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第二课时)
《军神》第二课时教案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渝北空港实验小学:付旭东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2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沃克神情变化的原因,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毅力。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沃克神情变化的原因,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毅力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查找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感知大意。
1、昨天我们学习了《军神》一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板书:沃克刘伯承)2、谁能用简短的话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和事情的大体经过。
3、我们还知道这篇课文是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来写的,这样的顺序叫事情发展的顺序。
二、再读读课文,体会沃克神情的变化。
1、课文主要写的是刘伯承,可是课文中正面写刘伯承的文字却不多,而将大部分的篇幅都放在对沃克的描写上,同学们,知道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什么吗?(侧面描写)像这种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叫做侧面描写。
2、课文对沃克的描写相当细致,而对沃克神情的描写又是本文最为精彩的地方,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用笔勾出文中几次描写沃克神情变化的地方?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3、交流:神情孤傲——惊疑的神情——目光柔和——怔住——慈祥的神情4、就是这位起先神情孤傲沃克医生,竟然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军神!”学生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刘伯承意志的坚定。
1、孩子们,军神的神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迷信的人称的神仙或者神灵B精神、精力C令人惊异的,你们认为应先哪一种呢?是什么使一向的沃克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他又有哪些地方令沃克惊异,也令我们惊异呢?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刘伯承令你惊异的地方,并作上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教师巡视。
2、交流。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一、由“人”到“神”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军神》。
2. 课文中除了把刘伯承说成“钢板、男子汉、年轻人”,沃克医生还称赞刘伯承是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这些称呼画出来?(师巡视)3. 师生交流。
(板书:军人军神)【评析】从文中称赞刘伯承的三个词语,引出“军人”“军神”,这两个词语出自一人之口(沃克),指的是一个人(刘伯承),既能看出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力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也能看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变化的过程。
张庆先生说,解读课文时“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教师抓住了这两个词语,就是抓住了教材的“领”。
4. 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军人”,是在课文的哪一部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5. 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刘伯承的镇定、沃克的经验丰富。
6. 为什么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军神”?结合学生发言,总结:不打麻醉药就做了这个手术,还数了刀数,难怪著名的军医沃克这样称赞他――(出示,指名读)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评析】抓住重点句子,深入体会课文,使学生不仅领悟到刘伯承的勇敢,也感受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意。
学生在把握课文“说什么”的同时,也感知了课文是“怎样说”的。
二、由“神”到“人”1. 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神”,你觉得刘伯承真的是神吗?手术刀割在身上真的不知道疼吗?请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2. (出示)“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从这短短的38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承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啊!手术刀割在肉上也同样是难以忍受的疼。
刘伯承是多么痛苦!3. 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看看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范读,学生听后回答)“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崭新床单”“一声不吭”。
我们眼前出现一幅怎样让人惊心动魄的画面!4. 请同学们看一看电影《刘伯承》中的一组镜头,与你头脑中的画面一样吗?5. 从你们刚才紧闭的嘴巴、紧握的拳头,老师知道你们和我一样被这惊心动魄的画面震撼了。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军神第二课时ppt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军神第二课时ppt》摘要:二、抓心句突破全沃克医生什么称刘伯承军神呢,(二)导学术前部分、想想、画画、议议,5结(四)导学术部分默课《军神》(二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课教学设计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材尊重学生对语材多元反应让学生感悟我探究通、演演培养学生语学习能力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初步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写作方法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志立志做性格坚强人教学重根据提示出语气、语调理表现刘伯承军神重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志教学程课(略)二课、复习导入填空课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敬称指名朗课二、抓心句突破全沃克医生什么称刘伯承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是怎么想吗?()学生由课()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导学治部分指名朗然段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3刘伯承镇定是从哪几地方反映出?分角色朗然段(二)导学术前部分、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什么不肯用麻药?