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营养指南解读和肠内营养喂养流程

合集下载

重症患者肠內营养的喂养流程

重症患者肠內营养的喂养流程

重症患者肠內营养的喂养流程【摘要】营养支持作为当前危重症患者管理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但目前促使危重症患者获益的最佳营养治疗策略有待确认。

当前指南中推荐“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并取得普遍认可。

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性,会影响患者预后、为此,有关拟定喂养流程并启动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对提高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实践提供合理依据。

文章基于文献研究上进行总结及分析,以期为后续学者深入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重症;肠内营养;喂养;流程重症患者营养供应多实现肠内营养支撑,因此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为一项重要工作。

重症患者实现营养支持下,为患者提供营养,作为患者康复重要依据。

当前肠内营养供给方式更加安全、科学,对无禁忌症重症患者采取肠内营养供应方式更加适应重症患者身体状况。

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颁布《重症患者喂养指南》中提出,为重症患者提供肠内营养可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康复。

而如何构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工作,对提高喂养达标率,帮助重症患者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文章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国内外研究上世纪60年代末期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并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提出管理原则:针对重症患者开展胃肠道供应工作,确保重症患者开展肠内营养功能良好,经有效方式为患者提供营养,以保证患者营养供应。

当前我国有关肠内营养护理流程管理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2015年国内调查结果提示,重症患者护理中对营养供应方式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性,肠内及肠外营养占比38%,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占比19%。

而国内外数据分析得出[2],两者存在差异性,对经济发展良好地区,肠外营养支持率为88%,重症患者则高达69%。

为此,针对重症患者开展肠内营养相关研究作为患者病情康复前提。

2.早期肠喂养时机的选择专家共识提出[3],针对严重营养不良、高营养风险病例者,当合并严重创伤受限为补充血容量,保证各个组织、脏器血流灌注,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当避免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2016重症营养常规与指南解读

2016重症营养常规与指南解读
并发症。 • 营养不良对预后的影响: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ICU与住院时间(LOS)、增加死
亡率、增加医疗花费(Costs)
评估 • 采用ASPEN评分法(NRS-2002)
015
营养支持的原则 •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到考虑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 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
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 当出现肠梗阻、肠道缺血时,肠内营养往往造成肠管过度扩张,肠道血运恶化,甚至肠坏死 、肠穿孔
• 严重腹胀或腹腔间室综合症时,肠内营养增加腹腔内压力,高腹压将增加返流及吸入性肺炎 的发生率,并使呼吸循环等功能进一步恶化
• 对于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的病人,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 降低非蛋白质热量中的葡萄糖补充,葡萄糖:脂肪保持在60:40~50:50; •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病人,应适当
增加抗氧化维生素及硒的补充量。
• 代谢性并发症 • 技术性并发症 • 感染性并发症
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
TPN配制
• 确定目标能量 • 计算非蛋白热卡供给量:糖+脂肪 • 确定蛋白质供给 • 添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 注意调整液体量和渗透压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与营养管放置
• 鼻胃管(最常用) • 鼻空肠(最合适)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 • 其他

2016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2016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2016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导语】成人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严重、病情危急的患者,常常需要重症监护治疗。

这类患者存在着高度的代谢需求和全身炎症反应,同时又存在合并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的情况。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笔者将就成人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一些详细的介绍,以期对相关人士可以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正文】一、危重症患者的能量需求危重症患者的能量需求是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式而定。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将危重症分为轻度危重症、中度危重症和重度危重症。

而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可将危重症患者分为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患者。

1、轻度危重症对于轻度危重症患者,其能量需求一般为25-30千卡/公斤/天。

2、中度危重症对于中度危重症患者,其能量需求一般为30-35千卡/公斤/天。

3、重度危重症对于重度危重症患者,其能量需求一般为35-40千卡/公斤/天。

在危重症患者中,机械通气患者和非机械通气患者的能量需求也是不同的。

1、机械通气患者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其能量需求一般为25-30千卡/公斤/天。

其中,由于机械通气会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需要增加10%的能量供给,以减少机械通气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2、非机械通气患者对于非机械通气患者,其能量需求一般为30-35千卡/公斤/天。

此时,由于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下,因此需要一定的能量供给。

二、危重症患者的蛋白质需求危重症患者的蛋白质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可能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快,导致机体消耗脂肪和肝糖原来产生能量,从而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过度的废物,使糖异生及酮体生成加剧,从而加重患者肝脏、肾脏及胰腺的负担。

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蛋白质需求,可根据体重来计算。

对于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其蛋白质需求分别为:1.2-1.5克/公斤/天和1.5-2.0克/公斤/天。

三、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路针对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目前最为常见的是通过胃肠道给予营养支持。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为了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护理人员需遵循专业的操作指南。

