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教学设计(简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分享》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分享》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乐于分享的情感。
2.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快乐的事情与小伙伴共同享受。
3.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物品或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分享。
(二)难点
帮助幼儿克服独占心理,愿意与他人分享。
三、教学准备
1.一些玩具、图书、零食等。
2.有关分享的图片或故事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为什么很开心?”
3.引导幼儿理解是因为分享让大家都很快乐。
(二)讨论分享
1.展示一些玩具和图书,提问:“如果只有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明白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这就是分享。
(三)分享体验
1.让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零食与小伙伴分享。
2.提醒幼儿说:“请你尝尝我的零食。
”
3.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总结与强化
1.与幼儿一起回顾分享的过程,提问:“分享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2.引导幼儿说出快乐的感受。
3.强调:“分享能让我们更快乐,以后我们要多和小伙伴分享。
”
五、教学延伸
1.在班级设置分享角,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带来分享。
2.与家长沟通,在家中也培养幼儿分享的习惯。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会分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会分享》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分享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和习惯;3.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们放松身心,调整心态,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 引入分享概念(10分钟)通过演示、讲解、游戏等形式来引入分享的概念,以便让幼儿们明白什么是分享。
3. 分享小游戏(15分钟)让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从小组里选出一个玩具或小礼物,与其他小组的代表分享。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们体验到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沟通和交际能力。
4. 分享故事(15分钟)通过讲述一些有关分享的故事,让幼儿们了解分享的种种好处。
例如,分享可以让别人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也可以帮助自己结交新朋友等等。
通过故事的传递,帮助幼儿们理解和认识分享的重要性。
5. 分享心情(15分钟)让幼儿们自由表达今天的心情,并寻找同伴分享心情。
通过分享心情,增强幼儿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也能让幼儿们认识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同时能够倾听他人的感受,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6. 分享经验(15分钟)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分享经验。
例如,自己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如何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等。
通过分享经验,让幼儿们了解分享的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7. 结束环节(5分钟)通过简单的活动或歌曲等方式,结束本次课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展,幼儿们基本掌握了分享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争取形成了令人满意的分享习惯。
但需要反思的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太多亮点,难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园大班幼教大纲,设计出更加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分享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分享中真正收获到快乐和成长。
幼儿大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通用

幼儿大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社会教材第三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三小节“学会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分享的概念,知道分享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愿意分享自己的物品、快乐和经验。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主动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书、分享玩具、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玩具和食物,邀请幼儿参与分享。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引导幼儿关注分享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2. 故事讲解(5分钟)(1)教师讲述《小兔子的分享》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分享的行为。
(2)教师提问,让幼儿谈谈对分享的理解。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些分享的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分享行为。
(2)教师针对每个场景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画出自己愿意分享的物品。
(2)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画作,并进行交流。
5. 分享行为体验(5分钟)(1)教师组织一次分享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食物等分享给同伴。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分享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会分享2. 板书内容:(1)分享的意义(2)分享的行为(3)分享的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与同伴分享的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画出与同伴分享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人分享,培养家庭亲情。
(2)组织幼儿参与社区分享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分享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增进同伴间的了解和友谊。
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 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为我们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1“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活动记录“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设计过程:一、导入主题:1、活动:集体分吃大饼。
2、小记者采访。
董子怡:我是小记者,看着大家吃的这么开心,我来采访一下他们吧!(采访李帆、邓颖慧、鲁雅静)董子怡:原来大家都从吃饼这一活动中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瞧,连一口都没吃的张老师都笑得特别开心呢!3、师小结:是啊,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也开心。
一张饼这么多人分吃,却还带给大家这么多快乐。
看来,学会分享,也能感受到快乐!4、主持人(董训昭、夏冬妮、张志鹏):《学会分享》三年级4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悟篇:1、全班合作诗朗诵——《这就是分享》。
董:森林和草原,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分享着太阳的光辉! 夏:青草和花朵,被温润的雨水滋养着,分享着雨露的精华! 张:燕子和风筝,共享着一片蓝天!杨宇轩:我和弟弟蒋琪琪:我和妹妹王豫晗:姐姐和我程心怡:我和哥哥四人齐:正一同分享着家庭的温暖!全班齐:我们大家也正在共同享受着老师无私的爱。
这就是——分享!2、主持人(董):同学们,关于分享你们想起了哪些经历或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3、学生自由交流:胡然——李紫伊——黄辰罡——郭子扬——章启航——陈若冰——郝禹泰4、主持人(夏):这个故事真好!盲人点灯既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
接下来,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5、集体活动:考考你。
文志豪——陈思思——陈涛——李巧红——王奥三、体验篇:1、主持人(张):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现在你们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什么呢?2、分享活动展示。
但爱榴:舞蹈分享——《茉莉花》夏冬妮:手工作品分享——风铃唐蝶:书法作品分享万佳琪:绘画作品分享武力、程诗雪:学习方法分享黄辰罡、田奥成、欧阳宇、杨茜:小品分享——《开心汤》3、主持人(董):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便会拥有两个幸福。
学会分享教案