系课前收集关刘伯承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只是从爱惜己身体角考虑吗?说说你理由3不用麻药味着什么?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疼痛吗?课是怎样反映出?5有感情地朗根据提示出坚定语气(三)导学术部分由课用不画出手术刘伯承、沃克表现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课堂交流(演示两句子不处)比较句子(正面描写)条崭新垫单竟被抓破了条崭新垫单被抓破了比较句子(侧面描写)手术向镇定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手术镇定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3系己生病历说说刘伯承忍受是怎样痛苦指导有感情地朗从对比感悟刘伯承军神形象5结(四)导学术部分默课刘伯承手术除了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什么?3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你觉得沃克医生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容呢?5沃克医生什么会有这样反应?6指导感情朗做完手术了不起军神7震惊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视着眼前这位年轻人他心可能会怎么想呢?8什么问名要关上手术室门?9画出节提示语根据提示由朗根据提示语揣摩语、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0指导分角色朗表演这段四、结全课布置作业。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一)导学“求治”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
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2课堂交流(C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3篇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抓住中心句,联系上下文,体悟其真正内涵。
2、运用课文语言练说,以内化语言,强化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读出体会和感悟。
4、联系自身情况,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点明中心句。
1、题目军神是从哪儿来的?2、把沃克医生说的话读一读。
二、理解中心句1、齐读。
2、有几句话?3、指导朗读:体会一下该怎样读?三、联系上文内容,体会内涵。
1、沃克医生怎么知道伯承是一位军人的呢?哪一节写的?(生边默读边思考)2、分组朗读第一节。
师读旁白,生体会镇定。
3、沃克为什么称伯承为军神呢?我们分别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体会朗读。
4、手术前,从哪儿看出伯承是军神?生边默读边练说:手术前,伯承坚决____,坚定认为能_____,行为也很______!追问:他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剂?5、分角色朗读第2节,体会坚决。
6、手术中,从哪儿看出伯承是位军神?生边默读边划重点词边练说:手术中,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都_____,可伯承____,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____。
追问: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双手微微发抖?联系下文说说。
一条崭新的床单竟然被他抓破了,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女生读出沃克医生担心、紧张的神态,男生读出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
8、过渡:沃克是在什么情况下称伯承为军神的?同学们轻声读第5节,然后回答。
练说:沃克问伯承_____,伯承笑着说___。
在这种情况下,沃克称伯承为______。
9、想象一下,沃克这样喊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的神情?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这一点?师点拨:失声喊道,不由自主地喊起来,人只有在惊讶到了极点的时候才会这样喊。
10、师述:是啊,手术中不用麻醉剂能忍受剧烈疼痛的病人沃克医生也许碰到过,但能一刀由一刀数清刀数的病人沃克医生在此之前绝对没有碰到过,所以他才会惊奇到极点。
同学们想想看吧,一刀,一刀,又一刀,72刀啊,该要忍受多长时间的剧痛啊!沃克医生担心他会晕过去,可他数得清清楚楚。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500字教学目标:1. 熟悉小说《军神》的基本情节,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2. 掌握小说中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情节,梳理小说的结构。
3. 能够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要主题和价值观,并能够运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内容:1. 小说《军神》的基本情节介绍和分析。
2. 主人公川原义男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分析。
3. 小说中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情节梳理。
4. 小说中的主题和价值观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环节(5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话题:作为一部名著,小说《军神》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故事?2. 对于小说《军神》的评价,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基本情节介绍和分析(10分钟)1. 通过PPT呈现小说的基础情节。
2. 从时间顺序、主要人物和事件顺序等方面分析小说的结构。
3. 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和记忆小说的基本情节。
第三步:主人公川原义男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分析(20分钟)1. 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和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全面了解主人公川原义男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点。
2. 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川原义男的生活,探究他成长的过程和性格的塑造。
第四步:小说中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情节梳理(15分钟)1. 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小说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情节的梳理。
2. 通过多种方式,如画思维导图、制作PPT等,让学生们总结出小说中主要的情节和人物,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第五步:小说中的主题和价值观分析(20分钟)1. 引导学生们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找出小说所揭示的主要主题和价值观。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3. 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将小说中的主题和价值观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总结性指导,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梳理小说《军神》的重要情节和深层主题。
11《军神》第二课时 课件(共19张PPT)

的感情?
