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照相机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下列光学仪器或设备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D.照相机知识点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斑海豹三兄妹”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光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式为()4.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填“实”或“虚”)像能力提升5.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应用透镜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6.如下图中成放大的虚像的是()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9.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不会出现苍蝇,但会有一个黑点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10.以色列开发出医用3D全息投影,可记录并投影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应用这项新技术,医生轻轻转动眼前悬浮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模拟操刀练习,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术所成的是心脏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清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填“实”或“虚”)像12.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手“变大”了.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透过它看到的是手被放大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度14.如图甲所示为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图乙为其结构简图,它工作时液晶屏上的图像和文字通过镜头(即凸透镜)成一个__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5.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像.图中BO1=30cm,O1O2=20cm ,O2O3=90cm.(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2)对凸透镜而言,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cm,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是______cm答案1.A2.D3.A4.凸透倒着实5.D6.A7.D8.C9.C10.实像11.凸透镜虚12.凸透镜虚13.正立放大 514.放大的实像15.改变光路60 11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5.2生活中的透镜(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5.2生活中的透镜(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5.2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1 照相机例1 5-2-5所示为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_______后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图 5-2-5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制成的。

主要组成部分是镜头和底片。

答案:镜头底片镜头底片【解法点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2 投影仪例2 图5-2-6所示是一台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B是________ ,它相当于一个________。

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通过透镜后向上射出的光线能射向屏幕,把像呈现在屏幕上。

答案: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镜头凸透镜【解法点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典型例题例3 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如果这时用黑纸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

A.不能成像B.只能成一半像C.仍成原来的像,但它的亮度比原来暗D.需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才能重新得到像解析;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上的某点发出的所有射向透镜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必会聚于像点,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从物体射向透镜上半部分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仍会聚于像点,只是透过的光减少了,因此仍成原来的像,但亮度比原来暗些。

.答案:C【解法点拨】凸透镜的面积大小只影响会聚光的多少,改变的是进光量,不影响所成像的位置、大小和倒正。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两个均匀实心小球的密度分别为A B ρρ、(A B ρ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AB m m =,可能A B V V >B .若A B V V <,一定A B m m >C .若A B m m <,可能A B V V <D .若A B V V >,一定A B m m >2.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不同物质,m 越大,ρ越大B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 成反比C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 成正比D .因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 、V 改变而改变3.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B .幻灯机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C .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 .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形影不离B .海市蜃楼C .日食月食D .镜花水月 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A .还是平行光B .发散C .会聚D .以上都有可能7.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利用了冰升华吸热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利用了水汽化放热C .灯泡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D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罐中的8.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 B.干手机将手烘干C.树叶上的霜 D.冰雪消融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处于120dB环境中,对人体没有伤害B.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装有消声器,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用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随着密封容器中的气体逐渐抽去内部铃声变小,推测真空不能传声B.鼓面上的纸屑跳动推测鼓面在振动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推测声波能传递信息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光二、填空题1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0 0 0 0 25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太阳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C.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D.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投影仪4.校园内外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三棱镜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6.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B.投影仪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C.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凸透镜靠近投影片D.若不小心手挡住透镜一部分,幕布上的像就不完整7.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9.根据你学的光学知识或是平时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类型的()A.照相机镜头B.显微镜目镜C.放大镜D.汽车观后镜10.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这滴水可以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A.凸透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凹透镜1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1. 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B. 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C. 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像D. 轿车内的行车记录仪,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3. 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B. 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 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4.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 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5.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 2019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

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B. 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 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前伸7. 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B.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放大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8. 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象。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同步练习(带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2.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A.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D.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3.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A. 平面镜成虚像B. 凸透镜成实像C. 凹透镜成虚像D. 凸透镜成虚像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A. B.C. D.5.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 二维码是光源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6.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 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 增大物距,成像更大B. 增大像距,成像更大C. 增大取景范围,成像变小D. 减小取景范围,成像变小8.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和拍摄到的像分别是()A.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 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实像D. 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实像9.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下列选项图中的()A. B. C. D.10.小明在物理实验室里把一个透明圆柱形试管装满水塞上塞子后横放,如图所示,再将该试管贴近书本,透过试管观看书本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则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C. D.二、填空题11.在照相机和摄影机照相时,若想使底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相的人______些,同时调节镜头,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_____些(选填“远”或“近”)1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放大镜是一块凸透镜,照相机和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们之中能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是______,能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______.13.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小丽应调整照相机到城楼的距离变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同时调整暗箱到镜头的距离变_____(选填“长”或“短”)。

