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赏析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 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节选) 〖乙〗 范文正公守邠 (bīn) 州, 暇日率僚属 (部属) 登楼置酒, 未举觞 (shāng) , 见缞绖(cuī dié 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 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 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 棺椁(下葬的物 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2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 而或长烟一空 () (3) 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4) 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25.翻译句子 (4 分)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 分) (2)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2 分) 26.〖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请 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2 分) 27.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 句。
(2 分) 参考答案 24、(1)国都 (2)全(3)摆放,放置(4)死 (2 分,每空 0.5 分) 25、(1)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 种心情。
《范仲淹罢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仲淹罢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阅读答案翻译范仲淹罢官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②,见缞绖(cuī dié)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⑤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殓⑥棺槨(gu ǒ)⑦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⑧宴席,厚赒(zhōu)⑨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译文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的时候带领下属和官员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就看见几十个穿着孝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原来是一个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
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没有准备。
范仲淹很伤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济了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得流下眼泪的人。
注释①邠(bi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觞(shāng):酒杯。
③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④营理:筹办。
⑤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⑥赗 (fèng) 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⑦槨(椁)(guǒ):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套棺)。
⑧彻:通“撤”。
⑨赒(zhōu):救济。
阅读训练1. 解释:(1)亟(2)具(3)怃然(4)毕2.翻译:(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后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参考答案1.(1)急忙,赶快(2)具备,齐备(3)失意的样子(4)结束,完毕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篇二: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范仲淹罢官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②,见缞绖(cuī dié)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⑤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殓⑥棺槨(gu ǒ)⑦皆所未具。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范仲淹罢宴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阅读训练】1. 解释:(1)亟(2)具(3)怃然(4)毕2.翻译:(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后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参考答案】1.(1)急忙,赶快(2)具备,齐备(3)失意的样子(4)结束,完毕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译文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寄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邻近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
范仲淹露出失意的样子,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注释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在今陕西彬县。
罢:停止。
守:太守,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做太守。
暇日:闲暇的时候。
僚属:属下;属,下属的.官史;部属。
置:准备。
举:举起。
觞(shāng):酒杯。
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具:具备。
营理:筹办。
公亟(jí)令询之:他(范仲淹)急忙派人去询问。
亟(jí):急迫地。
询:询问。
之:筹办丧事的人。
乃:原来是。
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寓居:客居,寄居在外。
士人:读书人。
卒(zu):死。
殡:出丧。
賵(fèng)殓(lià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范仲淹罢宴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罢宴,时年四十有二。