敬佩 赞美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闹哄哄 的,老师……(用动作、神态和 语言表达老师的心情)
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 讲一讲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故事。
想一想怎样讲好故事呢?
小贴士: 1.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注意人称的转换。 2.可以适当加上表情、动作或内心独白等, 把沃克医生的内心表现出来。
内心
语言 动作 神态
作业布置
1.阅读课后链接《丰碑》,用本课学到的抓人物 语言、动作、神态的方法,体会军长的内心,感受军 需处长这个人物形象。
2.课后以沃克医生的口吻,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 给同学听。
17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 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8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 去。”
19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20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21“七十二刀。” 2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 堪称军神!” 23“你过奖了。” 24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 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25“刘伯承。” 26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 过去。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回顾手全术文台,上,借一助向表从格容镇用定沃的克医生的口吻讲故事。
我,双手却有些颤抖。我额上汗
珠滚滚,护士问帮诊我擦时了一手次又术一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次。我心想:他能坚持得住吗?
会刘不伯会承痛的晕过去伤?势太让人心拒疼用了。 强忍
11军神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1军神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下语文《11.军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 理解并体会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进一步感受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1. 体会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深层原因。
2. 理解并感受人物的神态、动作所体现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复述刘伯承就医的大致经过。
2. 提问: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军神》这篇课文,还记得我们讲了什么内容吗?哪位同学能来复述一下刘伯承将军就医的大致经过?学生A: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军神》这篇课文,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一次战斗中眼睛受了重伤,他拒绝使用麻醉剂,要求医生直接为他摘除坏死的眼珠。
手术过程中,他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始终一声不吭。
老师:非常好,A同学复述得很详细。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这个问题其实涵盖了课文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B:我认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是因为刘伯承将军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忍耐力。
他能够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承受住摘除眼珠的痛苦,这种勇气和毅力让沃克医生感到非常震撼。
老师:B同学说得很有道理。
确实,刘伯承将军的毅力和忍耐力是令人敬佩的。
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学生C: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刘伯承将军的坚定和从容。
在手术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镇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和恐惧。
这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也让沃克医生对他刮目相看。
老师:C同学补充得很好。
刘伯承将军的坚定和从容也是他被称为“军神”的重要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军神(第二课时)
执教:方莉丽
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初步理解运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解读“军神”内涵。
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军神(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军神是对谁的称赞?(刘伯承)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军神”内涵。
1.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流览课文2到6自然段,画出沃克医生的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句子。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
2把你找到的句子来读给读给大家听。
(生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沃克医生一开始认出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后来又称他为军神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的2到6自然段中,关注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一言一行中,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是一位军神,可以用笔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几处,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一谈。
三、汇报交流,解读“军神”内涵。
1.学生交流。
(1)手术前,抓伯承与沃克医生关于“拒绝麻醉剂”的对话,进行体会。
①“坚决不愿意”
从这个“坚决不愿意”可以看出什么?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用麻醉剂?
(“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
②“恳切”(诚恳地、殷切地)
师:你能恳切地读一读刘伯承的话吗?
(评价:不够诚恳;诚恳、殷切)
③“平静”
刘伯承的回答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能”。
但透过平静的语气,和这简单的一个字,你看到了刘伯承的什么不简单?
(体会刘伯承为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时的坚毅)
④再来看看沃克医生,他是著名的外科手术医生,经历的手术不计其数,面对这样的病人,他是什么反应?
(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
⑤指导学生分角色读
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但此刻他将为此付出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他的确——(再点,回读)
(2)手术中,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①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刘伯承堪称军神?
学生交流:
(预设:“一声不吭”,沃克医生允许刘伯承叫出声来,他却——,是不是他不疼呢?
这段文字中有“疼”或“痛”字吗?“汗如雨下”,出的是冷汗。
学生从“竟”“抓破了”这些词语中体会到当进的手术过程中,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相机点红)
②教师总结: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来体现刘伯承坚强的意志的。
把我们刚才的体会感悟送进文字里来读一读。
生读
③手术台上,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是什么反应呢?
他的双手为什么会微微颤抖?是因为没有经验吗?那是因为什么?
