探索肿瘤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博士生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在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分化和增殖。
然而,在肿瘤细胞中,这个过程失去了控制,导致细胞不受限制地增殖,形成肿瘤组织。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深入研究,该博士生发现了一个关键的蛋白质,被称为“增殖相关蛋白”(PAP)。
这个蛋白质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且与异常增殖和分化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抑制这个蛋白质的表达,他成功地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减缓了肿瘤的发展。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AP与一种名为PI3K/AKT信号通路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常见的细胞增殖和生存信号通路。
通过调控这个信号通路,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该博士生的研究不仅解释了肿瘤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还为开发针对PAP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在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通过干扰细胞分裂过程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但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奏效。
而通过针对PAP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发展。
尽管这项研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这一发现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来调控PAP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更好地抑制肿瘤的发展。
总之,研究癌症的博士生在他的研究中揭示了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揭示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过程,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蛋白质PAP,并阐明了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这一发现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并为今后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基础。
铁死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铁死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陈云霞;史志周【摘要】铁死亡是近几年发现的不同于坏死和凋亡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到致死水平.铁死亡参与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SLC7A11和GPX4是铁死亡关键的调控基因,p53和BECN1等分子通过调控SLC7A11和GPX4参与铁死亡的调控.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4页(P1057-1060)【关键词】肿瘤;铁死亡;铁死亡诱导剂;抗肿瘤【作者】陈云霞;史志周【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8铁死亡(ferroptosis)是2012年发现的一种铁依赖的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
其特征是脂质过氧化物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过量积累,它在形态学、遗传学、代谢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不同于细胞凋亡、坏死和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
已有研究发现在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铁死亡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铁死亡的激活可以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因此诱导铁死亡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式。
本文就铁死亡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和临床意义两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1 铁死亡的发生过程和在肿瘤细胞中的调控机制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是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4)失活,造成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累积所导致,该过程需要铁离子的参与。
1.1 铁死亡的发生过程作为胞内重要的抗氧化分子,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cystine/glutamate transporter,System Xc-)由12次跨膜蛋白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和单次跨膜调节蛋白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3 member 2,SLC3A2)组成。
蛋白质表达与肿瘤癌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与治疗策略

