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英译汉技巧和方法:1. 哎呀,一定要注意理解原文的语境啊!比如说,“How are you?” 简单的一句,如果不结合具体场景,可能就会翻译得很生硬。
想象一下有人笑着对你说这句话,那可不是简单的“你怎么样”,可能就是“你好呀”之类的更亲切的翻译呀!2. 嘿,词性转换很关键哦!像“She has a good knowledge of Chinese”,这里的“knowledge”就不能死板地翻成“知识”,而要灵活处理成“她很了解中文”,是不是很巧妙?3. 哇塞,分清楚句子的主次结构可重要啦!就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这就得搞清楚“who laughs last”是修饰部分,主要说的是“笑得最好”,然后再准确翻成“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 天呐,千万别忽略文化差异呀!比如“a piece of cake”可不能直译成“一块蛋糕”,而是“小菜一碟”呀,不然就闹笑话咯!5. 注意哦,遇到长难句得学会拆分呀!像是“If the law is bad, you should not follow it”,拆成小部分理解再翻译,不就清楚多了嘛——“如果法律不好,你就不应该遵守它”。
6. 哎呀呀,适当增减词会让翻译更通顺呢!比如“He gave me a book”翻成“他给了我一本书”,要是原文强调只给了一本,那就可以加上“仅仅”之类的词更准确。
7. 哈哈,反复琢磨很有必要呀!像“Love me, love my dog”要是不仔细想,可能就翻译成“爱我,爱我的狗”,这就不对啦,应该是“爱屋及乌”呀!8. 记住哟,选取合适的汉语词汇来对应英语很有讲究哒!比如说“black tea”总不能翻成“黑茶”,而是“红茶”呀!总之,英译汉靠的就是这些小技巧和方法,多练多总结准没错!。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4)名词 10. She left home a child and came back a mother of three children. 离家时她还是个孩子,回来时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11. As a secret training base for a revolutionary new plane, it was an excellent site, its remoteness effectively masking its activity. 作为新型飞机的训练基地,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因为它地处边陲,人们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活动。
I.分译法的使用 A. 单词的分译 将原文中的一个单词分离出来单独译为汉语的一个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以上的汉语单句。可能进行分译的单词有: (1)形容词 3. He is having an identifiable trouble with his teeth. 他正患牙病,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 4.The day dawned misty and overcast. 那天天亮时雾气很重,天上布满乌云。
பைடு நூலகம்
译文中增补了“我游泳时”,重复了“一大群观众”。
原来的一个英语句子被分译成5个汉语句子,属于长句分译。其中由because of和before引出的两个介词短语以及副词 undeservedly分别转换为汉语单句。
从中可以看出,分译是一个综合性的翻译过程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翻译方法。它可涉及“增补”、“转换”、“重复”等翻译方法的使用。
第二节:被 动 语 态 的 译 法
I.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比汉语较为普遍。英语句子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使用被动语态: A.不必或者无法说明主动者是谁 1.This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several foreign language. 该书已经译成了好几种外国语言。 B.谈话的中心是承受者而不是主动者 2. The machine here are all made in China. 这儿的所有机器都是中国制造的。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

翻译步骤及策略(汉译英英译汉)一、汉译英的步骤二、英译汉的步骤三、校对五原则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一、汉译英的步骤1.找准核心主语和核心谓语,确定句子主框架。
2.分析原文剩下内容的语法成分。
3.分析逻辑,通过语法进行串句,化零为整。
注意:(1)翻译时一定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2)汉译英时,要把每一个成分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动笔。
二、英译汉的步骤1.根据意群将原文进行断句2.读懂大意(这是翻译的前提)3.划分语法成分,例如:定语从句。
好处:①避免错译;②确定基本翻译手法4.调整语序①先在脑海中进行第一次翻译——确定基本句式和用词(考虑需要句中换还是句间换)②第二次翻译——确定翻译技巧③第三次翻译(校对)——得出最终的译文三、校对五原则1.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所有原文传达的意思都要在译文中体现,不要漏译任何信息。
)2.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英译汉和汉译英后都要检查,千万不要因为语法问题而丢分!)3.检查翻译技巧是否正确运用(该用的翻译技巧都要用上)4.检查自己的译文是否有翻译腔(若拘泥于原文、不合目的语表达规范——尝试脱离语言外壳,通过改表达,尽量用地道的语言传达信息。
)5.打磨语言(尽量使自己的译文正式、简洁和地道)四、英文中可帮助行文地道的三个句型1.形式主语句式2.形式宾语句式3.there be结构五、英译汉时遇到不会的词怎么办?1.根据上下文去猜。
尽量不要用太绝对的词,选词在语境中要合适。
2.模糊处理法①根本不认识——模棱两可、似翻未翻②不确定时——一律模糊处理。
英译汉的步骤与技巧示例

英译汉的步骤与技巧实例(一)英译汉的步骤由于英译汉试题中的句子结构一般都较为复杂,很难一步到位地给出准确的译文,因此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的步骤逐步翻译,以达到译文的“忠实”、“通顺”,这一方法是指先从大处着眼找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和主要元素,然后再填补细节,分析句子的外围成分,最后再加以润色,下面举例说明。
【例1】Whether to use tests,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 or bo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depends , therefore , upon the evidence from experience concernimg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upon such factors as cost and availability.步骤1:主谓宾whether从句depend onevidence and factors是……还是……取决于依据和因素步骤2:采用测试其他信息同时经验依据费用、来源因素步骤3: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信息,或是两者同时使用,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步骤4:补上: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refore, concerning comparative validity等成分,并对整句加以润色。
【译文】因此,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究竟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的信息,或者两者同时使用,须凭有关相对效度的经验依据而定,也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复杂,较多从句、并列的比较、选择词组也较多的句子。
(二)英译汉的技巧示例1 谨慎选词、意达文顺连词成句,句成篇章,这是行文的一般规律。
翻译过程中,选词是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能不能从众多的近义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一方面得看译者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得参考上下文的语境——考研翻译其实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x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一、分析互译句子的结构
互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学习技能,有效的互译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
要完成一个地道的互译,首先要将英文句子精确地分解,看清其句子结构。
在分解过程中,可以先将英文句子的核心成分,尤其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抽出来,将其分离出来,然后在依次拆解其他的句子结构,以便正确地表达英文句子的意义。
二、运用汉语的表达方式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互译过程中,应该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运用汉语的表达形式,注意避免英语的表达方式,以达到表达意义正确的目的。
三、使用前后对应的技巧
在互译过程中要有前后对应的能力,尤其在译出同一句子的时候,要能够根据句子的前半部分,找出英文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英文句子的后半部分入手,让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的结构能够一一对应,以便表达意义准确无误。
四、加强重点语法的学习