学会分享教案标题:学会分享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享的概念与意义;2.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方式与语言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二、教学内容:1.分享的概念与意义;2.分享的方式与技巧;3.分享的语言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思考并讨论“分享”是什么,为什么要分享。
2.分享的概念与意义(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分享的概念,即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与他人分享。
并向学生解释分享的意义,即通过分享可以帮助他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分享的方式与技巧(15分钟)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分享方式,如口头分享、书面分享、图像分享等,并向学生解释每种方式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有效地分享,并进行讨论。
4.分享的语言与表达(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分享时常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如观点陈述、事例举证、提问题等。
并帮助学生分析每种表达方式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5.分享实践(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由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选择一个话题,准备并进行分享。
其他小组成员则进行听众角色,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6.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再次强调分享对个人和他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分享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与成长。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分享的文章,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了分享的意义,并学会了一些分享的方式和技巧。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活动,提高了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鼓励学生将分享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加深了他们对分享的认识。
小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三篇

【导语】“分享”这⼀概念和⾏为,在⼈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环,⽽⼩班幼⼉往往以⾃我为中⼼,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 活动⽬标: ⒈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⒉懂得只有学会与⼈分享,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准备:⼀列⾷品拼搭的⼩⽕车,⼀袋⼤礼包 活动过程: ⼀、导⼊活动。
⼩朋友,你们见过⽕车吗?今天我们教室⾥也来了⼀辆⽕车,你们看看和平时见过的有什么不⼀样?(都是吃的东西)对了,这列⽕车都是⽤好吃的东西拼成的。
你们有没有闻到⾹味?谁来闻⼀闻,它们⾹不⾹?请⼀幼⼉来闻⼀闻。
恩!真⾹啊!你们想不想吃? ⼆、第⼀次尝试分享。
(⼀⾄⼆幼⼉取⾷品) 你有没有吃到好东西?(吃到了)你开⼼吗?那他们有没有吃到好吃的?(没吃到)对,你们来说⼀说没有吃到好东西,⼼⾥会怎样?(不开⼼)你愿意分给他们⼀点吗?(⿎励幼⼉和同伴分着吃) 再请⼏个⼩朋友来取好吃的',拿到好吃的想想现在该怎样做了呢?能不能⼀个⼈把好东西都吃了呢?有了好东西,要你吃我吃,⼤家⼀起吃,分享真快乐!⼤家⼀起吃⼼⾥觉得怎么样?(⼤家吃,真开⼼)幼⼉再次去吃好吃的。
三、第⼆次学习分享。
师:呀,你们看,这⾥有⼀个⼤礼包,是我们每个⼩朋友从家⾥带来的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会有什么? ⒈谁来摸摸看?原来有⼀袋糖,你们想吃吗?可只有⼀袋糖怎么吃呢?(学习分享)⼤家⼀起吃⼼⾥怎么样?(快乐)刚才,我发现有个⼩朋友没有吃到糖,他的⼼⾥会怎样?是没有分到快乐,那⽼师和他⼀起分享。
师发给他⼀颗糖。
现在,他的⼼理是怎样的?(真快乐) ⒉⽼师也来摸摸,看⾥⾯有什么?(⼀只⼤苹果)谁想吃这个苹果?只有⼀个苹果⼤家都想吃怎么办?(切开)为什么要切开呢?(切开了才能分着吃) 四、第三次主动分享。
⒈⼝袋⾥还有好多好吃的,你们想不想再尝⼀尝?如果其他⼩朋友没有拿到怎么办?(与同伴、⽼师分享)如果你拿了饼⼲,该怎么办?拿到了糖果⼜该怎么办呢?让幼⼉说说。
中班《学会分享》教案7篇

中班《学会分享》教案7篇中班《学会分享》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并主动分担别人的困难。
2、使幼儿懂得替朋友分担困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图片,绘画工具【活动过程】一、提供情境,引发讨论;教师结合幼儿园发生过的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幼儿讲述:小朋友天天身患白血病,心里很痛苦,天天哭泣,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分担他的痛苦呢?2、分小组讨论;3、大家发言:(去家里看望他、做红花送给他、每人送一句激励他的话、把幼儿园发生的事讲给他,打电话问候他,画张画给他、带鲜花看望他、把我的新玩具送给他、我们给他捐钱让他看病……)二、看图片:1、小红在操场上拍皮球,不小心脚上摔痛出血了。
2、小珍的手帕丢了,他难过地哭了。
3、小勇有一道算术做不出,他着急地哇哇大叫。
4、刚刚心爱的小鸟死了,他很难过。
5、小朋友在公园里迷了路,找不到家了。
讨论:当你看到好朋友遇到这些困难,你心里怎样想,又应该去怎么做呢?请幼儿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图片中的情景时的心情,学习为别人分担困难和忧愁。
活动延伸:教师安排时间带幼儿到医院看望天天,让幼儿实际体验分享困难的心情。
【教学反思】通过“学会分享”这四个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使幼儿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在快乐的体验中理解并感受到了分享的意义,从而使幼儿相信分享能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分享意识,掌握了分享的技能,学会了分享。
中班《学会分享》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教师: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幼儿大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通用教学资料(2)

