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验 分析规程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测定

合集下载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及其形成的沉积物、软泥等样品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

A1原理待测水样经过滤膜或离心浓缩后,一部分样品经酸处理与热处理,以减少杂菌生长,一部分样品不作处理。

将上述处理与未处理样品分别接种BCYE琼脂平板并进行培养,生成典型菌落并经生化培养和血清学实验鉴定确认则判定为嗜肺军团菌。

A2 主要仪器设备A2.1 平皿:90mmA2.2 培养箱:35~37℃A2.3 紫外灯:波长360±2nmA2.4 滤膜滤器A2.5 滤膜:孔径0.22~0.45µmA2.6 蠕动泵A2.7 离心机A2.8 涡旋振荡器A2.9 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体式镜A2.10 水浴箱A3 采样A3.1 采样容器:可选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沉积物与软泥需用广口瓶,容器均需螺口或磨口,用前灭菌。

A3.2 采样量:每个采样点依无菌操作取水样(或沉积物、软泥等样品)约200ml。

A3.3 中和:经氯或臭氧等消毒的样品,采样容器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以中和样品中的氧化物。

A3.4 样品运输与贮存:样品最好2天内送达实验室,不必冷冻,但要避光和防止受热,室温下贮存不得超过15天。

A4 方法与步骤A4.1 样品处理A4.1.1 沉淀或离心:如有杂质可静置沉淀或1000r/min离心1min去除。

A4.1.2 过滤:将经沉淀或离心的样品通过孔径0.22~0.45µm滤膜过滤,取下滤膜置于15ml灭菌水中,充分洗脱,备用。

A4.1.3 热处理:取1ml洗脱样品置50℃水浴加热30min。

A4.1.4 酸处理:取5ml洗脱样品,调pH至2.2,轻轻摇匀,放置5min。

A4.2 接种与培养:取A4.1.2洗脱样品、A4.1.3 热处理样品及A4.1.4 酸处理样品各0.1ml,分别接种GVPC平板。

将接种平板静置于CO2培养箱中,温度为35~37℃,CO2浓度为2.5%。

冷却循环水系统中腐蚀、污垢的现场监测

冷却循环水系统中腐蚀、污垢的现场监测

冷却循环水系统中腐蚀、污垢的现场监测《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对冷却水系统中腐蚀速度,污垢热阻,异养菌数和粘泥量的要求。

《设计规定》中的规定: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换热设备的碳钢管壁的腐蚀速度小于0.125 mm/a (5mpy) 铜,铜合金和不锈钢管壁的腐蚀速度宜小于0.005mm/a(0.2mpy)一、腐蚀监测冷却水系统中,常用的腐蚀监测方法主要是试片法,试片法是冷却水系统中最简便、最经济、使用最广泛和最经典的腐蚀监测方法。

它可以测定腐蚀速度、蚀孔密度、蚀孔深度,并了解腐蚀形态。

1.试片材质:碳钢试片,黄铜试片。

2.试片的安装:试片应安装在监测的换热器设备的回水管线上。

也可放在冷却塔集水池中。

3.监测时间:试片的监测时间一般为30——90天,30天取一次。

每月测定一次腐蚀速度。

最后绘出腐蚀速度——时间曲线。

4测定前的试片处理:将试片表面的腐蚀产物清洗干净,经干燥后称重精确到0.1 mg5腐蚀速度的测定:由试片的总表面积、金属的密度、试验时间、试片的失重,按下面两个计算式计算出金属的腐蚀速度:腐蚀速度=87.6ΔW/(spt) mm/a腐蚀速度=3449ΔW/(spt)mpy式中:ΔW——试片的失重mgs——试片的总表面积m2p——金属的密度g/cm3(碳钢7.85 黄铜8.50 不锈钢7.92)t——监测时间h二、污垢——沉积物的监测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现场监测主要是测定由水垢、淤泥、腐蚀产物和微生物粘泥等沉积物引起的污垢热阻或压力降,以及由冷却水在热交换器中产生的沉积物量,沉积物层厚度及其组成等。