本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详尽的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肠内营养概述1.1 定义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治疗方法,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康复。

1.2 适应症- 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 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 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3 禁忌症- 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严重水电解质失衡的患者- 严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患者二、肠内营养准备2.1 营养评估-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蛋白质代谢指标等。

-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包括胃肠道吸收能力、肠道菌群状况等。

2.2 营养配方- 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

- 确保营养配方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

2.3 营养输注设备- 选择合适的营养输注设备,如鼻饲管、胃管、空肠管等。

- 确保营养输注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肠内营养操作步骤3.1 营养输注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准备操作环境。

- 检查营养液的质量和完整性。

- 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如注射器、针头、导管等。

3.2 营养输注- 将营养液倒入输液袋中,确保营养液的温度适宜(通常为37°C)。

- 使用注射器或输液泵将营养液输注到患者的胃肠道中。

- 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

3.3 营养输注后处理- 输注结束后,清洁并消毒营养输注设备。

- 记录营养输注的时间、剂量和患者的情况。

四、肠内营养护理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 定期检查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吸收能力、肠道菌群状况等。

-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配方。

- 观察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定期进行营养教育,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依从性。

营养支持输注系统指南+肠内营养管饲途径

营养支持输注系统指南+肠内营养管饲途径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CH I N ESEJOURNAL OF CL I N I CAL NUTR ITI O NVol 115No 12 67 ·指南与规范·营养支持输注系统指南肠内营养管饲途径韦军民1,朱明炜1,陶晔璇2,周业平3,陈鄢津4,詹文华5(1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10073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200092;3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4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背 景肠内营养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首选治疗手段,选择正确的管饲途径是保证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的基本条件。

从1790年Hunter 经鼻胃途径喂养吞咽肌肉麻痹的患者,1878年Sur may 施行首例空肠造口,发展到1979年Ponsky 和Gauderer 首次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 icgastrostomy,PEG )[1],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腹腔镜下的空肠造口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饲途径的越来越多,已能为不同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提供了个体化的选择。

管饲途径的选择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满足肠内营养需要;置管方式尽量简单、方便;尽量减少对患者损害;患者舒适和有利于长期带管。

肠内营养的管饲途径分为两大类;一是无创置管技术,主要指经鼻胃途径放置导管,根据病情需要,导管远端可放置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二是有创置管技术,根据创伤大小,再分为微创(内镜协助,如PEG )和外科手术下的各类造口技术。

PEG 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较快,适用范围不断扩展,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PEG 的适应证包括:(1)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吞咽障碍;(2)口腔及食道肿瘤导致的吞咽障碍;(3)有正常吞咽功能,但摄入不足,如烧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I DS )、厌食、骨髓移植后等;(4)慢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先天性心脏病;(5)胃扭转。

肠内营养指南

肠内营养指南

肠内营养指南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肠道的功能不仅仅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还与身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肠内营养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指南,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己的肠道健康。

一、肠内菌群肠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有益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

因此,保持肠内菌群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保持肠内有益菌的数量?首先,需要摄入足够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可以增加肠内有益菌数量的微生物。

酸奶、酸奶饮料、酪乳、酸柿子、酵素饮料、泡菜、奶酪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肠内菌群。

其次,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有益菌数量的营养素。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全麦米饭、糙米和各种蔬菜。

最后,要控制肠内有害菌的数量。

有害菌的繁殖和生长需要营养和水分,我们需要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防止有害菌的繁殖。

例如,减少精细加工的食品和高糖高脂肪的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保持食品卫生等。

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肠内菌群平衡并促进肠道健康的营养素。

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数量,还可以吸附胆固醇和糖分,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燕麦、豆类、水果和蔬菜中。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并有助于预防结肠癌等肠道疾病。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全麦面包、全麦米饭、糙米和各种蔬菜中。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至少25克膳食纤维。

如果我们的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可以通过补充膳食纤维的方式来维持肠道健康。

三、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可以帮助维持肠内菌群平衡的微生物。

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并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疾病。

肠内营养使用方法

肠内营养使用方法
7.8 19.4
无 不详 妊娠期糖尿病 半乳糖血症/牛乳/大豆蛋白 不详
备注 安素的碳水化合物供能高 糖尿病患者和乳糖不耐受的患者放心使用 安素的碳水化合物供能太高(蔗糖),糖尿病患者慎用!
吸收利用度好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 多不饱和脂肪酸越少,对于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压力有益
Enteral Nutrition (Disease Specific)
剂型
口服散剂 口服散剂、口服液体剂
口服散剂、口服液体剂 口服散剂、口服液体剂
肠内营养决策流程图
病人能经口进食吗? 否
消化道是否有功能? 有
肠内营养
经口进食(能摄入80%以上的营养) 是
肠外营养