先是,仲淹任陕西转运使,朝命宴于其第。
仲淹辞不赴,曰:“吾以奉公为志,岂以一宴之欢,而忘其忧乎?”朝臣皆叹其廉。
既而,仲淹改知越州,复命宴于其第。
仲淹曰:“吾自陕西来,所过之地,民皆困于赋役,吾何忍以一宴之乐,而伤吾民之心?”遂罢宴。
朝臣复请,仲淹曰:“吾虽罢宴,然吾之心,未尝忘忧国忧民也。
但以宴乐为事,非吾志也。
”朝臣无以应。
岁余,仲淹以疾告归,道出京师,复命宴于其第。
仲淹曰:“吾自越州来,所见之人,皆言越州民安于岁,吾何忍以一宴之乐,而忘其职守?”遂又罢宴。
朝臣复请,仲淹曰:“吾虽罢宴,然吾之心,终不忘国之忧,民之困。
吾欲以简朴自守,以安民心,以报国恩。
”朝臣虽不悦,然亦不能强之。
仲淹罢宴之事,传为美谈,人皆称其清操。
其后,仲淹虽历仕显要,而终身未尝以宴乐自娱。
人问其故,仲淹曰:“吾自幼读书,深知礼义,是以不敢以宴乐自娱。
吾欲以清白之身,报效国家,岂可轻于一宴乎?”翻译:范仲淹在四十二岁时,决定罢免宴会。
在此之前,范仲淹担任陕西转运使时,朝廷命令在他家中设宴款待。
范仲淹辞谢不去,说:“我以忠于公事为志向,怎能因为一场宴会的欢愉而忘记我的忧愁呢?”朝中的官员们都赞叹他的廉洁。
不久后,范仲淹被任命为越州知州,朝廷再次命令在他家中设宴。
范仲淹说:“我从陕西来,所经过的地方,民众都深受赋税徭役之苦,我怎能忍心因为一场宴会的快乐而伤害民众的心呢?”于是取消了宴会。
朝中的官员再次请求,范仲淹说:“我虽然取消了宴会,但我的心,从未忘记忧国忧民。
只是以宴乐为事,并非我的志向。
”朝中的官员无法回应。
一年多后,范仲淹因病请求退休,途经京师,朝廷再次命令在他家中设宴。
范仲淹说:“我从越州来,所见之人,都说我让越州的民众安居乐业,我怎能忍心因为一场宴会的快乐而忘记我的职责呢?”于是再次取消了宴会。
朝中的官员再次请求,范仲淹说:“我虽然取消了宴会,但我的心,始终不忘国家的忧虑,民众的困苦。
我想要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守,以安抚民心,以报答国家的恩情。
《范仲淹罢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仲淹罢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阅读答案翻译范仲淹罢官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②,见缞绖(cuī dié)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⑤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殓⑥棺槨(gu ǒ)⑦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⑧宴席,厚赒(zhōu)⑨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译文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的时候带领下属和官员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就看见几十个穿着孝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原来是一个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
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没有准备。
范仲淹很伤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济了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得流下眼泪的人。
注释①邠(bi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
②觞(shāng):酒杯。
③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④营理:筹办。
⑤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⑥赗 (fèng) 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⑦槨(椁)(guǒ):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套棺)。
⑧彻:通“撤”。
⑨赒(zhōu):救济。
阅读训练1. 解释:(1)亟(2)具(3)怃然(4)毕2.翻译:(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后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参考答案1.(1)急忙,赶快(2)具备,齐备(3)失意的样子(4)结束,完毕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篇二: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范仲淹罢官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②,见缞绖(cuī dié)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⑤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殓⑥棺槨(gu ǒ)⑦皆所未具。
范仲淹罢宴文言文的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吴郡吴人也。
少好学,善属文。
登庆历四年进士第,为广德军节度判官。
时夏竦为枢密使,闻仲淹名,召为枢密直学士。
竦以仲淹为能,荐之朝廷,遂擢为枢密副使。
仲淹性刚直,不事权贵,屡辞荣宠,不为所屈。
及夏竦罢相,仲淹以疾归,道经洛阳,见城西有废园,遂买之。
因构亭榭,植花木,以为息游之地。
每至宴饮,必召宾朋,饮酒赋诗,以乐其生。
一日,范仲淹罢宴,独步至城西废园。
时已薄暮,月色渐明。
仲淹见园中花木凋零,心生感慨,遂赋诗一首:月色朦胧照废园,凄凉满目不胜悲。
当年歌舞今何在,唯有残花伴酒归。
诗罢,仲淹感叹不已。
忽有老者至,问其何故。
仲淹以诗示之,老者读罢,叹曰:“公之诗,可谓悲凉矣。
然人生在世,岂能常乐?当以忧患为怀,以天下为己任。
若但知宴乐,何异于醉生梦死?”仲淹闻言,茅塞顿开,顿觉前非。
乃谢老者曰:“先生之言,使我如梦初醒。
吾自幼好学,本欲以文章报国,然久困于宦海,未能有所作为。
今日闻先生教诲,方知平生之过。
自今而后,当以先生之言为座右铭,以忧患为怀,以天下为己任。
”自是,范仲淹不复宴乐,常以天下为己任。
每至宴会,必劝人勿沉溺于酒色,应以国家兴亡为念。
一时士大夫,皆以仲淹为楷模。
译文:范仲淹,字希文,吴郡吴人。
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
在庆历四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节度判官。
当时夏竦担任枢密使,听闻范仲淹的名声,便召他担任枢密直学士。
夏竦认为范仲淹有能力,便向朝廷推荐,范仲淹因此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范仲淹性格刚直,不迎合权贵,多次辞去荣誉和宠爱,不为所动。
等到夏竦被罢免相位,范仲淹因病归乡,路过洛阳,看到城西有一座废弃的园林,便买下来。
于是建造亭台楼阁,种植花草树木,作为休息游玩的地方。
每次宴会,他都会邀请宾客,饮酒赋诗,以此乐享生活。
有一天,范仲淹停止了宴会,独自一人来到城西的废园。
当时已经黄昏,月光渐渐明亮。
范仲淹看到园中的花草树木凋零,心中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一首诗:月光朦胧照亮废园,凄凉景象令人心生悲叹。
新概念范仲淹罢宴

新概念范仲淹罢宴 范仲淹罢宴选自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
