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2 生活中的透镜》
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时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2015年的冬天,一场大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雪的形成是A. 凝固B. 凝华C. 汽化D. 液化【答案】B【解析】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故B正确。
故选B.选择题深秋和初冬季节,有时早上起来会发现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有一层霜,它的形成原因是A. 水的凝固B. 水蒸气的凝华C. 水蒸气的液化D. 小冰晶的熔化【答案】B【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
故选B。
选择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C. 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答案】D【解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A、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冰块发生了熔化现象,故B错误;C、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水发生了汽化现象,故C错误;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汽化B. 凝固和液化C. 凝固和凝华D. 汽化和升华【答案】C【解析】A.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冰的形成属于凝固;雪的形成属于凝华。
故A错误;B. 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而雪的形成属于凝华。
故B错误;C. 凝固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冰的形成属于凝固;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雪花的形成是凝华过程。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4 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②④B.③①C.②①D.③④2.小明看到远处有一朵花,如图甲,戴上眼镜后看到的效果如图乙,则他的眼睛和眼镜分别是()A.近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3.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为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甲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4.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5.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9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6.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那么()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B.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D.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7.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
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8.如图所示,用来表示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1 透镜》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1 透镜》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如圈所示的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5cm B.一定等于5cmC.一定大于5cm D.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3.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A.B.C.D.4.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C.OF的距离越短,说明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D.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不具有会聚作用5.让甲、乙两个透镜正对平行光,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透镜对光线都是会聚的B.甲透镜对光线是会聚的,乙透镜对光线发散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D.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6.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其中应选择凹透镜是()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焦点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改变D.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发散,一定不会成像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9.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凸透镜将光会聚到一点,利用了光的折射B.图乙中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C.图丙是人眼看到地上的书,是因为书折射了太阳光D.图丁是利用了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10.如图甲所示,某透镜正对太阳光,在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如图乙,为了判断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小明将透镜逐渐远离白纸,观察白纸上的现象进行判断。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4 眼睛和眼镜》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
”由此可知,王老师眼睛的症状及需要配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2.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
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是远视眼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
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A是水,B是空气B.图乙中,人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汇聚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是15cmB.投影仪利用了此成像规律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刻度处,光屏仍然可以出现清晰的像D.小明将自己的眼镜片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把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是近视眼7.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9.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0.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变小)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023-2024学年秋季初中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1 透镜》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1 透镜》课时作业1.如图所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有()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3.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未喝完的矿泉水瓶乱扔,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
这是因为矿泉水瓶就相当于一个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从而使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枯叶着火。
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5.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透镜,乙透镜是透镜.6.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通过焦点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通过凹透镜的光都不可能与主光轴相交D.无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都不变8.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9.平行光从左侧通过透镜的情形如图甲所示,现让光从右侧沿原图中的光路入射透镜(如图乙),关于以上情形有下列说法:①该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②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③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④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不会平行射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
物理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5.1 透镜 课时练含答案

5.1透镜一、选择题1.在“生活中的光学仪器”跨学科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中,有张照片展示了文物展中用到的光学元件,通过元件会看到正立、放大的文物,该光学元件是()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2.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D.透镜成像3.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调整到适当位置,在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这副眼镜的镜片是()A.凸透镜,可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C.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远视眼4.单反相机镜头由多种光学器件组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透镜组,如图所示透镜组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小B.凹透镜的焦距越大,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C.近视眼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其作用是利用眼镜成缩小的实像D.远视眼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将进入眼睛的光变的发散一些6.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7.夜晚走在古城区,很多店铺安装了投影射灯。
如图,它能够将旋转的彩色画面投影在地面,射灯主要由强光源、图像芯片、凸透镜镜头等部件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其成像原理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如果将射灯中的凸透镜更换成小孔,在地面上仍然能看见其成的像C.站在地面上的顺时针旋转图像中,抬头望去,如果能直接看到图像芯片,它也在顺时针转动D.如果射灯投影区是黑色柏油路面,广告的视觉效果较差8.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
这是因为这瓶水()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9.小龙所在的物理项目式学习小组选用两个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成像质量,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越大越好B.应选择焦距较长、直径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C.应选择焦距较短、直径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D.通过该望远镜能够看到远处物体正立的像10.光刻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紫外线通过掩膜、缩图透镜时,可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投射到涂有光刻胶薄膜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镜子中的像B. 彩虹C. 太阳光直射入水中D.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答案:A2.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导体?A. 玻璃B. 塑料C. 金属D. 橡胶答案:C3.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单位表示电功?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度答案:D4.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物体保持静止?A.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5. 下列哪种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 水滴成球形B. 橡皮筋被拉长C. 铁钉能吸附磁铁D. 水面张力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答案:×)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答案:×)3. 力的单位是牛顿。
(答案:√)4.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5.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答案:3×10^8)2. 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______。
(答案:作用点)3.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______组成。
(答案:导线)4. 液体的沸点与______有关。
(答案:气压)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说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案: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③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八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物理-上册-[综合训练]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八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物理-上册-[综合训练]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ac1c48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c.png)
学业质量评价(第五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5分。
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9~11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如图所示,光通过透镜的光路正确的是()A.B.C.D.2.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
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可以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D.当二维码的像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3.将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4.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5.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物距,使像更大B.增大像距,使像更大C.增大取景范围,使像变小D.减小取景范围,使像变小6.关于如图所示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目镜和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直径做得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7.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
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
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h=10cm B.f=10cm、h=12cmC.f=5cm、h=12cm D.f=10cm、h=6cm8.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
2.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3.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
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
4.关于虚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头在湖里看到天上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用放大镜看书上的文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小孔成像仪屏上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D.低头看到湖里游动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5.小明对下列光学成像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①平面镜成像;②小孔成像;③放大镜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①②④B.折射成像的有③④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我校教师运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0.5m~1.2m处时,安装在墙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4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4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7.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
距比乙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8)(9)(10)9.家中防盗门上的“猫眼”能让我们较清晰地看清门外的人或物,“猫眼”由凹透镜和凸透镜组成,如图所示。
从室内观察室外的物体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所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推测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你的推测理由是。
10.以下四个事例:①湖中孔桥的“倒影”;②电影屏幕上的画面;③手影;④装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似变浅.其中成虚像的是(填序号),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填序号),如图,一束光斜射向平行玻璃砖,请画出该玻璃砖内部的大致光路。
11.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
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
一点,屏幕需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
凸透镜的作用是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时如果有一只飞虫在透镜和投影片之间飞过,则屏幕上(选填“一定能”、“可能”或“不能”)形成小虫清晰的像。
12.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以下说法中
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虚像的是;属于折射成像的是;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C 2.D 3.B 4.C 5.B 6.B 7.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照相机。
9.正立;缩小;凹透镜所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人眼从猫眼中看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
10.①④;①;。
1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右;放大;不能。
12.①④;②③⑤;③④;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