幼儿大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通用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认识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分享。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图片、分享玩具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初步理解分享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讲述图片中的小朋友如何分享自己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分享的好处。
同时,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自己曾经分享的经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享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享,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主动分享,并请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会分享》2. 板书内容:分享的定义分享的好处主动分享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今天分享的物品或行为。
2. 答案要求:幼儿需在画纸上画出自己今天分享的物品或行为,并简单描述分享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观察,了解他们在课后是否能够主动分享,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拓展延伸:教师可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分享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同时,教师可定期组织分享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享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分享。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与分享主题紧密相关。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幼儿理解分享的概念,并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4.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主动分享,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分享
龙山县第四小学彭艳群
主题班会设计背景
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家长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小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自我意识很强,所以,学生个体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较强,缺乏与人分享的品格。
怎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快乐,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我希望通过一节班会课能在孩子心中种上一颗“与人分享”的种子,让学生知道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要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就需要班级每位成员的付出,更需要大家学会分享,让自己的小快乐变成大家的快乐。
班会活动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分享,使学生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知道给予能获得快乐,快乐是需要和别人分享的。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让学生能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
3、培养学生积极快乐健康向上的心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善待周围的人,初步树立与人分享意识。
班会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让学生知道给予能获得快乐,分享能把一种幸福变成两种幸福。
2、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让学生从被动分享变成主动分享。
培养他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初步的分享意识。
班会活动准备
1、课前搜集学生快乐分享的照片。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编排小品《六个桔子》。
班会活动过程
一、导入,照片之中寻分享
1、看照片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很高兴能与你们一起度过。
现在,我有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大家,就是我搜集到的你们快乐的瞬间。
请看——
(点击播放学生照片)
学生观看照片。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一起看书,每个人都沾到了一点书香;一起游戏,每个人都分享到了快乐;一起分享美食,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洋洋。
你们快乐的样子感染了我,所以我用照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现在又把照片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就变成我们大家的快乐了。
这就是分享!
2、揭示班会主题。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分享”。
宝贝们,大声地喊出我们的班会主题吧!
过渡: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
我们来看一个动画——
二、动画之中说分享
1、体会莫莫为什么不开心。
(点击出示动画,播放到“就会失去很多美味”那里停止)
师:谁来说说,莫莫为什么不开心啊?(指名学生回答)
当学生回答到“莫莫觉得和朋友们分享草莓蛋糕自己就会失去很多美味”时,追问:你觉得莫莫怎么样?(指名学生回答)过渡:莫莫又是怎么做的?继续看——
(点击继续播放动画)
2、说说莫莫收获了什么。
师:莫莫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回答)他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是呀!莫莫不光得到了礼物和祝福,还收获了朋友们的邀请和分享的快乐!所以说,分享不代表失去,还
会让人得到更多,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出示总结语:分享给人快乐)
过渡:莫莫的故事啊,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示,请看小品——《六个桔子》。
(点击出示课件:小品——《六个桔子》)
三、情境之中悟分享
1、学生上台表演小品《六个桔子》。
师:真精彩!掌声送给他们!**从莫莫的身上得到了启示,你们又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2、学生谈分享。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也跟大家分享过吗?
(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总结语:分享给人幸福)
四、体验之中会分享
过渡:善于分享的人是最幸福的。
请大家来当当小法官,他们会分享吗?
(一)用事例说分享。
(点击出示课件)
1、我把铅笔借给同学用,他给我弄丢了,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东西借给别人用了。
2、上次,我把一本非常喜欢的书送给了好朋友,可是他却没有给我回送一本。
我觉得我吃亏了。
3、我曾经跟好朋友分享过我的小秘密,可是他却告诉了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了,害得我很没面子。
4、放学时,我的好朋友跟我说,他妈妈生病了,他要早点回去照顾妈妈,但今天又是分值日,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出示完后)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小小法官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讨论一下,他们怎么做最合适?
2、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交流,教师借机总结分享方法。
总结:孩子们,分享,可以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甚至更多的快乐,也可以把一个痛苦变成半个或是很小的痛苦。
共同享受快乐,共同承担痛苦,这才是真正的朋友,才会获得真正的友谊。
(出示:分享给人友谊)
五、现实之中真分享
1、老师给学生送上礼物。
师:孩子们,打开双手,闭上眼睛,老师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家。
但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要偷偷睁开眼睛,等每个同学都拿到礼物了,我们再一起睁开眼睛。
老师给学生发礼物。
师:现在大家都拿到了礼物,我数三下,我们一起睁开眼睛,一、二、三。
教师数数,学生打开礼物。
师:睁开眼睛,看看,是什么?
2、学生说得到礼物的心情、收获等。
总结:真棒!学会了分享,就得到了快乐和幸福,也收获了友谊。
六、歌曲之中唱分享
总结: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二(1)班主题班会马上就要结束了。
在这美好的时刻,分享我的歌声,分享你的微笑,记住这美好的时光,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点击出示音乐)
(唱完,跳完后。
)
师:孩子们,带上你们的礼物,再见啦!
在歌声中学生排队有序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