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1.军神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1《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1《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1《军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策略1.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少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从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

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语言运用通过课后的第四题,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再进行以课文中人物的口吻讲一讲故事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完成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紧扣细节,体会意志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

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课件出示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1)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

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

)(2)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却不打麻醉剂。

(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3)刘伯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平静的,请同学们平静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4)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坚定的,请同学们再坚定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齐读)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第16~17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沃克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很紧张)(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第2课时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军神》故事情节。

2.能够描述、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掌握生词和语法知识。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是本课的重点,因此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难点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生词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课文《军神》教材。

2.教学音频设备。

3.黑板、粉笔。

4.学生课堂小组。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通过一个简短的问答或者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内容呈现
1.播放故事录音或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主动参与听。

2.呈现生词和语法知识的解释,示范正确的阅读和使用方法。

3.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每个小组精炼总结一遍。

3. 拓展阅读
请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故事,并做简要的总结分享。

4. 小结与检测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进行小结并针对教学目标进行点名检测。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化,部分学生对于生词的理解和故事情节的复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巩固。

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巩固训练。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11军神》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11军神》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11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模仿和朗读课文内容。

2.能够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听、说、读、写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2.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准确的表达。

2. 难点1.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词汇和句子。

2.能够通过故事理解人物的特点和行为。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案和教学课件。

2.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Warm-up教师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热身,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2. Pre-reading教师简单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猜测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等。

3. While-reading1.第一遍阅读: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第二遍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讲解生词、短语及重点句子,由学生跟读。

4. Post-reading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展示所学内容,进行口头操练。

5. Consolidation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如完成课后作业、课文填空等。

五、巩固与延伸1.学生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对语言的运用。

2.学生可以向家长或同学讲述故事,并展开相关话题讨论。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第2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第2课时精品教案

《军神》教学方案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态度和心理变化的原因,学习侧面烘托的写法。

2.明白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体会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刘伯承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力。

3.复述课文,结合阅读链接比较异同,进行学法迁移。

【教学重点】抓住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态度和心理变化的原因,学习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1.明白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体会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刘伯承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力。

2.复述课文,结合阅读链接比较异同,进行学法迁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字词检测。

预设:清醒麻醉剂崭新一声不吭由衷肃然起敬2.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军神》的第一课时,知道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刘伯承手术前、手术时和手术后的事情。

通过刘伯承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到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超强的意志力。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军神》,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

(板书:军神)设计意图:首先,字词练习导入,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掌握情况,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着谈话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自然过渡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去。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完成学习单,思考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以及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探究过程(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画出有关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3)全班交流: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呢?他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3.探究活动过渡:快速默读全文,画出有关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思考: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交流反馈: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预设1:第二个格子,我上面填了“看到伤口”,下面填了“愣住”。

11部编版五年级《军神》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11部编版五年级《军神》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11部编版五年级《军神》第二课时优质教案军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朗读课文并表达情感。

2、理解XXX医生称XXX为“军神”的原因。

3、研究XXX的坚忍不拔和钢铁意志,树立意志坚强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1、流利朗读课文并表达情感。

2、理解XXX医生称XXX为“军神”的原因。

难点:研究XXX的坚忍不拔和钢铁意志,树立意志坚强的信念。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开门见山。

1、请回顾上节课,谁是这篇课文中的“军神”?(板书:XXX)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介绍了军神——XXX(板书:军神)。

他拒用麻药,忍痛坚持手术,笑谈刀数,堪称军神。

这节课我们再次深入课文,感受XXX 爷爷坚强的意志吧!二、精读课文,感悟形象。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带有“军神”的句子。

交流,课件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感受到XXX医生说这句话时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赞美、佩服、吃惊)带着感受再来读一遍!全班一起读。

3、读书贵在有疑,读完这句话后,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提问比解答更有价值,你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请大家带着问题深入到课文中,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到XXX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军神。

(生默读课文)交流:一)术前1、手术前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是一位军神?请谁来读第12自然段。

XXX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不使用麻醉药,病人会有什么感受?他是否担心损伤脑神经?(考虑的是他自己吗?)XXX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了一只眼睛,只要还有个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沙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XXX救国救民,来日方长,怎能损及神经?——XXXXXX被称为XXX将军,他参加过许多战役,他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个清醒的大脑,能够思路清晰地指挥作战。

可此时此刻,为了保住清醒的大脑,他却要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去接受一场剧痛难忍的手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军神》(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军神》(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 军神》(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军神》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位八路军战士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为线索,描绘了八路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课文通过讲述战士的经历,教育学生要学习战士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理解和感悟。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战士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表达。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战士的精神的理解和表达。

3.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内容。

2.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讨论。

3.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战士精神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资料。

3.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感知。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知识资料,让学生对课文背景进行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战士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军神》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将军在年轻时的一次眼部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痛苦,被赞誉为“军神”。

课文通过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展示了他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对于文中一些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英雄人物具有很强的崇拜心理,通过对刘伯承将军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坚强意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勇敢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以及文中一些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问答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的讲解。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课文。

3.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的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利用课件展示刘伯承将军的照片,让学生对主人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呈现(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老师巡回指导。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掌握信息。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资料,快速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从这段内容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

