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4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什么特征?多元一体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用火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工艺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6.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变法:商鞅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7.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都江堰(综合性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著作:《论语》9.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11.秦始皇创立的制度?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皇帝掌握一切大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12.秦朝时我国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4.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轻徭薄赋】使汉初经济恢复发展。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史
1.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分封制时代的政治制度, 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的兴起, 战国时期的兵家学说和百家争鸣, 秦始皇的统一和秦朝的灭亡, 汉武帝的推行中央集权,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等。
2. 世界古代历史
世界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埃及的历史、古希腊的历史、古罗马的历史, 古印度的历史, 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 古波斯的历史等。
二、近代史
1.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朝的衰落和列强入侵,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国共合作和国民党的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等。
2.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等。
三、现代史
1.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建设,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国防和军队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 各地区的发展和民生改善等。
2.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作用, 国际环境和资源保护等。
以上是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在复习历史知识时,可以依据以上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一、古代史知识要点:1.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3.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学派: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孟子等。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5.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在我国的重要作用。
6.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近代史知识要点:1.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其发展:孙中山、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等。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中国的地位:日本侵华战争、对华宣战、抗日战争胜利等。
5.国共内战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南京解放、渡江战役、井冈山等。
三、现代史知识要点:1.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家领导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等。
2.中国开放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四个现代化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等。
3.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等。
4.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果:城市化进程、社会福利提高、科技创新等。
5.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和问题: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等。
6.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腐败问题、环境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
以上是中考历史知识要点的总结,该总结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以及中国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发展阶段。
对于中考准备,学生可以按照这些要点进行复习和总结,以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中考历史必考的30个知识点

中考历史必考的30个知识点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学派。
2.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征服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帝国。
3.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最有名的是法家学派的法家思想。
4.秦朝的遗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统一前各个地方统治者的残酷统治下,导致了苛刻的法律制度和广泛的民众怨愤。
5.汉朝的建立:刘邦在经历多次战争后,建立了汉朝,宣告秦朝统一失败。
6.汉朝的统治: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提倡儒家思想,使国家逐渐稳定下来。
7.汉朝的经济发展:汉朝的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8.西汉的灭亡:西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和官员腐败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9.东汉的建立:刘备在曹操执政时期的混乱中,建立了东汉。
10.东汉的统治:东汉时期经历了许多混乱和内外战争,最终导致东汉的灭亡。
11.三国时期:东汉统治的末期,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魏、蜀、吴。
12.三国之战: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最终以魏国胜利结束。
13.三国之后的统一:曹操的儿子曹丕在三国之战结束后,建立了晋朝,统一了中国。
14.唐朝的开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开创了新的文化和科技。
15.唐朝的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6.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采用了科举制度,大大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
17.宋朝的建立:赵匡胤在五代十国时期结束后,建立了宋朝。
18.北宋和南宋:南宋是从金国侵略者手里夺回统治权的政权,而北宋在金国入侵后沦为金国的附属国。
19.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宋代的经济和文化十分繁荣,科技和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20.南宋的灭亡:南宋最终被元朝征服,结束了七百年的中央政权之争。
21.元朝的建立:蒙古人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元朝。
22.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统治者对中国实行蒙古文化的强力推行,导致了严重的民众压迫和残酷政治制度。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而
且能够为现在和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一些历史中考必
背的知识点归纳:
1. 古代文明: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 封建社会: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的朝代,如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3. 重大历史事件:熟悉诸如黄巾之乱、赤壁之战、安史之乱、蒙古帝
国的扩张等重大历史事件。
4. 科技与文化:了解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与哲学:掌握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们
在历史上的影响。
6.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人物、作品和思想,以及它对
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7.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
的影响。
8. 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
后果。
9. 冷战:理解冷战时期的政治格局、主要事件和最终的结束。
10. 现代中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
11. 全球化:理解全球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以及它在当代世界中的作用。
结束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你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是古埃及的母亲河。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3. 古印度。
- 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古印度文明。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后来向外传播,主要有北传佛教(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和南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
- 希腊半岛是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
- 雅典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但这种民主政治也有局限性,它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
- 古希腊的文学艺术成就:- 古希腊的建筑如帕特农神庙,多采用柱式结构,是古典建筑的典范。
2. 古罗马。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 罗马帝国的建筑成就有罗马大竞技场、万神殿等;罗马的历法如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基督教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对欧洲的思想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
- 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就像妈妈一样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沿岸建立起他们的王国。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那可是超级宏伟的建筑啊。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石头奇迹,建造金字塔的石块都巨大无比,那时候的埃及人可真是建筑大师,没有现代机械,全靠人力和简单工具就把这些大石头堆成了金字塔。
- 古埃及还有象形文字,就像一幅幅小画一样,这可是他们记录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呢。
2. 古巴比伦。
-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就像两条丝带,串起了古巴比伦的繁荣。
3. 古印度。
-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有种姓制度,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社会等级大框框。
它把人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是最高等级,主要是祭司贵族,他们掌管祭祀大权,就像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刹帝利是武士贵族,负责军事和行政管理;吠舍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地位最低,干着各种苦役。
这种制度严重影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就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把人们锁在固定的社会阶层里。
- 佛教也是古印度的重要文化成果。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这在当时种姓制度森严的印度可是很有冲击力的思想呢。
佛教后来传播到很多地方,对亚洲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就像一个智慧的摇篮。
- 雅典的民主政治很有名。
在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就像现在大家参与民主选举一样。
不过要注意哦,这里的民主是有局限性的,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政治权利。
但在当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是很先进的制度啦。
2. 古罗马。
- 古罗马最初是一个小小的城邦,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帝国。
- 罗马共和国时期,有元老院、执政官等政治机构。
中考历史高频小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高频小知识点归纳中考历史科目中,高频小知识点通常涉及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
以下是对这些高频小知识点的归纳: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文化和周朝的分封制度。
2. 春秋战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兴起。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丝绸之路和儒家思想的国教地位。
4.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魏晋风度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5. 隋唐时期: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开放政策和科举制度。
6. 宋元明清:宋朝的商业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3. 洋务运动:晚清的自强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科技来强国。
4.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了解其历史意义。
5.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以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其后的社会改革。
世界史:1. 文艺复兴:欧洲文化和思想的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2. 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兴起,对民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
3.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和社会变革。
4.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从英国独立出来的过程,以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5.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6. 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对中考历史高频小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一、大国崛起
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
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
①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② 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
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 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
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2. 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
1. 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答案模板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七、战争与和平
1. 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
2. 答案模板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防止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
(4)力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八、民族团结
1. 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1. 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2. 答案模板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
(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3)加强领导人对话和两岸人员往来;
(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
决维护国家统一;
(5)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积极参与
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十、改革与制度创新
1. 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
之源;
(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一、侵略与反抗
1. 常考设问: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
(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十三、党的发展历程
1. 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
2. 答案模板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
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十四、改革开放
1. 常考设问:由中国改革开放得到的启示
2. 答案模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2)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3)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十五、民主与法制
1. 常考设问: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 答案模板
(1)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不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十六、经济全球化
1. 常考设问: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视区域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2)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重视科技
创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3)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设问: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做/如何应对
2. 答案模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快自身发展,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十八、传统文化
1. 常考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 答案模板
(1)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
(3)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
(4)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十九、三农与民生
1. 常考设问: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视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坚持税费改革;
(3)加强、加大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等的力度;
(4)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