目前,常用的沉积物现场监测的方法有:监测换热器法,电热式污垢监测仪法,压力降法,钙离子浓度法。

1.热换器法:用监测换热器监测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将运行一定时的监测换热器拆开,将其换热管(试验管)剖开,观察其中污垢沉积情况,测定析出的沉积物层厚度。

如图:实验管段在冷却系统中的按装冷却水冷却水2常用的钙离子浓度法:可以通过测定补充水和循环水中钙离子的浓度。

工业循环水中细菌检验准备和水样的采集方法

工业循环水中细菌检验准备和水样的采集方法

工业循环水中细菌检验实验准备和水样的采集方法1、范围适用于工业循环水中细菌检验实验准备和水样的采集方法2、仪器PH计和精密PH试纸恒温水浴高压蒸气灭菌器干热灭菌箱紫外线灭菌灯冰箱3、准备工作(1)试管塞的准备棉花塞:要求大小(约3-4cm)和松紧合适,并且重复使用。

(2)无菌水将蒸馏水分装于三角捎瓶内,瓶口塞上棉花塞,用牛皮纸包扎好(配制柠檬酸铁铵和硫酸亚铁铵用)。

(3)生理盐水用自来水配制含0.85%氯化钠溶液(作稀释水用)分装于三角瓶内,塞上棉花塞,用牛皮纸包扎好。

(4)器皿的包装吸液管的包装:在吸液管的管口端塞上棉塞,逐支用纸包好,并注明规格。

培养皿的包装:将洗净晾干的培养皿5只一组用纸包好。

试管的包装:将试管10支一组用纸包好。

磨口三角瓶:将洗净晾干的磨口三角瓶用纸包扎好(取水样用)。

(5)灭菌高压蒸气灭菌:将无菌水、生理盐水、试管及磨口三角瓶置于高压蒸气灭菌器内,于121℃,11Mpa压力下灭菌30min后备用。

干热灭菌:将包装好的吸液管、培养皿放在干燥好的烘箱内,于(160~170)℃灭菌2小时,降温后置无菌室备用。

无菌室:先将所有实验用器皿放进无菌室桌上,打开紫外灯,关门照射30min。

4、水样的采集与稀释水样的采集:用无菌磨口三角瓶取水样(250~500)mL,取样时,先让水流走5min后再取,水样量应为瓶体积的2/3,留出空隙,以便在检验时充分混匀,(另取一瓶回水装满,测硫酸还原菌用)水样的稀释:取灭菌后的试管5支,置于试管架上,于各管内注入9ml无菌生理盐水,用吸液管吸取1mL均匀水样注入第一支试管内,用吸液管吹吸十次,使溶液均匀。

再从第一支试管中取出1mL试液注入第二支试管中,同样吹吸10次,然后以同样方法逐级稀释至第五支试管。

测试瓶法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真菌

测试瓶法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真菌

25 . 04 .
25 .
50 . 0. 9
25 .
5. 0
2. 5 2. 5 2. 5
操 作 繁 琐 、 费 时 , 笔 者 在 研 究 了 硫 酸 盐 还 原 菌
(R 异 养 菌 … 、 细菌 【 硫 化 细 菌 【 石 油  ̄ B)¨、 S 铁 引、 、
烃 降解 菌 ( B)7、 原胶 降解 菌 ( D … 及 产 表 HD C 黄 】 X B) 面 活 性 剂 菌 (P … 等 一 系 列 细 菌 测 试 瓶 的 基 础 S B)
质检 测 和 杀菌 剂 评 价 , 值得 推广 的 一种 好 方 法 。 是
【 键 词 】真 菌 ; 测 方 法 ; 试 瓶 法 ; 业 循 环 冷 却 水 关 检 测 工
[ 图分 类 号 】 8 2 [ 中 X3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章 编 号 】10 —8 9 20 )7 0 6 —0 0 5 2 X(0 6 0 — 0 3 2
1 . 真菌 最佳 生长 期 2 为 了考 察测 试瓶 法检 测 真菌 的最 佳 生长期 . 我 们用 真 菌测试 瓶 法测 试 出各 种水样 在 不 同培养 时 间
支, 以保 证无 菌操 作 。
把上 述 稀 释 后 的测 试 瓶 放 在 3 0℃培 养 箱 内 培
04 .
04 .
从表 1 见 , 可 真菌 的 生长 稳定 期大 多为 3 5d ~ , 但也 有 少 数培 养 到第 6天 还有 继 续 生 长 的现 象 . 故
可认 为真 菌 的最佳 生长 期 为 3 。 ~6 d
5 2 2 2
上 ,又 研 究 了一 种 适 合 工 业 循 环 水 中真 菌 检 测 的 测 试 瓶 法 。研 究 表 明 , 测 试 瓶 法 操 作 简 便 , 养 该 培 3~6d就 能 出 结 果 ,检 验 结 果 与传 统 的 方 法 不 存 在 判 据 差 异 , 用 于 水 质 检 验 和 杀 菌 剂 的评 价 , 适 值