消化功能是否正常 否

标准配方-能全力/素
能全力®用法用量
口服或管饲 作为唯一营养来源:
推荐剂量为:1500kcal-2000kcal;(一般病人) 常温保存
管饲剂量表(通过重力或泵调整输注速度)
速率(ml/h) 量(ml) 时间(h) 间隔(h)第一天20 480 Nhomakorabea40
第二天
30-40 660-880
22 2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含专利 配方 积极维护肠道屏障和 动力功能,减少并发症
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
全面符合CSPEN指南关于 营养素需要量和比例的推荐
达到营养治疗有效性的同时 减少代谢性、感染性等并发症
改善临床预后
肠内营养----能全力
可溶性 膳食 纤维
不溶性 膳食 纤维
含专利六种膳食纤维组合
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全面保护肠道
19.能全素说明书

肠内营养指南

肠内营养指南

(一)吃什么,吃多少
例如:一个60kg的病人,目标热量 25kcal/kg 日需要量60×25=1500kcal
营养制剂 瑞先 2瓶 百普力3瓶
(一)吃什么,吃多少
常见配方 奶粉、豆粉接近营养制剂配方。100g 相当于380kcal左右。 碳水化合物:50-60% 蛋白质:15-20% 脂肪:20-30% 以蛋白质为例1500 ×20% =300kcal 300 ÷4 =75g
开展肠内营养基本原则
5、进入ICU24-48小时内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胃肠道禁忌症的就应该开展肠内营养。 6、滋养型肠内营养:10-20kcal/h,不超过 500kcal/d。 7、重症病人血糖控制在7.8-10mmol/L (8 、9不离10)
三、怎样开展肠内营养
(一)吃什么,吃多少 (二)何时吃 (三)怎么吃 (四)何时停
科室主张位 30-45度
(三)怎么吃
1、鼻胃管最常用 2、鼻肠管最好用(减少返流引起并发 症。) 3、经鼻内镜胃肠管置入 4、经皮内镜胃、空场造瘘
(三)怎么吃
吃的方式: 1、一次性推注:一次200ml,一天6-8次 (适合家庭) 2、胃肠管内重力输注:250-400ml/次,一 天4-6次,接近正常饮食方式。 3、输液泵输泵注:对于高危患者或胃内推 注不能耐受的患者建议持续输注。
(二)何时吃
肠内营养禁忌症: 1、休克未纠正(Map < 65mmhg Lac :> 4mmol /L 升压药维持血压) 2、胃残留(大于500ml) 3、低氧血症 4、营养管未建立 5、消化道漏(如果喂养管越过吻合口,或 低位漏引流通畅的情况。) 6、上消化道出血
(三)怎么吃
体位:半卧位 30-45度 神经内主张20-30度。绝大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营养指南解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营养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2016年,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这一指南对于提高
我国居民饮食健康水平和预防慢性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了以膳食宝塔为指导方针。

膳食宝塔是一种平衡
的饮食结构,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和油脂的比例。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主要营养素,以便消费者了解每种食品对人体的益处和影响。

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人群的饮食特点而制定的。

比如,中国人吃米饭的多,所
以将谷类放在第一层;而肉类、蛋类、豆类等放在第三层是因为在中国饮食中应该适量吃这些食品而不是多吃。

肠内营养喂养流程
肠内营养喂养是指通过口腔或者鼻直肠路进食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
用于不能正常摄取口腔进食的人,包括消化道疾病、手术后肠管功能受损、神经系统疾病等。

下面是肠内营养喂养的流程:
病史采集和实验室检查
在开始肠内营养喂养前,首先需要进行病史采集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采集是为
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病史和饮食历史等情况,从而制定最适合病人的营养方案。

实验室检查则可以确保病人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缺失情况。

营养评估和营养方案设计
根据病史采集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营养师可以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

这个过
程包括身体组成分析、代谢率和营养缺失程度等评估。

在评估后,营养师将为病人制定营养方案,包括饮食成分、能量和营养素的份量以及饮食进食方式等。

消化道通路建立
消化道通路建立是指通过手术或其他方式将鼻胃管或直肠插管插入消化道。


是进行肠内营养喂养的前提条件。

营养物质选择和配制
在确定营养方案后,医生和营养师将选择并配制营养物质。

一般来说,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口腔喂食、胃管或直肠插管进行输注。

肠内营养喂养的监测和调整
在进行肠内营养喂养的过程中,医生和营养师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营养方案。

如果病人的身体状态、代谢率或营养缺失程度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调整将必不可少。

消化道疾病以及手术后需要进行肠内营养喂养的病人,应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肠内营养喂养。

在进行营养评估、营养方案设计、营养物质选择和配制等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步的安全性和正确性,以保障病人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