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

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

师:同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激发兴趣,交流感受。

师: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

大家对《军神》这一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师: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然后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生:我非常惊讶。

生:我觉得不可思议。

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

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

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生:我感到很震撼。

师:受到震撼。

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

(三)自主体会,合作交流。

师:读过课文后,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那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感受文章呢?生:想!师:我们知道学习课文有很多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于本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研究、体会,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讨论。

)交流:小组1:生: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生: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1、沃克医生为什么“额上汗珠滚滚”?2、沃克医生为什么让护士出去后才问刘伯承的真名叫什么?(学生研究、发表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后 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勉强一笑
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由冷漠、严肃到温和,再由 吃惊到关爱,最后是肃然起敬。
你来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1.讲述故事时,要站在沃克医生的角度,以沃克医生 的口吻来说。
2.沃克医生说的话可以用转述句来表达。 3.注意要体现出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
朗读沃克医生的“四句话”,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内心:你说是就是吧,只要能给我做手术。
朗读指导 (课后第3题)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 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朗读时把握“微微一笑”时的从容,同时要读 得诚恳而坚定,表现出作为军人的刘伯承的镇定、 沉着。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 课后拓展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 样有着 坚强意 志的人 ?还知 道哪些 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 业做出 杰出贡 献的人 ?(学 生交流 汇报。
关爱
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的语句
求治 严肃
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冷漠
“年龄?” “什么病?”
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 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 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 镇定!”
手术前
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严肃 吃惊
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 的指挥!”
惊讶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肃然起敬
词语积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肃然起敬 和颜悦色
大惊失色 神采飞扬
目瞪口呆 神采奕奕
一起来总结: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填写下表。
沃克医生的表现
刘伯承的表现
求 治 冷冷-愣住-惊疑-柔和
微微一笑
手术前
生气-愣住
平静
手术中 双手颤抖-汗珠滚滚 一声不吭-抓破床单
沃克医生看到病人的伤势很严重,而病人 又是那样的从容镇定,丝毫不慌乱。
思考:为什么沃克医生后来称刘伯承为 “军神”?(课后第2题)
提示: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看 看刘伯承的哪些表现让沃克医生称他为“军 神”。
手术前 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再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第3题)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 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内心:我是一名军人,我相信自己有坚强 的意志,这点儿痛苦怕什么,我一定能坚持到 底!
朗读指导(课后第3题)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 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 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朗读时声音缩紧,多用气声,表现当时紧张的 情景,重读描写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动作的词语, 尤其是“紧紧”“破”要突出强调。
抗日战争爆发,和邓小平一起, 在太行山上面对敌人的追捕,巧用 计谋,打得日寇鬼哭狼嚎。
1948年,与邓小平、陈毅等组成 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 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手术中
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再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第3题)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 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 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 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 的内心变化。
再以他的口吻讲这个故事。 (课后第4题)
求治 手术前
沃克医生端坐在桌后
Hale Waihona Puke 冷漠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 右眼上的绷带……他重新审视着眼 前这个人……
他走进手术室
手术中
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手术后
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
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 的门,注视着病人。
“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 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 一刀刀割掉!”
手术中
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
住可以哼叫。”
温和
手术后
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 晕过去。”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
“我割了多少刀?”
吃惊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 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术后,笑谈刀数
钢铁意志 堪称军神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记叙了( 刘伯承)在重庆治疗 受伤的眼睛时,(拒用麻药),( 笑谈刀数)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 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 )的感情。
课后拓展 同学们,学完《军神》,相信你对刘伯承也 有深深的钦慕,那么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与同学分享。
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 课后拓展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 样有着 坚强意 志的人 ?还知 道哪些 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 业做出 杰出贡 献的人 ?(学 生交流 汇报。
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内心:为了今后的革命事业,手术过程中 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
拓展:想想刘伯承用清醒的大脑干什么?
1.“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 样从容镇定!”( 惊疑 )
2.“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 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怀疑 )
3.“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关爱 ) 4.“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敬慕 )
结构梳理
军神
求治,从容镇定 术前,拒用麻药 术中,忍痛坚持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 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 称军神!”
军神
比喻
手术中,刘伯承忍 痛坚持,笑谈刀数, 坚强镇定。
面对外来打击, 钢板坚韧,不易曲 折。
朗读指导 (课后第1题)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 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朗读沃克医生的话,语调渐次升高,“ 真正”“男子汉”“钢板”“军神”需重读。
手术后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 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 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刘伯承忍受痛苦的同时,还在数着医生的 刀数。“七十二刀”也从侧面反映了刘伯承的 顽强毅力。
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凭借顽强的毅力一声不吭,甚至在手术过程中一直 数手术的刀数,难怪沃克医生会这样说——
吃惊
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 么?”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
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肃然起敬
描写沃克医生神态的语句
求治
冷冷地问
冷漠
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
温和
手术前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
吃惊
手术中 手术后
额上汗珠滚滚
沃克医生惊呆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1.军神
第二课时
默写词语
微微一笑 一声不吭 汗如雨下 勉力一笑 头也不抬 一针见血 汗珠滚滚 肃然起敬
互动课堂
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 军人的?(课后第2题)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 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 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 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