要做到准确的互译,就必须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尤其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重点语法,要加强学习,以便在互译过程中让自己更加熟练。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英文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文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文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yellow,ragged beggar (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英文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专业英文《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前置)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2.短语作状语英文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时则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Seeing this,some of us became very worried.(前置)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心里很着急。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完整版)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而英译汉的过程则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地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地注意:(1)汉语所要表达的是英语原文的内容, 即句子或文章的意义, 而不是句子结构;(2)在翻译过程中,英语原文的内容要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不是将两种语言结构进行简单的转换.英译汉的过程包括理解,分析句架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提, 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 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 往返反复的过程, 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因此,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生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反复的推敲。
一、理解理解阶段的目的在于读懂英语原文,弄清原文的意思。
(1) 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划线的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一篇好的文章, 其前后的意思都互相关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单词或句子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出确切的含义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才对上文中的某个难以理解的地方“恍然大悟”.因此,上下文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划线的部分,通读全文是很重要的。
(2) 分析句子结构.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具有非常好的英语语法知识,在做翻译试题时也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
在分句子结构时,我们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这样句子的骨干结构也就清楚了,在分析句子的骨干结构时还应该注意分析句子中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等等。
(3) 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依据除了句子本身之外,还有该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
在此阶段应清楚下列问题: A。
句子中是否含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如果有,应根据上下文确定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翻译技巧:英译汉步骤
英译汉是运用汉语把英语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而英译汉的过程则是正确理解英语原文和创造性地用汉语再现英语原文的过程,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地注意:
(1)汉语所要表达的是英语原文的内容,即句子或文章的意义,而不是句子结构;
(2)在翻译过程中,英语原文的内容要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不是将两种语言结构进行简单的转换。
英译汉的过程包括理解,分析句架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往返反复的过程,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生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反复的推敲。
一、理解
理解阶段的目的在于读懂英语原文,弄清原文的意思。
(1)通读全文。
通读全文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划线的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
一篇好的文章,其前后的意思都互相关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单词或句子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出确切的含义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才对上文中的某个难以理解的地方“恍然大悟”。
因此,上下文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划线的部分,通读全文是很重要的。
(2)分析句子结构。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具有非常好的英语语法知识,在做翻译试题时也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
在分句子结构时,我们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这样句子的骨干结构也就清楚了,在分析句子的骨干结构时还应该注意分析句子中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等等。
(3)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依据除了句子本身之外,还有该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
在此阶段应清楚下列问题: A. 句子中是否含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如果有,应根据上下文确定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B. 句子中的短语和一些常用的词往往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那么,在该句中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C. 按照你的理解,该部分的意义是否与全篇文章的内容一致,有无相互矛盾。
总之,在动手翻译之前,首先要读懂原文,不要一上来就急于动手翻译,这样做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该题快要翻译完了,猛然又发现自己理解有误,马上就急忙修改,而且很容易忙中出错。
二、表达
表达就是译者把自己从英语原文理解的内容用汉语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取决与译者对于英语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汉语的修养水平。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是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正确的表达,有时对原文理解之后还不知如何用汉语表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表达上还存在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这些方法和技巧,在此我们只是介绍两中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1)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对于许多英语句子的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可以获得一举两得之功效,既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又正确表达了原文的内容。
但是直译不是死译和硬译,象“It is asserted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 …”这一类的结构,如果直译过来那就不伦不类了。
(2)意译。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上具有很多的差异。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易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例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象这样的句子,只能采取意译的方法,把它翻译为“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 当然,意译并不等于乱译,胡乱地翻译是不符合“忠实”的翻译标准的。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方法,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只要是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都是可取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透彻之后再动手表达,否则表达的结果会令人莫名其妙;
(2)切忌在翻译时把汉语和英语对号入座,逐字逐句的对号入座的结果往往是不伦不类;
(3)切忌擅自增减词意,增减意义与翻译技巧中经常提到的增词法与减词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三、校核
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因此,校核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通过表达之后的校核,我们可以发现译文的一些问题,确保自己理解的内容很有把握。
在校核阶段,一般应注意与下列各项有关的问题:
(1)人名、地名、日期、方位和数字等;
(2)汉语译文的词与句有无错漏;
(3)修改译文中译错或表达不够准确的句子、词组或词汇;(4)有无错别字;
(5)标点符号是否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