【八年级】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含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含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含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相机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 )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直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2.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邀请了一位摄影师为我们拍毕业照。

排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个学生没有进入取景器框架。

此时,他重新调整相机的正确方法是(d)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后收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后收缩知识点二投影仪3.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透镜。

投影仪上的图案通过这个镜头形成了一个倒置的(填充“正”或“倒置”)垂直放大的真实图像。

4.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和凸透镜(焦距为f)的距离应(c )a、大于2Fb.等于2fc、在大于f小于2F的范围内d.小于f知识点三放大镜5.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透过树叶上的水滴,我们可以观察到树叶上清晰的纹理,如图所示。

在这种现象中,水滴可以被视为(b)a.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你可以看到放大的叶脉虚拟图像c.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d、凹透镜,我们可以看到放大的叶脉虚拟图像6.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

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能(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四个知识点:真实图像和虚拟图像7.(2021年湖北十堰一模)下列几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电影银幕上成像、④放大镜中正立的像,其中属实像的有①③,属虚像的有②④。

(均选填序号)8.以下是肖扬在学习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后总结的真实图像和虚拟图像的一些特点。

错误的答案是(b)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拟图像可以是直立的,也可以是倒置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真实图像可以放大或缩小考点凸透镜的应用9.图a是安装在城市许多十字路口的监控摄像头。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 照相机的调焦环是用来调整〔〕A.镜头焦距B.照相机光圈的大小C.曝光时间D.镜头与胶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照相机的调焦环是用来调整像距的,即镜头到胶片之间的距离。

选D。

2.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以下哪个光学仪器使用了这种成像原理〔〕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汽车后视镜【答案】C【解析】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B错。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C正确。

D.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不能成实像, D错。

3. 无人机航拍时,从高空向地面照相,假设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那么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在120mm以外 B.恰为60mmC.在60mm以内 D.略大于60mm【答案】D【解析】照相机照相时,物体要在2倍焦距外,像成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从高空向地面照相时,物距较大,所以像距较小,即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较小。

D 符合要求,选D。

4.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镜【答案】C【解析】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选C。

5. 以下光学仪器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 D.照相机【答案】D【解析】A.凹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不能成缩小实像,A错。

B.平面镜,不能成实像,B错。

C.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工作,C错。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工作,D正确,选D。

6.以下光学仪器的应用,能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答案】C【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错。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确。

D.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作而成的,所以只能成正立等大虚像,D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5.2 生活中的透镜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2、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3、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4、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5、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平面镜的作用是聚光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小,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的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屏幕6、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远视眼镜D.近视眼镜7、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平面镜8、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9、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A. 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 不能看到人的脚C. 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 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运用
5.2 生活中的透镜
1.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座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
2.某兴趣小组将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幻灯机的展台上,如图所示,则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3.B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
C.该透镜可以用做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4.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5.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有关现象和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箭头指向右方
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
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
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
6.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在镜头的上面是一个________镜,通过它的作用,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相对胶片而言).
7.如图所示,甲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
8.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_____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记录考勤.
9.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其中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镜,扫码时手机上的摄像头对准二维码使摄像头位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或“二倍焦距以外”)位置.10.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1.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2.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13.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这个模型照相机的________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底
片.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A端朝着______________,B端朝着___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较暗的室内”或“明亮的室外”).
14.C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黏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液体色拉油胶水
圆环的最大直径/mm 9 10
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DBC CD
6.凸透平面放大倒立实
7.照相机放大镜
8.人脸缩小
9.凸透二倍焦距以外
10.②反射
11.虚像照相机凹透镜
12.缩小向后缩
13.凸透镜半透明纸较暗的室内明亮的室外
14.(1)大小形状(2)只用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较大的偶然性选用的液体种类太少(3)胶水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