介绍循环水中异养菌的测定

介绍循环水中异养菌的测定

由于 循环 水 的水质 优劣 影 响到 换热 设备 的使 用 ,所 以控 制循 环水 水质 是我 公 司的 一大 重要 任务 ,我公 司 除 了测定 水 中碱 度 、硬 度 、钙镁 离 子 之 外 ,还 主 要通 过 监控 水 中异 养菌 的 数量 来控 制 水质 , 下面 主要 介 绍一 下 我 公司循 环水 中异 养菌 的测 定 。 水 中微生 物 的含量 是评 价水 质 的重 要指 标 ,在工 业循 环 冷却 水 中 ,异 养 菌不 仅 生 长繁殖 最 快 ,而 且为 数最 多 。这 类 菌群 能产 生致 密 的粘 液 ,粘 附水 中细 小 的悬浮 物 和其 他 丝状 茵 、霉菌 、藻类 及 原生 动物 ,从而 形 成黏

菌 分泌 酸 性物 或在 金 属表 面局 部 地 区形成 氧 浓 差 电池 ,对 管道 产生 腐 蚀作 用 ,严 重 影 响正 常生 产 。因 此 ,异养 菌 的检 测 是非 常重 要 的 。 目前 国内循 环 水系 统异 养 菌 的检 测方 法通 常 是采 用平 皿 计数 法 ,我 公 司现 采用 的就 是
皿 有较 大 的蔓 延菌 落 生长 时 ,则 不宜 采用 ,而应 以无 蔓延 菌 落生 长 的平皿
2 过程 难 以控 制 ,致 使 检 测 结 果 失 真 。该 法 对 培 养 基 配 制 要 求 较 ) 严 ,当培 养 基 过 滤 不 全或 培 养 基 配 制 不 当 时 ,易 出现 许 多杂 质 或 絮 状 沉 淀 ,因 此有 时 难 免 将 培养 基 中 的细 小 颗 粒杂 质 当成 细 菌 , 导致 计 数 误 差 大 ,从 而影 响 数据 的准 确 性和 可靠 性 ,致 使 水质 报 告的 菌落 数 失真 ,技 术 措施 失 当。 3 由于 没有 哪 一种 培养 基 能 够 同 时适应 所 有细 菌 的 生长 ,而且 不 同 )