蛋白质表达与肿瘤癌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与治疗策略肿瘤是一种异常细胞增殖的疾病,其发展与细胞内蛋白质的表达密切相关。
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与肿瘤的发展、预后以及治疗策略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表达与肿瘤癌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一、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与肿瘤1.1 蛋白质表达的基本概念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为重要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之一,扮演着细胞内信号传导、结构支持、代谢调控等重要角色。
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直接反映了细胞功能状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等过程。
1.2 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与肿瘤发展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细胞侵袭能力,从而推动肿瘤的发展。
同时,癌细胞中抑制表达的蛋白质可以导致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1.3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深入研究肿瘤中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全面分析肿瘤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以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二、肿瘤癌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2.1 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与蛋白质表达下调癌细胞中常见的肿瘤抑制基因如P53、PTEN等的失活常常导致蛋白质表达的下调。
这些蛋白质的下调会增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少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2.2 肿瘤促进基因的激活与蛋白质表达上调癌细胞中常见的肿瘤促进基因如MYC、HER2等的激活往往导致蛋白质表达的上调。
这些蛋白质的上调会增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周期进程,从而推动肿瘤的发展。
2.3 蛋白质修饰与肿瘤发生蛋白质修饰指的是蛋白质在翻译后发生的化学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等。
这些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和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三、蛋白质表达与肿瘤治疗策略3.1 靶向治疗根据肿瘤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可以针对特定的靶点进行靶向治疗。
铁蛋白自噬在癌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铁蛋白自噬在癌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闻照凤;李延莉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卷),期】2022(38)7
【摘要】铁蛋白自噬是细胞内的铁蛋白被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4,NCOA4)特异性识别后通过自噬体运输至溶酶体中进行降解释放游离Fe^(2+)的过程。
铁蛋白自噬通过调节细胞内的铁含量,进而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重要生理过程,因此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以避免在上述生理过程中出现铁稳态失衡。
【总页数】5页(P1340-1344)
【作者】闻照凤;李延莉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R363.2
【相关文献】
1.自噬对衰老的调节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自噬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自噬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白细胞介素17A、自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蛋白的研究进展

3 铁蛋白的研究现状
3.2.3 肝脏疾病
肝脏是体内铁代谢的重要器官,当肝细胞内铁过度 沉着,会引起肝细胞受损、肝硬化乃至肝癌。SF含量的 检测能够反映肝脏的载铁量。 赵花等(2008)对经临床确诊为肝炎患者与健康体检 者的SF检测对照进行比较,认为对肝炎患者定期测定 SF含量,可协助临床医生及时观察肝脏受损程度,降 低肝硬化和肝肿瘤的发生率。
3 铁蛋白的研究现状
3.1.2 植物铁蛋白基因的研究 近年来铁蛋白基因作为提高植物铁含量的候选基因受 到关注。运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铁蛋白基因导人经济作物 中已有许多成功报道。克隆铁蛋白基因并导人经济作物, 实现稳定而高效的表达,将会提高植物的铁营养成分。
郭长虹等(2009)根据已报道的植物铁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引物,克隆了黄花蓿苜蓿铁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分 析,与已报道的紫花苜蓿的铁蛋白相比对,核苷酸与氨 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7%。
3 铁蛋白的研究现状
在转基因方面也有研究,袁鑫等(2008)根据Gen Bank 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的序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油菜子叶,组织培养卡那霉素抗性筛 选,获得转化植株,经鉴定表明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可 在油菜中正确表达。