④出示图片想象:多么坚强的军人,通过手术中这震撼人心的场景,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再次练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⑤不用麻醉做手术,在古代还有一位。
(大屏幕出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箭深入到他的臂膀,后来箭伤虽然好了,可是每到阴雨天,臂骨经常疼痛。
神医华佗对他说:“您中的这只箭箭头有毒,毒已经深入骨髓,应当割破皮肉露出骨头,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这个病才可以从根源上去除。
”关羽便伸出胳膊让医生剖开去毒。
当时关羽正好与众多将领在一起饮酒,胳膊上的血一直流,流满了一盆,但是关羽下棋,喝酒照样进行,说话谈笑仍若平常。
神医华佗惊呼:“关将军真乃天神也!”)
(3)手术后,抓住“72刀”,体会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华佗说关羽是天神,沃克说刘伯承是军神,更是因为刘伯承手术后的一番话震撼了他。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①难怪沃克医生会吓了一跳
②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小心使自己受伤的经历,老师相机引出:据医生介绍,做眼睛部位的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
2.此刻大屏幕再次出示重点句,师引读:“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生齐读!)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生再读)
板书:如钢
3.老师小结,升华情感,再读重点段。
有人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刘伯承。
出示小诗: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
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
胜似昔日刮骨人。
4.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们。
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更让我们每个人难忘!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4和第5自然段,永远记住这位坚毅如钢的军神!
四、分析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总结写法
1.同学们,我们回过头来看,刚开始刘伯承去就医,沃克医生是什么样的态度?(冷冷,不悦)。
最后,沃克医生又是一个什么态度?(“亲切”地问,而且“关上手术室的门”)为什么要关门?(为了保护刘伯承)为什么短短一个手术,沃克医生的态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看到一个坚忍不拔,坚毅顽强的军神,他感动极了,他敬佩极了)板书:意志坚强所以他会失声喊道―――(引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既然文章是写的刘伯承,为什么又要花笔墨去写沃克医生的一些动作和神态、语言呢?
(烘托出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
3.《军神》这篇课文是描写刘伯承这个人物,却通过了写忍痛接受手术这一件事情来表现他的特点和品质。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件事情写出了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我们平时作文,也应学会精选一两件事情,通过事情来集中反映人物的特点。
当然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交代清楚,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事情的始末,从具体的事件中,去深切地体会到人物所具有的特点和品质。
五、延伸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心走进了课文,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堪称中国的——“军神”。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元帅,建议大家读一读《中华名将――刘伯承》。
老师还要介绍另一本书——《坚强的意志哪里来》。
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读书感受。
板书设计
20 军神
手术前拒绝麻醉
手术中一声不吭坚毅如钢
手术后说出刀数意志坚强
反思:
有幸聆听了钱老师上的《军神》第一课时,紧锣密鼓地就钱老师上一节课接下去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主要在这两方面有所体现:
一、抓中心,统领全文。
在教学中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沃克医生夸奖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刘伯承的了不起。
引导学生们从求治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四部分来探究刘伯承的坚强品质。
这样直奔课文中心句,由中心句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探索。
初次朗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时,由于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所以第一次的朗读并没有因“感”而生“情”。
对此,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课丈,着力感悟刘伯承意志的刚强;每学完一部分,学生对“军神”的认识就加深一层,情感也就加厚一分。
二、自主阅读,感悟军神
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刘伯承堪称军神。
”这一问题展开。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感悟。
交流时引领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紧扣细节,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并重视以读促理解,重视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我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自主发现。
主要引领学生通过“手术前,不用麻醉药的意志非常坚定;手术中,忍受巨痛但一声不吭,手术后,还能数清刀数,和医生交谈。
”这几方面来感悟刘伯承非凡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感受到军神刘伯承的伟大。
在交流与探讨中,那些融入自己独特感受的理解相互碰撞,使学生获得了关于文本的更丰富的信息,对“军神”内涵把握得更加深刻了。
在教学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没有考虑好,所以感觉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感,另外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教学的节奏,时间的把握,所以“总结写法”这部分没有来得及上,这些都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