怎样全面监测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

怎样全面监测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

热力发电袁2016袁45渊9冤院105-108. 咱16暂 王冬梅袁程家庆袁孔繁军.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工艺路线咱J暂.
工业水处理袁2017袁37渊8冤院109-112. 咱17暂 康勇袁余纪成袁鲁佳袁等. 纳滤膜深度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实
验咱J暂. 热力发电袁2017袁46渊7冤院12-19. 咱18暂 崔琳袁沈鲁光袁杨敦峰袁等. 中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干燥过程及
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咱M暂. New Jersey院Prentice鄄Hall Inc.袁 1982院102. 咱21暂 顾庆龙. 次氯酸钠氧化法脱除二级生化出水中氨氮的中试研 究咱J暂. 环境科学与管理袁2007袁32渊12冤院 97-99. 咱22暂 Droste R 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鄄 nt咱M暂. New York院John Wiley Co.袁1997院44. 咱23暂 张胜利袁刘丹袁曹臣. 次氯酸钠氧化脱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咱J暂. 工业用水与废水袁2009袁40渊3冤院23-26. 咱24暂 岳楠袁周康根袁董舒宇袁等. 次氯酸钠氧化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研 究咱J暂. 应用化工袁2015袁44渊4冤院602-604. 咱25暂 朱米家袁田伟袁刘瑞平袁等. 响应面法分析 Fenton 氧化处理采油 废水的过程咱J暂. 环境工程学报袁2016袁10渊3冤院1217-1222. 咱26暂 Jiang Luman Wang Li Wang Luochun袁et al. Optimization of phos鄄 phorus removal from reject water of sludge thickening and dewater鄄 ing process through struvite precipitation咱J暂. Desalination & Water Treatment袁2016袁57渊33冤院15515-15523. 咱27暂 任伟超袁周振袁黄星宇袁等. 磷酸钙沉淀法同步去除污泥水中磷 和腐殖质的优化研究咱J暂. 环境科学学报袁2015袁35渊11冤院35453551. 咱28暂 周振袁胡大龙袁乔卫敏袁等. 聚合氯化铝去除污泥水中磷的工艺 优化咱J暂. 环境科学袁2014袁35渊6冤院2249-2255. 要要 要要要 要要 要 要 要要 咱作者简介暂 胡大龙渊1988要 冤袁硕士袁工程师遥 E鄄mail院hudalong@

工业冷却循环水实验报告

工业冷却循环水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中国灵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九年十月实验报告1.概述本方案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以下简称GB/50050-2007)规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拟定。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2.水质稳定指数判断2.1水质数据2.2水质评价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分别对其朗格利尔(Langlier)饱和指数和雷兹纳(Ryzner)稳定指数判定:2.2.1 Langlier饱和指数(SI)饱和指数ISI为系统补充水实测PH值与碳酸钙饱和时PHs之差值,即:SI=pH-pHs;pHs=(9.7+A+B)-(C+D)2.2.2 Ryzner稳定指数(I R)由于碳酸钙饱和pHs是根据平衡理论推导出来的,对实际作用中各种复杂因素考虑不全面,没有考虑结晶、电化学过程和水中胶体影响,而且把碳酸钙即作延缓腐蚀又促进结垢来考虑,所以水质腐蚀和结垢问题应该将饱和指数SI与稳定指数I R配合作用,用来分析循环冷却水补水系统和在不同浓缩倍率下的水质结垢或腐蚀倾向。

I R=2pHs-PH;pHs=(9.7+A+B)-(C+D)则:为了对循环水浓缩后的水质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在实验室蒸发浓缩原水,后测其水质情况,并计算出相应的L、R的质。

从取回水样分析数据看该补水在水温为45℃时属于结垢型水质,当补水浓缩到3.5倍时系统将严重结垢;又因结垢和腐蚀是相互关联的,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时由于含盐量的升高,腐蚀性离子Cl-、SO42-、NH4-等也相应升高,易使腐蚀加剧,且结垢严重时易产生垢下腐蚀,故高效的阻垢缓蚀剂和良好的管理水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因此我们在配方筛选是主要侧重于选择性能优良、对钙容忍度高、阻垢能力较强的阻垢分散剂。

但水中存在溶解氧等因素,也有可能对金属结构产生腐蚀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考虑水处理整体方案充分考虑阻垢的同时,也综合考虑对系统缓蚀的治理。

工业循环水主要分析指标及方法

工业循环水主要分析指标及方法

附页1工业循环水主要分析方法一、水质分析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取9mL市售含HCl为37%、密度为1.19g/mL的分析纯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1mol/L。

准确称取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0.15g (准确至0.2m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50mL,使之全部溶解。

加1—2滴0.1%甲基橙指示剂,用0.lmol/L盐酸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橙色,剧烈振荡片刻,当橙色不变时,读取盐酸溶液消耗的体积。