1 铁蛋白简介
分子质量约450kD,由蛋白壳和铁核两部分组成的球 形结构。蛋白壳均为由24个亚基以高度对称性方式组 成的内空心结构,铁核位于蛋白壳中心,由数千氢氧 化铁分子和数百磷酸盐分子组成非均匀的结构。
1 铁蛋白简介
1 铁蛋白简介
分布: 动物铁蛋白大部分分布在肝、脾、骨髓、骨骼肌和 肠粘膜中。植物中主要分布在低光合活性的非绿色质体 如前质体、白色质体、有色体、造粉体以及种子、幼苗、 根的顶部和豆科植物年幼的根瘤中。
3 铁蛋白的研究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医治论文:肿瘤铁蛋白研发趋向探讨肿瘤细胞铁代谢(一)转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受体TfR1是N端胞浆域含有61个氨基酸的2型膜受体,是细胞摄取转铁蛋白结合铁的主要途径。
转铁蛋白对细胞的生长、细胞铁代谢包括DNA合成、电子转移和有丝分裂信号通路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Jian等研究发现,TfR1不但具有摄取铁的功能,而且是一个信号分子,具有Src酪氨酸磷酸化位点,能够增强乳腺癌细胞生存和抗凋亡水平。
Vyhlidal等报道转铁蛋白受体能够被雌激素调控,并且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ER阳性乳腺癌细胞会对他莫苷芬(tamoxifen)表现出耐药性。
转铁蛋白受体的高表达还与较差的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inventory,NPI)得分、肿瘤增殖、乳腺癌病人生存期的缩短相关。
所以能够作为R+/luminal-like乳腺癌中具有tamox-ifen抗性和较差预后的亚型的标记物。
转铁蛋白受体有两种亚型。
TfR11在细胞表面普遍表达;TfR2正常情况下主要在肝脏表达,在肿瘤中却常常表达。
TfR2与TfR1有45%同源性,也能够与转铁蛋白结合,但与TfR1不同的是,TfR2没有IRE,当其与饱和转铁蛋白结合后结构变得稳定。
Johnson等发现在有Fe2Tf的条件下,能够使更多的TfR2定位于循环内体,而输送到于晚期溶酶体降解的TfR2则减少,从而延长了TfR2的半衰期。
在很多肿瘤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呈高表达,特别是在铁缺乏的状态下,所以能够作为药物靶向治疗的靶点。
将抗肿瘤药物与转铁蛋白或转铁蛋白受体抗体连接,药物便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一方面阻断转铁蛋白受体的天然功能从而直接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另一方面,通过形成内吞囊泡而进入肿瘤细胞内,从而更准确更高效的杀灭肿瘤细胞,并可克服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而导致的耐药。
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在细胞实验和活体实验中都对肿瘤细胞显示出较高的细胞毒性。
(二)铁调素-铁转运蛋白调节轴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FPN1)是细胞膜表面的跨膜蛋白,也是当前已知的唯一将细胞内非血红蛋白铁转运出细胞的蛋白,在肠上皮细胞、胎盘、肝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有较高水平的表达。
铁转运蛋白的调节机制有三种:(1)转录调控:能够控制其基础水平,其转录产物mRNA因选择性拼接而不同;(2)转录后调控:通过其5'端的非翻译区的铁反应原件和铁反应蛋白的结合来调控;(3)机体的含铁状态:通过铁调素与铁转运蛋白的直接作用来调控铁转运蛋白介导的铁外流。
铁调素(hepcidin)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由2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激素。
当体内铁过剩时,铁调素与细胞表面的铁转运蛋白结合并使其磷酸化继而内化,然后被蛋白酶体降解,由此抑制肠道对铁的吸收以及巨噬细胞对铁的释放从而负性调节铁代谢平衡。
铁调素缺乏会导致机体铁负荷过重,铁会沉积在肝和其他软组织;而铁调素过多则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有研究证明,乳腺癌细胞中也有铁转运蛋白和铁调素的表达,并且前者受后者的调控。
相比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乳腺癌细胞中铁调素表达增加而铁转运蛋白表达减少,从而使细胞中转运出的铁减少,这会增加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可利用铁(labileironpool,LIP)。
另外,研究发现铁转运蛋白的减少水准,与乳腺癌的分子学和临床分期的近展水准成正相关。
铁转运蛋白的高表达和铁调素的低表达被认为是提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因素。
而铁转运蛋白的表达降低是乳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疾病相关生存期的显著降低相关。
将来,铁转运蛋白和铁调素基因的联合检测有望识别出一些临床上能够考虑不需要实行毒性治疗的病人。
(三)脂钙蛋白2(lipocalin2,Lcn2;24P3)及哺乳动物内源性嗜铁素介导的细胞铁转运嗜铁素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一种产物,它是微生物在低铁条件下产生的小分子的、特异性的Fe3+螯合因子,是细菌最普遍的一种获取铁元素的方式。
宿主能够通过产生结合嗜铁素的脂钙蛋白2来阻断病原菌对铁的摄取,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脂钙蛋白是一种能够与小分子疏水配基结合的分泌蛋白家族。
近期有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可能存有与微生物相似的摄铁机制,即哺乳动物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的嗜铁素,其结构和功能与肠杆菌产生的肠菌素的铁结合成分相似。
在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泌的脂钙蛋白2与螯合了铁的嗜铁素结合后,与其表面的受体24p3R14结合而内化,随后能够释放出嗜铁素结合的铁,所以增加了细胞内的铁含量。
相反,如果和脂钙蛋白2结合的是没有螯合铁的嗜铁素,当其结合受体而内化后,会螯合细胞内的铁,继而将铁转运出细胞外,从而降低了细胞内铁含量,由此诱导由促凋亡蛋白(pro-apoptotic)Bim介导的细胞凋亡。
缺乏嗜铁素会导致哺乳细胞内铁异常聚积,这部分是因为嗜铁素参与从胞浆到线粒体的铁转运。
嗜铁素缺乏后没有充足的铁从胞浆转移至线粒体,从而导致铁在胞浆的积聚。
线粒体铁的缺乏会导致亚铁血红素的合成等一系列铁依赖的反应过程无法完成。