此事是在范仲淹谪守邠州时 发生的。
表现了他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品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 新概念范仲淹罢宴,欢迎阅读。
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 撤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 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 还没有举 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急忙派人去询问, 原来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 将要埋葬在邻近 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
范仲淹露出失意的样子,立即 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在座的客人因此 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注释 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在今陕西彬县。
罢:停止。
守:太守,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做太守。
暇日:闲暇的时候。
僚属:属下;属,下属的官史;部属。
置:准备。
举:举起。
觞(shāng):酒杯。
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具:具备。
营理:筹办。
公亟(jí)令询之:他(范仲淹)急忙派人去询问。
亟(jí):急迫地。
询:询问。
之:筹办丧事的人。
1/6乃:原来是。
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寓居:客居,寄居在外。
士人:读书人。
卒(zu):死。
殡:出丧。
賵(fèng)殓(lià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棺椁(guǒ):棺:棺材。
椁:棺材外面的套棺。
具:具备,完备。
怃(wǔ)然:失意的样子。
然,···的样子。
彻:同“撤”,撤去。
赒(zhōu):救济。
之:他们。
毕:结束,完毕。
泣:眼泪。
背景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 年)。
范仲淹罢宴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罢宴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罢宴文
东坡进酒,我却停杯。
举杯邀明月,但不见月影。
落笔思量,左右无人,空愁白羽扇,远在青山客。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人生何其短暂,不能浪费在饮酒作乐之中。
今日,我于宴席上,虽有美酒佳肴,却不愿贪杯,而是深思熟虑,着手于文稿。
左右无人,让我心潮澎湃,无限畅想,白羽扇子轻舞,似乎与远在青山的友人面对相觑。
而此曲,乃是上苍所赠,琴韵天籁,难以言喻。
我虽能略知一二,却仍需多回欣赏才能真正体悟。
可惜,时间有限,不能再揽琴一曲,以消闲情。
一生漫长,浮华易逝,岁月不待人,时光流逝,恍若隔世。
可惜,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人情冷暖,多少真情薄待。
吾等应当珍惜时光,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负此生。
今舞清歌,少年行,杏花春雨江南。
千里江山如画,无人诉离伤。
愿化为春泥,养花千树,春天来时,花香满园。
但愿天上有路,走过青山,才能与知音相逢。
人生苦短,怎能为酒买乐而浪费光阴?愿时光静美,日子美好,相遇美满,天长地久,寻找自己的出路,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梦想,勿忘初心,一路向前,
才能在生命的长河中划落最美的弧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罢宴》原文及译文 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 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阅读训练】 1. 解释: (1)亟 (2)具 (3)怃然(4)毕 2.翻译: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后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这个故事 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 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译文 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 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 还没有举 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
他急忙派人去询问, 原来是寄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 将要埋葬在邻近 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
范仲淹露出失意的样子,立即 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
在座的客人因此
1/6
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注释 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在今陕西彬县。
罢:停止。
守:太守,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做太守。
暇日:闲暇的时候。
僚属:属下;属,下属的官史;部属。
置:准备。
举:举起。
觞(shāng):酒杯。
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具:具备。
营理:筹办。
公亟(jí)令询之:他(范仲淹)急忙派人去询问。
亟(jí):急迫地。
询:询问。
之:筹办丧事的人。
乃:原来是。
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寓居:客居,寄居在外。
士人:读书人。
卒(zu):死。
殡:出丧。
賵(fèng)殓(lià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棺椁(guǒ):棺:棺材。
椁:棺材外面的套棺。
具:具备,完备。
怃(wǔ)然:失意的样子。
然,···的样子。
彻:同“撤”,撤去。
赒(zhōu):救济。
之:他们。
毕:结束,完毕。
泣:眼泪。
启示 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句子 :“亟令询之”;“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2/6
范仲淹的一生都用行动实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他闲暇聚会,却仍旧心系天下苍生。
现实中我们有许多人都能说豪言壮语,但当 事情就在眼前时, 我们又是一番自私实际的考虑。
有多少人能时刻怀有一颗仁爱 之心并去关爱别人呢?请从我做起,,让博爱之光笼罩世界,让世界因爱而更美 丽。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