盐酸溶液的浓度为c(HCl) = m×1000 / (V×53.00) mol/L式中m——碳酸钠的质量,g;V——滴定消耗的盐酸体积,ml;53.00——1/2 Na2C03的摩尔质量,g/mol。

(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称取分析纯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g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50mL和两小片氢氧化钠,微热溶解后,转移至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015mol/L。

(1)用碳酸钙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于110℃干燥至恒重的高纯碳酸钙0.6g(准确至0.2m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100mL,盖上表面皿,沿杯嘴加入l+1盐酸溶液10mL。

加热煮沸至不再冒小气泡。

冷至室温,用水冲洗表面皿和烧杯内壁,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上述溶液25.00mL于400mL烧杯中,加水约150mL,在搅拌下加入10mL 20%氢氧化钾溶液。

使其pH>l2,加约1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①,溶液呈现绿色荧光。

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突变为紫红色时即为终点。

记下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

(2)用锌或氧化锌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纯金属锌0.3g (或已于800℃灼烧至恒重的氧化锌0.38g),称准至0.2mg,放入250mL烧杯中,加水50mL,盖上表面皿,沿杯嘴加入10mL l+1盐酸溶液,微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测定,还适用于原水,生活用水及其他水中异养菌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方法概要
本法采用平皿计数技术在29±1℃培养72h来测定循环水中的异养菌总数。

4 试剂和材料
本试验测定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 6682中三级水规格的水。

4.1 牛肉膏(生化试剂);
4.2 蛋白胨(生化试剂);
4.3 氯化钠(GB 1266);
4.4 琼脂(生物试剂);
4.5 氢氧化钠(40g/L)溶液:称取10g氢氧化钠溶解在一定水中,加水定容到1000mL,搅匀。

4.6 盐酸溶液(1+11):量取浓盐酸10mL 溶解到110mL 水中,混匀。

4.7 乙醇溶液75%(V/V):量取394.7mL 95%乙醇溶解到一定量水中,加水稀释到500mL,混匀。

4.8 牛皮纸:
4.9 医用脱脂棉;
4.10 医用脱脂纱布;
5 仪器和设备
5.1 无菌箱(室)或超净工作台;
5.2蒸汽压力灭菌器;
5.3 生化培养箱;
5.4电热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60~280±2℃);
5.5刻度吸管1mL;
5.6 刻度吸管5mL;
5.7刻度吸管50mL;
5.7 磨口锥形瓶100mL;
5.8 容量瓶1000mL;
5.9 培养皿ф90mm;
5.10锥形瓶500mL;
5.11搪瓷量杯1000mL;
5.12取水样瓶500 mL;
6 试验前的准备
6.1 培养基的制备称取下列试剂:牛肉膏3.0;蛋白胨10.0g;氯化钠5.0g;琼脂15.0g。

将上述试剂加水约950mL,在电炉上加热溶解后,趁热用四层医用脱脂纱布过滤于搪瓷量杯中,并用热水补充至1000mL。

用氢氧化钠溶液(4.5)或盐酸溶液(4.6)调节pH值至
7.2±2,并分装在500mL 锥形瓶中,每瓶分装量不超过其总容量的2/3。

塞上棉塞,用牛皮纸把瓶口包好,用蒸汽压力灭菌器121±1℃灭菌15min。

6.2 无菌稀释水制备
6.2.1 生理盐水的配制:称取8.50g氯化钠溶解在1000mL 水中,混匀。

6.2.2 将生理盐水(6.2.1)分装在100mL 磨口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塞子和瓶口间插入一小纸片,塞紧瓶塞,每个瓶子的瓶口均用牛皮纸包扎以防污染,用蒸汽压力灭菌器121±1℃灭菌15min。

6.3 刻度吸管的灭菌。

6.3.1 将洗净并烘干后的吸管粗端塞上医用脱脂棉,棉花量要适宜,长度大
约10~15min,棉花不宜露在口外,多余的棉花可以用火焰烧掉。

6.3.2 每支刻度吸管用1条约40~50mm宽的牛皮纸条,以45°左右角度螺旋形卷起来,吸管的尖端在头部,粗端用多余的纸条折叠打结,不使散开,标上量度,若干支扎成一束,置电热干燥箱中,于160±2℃灭菌2h。