而细胞内铁的聚积也会导致有毒性的活性氧水平增加,这说明嗜铁素在提供生物可利用铁的同时还使细胞免受活性氧的损害。
脂钙蛋白2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病及不良预后相关。
有研究表明敲除脂钙蛋白2的基因Lcn2能够抑制小鼠乳腺肿瘤的形成。
而且在MMTV-ErbB-2和MMTV-PyMT转基因小鼠模型的Lcn2基因被敲除后,其自发的乳腺肿瘤在发生、多样化和体积增大方面都有所延迟。
除了参与铁的清除和运输之外,脂钙蛋白2还有一些其它作用,如促动一种与肿瘤侵袭性相关的酶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活性。
所以脂钙蛋白2促肿瘤生成是否主要取决于其在铁代谢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商榷。
(四)铁蛋白铁蛋白(ferritin,Fn)是一种由24个蛋白亚基构成的球状蛋白,广泛存有于动植物体内,铁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使铁离子以溶解状态无害的储存有细胞内;脊椎动物的每分子储铁蛋白由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kD和21kD的铁蛋白轻链(ferritinlightchain,FLC肝脏型)和铁蛋白重链(ferritinheavychain,FHC心脏型)的两种亚基复合而成,有时直接以轻链或重链铁蛋白来代指含轻链的铁蛋白或含重链的铁蛋白,但一个铁蛋白所含的重链和轻链的比例是因所在器官的不同或受炎症状态的影响而改变的。
这两种蛋白质亚基的序列高度同源,但功能有所不同,只有重链能够把三价铁离子氧化为亚铁离子,使铁容易积聚在铁蛋白内部。
在铁蛋白内部,铁是以水合氧化铁的无机形式储存的,而水合氧化铁的集结要靠铁蛋白的轻链。
所以增加重链铁蛋白,能增强该细胞利用铁的水平;而增加轻链铁蛋白,则能提升铁的储存效率。
铁蛋白除了在细胞内储存铁外,还能够血清铁的形成存有于血液循环之中,如血清铁蛋白容铁量较低,结构亚基组成也有所不同。
临床上常常以血清铁的含量来衡量机体的总铁含量,但急慢性炎症能够使其水平增加10到100倍。
而且研究证实,多种实体瘤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包括神经纤维母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和乳腺癌。
所以Fn能够作为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TfR通过与Tf结合来作为细胞铁的来源,但当Tf缺乏时,TfR也能够结合Fn来向细胞提供铁,但仅限于只含重链的铁蛋白(H-Fn)。
铁蛋白与TfR1的结合不需要依赖其它蛋白,能够被Tf 和遗传性血色素病蛋白(hereditaryhemo-chromatosisprotein,HEF)(HFE蛋白是由HFE基因编码产生的,与TfR结合后可降低TfR与Tf的亲和力)部分阻断。
与TfR结合后,H-Fn进入内体或溶酶体而释放铁。
此外,Fn还能够通过与双链高分子激肽原或活化型高分子激肽原(cleaved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HKa)的抗血管生成区域相结合而阻断其抗血管生成作用。
Hka是高分子激肽原(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HK)分裂的产物,而HK是参与体内血液瀑布式凝集反应的辅助因子,能够被分裂为Hka和缓激肽(bradykinin,BK)一种有效控制NO释放、血管舒张、和疼痛的多肽)。
Hka在体内外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包括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水平,促使其凋亡,阻断内皮细胞迁移及形成管腔。
在小鼠模型中,Hka还被证实有降低骨肉瘤和乳腺癌侵袭性及转移性的作用。
实验证实Fn既可结合HK而阻断其裂解,又能够更高的亲和力结合Hka,在多层次上阻断其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说明其作用的位点可能正是Hka发挥抗血管作用的位点,并且这种作用与Fn结合铁的功能无关。
Fn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在一定水准上具有生理意义,因为Fn在炎症的刺激下增多,而Fn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有助于炎症的消除和伤口的愈合,但这在肿瘤的生长中属于病理性反应,可能会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铁螯合剂的抗肿瘤作用铁过载会使细胞内活性氧增加,继而损伤DNA,破坏蛋白质和脂质,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损害。
大量的研究表明,机体的铁储量与癌症患病风险成正相关,包括结肠癌、肝癌、肾癌、肺癌和胃癌等。
Ellervik等报道,转铁蛋白饱和度大于60%的女性相比于饱和度小于50%女性,前者各种癌症的患病率是后者的3.6倍。
铁螯合剂通过螯合细胞内的铁从而抑制核苷酸还原酶,进而影响DNA的合成和修复。
除此之外,很多其它受细胞内铁水平调控的基因也会因铁螯合剂的使用而受到影响,如抑癌基因p53、p21、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和缺氧诱导因子α(hypoxia-inducibletranscriptionfactorα,HIF-α)等。
Federica等证明,铁剥夺引起的DNA损伤会介导GADD家族多个成员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代谢抑制基因NDRG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通过HIF-1α依赖或非依赖的机制也受到细胞铁水平的调节。
实验证明,新型氨硫脲类铁螯合剂能够显著上调NDRG1的表达。
另外JNK和p38的磷酸化在铁剥夺引起的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来说之,细胞内的分子和信号通路对于铁剥夺的反应是复杂而广泛的,以至于很多机制至今尚未弄清。
那些能够作用于多种增殖和代谢相关信号分子的铁螯合剂相对于作用单一的铁螯合剂更不容易使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即使一些铁螯合剂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的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仍要注意对其风险和效应的评估。
结语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观点认为铁过载产生的活性氧会导致细胞脂质过氧化、基因突变、DNA链断裂、激活癌基因等,从而使机体患癌症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