6.4 培养皿的灭菌将洗净并烘干后的培养皿10个左右叠在一起,用牛皮纸卷成一筒,置电热干燥箱中,于160±2℃灭菌2h。

6.5取水样瓶的灭菌:将洗净并烘干后的取样瓶,于160±2℃灭菌2h。

7 测定步骤
7.1 样品的采集
7.1.1 打开水阀,用取样瓶取水样。

7.2 无菌箱(室)灭菌把试验所用的无菌稀释水,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等用品放入无菌箱(室)内,打开紫外线灯灭菌30min。

7.3 水样的稀释和接种
7.3.1 水样(7.1.1)放入灭过菌的无菌箱(室)(7.2)中,立即用75%(V/V)乙醇溶液浸泡的医用脱脂棉球擦手,点燃无菌箱(室)内的酒精灯。

7.3.2.~7.3.7的操作应在无菌箱(室)内的火焰区进行。

7.3.2 选择适宜的稀释度,应使最后一个稀释度接种后平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小于300个。

在空白稀释水样瓶(6.2)上标上稀释度数。

7.3.3 用10倍稀释法稀释水样,即用5mL 无菌吸管(6.3)吸取5mL 水样(7.1.1)注入到45mL 空白稀释水中充分摇匀,此时稀释度为10-1。

7.3.4 另取一支5mL 无菌吸管吸取5mL 稀释度为10-1水注入到第二个稀释水中,充分摇匀,此时稀释度为10-2。

依次类推,直至需要的稀释度为止。

7.3.5 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接种到无菌培养皿(6.4)中,每个稀释度重复接种3~5皿,每皿接种1mL,接种时左手手撑托住培养皿,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将培养皿盖提起,使右手中的吸管恰好插入,吸管与培养皿底成45°角相接,移开吸管时吸管不宜再碰到培养皿,接种时间不宜超过4s,每接一个稀释度更换一支无菌吸管。

7.3.6 另取一组培养皿不接水样,作为空白。

7.3.7 将灭过菌的培养基(6.1)冷却至45±1℃,按(7.3.5)掀开培养皿盖,将
培养基灌入培养皿内,每皿应灌15~20mL 。

灌皿时不要使培养基直接灌在水样上,灌皿后要将融化的培养基和皿中水样彻底混合,小心勿使混合液溅到培养皿的边缘。

测定一个水样从接种到灌皿不得超过20min 。

7.4 培养待培养皿中培养基(7.3.7)固化后,倒置平皿,在生化培养箱中29±1℃培养72h 。

8 计数与报告
8.1 培养之后,取出培养皿,若空白培养皿出现菌落,表明测定过程中有污染,本次测定无效。

8.2 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立即进行计数,求得平均菌落数,并修约成二位有效数字(见表例1)。

8.3 若有二个稀释度,其生长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例2及例3)。

8.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选择稀释度最高的培养皿计数(见表例4)。

8.5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30,则应选择稀释最低的培养皿计数(见表例5)。

8.6 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例6)。

8.7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而另一部分小于30时,则选择最接近30或300的培养皿计数(见表例7)。

8.8 以个/mL 表示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的数量按下式计算:
V F X
mL 个异养菌⨯=)/(
式中:X —按(8.2)方法计数得出的培养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个,
V —取稀释水样的体积,mL ,
F —水样稀释倍数,
9 精密度
9.1 由于微生物能以单独个体,双双成对、链状、成簇或一团团等形式存在,而且没有单独一种培养基能满足一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

所以,由此法所得的菌落数可能要低于其正常存在的活细胞的数目。

9.2 标准平皿计数的正确度随着平行样皿的增加而增加,当使用5个平行皿,每皿加1mL 样品时测定结果的置信度为95%。

10 备注
本规程参照GB/T14643.1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